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案_第1页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案_第2页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案_第3页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案_第4页
国际贸易地理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格式文档

授课课题§1绪论——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熟悉国际贸易

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重点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

教学难点研究国际贸易地理学性质掌握

课的类型新授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1、2

教案审批年月日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授课内容:

一、课前介绍

阅读章节资料,思考问题:

1、经济地理学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不同可以分那几个分支?

2、其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二、新课学习

(-)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整体上看,是研究国际贸易活动的空间分

布特点及区域分异的组合与组合规律,以及国际贸易地域组织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的地理科学,是研究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移动和组合配置空间表现的学科,是

从地理的角度探讨与国际贸易地域系统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一门边缘学科。

1、地理学的两大分支: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及自然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发展

和分布规律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管子的关系,其中研究人类经济活

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是经济地理学。

2、国际贸易的概念:是国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属于经济运行过程中

流通交换的领域的现象,即指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市场上,有型商品和无形商品及

诸种生产要素买卖活动,所要反映的是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的实质内容。它是国

家之间分工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国际贸易的特性。

①区域性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区域性,又称地域性,是指国际贸易地理不研究国际贸易地理的一般理论、

政策和规律,而是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和贸易的历

程和规律。

区域性有明显的特征,第一:区域有一定的位置。经纬度位置称为绝对位置,

以自然地理事物或经济地理事物为参照表示的位置称为相对位置。

第二,区域有一定的地域空间。

第三,区域内部某一重要因素在特征上有一致性或相似性,称为内部统一性

或是称匀质性。

第四,有功能区域可引申到区域的集聚作用,如中心城市的及复地。

②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国际贸地理学理论上的总和性,它利用了多学科的知识以及总

和分析的方法。

国际买一地理学作为边缘学科,兼收并蓄,吸收借鉴了诸如自然地理学、人

为地理学、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国际关系学、国际贸易学、交通运输、市场学

和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有益研究成果,使国际贸易地理的内容体系

有综合性的特点。

(二)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对影响国际贸易空间分布和格局的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因素的研究,主要有

世界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点和变化。

纵观个国家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历史状况,可以发展四种制约因素(或条件):

①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

②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③人口及劳动力条件

④社会经济基础。

2、分析世界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产业部分的构成与其进出口贸易的

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及主要经贸活动的关系。

进出口贸易是对外贸易的物质基础,其结构特点反映了国际劳务地域分工和

国际市场供需关系。

3、分析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空间格局、地区差异的特征及其原因。

具体来说,国际贸易地理学主要是研究各大洲、各区域、和国家或国家集团

经济与对外贸易形成的发展条件、历史过程、现状特点等,从而揭示区域之间的

不同规律。例如对日本、欧盟、北美等发达地区的研究,对亚洲“四小龙”的研

究等都是立足于区域特点和差异分析,揭示国际贸易经济贸易的空间分布和地域

特点,这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

三、扩充内容——亚洲“四小龙”介绍

亚洲“四小龙”介绍:"亚洲四小龙”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

的英属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共和国和大韩民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

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

富裕的地区。

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不少国家陷入衰退。这四个成功发展且位于东

亚和东南亚的经济体,其极为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使其安然度过危机,是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典型例子。它们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

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道路,成为东亚和

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之一,国际社会普遍皆视亚洲四小龙为发达国家及地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区。

亚洲四小龙在英文中称为"FourAsianTigers”(亚洲四虎),另有“亚洲四小

虎”(TigerCubEconomies)则是指泰国、马来西亚联邦、菲律宾和印度尼

西亚四个亚洲新兴的国家,其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都像20世纪80年代的亚

洲四小龙一样突飞猛进,因而为名。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授课课题§1绪论——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学的根本任务和基本任务,以

及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国际贸易地理学根本任务介绍和基本方法介绍

教学难点研究国际贸易地理学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课的类型新授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3、4

教案审批2016年月日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授课内容:

一、课前提问

1、什么是国际贸易?

2、为什么说国际贸易地理学是边缘学科?

3、如何理解国际贸易地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二、新课学习

(-)国际贸易地理学的任务

1、根本任务

研究和揭示国际贸易地域系统的形成、分布、结构特征和运动规律,了解世界主

要经贸区的经贸特点,阐明国际贸易的地域差异性原理,以及国际贸易对促进不

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研究世界商品生产规律和商品市场变化,

揭示世界个国家或地区商品流通与贸易地域组合的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及发展趋

势。

2、基本任务

在我国,国际贸易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根据有关生产力布局与国际贸易网络联

系、进出口商品及其流动分布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货流和贸易网络的地理调查分

析、预测、规划与区划,对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及诸种生产要素的移动和重新组

合配置进行条件评价和经济论证。其目的在于促使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和地域组合

的不断合理化,以适应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并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与经济

效果。

(二)国际贸易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国际经贸活动

的地域分布护腕其格局分布的形成、变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不仅涉及政

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诸多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的。当其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到整个国际贸易的内容,结构,分

布和发展方向。因此,在研究国际贸易活动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事物矛盾对立与

统一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去分析国际贸易地域结构的变化、分布和格

局形成的内在规律,用发展的观点对过去和现在的国际贸易空间地域组合进行比

较和评价,对未来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

2、研究国际贸易地理学的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

(1)地图法

地图方法是利用地图显示、分析和研究空间信息的方法。地图具有直观一

览性、地理方位性、抽象概括性、几何精确性等特点,以及信息传输、信息载负、

图形模拟、图形认识等基本功能。地图不仅是地理学调查研究成果的很好表达形

式,而且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利用地图方

法可以分析规律,进行综合评价、预测预报、规划设计、指挥管理。因此,地图

方法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2)综合分析法

合分析法是指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一

般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常使用的综合分析法有综合指标法、时间数列

分析法、统计指数法、因素分析法、相关分析等。

概念:

分析法:是把事物和现象的整体分割成若干部分进行研究和认识的一种思维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方法。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活动,是在通过感性认识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基础上进

行的。

综合法:是把剖析过的事物和现象的各个部分及其特征,结合为一个整体概

念的思维方法。

(3)对比法

对比法也称比较法,即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但彼此

有某种联系的地理事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确定他们相同相异之处,分析他们之间

的共性以及差异性,并认识这些共性活差异性的形成的原因和规律,以揭示事物

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4)其他方法有:

统计法

归纳法

演绎法

抽象法

证实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作业题分析:

1、为什么说国际贸易地理学是边缘学科?

边缘科学(又称交叉科学)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边缘交叉领域生

成的新学科的统称。国际贸易地理学是国际贸易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也就是

边缘学科。边缘学科的生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某些重大的科研课题涉及到

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领域,在研究过程中,便在这些相关领域的结合部产生了新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兴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力学、技术经济等。另一种情况,是运用菜-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另一学科领域的问题,也会形成一些边缘学科。诸如射电天

文学和天体物理等。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授课课题第2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本次课的学习,了解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主要种类,掌握

自然地理各要素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各个要素的特点及对经贸活动的不同作用及影响

课的类型新授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题

教案审批年月日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授课内容:

一、阅读资料学习

用五分钟带两个问题阅读资料:P11

1、造成西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西欧国家如何满足物质生活需要?

二、新课学习

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

各种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环境整体(系

统)。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它们构成了国

际贸易的自然地理基础。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其对国际贸易的影

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和邻国位置等反面反

映出来。

广大中纬度地区因其位置居中,致使这一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适

中,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贸易等活动都较适宜,是人们生存、发展和交往等的

理想环境;濒临海洋还是深居内陆的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发展和贸

易交往等亦会产生重要影响。沿海地区(尤其是开放地区)与内陆地区(特别是

边远偏僻山区)相比,因为环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条件大不一样,使这些国家(或

地区)之间以及内部,其经贸状况会形成明显的差异。一般前者发展较快,成为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发达地区;而后者则发展较慢,往往是比较闭塞和落后的地区。

交通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和地区和对外贸易的影响,例如美国是地跨太平洋

与大西洋的“两洋国家”。

(-)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对于经济和贸易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由于平原广

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

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因而,美国农牧业生产发达,农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国需要,

还可以有1/3〜2/5的农产品用于出口。大量农产品的出口,不仅创造了占该国

外汇总收入20%的外汇,而且在繁荣国际贸易、改善美国的国标收支和外贸平

衡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反之,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然

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世界最大

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横亘于非洲偏北部的广大地区,使这里的阿尔及利亚、利

比亚、苏丹、埃及等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深受影响。

地形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农牧业生产的制约作用是很大的,以致将

影响整个国家与地区的经贸活动开展。

(三)气候条件的影响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延伸,气候带排列有序,分别为热带、温带和寒带,纬度

地带性清楚,这又是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

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北半球的欧洲、亚洲和

北美洲的部分地带已经伸入寒冷的北极圈范围内,因此,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

的一些位处高纬度的港口,气温太低,秋冬季节洋面封冰,致使不少港口一年中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有半年因航船无法运行而被迫停用,国际贸易近乎瘫痪或停顿。

灾害性天气(如寒潮、霜冻、风暴、干旱、洪涝、冰雹等),对于生产活

动、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等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更为直接和严重。例如,一些外贸

船只往往因风暴袭击而被迫停航,如果不掌握气象资料,冒然远航,外贸船舶

很可能会被风浪浸没,造成惨重的损失。可见气候异常将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

贸易活动发生重大变化。重视气象现象和气候条件的观测与分析,特别是较大范

围的气候异常的观测研究,了解气候变化态势,熟悉气候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从中掌握世界市场动向,以便主动地采取措施,搞好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世界

各国、各地区政府和经贸界人士的一项基础工作

(四)资源条件的影响

矿产资源是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和活

跃贸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之一。它具有非再生性质,且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

展,其消耗量与日俱增。因此,矿产资源的赋存储量、规格品种、组合结构、

品位状况、地理分布以及新矿产、新矿点的发现等,不仅严重影响着一个国家与

地区的经贸活动,而且强烈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国际分工、商品交往、货物流向、

贸易格局和贸易运输等。

三、拓展分析——灾害性天气对经贸活动的影响

K影响大宗农产品的构成和流向。

2、影响了农场品的质量和价格

3、影响着居民的消费习惯

4、灾害性气候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正常运行

5、气候影响对外贸易中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6、适宜性气候可成为一种旅游资源

7、气候条件影响港口通航

8、全球性气候变化影响了农场品的产量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授课课题第2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人文地理环境要素的主要种类,掌握

人文地理各要素对国际贸易活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自人文地理要素的主要要素;

人文地理环境的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各个要素的特点及对经贸活动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学会区分经

贸活动中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

课的类型新授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题

教案审批年月日

授课内容: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人文地理是指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自身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的总和。它包括国家、居民、宗教、语言、法律、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环境虽

然不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却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一、国家类型的影响

全世界共有208个国家,可分为超级大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

达国家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人均GDP高,它们的发展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原料

和市场,因此主张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由于它们在政治、经济、军事张占有

绝对优势,它们仍然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力图维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谋取单方

面的利益。

发展中国家数量和人口众多,它们具有劳动力众多、资源丰富、交通地理位

置重要等特点。但是由于经济落后,虽然取得了主权的独立,但在政治上仍受到

超级大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的控制和挤压,在军事上受到干涉和威胁,在经济上受

到掠夺和剥削。

正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利益,将影响它们的对外

贸易政策,从而影响国际贸易。

二、人口、民族、宗教、风俗、语言的影响

1、人口的分布状况是与经济发展及国际贸易紧密相关的。世界人口分布稠

密地区,一般是世界经济、贸易的发达地区。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承

受力是受限于其经济实力的。一般讲,经贸发达地区需要较多的经济人口,亦能

供养较多的人口。地球上,北纬20°〜60°范围的,据测算大约居住着全世界

总人口的80%,而且几乎聚集着世界上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多数大城市以及世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界全部大港和极大部分中型港口,这些地带成了当今世界主要货流的起迄地点

和各类商品的集散地区。人口较多、密度颇高的国家或地区,对各种原材料、燃

料和消费品等的需求量就大,必然导致经贸活动的活跃与繁荣。

2、世界上的许多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

之中,各自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等,在生产、生

活和消费等诸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以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产活动和贸易

活动。我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和茶叶出口国之一,与阿拉伯国家邻近,与蒙古人

民共和国更是毗连一起,于是成了阿拉伯国家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农副产品、茶叶

制品的重要供应国,贸易数额可观。近些年来,我国边境地区的新疆、内蒙古、

黑龙江等省区开始空运或海运活羊去那里,深得当地人民的欢迎。

3、亚非欧交界处的中东地区是世界伊斯兰教最集中的地区。沙特阿拉伯王国

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整个国家完全按照伊斯兰教罕百里派的戒律行事,有着神

奇独特的风俗。例如,全国上下严禁张贴和供奉一切偶像,认为崇拜偶像是违背

教规的行为。因此,该国不进口人物肖像、塑像和人像玩具等。大熊猫是世界稀

有珍贵动物,系我国国宝,但因外形较为肥胖,有点像猪,在这些国家亦是不

受欢迎的。

三、环境质量的影响

人类和其生活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贸活动等会受到

地理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反之,人类的一切活动又会深刻地作用于地理环境,

并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往往会出现工业废渣、废气和废水

的大量排放,大量农药、化肥的不科学使用等情况,致使大气、土壤、水域等

受到污染,地理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或者变坏,个别地区生态系统失去平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衡,从而影响生产和经贸活动,导致工农业生产萎缩,经贸活动受挫,乃至天

折。

四、政治因素的影响

局势是否稳定,有否全球或局部战争,国家(地区)执行什么样方针、政策

和奉行何种外交路线,参加政治、经济联盟与否,属于何种社会经济制度,哪个

政党、集团执政,谁来掌权等,均会非常明显地影响社会、经济和贸易。第二

次世界大战胜利以后,全世界出现了和平环境,这就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

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迅速,有

的甚至超过10%,成为世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国际贸易也突飞猛

进,出现了空前繁荣局面。

五、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进步、生产力

发展和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作用将愈趋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内市场狭小的资本主义国家,只得以抢占国外市场,

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的办法寻找出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约

有1/3的产品要依赖国际市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影响和经营范

围亦有所扩大,竞争能力得到加强,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加快。全世界进出口贸易

总额增长达到惊人程度。

总之,地理环境包括的内容极其丰富,它常常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和不

同程度同时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显

视了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影响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授课课题§3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产业革命前区域贸易中心的形成和转移

,熟悉并领会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过程,了解地理大发现主要

人物和主要事迹。

教学重点1、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

2、地理大发现的过程及影响,当时中国的发展

教学难点掌握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以及分析对比中西方的不同影响

课的类型新授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1、2

教案审批年月日

授课内容: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一、新课引入

1、观看郑和下西洋的纪录片

2、结合本章节资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目的及影响

二、新课内容

(-)产业革命前的区域贸易中心

1、社会生产的三次大分工(原始社会末期的新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初期)

(1)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畜牧业开始由专门的游牧部落来从事,而从农业中

分离出来,形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2)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各种手工技艺越来越复杂,

因而促使手工业脱离了农业,这就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

(3)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此后,出现了商品生产,原始货币也开始出现,因而出现了专门从事经营

活动的商人阶层。

2、奴隶社会时期的贸易中心

CL腓尼基

公元前1300-1100年,腓尼基(今黎巴嫩境内),地处欧、亚、非交汇处,

埃及与巴比伦之间,主要从事金属、染料、木材和奴隶贸易。

腓尼基是标准的商业国家。这个国家并不大,但十分富庶。当时腓尼基人的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殖民据点遍布地中海沿岸,腓尼基人所创造的最著名、也是最大的殖民地是迦太

基城(地中海南岸,今突尼斯附近),在公元前1000年,成为当时的贸易中心。

在公元前146年被罗马所灭。

B.古希腊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

年)。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

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

古希腊一些城邦的海外贸易的发展相当篷勃。雅典曾经主宰爱琴海海域,

其海外贸易远及地中海及黑海等地区,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商

港,输入的商品包括埃及、西西里、黑海

C.古罗马

古罗马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

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

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而东罗马帝国

(即拜占廷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随着对希腊和埃及领土的征服,罗马的大量的贸易通过海运的方式进行,意

大利的港口因此变成了商业活动的忙碌场所。

3、封建时期贸易中心(地理大发现之前)

西方的东罗马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将东方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香料经阿拉伯半岛转运到欧洲和北非,然后换

回欧洲的玻璃、呢绒或非洲的象牙、珠宝,首饰等。

东方的中国、阿拉伯国家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丝绸之路:长安(今西安)、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旧都)、巴格达等

香料之路:广州、泉州、泗水、科伦坡(斯里兰卡首都)等

(二)地理大发现

1、主要事件:

△1487年〜1488年葡萄牙人巴托罗谋・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非洲南

端的好望角,寻找新航路的第一次重要突破;

△葡萄牙贵族瓦斯哥•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之命,于1497年7月8日从里斯本

出发,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沿非洲东海岸北上,穿越印度洋,于1498年

5月20日到达印度。这两次航行历史上人们称为“发现新航路”;

△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哥伦布于1492年8月3日奉西班牙国王派遣率船队

西行,横渡大西洋,最终到达中美洲的圣萨尔瓦多岛、海地岛、古巴岛。此后,

哥伦布又三次西航,陆续抵达西印度群岛和中南美洲大陆的其他一些地方,历史

上称为“发现新大陆”。

△葡萄牙航海家斐南多•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于1519年至1522年横渡

大西洋,沿巴西东海岸南下,绕过南美洲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现称麦哲伦

海峡),进入太平洋,抵达菲律宾群岛,在此麦哲伦被当地土人杀害,其同伴继

续绕过马鲁古群岛进入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沿非洲西海岸北上,最终返回西班牙,

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授课课题§3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地理大发现的影响和意义,了解第一次

和第二次产业革命主要内容和影响,以及产业革命对国际贸易中

心区形成的主要作用,能分析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力

条件及存在的障碍。

教学重点1、掌握地理大发现的意义及影响,以及和中国的对比

2、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对比中西方大航海的不同效果,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

命的内容及影响

课的类型新授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2

教案审批年月日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新授课:

一、课前复习

地理大发现的主要人物和事迹

二、地理大发现(中西方的对比)

1、郑和下西洋

(1)郑和简介:

(2)七次下西洋的简介: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

海活动中,郑和已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通各式东西洋

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

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9月)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

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亚洲非洲等地区,最远到达红海

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

长,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

(3)郑和与哥伦布航行比较

航海家郑和哥伦布

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

航海次数7次4次

船只数200多艘最少3只,最多17只

航行人数约27-2.8万人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4)意义与影响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a.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

享太平”。

b.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组建郑和舟师,打击东部海上的

倭寇

c.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朝贡贸易获得小国对明朝宗主地位的认可

官方贸易

(5)中、西方航海不同的结果

A.由于郑和七下西洋,耗费了国家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被许多人指

责为劳民伤财之举。后不久,"皇帝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此后又下敕命禁止

保留超过两根以桅杆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大运河的小船当雇工。郑和的大战

船因搁置而烂掉”

B.西方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却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并由此促进

了殖民地的开发,促进了科学和贸易的发展,而且从此持续下去,一直影响到了

当今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

(三)地理大发现的原因

1.15世纪末西欧与远东地区的贸易危机是促成地理大发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2.当时的欧洲封建领主为了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商人为了日益增多的商品交

换,都需要大量的黄金和白银。

3.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为地理大发现准备了

必备的物质条件。

(四)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促使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获取了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大量货币资本和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工业原料。

2.结束了新旧大陆彼此孤立发展的局面

3.促进了新旧大陆间生产要素流动。

4.地理大发现后,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地位日益下降,原来经济还十分落后的大西

洋沿岸的西、葡、荷、比、英、法处于欧洲去非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上。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向大西洋沿岸转移。

二、产业革命的内容

(-)第一次产业革命与贸易中心的转移

产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业开始的,主要标志是1733年兰开下的钟表匠发明

了飞梭、1776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世界第一艘轮

船,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是陆上运输进入铁路时代。1825

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机器大工业在优势的国

家。

一次产业革命后,地中海沿岸国家(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

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希腊、阿尔巴尼亚、黑山、克罗地亚、意大

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摩洛哥.)的优势不再,失去了欧亚中心的地位,而大西

洋沿岸的英法西葡荷成为世界贸易最发达的地区。

(-)第二次产业革命与贸易中心转移

二次科技革命首先产生于美国和德国,是从冶金技术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电和内燃机的发明、利用和新的炼钢技术。其中电和发电机的应用,导致了新能

源的使用。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大大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新兴工业部门

的产生。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三)二次产业革命的影响

授课课题§3国际贸易中心区的形成和转移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亚太地区的发展,能分析亚太地区成为

1.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继英国之后,美德法都以重工业为主要国家。

2.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3.资本主义的生产地域体系开始形成。

5.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的加剧。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世界贸易中心的有力条件及存在的障碍。

教学重点亚太地区为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了解亚太地区成为世界贸易中

心的条件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的主要条件,包括自然条

及社会条件等。

课的类型新授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3

教案审批年月日

新授课:

一、课题导入

观看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小视频

二、亚太-正在兴起的世界贸易中心

(-)亚太地区的区域范围

广义的亚太地区,是指太平洋东西两岸的国家和地区,即包括加拿大、美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国、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南北美洲的国家和太平洋东岸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日

本、韩国、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东盟各国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

等国家和地区。

狭义的亚太地区则指东北亚各国,即中国、中国台湾和香港、东南亚各国

和大洋洲各国,意指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的前国防部长温伯

格和日本的一些学者持第一种看法,我国大多数学者多持有狭义的观点。如果按

狭义的观点统计,亚太地区陆地面积约2886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陆地面积

的20%,人口约1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0%。这一地区的国家在经济发展的

层次上多种多样,政治体制上、社会发展水平生也有明显差异。从经济上看,有

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有新兴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新

加坡、我国台湾和香港;有经济正在转型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如东盟各国、中国、

越南等;还有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瑙鲁等国。

(二)亚太地区的经济地理条件

1.自然地理条件

a地域范围广大,自然条件多种多样

b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具有丰富的海洋和陆地资源

D优越的交通位置

2.经济条件

①亚洲经济增长迅速。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东盟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

增长均在5%以上,中国达8%以上,亚洲四小龙5-7%。

②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1995年亚太15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美国。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居第三位。东京、香港、新加

坡、上海是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吸引外资大大增加,科技实力长足增长。中

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宇航国和第五大原子技术国,日本的半导体、计算机存储芯

片、机器人等方面已超过美国。

③产业和产品结构日趋高级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服务业和服务贸

易不断增长。

④科技进步比较显著

⑤贸易量不断上升

3.政策环境

1)亚太各国都采取对外开放,鼓励出口的外向型经济

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改变原来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战略

鼓励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2)开放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降低关税

"取消许可证和配额

C、廉价提供土地资源

d、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建设。

3)积极推进区域性合作,充分发挥亚太各国经济互补性强这一优势。

4)重视教育,大力培养本国人才和吸引外国人才

5)美国把经济贸易发展的重点从大西洋沿岸转向亚洲的太平洋

(三)亚太地区的发展主要面临的挑战

1.亚太各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型和调整期,因此较脆弱。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2.科技力量不足,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面临巨大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4.全球化和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5.美国战略中心的转移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授课课题§4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第一节区域经济集团概论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区域经济集团的定义、类型、背景、特点

及影响;

教学重点区域集团化的定义及其类型;区域经济集团化形成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区域经济集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课的类型新授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题

教案审批年月日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新授课:

一、课题引入

观看事实新闻视频,分析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形式;大概介绍金融危机的影响

及发生的原因。

二、新课内容——区域经济集团化概述

(-)区域集团化的定义及其类型

1、定义:指地理位置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由于经济

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或互补性,政治文化背景具有相似性,通过政府间签订条约

或协定,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按议定的规则和程序来管理和协调彼此之间的

经贸往来。

对内:商品、资金、人员的自由流动

对外:实行保护主义政策

目标:提高成员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2、分类

不同标准可分为:

》全盘一体化和部门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

》优惠贸易安排T►自由贸易区一关税同盟T►共同市场-经济同盟或经济一体

化f政治同盟或政治一体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形成的背景

1、安全需要

2、经济发展需要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3、科技发展的需要

4、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5、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物

6、地缘经贸关系的扩展

7、“南南联合”以增加与发达国家谈判筹码

8、EU和OPEC的表率作用

(三)区域经济集团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集团内部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

(2)整个世界也受益

(3)加快集团内部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

(4)提高整个集团政治地位

(5)有利于整个世界的政治稳定-防止地区性霸权的产生

2.不利影响:

(1)妨碍国际产业分工

(2)加大国际贸易发展的阻力-产生资源无效率配置

(3)破坏“南北合作”-剥夺了发展中国家发展机会,使得发达国家"强者更

强”;发展中国家“弱者越弱”

(4)使得国际经济和政治纠纷的协调难度增加

(四)课外内容介绍

(1)东西方冷战

是指美国(西欧、加拿大、日本)和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

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

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

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

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

下”。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

1946年丘吉尔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

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

拉下”。间接表示冷战的开始。

冷战的实质: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

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极权铁幕和共产专制,企图将民主国

家纳入极权专制的统治,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剥

削劳工。

冷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开始,随着八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危机,和戈尔巴乔夫

的民主改革,促成共产国家倒台,至ij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正式结束。

(2)舒曼计划

1949年12月13H,欧洲委员会咨询议会通过决议,建立成立欧洲超国家

的钢铁高级机构,以协调管理西欧各国的钢铁工业。决议还建议在煤炭、石油、

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也建立类似的高级机构。

1950年5月4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致函欧洲委员会秘书处,表示法国对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上述建议感兴趣。5月9日,舒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

授课课题期中复习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前半学期的知识的复习巩固学习内容

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

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舒曼的这一声明,

被称为"舒曼计划"。

根据舒曼的建议,1950年6月20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

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六国达成协议,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

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的类型复习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题

教案审批年月日

复习内容:

一、填空题

1.古代最早国际贸易中心地区位于O

2.20世纪70年代,由于其经济高速发展,引起全世界关注,而被称为亚洲"四

小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家类型、人口民族、、环境质量、、政治因素和生产力

窗口等,都是人文地理环境的范畴。

4.和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进口国。

5.海上运输是以船舶为工具,以为基地,以为行船载体来进行的。

6.第一次产业革命于年代发生在_____标志是______的出现。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7.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着矿车上的国家”。

8.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

9.亚洲是三大文明古国中国、和的所在洲。

10.中国四大主要港口是大连、和香港。

二、选择题

1、()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和农业食品出口国,

世界第五大粮食出口国之一。()

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

2、与法国相邻的海域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A、大西洋B、北海C、地中海D、北海

3、马六甲海峡位于()之间。

A.马来半岛与南中国海;B.南中国海与苏门答腊群岛

C.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群岛;D.苏门达蜡岛与新加坡

4、在人类历史上,对外贸易产生于()

A.原始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社会D.奴隶社会

5、通过下列哪些分析,可以了解一国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实

力地位和贸易效益()。

A.进口商品结构B.进出口商品结构C.出口商品结构D.进出口商品数量

6、法国能源工业的特点是()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

A石油;B.水力发电;C.核电;D.煤炭

7、国际贸易运输方式按照运量大、成本低顺序排位,应该选择()

A水上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B.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c.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

8、金砖四国是指()

A.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中国B.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

C.墨西哥、巴西、中国、印尼D.中国、墨西哥、俄罗斯、印尼

9、()是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A.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B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

C.定性与定量D.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0.日本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对外依赖严重;B.资本集中与垄断;

C.经济结构不断变化;D.经济地域分布不均衡

11.国际贸易地理的研究方法有()

A.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图表法

C.计算机方法D.数理方法

12.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有()

A.人口与劳动力B.政治、法律

C.社会经济与技术D.宗教、文化

13.与中国的经济和贸易具有互补性的国家有()

A.美国B.日本C.德国D.俄罗斯

14.世界市场集团化趋势的表现之一是国家间的集团化,国家集团化的特点是

()

A.内部市场垄断并对内加强竞争B.技术转让外部C.内部贸易自由化而

对外统一贸易壁垒D.交易市场外部化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15.下列国家既是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国又是出口国的有()

A.马来西亚B.印度尼西亚C.中国D.巴西

三、简答题

1.美国农业有何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是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最大部门。用现

代化最新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高效资本主义大农业。二、农业部门结构全面,商

品性能高,对国外市场依赖大。美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其产值在农业中各占

四成以上,基本持平。三、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四、利用强大的土地资源优势,

扩种玉米,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五、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建立都市农业园.

2.请列举世界主要的海峡和运河。

海峡马六甲,莫桑比克海峡,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运河: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

3.战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战后经济增长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以技术创造为核心提高国

际竞争力;重视出口商品结构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政府对贸易发展环境的有效

调控;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新授课:

授课课题§4世界区域经济贸易集团

第二节世界主要经济贸易集团概况

任课教师车丹丹

目的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集团概况;了解欧盟,

亚太经合组织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的背景,意义及影响;了解

其主要国际的经贸状况

教学重点欧共体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概况,以及他们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

响,还有其主要国家的经贸状况。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世界经济贸易的

影响。

课的类型新授课

时间分配2课时

作业课后作业题

教案审批年月日

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

一、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Union-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

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欧盟的发展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

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

★★

★★

*★★

(-)欧盟一体化的措施:

。、建立关税同盟

"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保护成员国的农产品市场

c、建立货币同盟

(三)欧盟的货币

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发行;

99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