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学校名称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群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专业群所涵专业(代码)1机电技术应用(051300)2机械加工技术(051200)3数控技术应用(051400)关键专业(代码)机电技术应用(051300)项目责任人谭星祥所属专业部机电部目录一、需求论证二、建设目标三、建设思绪四、建设内容五、保障方法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方案一、需求论证(一)产业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技术改造、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停产生,机电技术应用领域得到大力拓展,在各类加工制造行业中应用极其广泛。机电行业飞速发展肯定需要大量机电技术应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计划》,标志着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专题区域计划正式颁布实施。包含范围江苏苏南地域包含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关键区,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地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全方面小康社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基础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计划明确,围绕到建成全国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到2030年全方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成关键发达国家水平目标,关键推进经济现代化、城镇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促进人全方面发展,将苏南地域建成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城镇发展一体化先行区、开放合作引领区、富裕文明宜居区。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十三五”期间丹阳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优异制造业为支柱丹阳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继续发展以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仪器仪表、五金工具等产业为关键装备制造业。截止末,有规模机电类企业达多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产品120个,把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好,不停提升学生质量,是我校专业建设关键使命。(二)社会需求据丹阳市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丹阳市人才需求总量比增加了11.71%;人才需求排名前列专业依次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电子和信息、眼视光和配镜、市场营销、电工、化工、建筑、会计、汽车、,以上十大类专业人才需求量占需求总量83.01%,其中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人才最为短缺。现在丹阳机电行业从业人员超出3.5万,每十二个月中级技工需要3000多人,高级技工需要1000多人。而丹阳市每十二个月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只有270人左右,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改装、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数控维修、车工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短缺,为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三)现有基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创办于1984年,国家第三指示范校建设中是我校关键建设专业及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首批职业学校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江苏省职业学校品牌专业、机械加工技术江苏省合格专业,机电实训基地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课程改革基础: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课程改革试验点。6月份本专业群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了广泛市场调查研究,制订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人才评价标准,并编写《车工技能》、《数控车技能》等6本项目化校本教材,初步形成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把贴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经典机电类产品制造、加工、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作为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和职业资格标准衔接。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100%,就业率达98%,近三年取得省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共34个。2.师资队伍建设基础:本专业群现有专任专业老师32人,其中本科率100%、双师型老师百分比达81.25%;江苏省职教领军人才1人、镇江市骨干1人、丹阳市学科带头人3人、丹阳市教学骨干3人、硕士硕士10人。近三年专业老师研发一个直线式时钟、一个多功效跑步机、一个拐臂式注塑模具获国家专利,参与《江苏省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主编江苏省中职学校《电气系统安装和调试》课程标准。3.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基础:建有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个,设备总值1309.5462万元,拥有22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及23个校外实训基地。4.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多年来,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学生素质全方面发展,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声誉好。据调研组调研数据:各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率高达95.57%,六个月后就业率为98%,毕业生平均起薪额1800元,毕业十二个月后平均月薪高达2500元。二、建设目标围绕地方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标,面向现代制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统筹我校现有专业布局,以省级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为关键,省级品牌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为骨干,涵盖“机械加工技术”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为关键,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相关专业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和管理平台;融汇企业文化,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老师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课程开发能力,提升老师教学水平,建设专兼结合老师团体;加强校企互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服务活动,建设多功效、开放式、共享型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探索以“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平台”专业课程体系。经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发展和丰富学校三位一体办学特色,以内涵丰富特色,以特色提升水平,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实力和辐射能力。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建设成为省内著名,市内一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和此相配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成为示范。为丹阳优异制造业提供人才支持。三、建设思绪1.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专业群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调研分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岗位职业能力,以关键技能训练为关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完善和工学交替相适应多种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完善课程体系。和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关键专业课程标准,将技能考证、行业标准、职业规范等融入课程标准,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专业课程,调整和优化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3.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双师型”老师队伍。制订专业老师培养计划,以专业责任人为关键,以“双师”培养为关键,加大引进兼职老师力度,全方面提升老师整体素质,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优质“双师”老师团体。4.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根据构建、扩充、完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思绪,建设能够满足校内实训和对外培训需求校内实训基地,提升实训基地管理水平。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寻求多路径合作渠道,主动主动地和企业开展不一样形式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并加强内涵建设。四、建设内容(一)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以丹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为依据,以服务现代制造业为目标,面向现代制造技术工作岗位,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正确把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适应该代制造业工作岗位群需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提升质量为基础任务,以促进就业为行动导向,以服务发展为关键目标”办学方针,以创新人材培养模式为根本,根据“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经过对校企双方资源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以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关键,构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制订校企合作制度,使校企合作运行长久化、制度化。以下表1所表示。表1校企合作制度化构想分类编号相关制度内容制度制订目标校企合作管理1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建立校企合作长久有效运行机制,拓宽校企合作领域,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内涵。2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接收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及工作检验;
实施校企合作建设项目;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3校企合作办公室规范校企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为校企合作运行提供服务保障,为校企合作提供全程支持和服务。4校企合作优异技术应用,结果共享措施校企双方充足发挥各自优势,吸纳消化优异科研技术结果,服务
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和行业技术应用,加速优异技术、科技结果产业转化。5校企合作捐赠设备管理措施建立校企合作捐赠设备管理措施,完善学校设备捐赠管理措施,推
设备捐赠管理规范化。教学管理6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和发展计划专业建设和合作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符合行业前沿应用技术要求、适应岗位改变人才升级专业要求,为区域经
建设和发展提供前瞻性高技能人才支撑。7校企实习训基地建设管理措施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实训基地实施保障制度;确保校企协同管理,提升实习实训教学效果,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管理制
和准则。8顶岗实习管理规程确保顶岗实习教学步骤落实校企合作共同育人,过程共管,达成实训实习教学效果。就业管理9深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意见深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就业。人事制度改革10行业企业教授、领军人物、兼职老师聘用制度搭建兼职老师实践教学、
和教改、参与培训、申报教研教改结果平台。11双师结构教学团体建设制度以校级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老师制订三年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所负担专业课
讲课、科研、创新等任务。12校企兼职老师聘用措施建立校企兼职老师聘用,推进校企之间战略、资源、业务、人员融合,形成激励机制。13校企人员互聘及岗位轮换管理措施建立校企人员互聘及岗位轮换管理措施,实施多形式、多路径、多方向办学。社会服务制度14激励校内专业老师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实施措施将专业老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服务等按全方面推行岗位职责认定,并折算为课时量,确保专业老师收入,调动专业老师开展科技服务主动性。15社会培训工作方案充足发挥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统筹全校对外培训工作,提升学院办学社会效益。(二)探索校企合作专业群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委员会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和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立即调整专业定位,以企业满意度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指标,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教学改革,共同落实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社会服务和培训等工作。专业群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人才培养步骤总体框架,图1所表示。图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步骤总体框架(三)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1.课程体系建设框架在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教授和专业骨干老师组成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团体;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现代制造业岗位群岗位工作步骤,经过分析、整合和提炼,确定经典工作任务;分析工作步骤各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关键能力和态度,并融入国家职业标准,确立课程模块细节;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图2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2.课程体系建设内容第一,以培养目标体系为依据构建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体系关键由中职人才培养所必需基础文化课程、平台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组成。1)整合专业群公共技术领域课程,设置底层共享课程群。经过专业群所面向岗位群(见表1)经典工作任务分析,形成了岗位群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体系见表2)。设置底层共享课程群,培养中职学生专业单项能力和素质目标和对应知识内容学习。所以,我们依据各专业群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目标定位要求,各门关键课程按其课程职业能力预设目标,把培养学生面向现代制造业岗位群完成经典工作任务中能力和应含有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作为选择教学内容依据,以“教学做合一”方法作为关键教学模式,以项目课程和案例教学作为课程开发主导模式,以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关键教育技术手段,对技术平台关键课程群实施综合化改革。表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各专业面向岗位专业关键职业岗位次要职业岗位岗位群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制造机电设备安装机电设备调试和检测、机电设备运行和管理、机电产品维修、机电产品销售优异制造技术岗位群数控技术应用数控车加工、数控铣加工一般机床操作工机械加工技术一般车床加工、一般铣床加工数控机床操作工表2职业岗位、任务、能力关键职业岗位关键工作任务需含相关键能力关联课程1.机电设备制造人员2.机电设备安装人员3.数控维修人员4.机电产品销售人员5.数控机床操作工6.机电设备调试维修人员7.一般机床操作机械零件通常加工能读懂机械零件图,会测绘机械零部件,并用CAD软件制图机械制图、CAD/CAM技术应用能看懂机械加工工艺文件资料机械基础能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正确选择夹具能掌握多工种机械加工技术,合理选择金属切削机床会选择并修磨切削刀具会选择测量量具,控制、修正加工质量会按图加工出合格机械零件产品掌握安全操作规程,能按文明生产要求工作,含有良好机械加工操作习惯熟练操作常见数控机床熟悉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及电气控制通常常识电气系统安装和调试熟悉数控机床常见种类及工艺特点、发展趋势数控车床结构和维护、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技能、液压和气动系统安装调试熟悉数控机床主轴、刀架、进给系统控制方法和特点,能熟练操作对应机械运动熟悉传感、检测和流体控制技术,能判定对应元件作用和状态能手工编制通常零件数控加工程序并试切削机械零件数控加工能依据图样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编制工艺文件数控车削技术训练能编制较复杂零件数控加工程序会正确校验并修改数控加工程序会对数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含有对应工种高级工操作技能等级水平数控车(铣加工中心)削编程和加工技术训练CAD/CAM软件应用操作熟练利用一个CAD/CAM软件CAD/CAM技术应用能熟练掌握CNC通讯接口技术能利用一个CAD/CAM软件实施数控加工数控设备管理和维护熟悉生产一线设备管理规范和制度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术训练、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和调试技术、PLC编程和应用技术会计划、组织实施数控设备保养活动会检测通常数控设备关键精度指标能计划、组织数控设备合理使用及精度修复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熟悉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和认证体系机械加工检测技术能利用质量管理和控制理论组织班组生产能分析和处理数控加工产品通常质量问题能对改善产品质量提出合理化提议第二,根据“就业导向”指导思想,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就业导向”指导思想,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围绕专业方向所服务面向现代制造业,关键针对学生就业岗位,加强知识、能力培养。1)针对学生从业岗位,开发形成一组以岗位专题能力训练为目标中层分立课程群;2)从业岗位不是很明确时,则和经典服务面向企业业务骨干一道,针对学生从业岗位群经典工作任务设计含有综合实训项目特征专题能力,设计高层互选课程群。强调工作过程完整综合实训,综合化关键课程学习还不足以使学生含有岗位群内完成岗位经典工作任务综合职业能力。以“经典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思绪设置综合实训这一综合实践步骤。经过一组相互有机关联综合实训项目将单项能力实践融入含有完整工作过程经典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使学生经过综合实训项目标训练,形成职业领域应含有综合职业能力,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及职业素质养成训练,同时也为以后职业生涯中可能职业迁移打下了基础。3.构建基于工学结合“双循环”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群”对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改革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创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群内各专业岗位通用技能和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系统设计实训体系,整合关键专业和相关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分类组建实训基地。经过“模块化”和“项目化”形式,开展实训教学内容系列化建设,构建了以“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为特征“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四)构建“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1.经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形成“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根据“工学结合”总体思绪和岗位目标所需能力培养要求,结合岗位经典工作任务,依据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定位和预设能力培养目标,完成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设计教学难度层层推进若干课程项目来引领,每个项目有多个任务来驱动,要求用“教、学、做一体”(见图3)教学模式来实施。根据“资讯、计划、决议、实施、检验、评价”工作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学,老师在项目实施中教学、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自主学习探究、掌握相关技能,在处理问题中提升能力,从而有序地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评价。图3融“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示意图2.构建技能竞赛平台,激发学生潜能。组建技能竞赛团体,参考国家、省、市技能竞赛方案,共同研制学校技能竞赛方案。每项竞赛由一个专业老师和一个企业教授作为责任人。每十二个月校技能节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群学生全部参与车工、钳工、数控维修、单片机、机电一体化等项目竞赛,优异学生参与市级、省级比赛,由此激发学生潜能和团体协作精神。竞胜过程中更重视实际操作训练,这些学生毕业后能适合现代制造业岗位要求,愈加好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3.建立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创新工作室”,开展“教、学、做、证、赛”等工作,全方面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对专业影响力和辐射力。工作室责任人(石金炳)率领学生进行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创新工作室以两年为一个工作周期,机电部具体负责创新工作室运行情况评定考评等业务工作。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课程资源,以虚拟项目改造传统教学模式。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信息量大、内容新奇、再现现场和岗位作业过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教学,以虚拟仿真项目为载体,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面貌,推进课程改革。(五)构建以精品课程为关键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现在专业群内相关专业已建设有省级教学资源2门(1门主持、1门参与)。建立学校精品课程教学平台并发挥了专业群内已建成精品课程作用,把精品课程资源转化成专业群共享教学资源。以企业技术应用为关键,在精品课程基础上,校企共同开发了《PLC编程和应用技术》、《液压和气动系统安装调试》、《电气系统安装和调试》虚拟实训室、《数控车》、《数控铣》仿真操作系统。根据关键课程群和专业相关课程内在逻辑关系,建设由优异数字化媒体素材、优异教学案例等教学基础素材组成、可不停扩充开放式专业群教学支持系统,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广泛共享。1.专业关键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依靠专业群指导委员会,在充足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依据岗位任职要求确定专业能力体系;在机电岗位人才能力分析基础上,确定关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地位和作用和能力培养任务。对7门专业关键课程正确定位,制订课程标准,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其中4门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成立专业责任人、骨干老师、行业企业教授参与课程开发小组,共同制订专业关键课程标准、精品课程遴选条件和评审方案,确保资金落实到位,列入正常工作计划逐一推进。2.教学资源建设制订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在现有校本教材基础上,完成4门特色校本教材,配套建设教学资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结果表序号关键建设任务责任人完成时间最终结果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刘锁林朱晓忠.4(1)市场调研汇报和教授论证汇报;(2)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级课题结题资料.2课程体系建设刘锁林朱晓忠石金炳.4(1)7门专业关键课程标准;(2)完善“以经典工作任务为根本,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资料;(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标准总结。3精品课程建设谭星祥刘锁林朱晓忠石金炳.4(1)《机械制图》精品课程;(2)《机械基础》精品课程;(3)《电工电子技术和技能》精品课程;(4)《PLC控制技术基础》精品课程。4教学资源建设谭星祥徐泓.4(1)《钳工技能》、《维修电工技能》、《车工技能》、《数控车工技能》4门特色校本教材、课件、校内自学网站、考试题库;(2)技能竞赛试题库。5教学模式改革谭星祥徐泓.4(1)“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和过程性资料;(2)系统化技能竞赛平台;(3)建立一个“创新工作室”;(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课题资料;(5)教学模式改革案例集。6评价模式改革谭星祥刘锁林朱晓忠石金炳.4(1)实习成绩判定改革调研和方案、人才评价模式改革方案;(2)项目课程学习评价表(自评、互评、师评);(3)学生顶岗实习判定表及分析说明;(4)用人企业对毕业生工作意见反馈表;(5)家长评教反馈表及分析说明;(6)老师改善教学相关资料。校本教材编写计划表校本教材主编参编《车工技能》刘锁林贡珍君(企业)刘小明汤志强马兆平《钳工技能》朱晓忠杨俊民(企业)张民杰荆小正吴小芳《数车技能》陈豪张杰(企业)陈军锋徐金红江新芳《数铣技能》黄国民柴鹏清(企业)徐泓郭燕秦玉婷《维修电工技能》石金炳陈建良(企业)倪菊仙张宏虞年君许小军《PLC应用技术》谭星祥陈建良(企业)田建平虞年君王欢精品课程建设任务课程名称责任人团体人员PLC编程和应用技术石金炳倪菊仙
虞年君
许小军张宏巢峰俞锦泉(企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技能谭星祥王欢田建平毛国忠孙国军陈卫娟朱瑞花(企业)王爱仙(企业)机械制图刘锁林陈军锋赵菊林赵建华王斌陈娟贡珍君(企业)张杰(企业)机械基础朱晓忠潘柏林徐泓黄国民江新芳郭燕马兆平杨俊民(企业)慕课建设任务课程名称责任人团体人员PLC编程和应用技术石金炳石金炳虞年君
许小军张宏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技能谭星祥毛国忠陈卫娟王欢田建平孙国军机械制图刘锁林赵菊林赵建华王斌陈娟机械基础朱晓忠潘柏林徐泓黄国民郭燕马兆平教学资源建设任务课程责任人团体人员钳工技能实训朱晓忠张民杰赵菊林赵建华张文龙(企业)维修电工技能石金炳王欢田建平许小军寇志刚(企业)一般车工实训网络学习黄国民贡珍君陈豪张伟民杜建中(企业)机械基础徐泓潘柏林郭燕马兆江新芳杨武松(企业)试题库课程名称责任人团体人员机械制图赵菊林赵建华王斌陈娟温宝军(企业)机械基础黄国民徐泓黄国民郭燕马兆平朱涛(企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技能潘国平毛国忠陈卫娟王欢史文杰(企业)(六)人才评价模式改革创新评价方法和手段,构建由学校、社会、行业、企业多方参与、从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到操作技能进行学生自评、互评、老师(师傅)点评等形式多样评价体系,采取学生实习汇报和现场技能考评相结合、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和结果判定相结合考评制度,引入行业标准、职业岗位标准对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七)师资建设构建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教学团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以提升老师队伍层次,培养“双师”型老师和优化老师结构为关键,采取主动培养和努力引进、以内为主、以外为辅、聘用结合方法来加紧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依据专业群教学需要,经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团体合作机制,发挥不一样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老师优势,提升教学团体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支含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高水平“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体。1.专业责任人培养培养目标:从现有中青年骨干老师中选拔和培养3个专业责任人。关键培养路径:制订专业责任人培养方案和考评方法,实施以专业带头人为关键专业教学团体建设模式,将教学课改、教研科研、技能竞赛、培训考评等纳入团体建设。经过关键培训、中国外调研考察、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路径,培养专业带头人。2.骨干老师培养培养目标:在现有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率领下,关键培养4名骨干老师。关键培养路径:对关键培养骨干老师,制订《骨干老师培养方案》,以“两课”评选、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比赛等活动为抓手,经过进修培训、到企业锻炼和“双师”培训,使其在实践中提升本身素质、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取得“双师”证书,成为业务精湛、充满活力、善于创新骨干老师和县、市学科带头人。3.兼职老师队伍建设建设目标:建成一支由7人组成知识结构合理,技能水平优异,职称结构合适,老中青百分比协调,业务精良兼职师资队伍。关键建设路径:经过校企合作方法,将企业、行业教授、机电类高级技师聘用来校参与教育教学,建立兼职老师库。4.双师型老师培养培养目标:93.75%专业老师达成“双师型”老师要求。关键培养路径:制订《“双师型”老师培养方案》和《专业老师下企业锻炼制度》,从经济上给补助,从政策上给倾斜,敦促老师不停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建立促进“双师型”老师队伍快速成长保障机制。重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老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实效,使老师经过下企业能熟练掌握机电职业岗位技能,使93.75%专业老师达成“双师型”老师要求。5.教学团体建设建设目标:依靠创新工作室、技能竞赛、课程开发等教学团体,在创新大赛、技能竟赛、课程开发、青年老师培养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关键建设路径:经过组建创新工作室和技能竞赛工作室,以此为平台,制订各项培养计划,经过校企合作,提升专业老师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老中青三结合、职称学历较为合理教学梯队型团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表项目类别人数专任专业老师学历情况专任专业老师职称情况骨干老师建设情况“双师型”建设情况专任专业老师兼职老师研究生本科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验收时32710221511672621.9%31.25%68.75%46.9%34.4%18.75%21.9%81.25%发展计划321212201994113037.5%37.5%62.5%59.4%28.1%12.5%34.4%93.75%(八)构建融合企业管理理念专业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成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相关专业责任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专业群建设组织管理形式,建立健全专业群建设管理制度,协调专业群内各专业建设和发展、资源共享和互补,经过柔性化专业管理和课程组织,提升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能力。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专业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将企业优异管理方法利用到专业群教学管理中来,对学生顶岗实习实施“企业导师制”,建立起“企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专业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1.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完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措施、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老师下企业实践、学生顶岗实习等相关规章制度,邀请行业、企业教授定时召开工作会议,负责指导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学校和企业合作平台,依据区域机电企业发展改变进行技能训练,增加老师和企业教授共同交流活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依靠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群设置调整、发展计划、教学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课程结构调整等提出意见提议。采取联合、共建、融合等方法将工学结合贯穿于整个过程,构建贴近专业含有特色校企合作模式,实现生产和教学融合、学校和企业共赢。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再建或充实单片机、数控维修、机电一体化、电器设备安装、仿真经典机电产品生产调试维修五个实训室,更新部分实训设备。突出职业岗位需要,引进企业文化,建设表现生产性实训环境,以利于学生在职业活动环境中进行岗位实务训练或仿真训练,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和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从计划、方案到运行、文化部署等,相关企业全程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同时,主动加强校企合作,使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优势互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 大数据平台建设与运营手册
- 大健康产业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 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控和信用评估模型研究
- 鹿邑县的离婚协议书范文
- 宅基地买卖动迁协议书范文范本
- 离婚协议书范文有债务共同财产
- 大学生网签协议书范文模板
-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建设方案
- 成都师范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 职能科室对医技科室医疗质量督查记录表(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功能科、内镜室)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规范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含答案】
- 《电路分析基础》说课课件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S】幼儿绘本故事《三只小猪》课件
- 后进生转化课件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道面强度计算方法
- 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准印证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