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语文本试卷分为问卷和答卷。考试时量为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中国艺术中,有两个世界:一是“可见”的世界,表现在艺术作品中的画面、线条、语言形式等方面;一是“未见”的世界,那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是作品的艺术形象所隐含的世界。从广义的角度看,前者是“象”,后者可以称为“象外之象”。中国美学象外之象的学说,由形神理论衍生而出,但与形神理论又有不同。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理论侧重于艺术品的创造,在艺术创造中斟酌形神二者,以形为基础,以神为引导,神为主,形为辅。而象外之象说,则是就艺术鉴赏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在艺术鉴赏中,审美对象具有超出形式的意味。中国美学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等论述,象外之象是象的意义的决定者,是美的本源。有形的象只是一个引子,一个使鉴赏者走入到深深艺术世界的引子。中国美学重含蓄蕴藉,重象外之趣。惟有含蓄,故有象外之期待;惟有重象外之趣,才能含蓄而不流于晦涩,深藏而能达到显现。《文心雕龙•隐秀》是一篇具有重要美学价值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刘勰提出“秘响傍通”的思想。他说,文之妙在“隐”,“隐”不在于深藏不露,而在于最大限度展示艺术世界内在的魅力,使艺术的有限世界蕴涵着无限的意味。易学之影响,引发了哲学中的象外之谈。在魏晋玄学中,象外之谈曾是很多清谈家喜好的话题。至唐代,象外之象说已然成为美学中的重要思想。中国艺术以“隐”为要则,强调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要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我们看李商隐《锦瑟》诗,整首诗可以说是一片惘然:无可奈何的意绪,无所适之的选择,不知答案的历史感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追忆。诗人穿过历史的帷幕,超越天人的限隔,声声隐约,似诉平生之志,翩翩蝶飞,似展理想征帆。沧海桑田,茫茫远古就在此刻;一梦大千,浩浩九天就在脚下。这首诗在我看来,是在写人生的幻、人生的叹。形式有尽,但意味悠长。中国艺术品评强调“味”——品味、品赏。味的特点之一,就是其体验性,是超越于一般具象的认识方式。味的比喻强调审美体验的不可言说性,突出审美对象应该具有不尽的美感,吟一首好诗,品一幅好画,就像品一道佳肴。钟嵘提出“滋味说”,他认为,好诗读起来应该有“滋味”,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司空图甚至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苏轼接着司空图的话头,指出“美在咸酸之外”,美不是咸酸,不是盐,不是醋,而是由油盐酱醋烹制出来的美味。苏轼和司空图强调的美是“味”,美虽然依托于形,但不能到形中去寻找,美在形式背后那个恍惚迷离的意态中,那种令人玩味不尽的韵味,一唱三叹,余味悠然。中国艺术重视味外之味,也就是“余味”,这也是中国美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好诗使人读后满口余香,好的艺术能给人持续的美感享受,就像绝妙的音乐,让人感到余味不绝。(摘编自朱良志《形式之外》,有删改)材料二:在实际上说,美术作品借现实界的帮助愈少,所创造的理想世界也因而愈大。再拿相片和图画来说明。何以相片所引起的美感不如图画呢?因为相片上一形一影,件件都是真实的,而且应有尽有,毫发无遗。我们看相片,种种形影好像钉子把我们的想象力都钉死了。所以相片只能抄写现实世界,不能创造理想世界。图画就不然。图画家用美术眼光,加一番选择的功夫,在一个完全境遇中选择了一小部分事物,把它们又经过一番理想化,然后才表现出来。惟其留着一大部分不表现,欣赏者的想象力才有用武之地。想象作用的结果就是一个理想世界。所以图画所表现的现实世界虽极小而创造的理想世界则极大。孔子谈教育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相片是把四隅通通举出来了,不要你劳力去“复”。图画就只举一隅,叫欣赏者加一番想象,然后“以三隅反”。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因此美术要“和自然逼真”,是要窥出自然的精髓所在,而表现出来不是说要把自然当作一篇印版文字,很机械地抄写下来。这里有一个问题会发生。假使我们欣赏美术作品,要注重未表现而含蓄着的一部分,要超“言”而求“言外意”,各个人有各个人的见解,所得的言外意不是难免殊异么?当然,美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能拉得长,能缩得短。同一美术作品,你去玩味有你的趣味,我去玩味有我的趣味。同一美术作品,今天玩味有今天的趣味,明天玩味有明天的趣味。上乘文学作品,百读都令人不厌。(摘编自朱光潜《无言之美》,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艺术作品中,具体“可见”的,我们称之为“象”;“象”里隐含着的内容,我们称之为“象外之象”。B.中国美学认为象外之象决定象的意义,是美的本源。有形之象是无足轻重的引子,重心在于象外之趣,含蓄蕴藉。C.中国艺术品评强调“味”,好的艺术作品是有“滋味”的,而且还有“余味”,给人以持续的美感享受。D.朱光潜认为相片上一形一影都是真实的,欣赏者的想象力几乎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其引起的美感不如图画作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美术等中国艺术都强调象外之象、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景外之景,要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B.《锦瑟》整首诗满是惘然之情,既写出了人生的幻,又写出了人生的叹,凸显了象外之象的魅力。C.D.文中引用孔子“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言论,是为了说明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举一隅”,却能“以三隅反”。3.下列描写音乐的诗句最能印证“绝妙的音乐,让人感到余味不绝”的一项是()(3分)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C.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D.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4.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提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论断。请结合材料二对这句话加以解释。(4分)5.中学生在学完诗歌单元后想写一首有关“秋天”的诗。如何使这首“秋天”的诗多一些“诗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建议。(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青春背影里的乡愁陈智华中寨的秋天,总有那么一段日子会被浓稠的雾气所笼罩。细雨如丝,密密地在空中交织缠绕,天气像老眼昏花的大娘,理不清手中的麻绳。到了中午,雨稍稍停歇,我打算去老家走走。骑上摩托,路面湿滑,我的脚始终放在刹车上,不敢有半点走神。车行至村口,清寂得很。老家的名字叫后子丫,是沿河县中寨镇勤俭村辖下的一个村寨。寨子三面环山,山中还没有到秋意高远、层林尽染时节。大雾茫茫,像一块幕布把群山都遮住了。停好车,我就在寨子上转悠。遇到熟识的人,就上前去打招呼,但终究是没有一股亲切劲了。①现在熟识我的老人越来越少,他们像深秋的果实,成熟后落进了大地。故乡慢慢成了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驿站。在一片银杏树林里,我伫立了很久。银杏从树上簌簌地落下,撞向草丛或石板。落在石板上的银杏摔得皮开肉绽。秋天的草丛,幽深神秘,银杏掉进去后就莫名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扒开一丛丛草,反反复复找,才看见零星的几颗银杏,像顽皮的小孩子在和你捉迷藏。银杏树具体有多大的年龄,我不得而知。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年银杏黄时,精美的杏叶从枝头飘落,像一群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爷爷会扛一架木梯子,架在笔直的树上,爬上树后用竹竿捅下一颗颗金黄的、圆滚滚的银杏。捡到背篓里,背到小溪边去清洗掉外面的果皮,然后背回家晾晒,等水分晾干之后,再背到集镇上去卖。爷爷去世后,银杏林中长满了杂草,满地的银杏再也没有人去捡了。经过溪水淘洗的银杏,看上去白涔涔的,放在锅中爆炒或是放在火堆中烧,是我童年常做的事。一颗颗银杏爆裂出来的果肉,吃在嘴里感觉非常鲜嫩。银杏不能多吃,这是爷爷告诉我的。人们说,银杏吃多了会长白头发,不知是不是真的,我也无从考证。②站在银杏树下,看着银杏叶子,一张张往下掉落,爷爷的脸庞慢慢浮现在眼前。银杏树林的不远处,是一坡稻田,田里的稻禾上一咕嘟一咕嘟地垂挂着谷穗,披挂着许多晶莹剔透的雨珠。脚下的小路,泥泞湿滑,曾经深深的牛蹄窝,已被时光的尘土灌满。站在田埂边,轻轻抚摸着一粒粒饱满的谷粒,谷粒上的露珠涤洗着我的手指。此时,天空开始飘起蒙蒙细雨,漂浮在山间的云雾像一艘挂着巨帆的船,慢慢地向寨子靠拢,仿佛这小山村就是一座码头,是游子心灵的港湾。③放眼望去,寨子被雾吞噬了,只留下眼前一丘丘金黄的稻田。秋天的雨下得缠缠绵绵,不一会儿,我的发丝被雨水浸湿了。我往寨子上走,看到很多老屋大门紧闭,曾经熙攘的故乡,变得愈发萧条落寞。每家房屋前的菜园,都围上了竹篱笆,菜园中不见鸡啄食在菜叶上的青虫,也不见从瓦片上窜出来的炊烟。满地枯黄的树叶,无人清扫,落叶就在地上虚虚地堆积,脚一踏上去,叶子就粘在了脚底,怎么也甩不掉。雨斜斜地飘散,空气湿褥褥的,远山空濛,山体的曲线若隐若现。山中很少有人去了,大片大片枯黄的灌木丛,绵延在我遥远的视线里。走到老屋前,老屋只残留一些痕迹,童年的记忆如电影的画面一样,在我的脑海中闪现。院坝里长满了荒草,杜仲树站在土坎边上飘摇着枝头稀疏的叶子。几只麻雀像几张枯黄的树叶,从树上梭到了地上觅食,不一会儿它们扑腾着翅膀上的雨珠,向远处飞走了。天慢慢暗淡下来,一缕阳光从云层中挤出来,漫撒在田野上。金黄的稻田,像一块块遗落在地上的彩带。一束光的到来,给村庄带来了短暂的温暖和光亮,这短暂是足够美的,以至于我回忆起故乡那个细雨黄昏时,像走进了一段美丽的梦境一般。我徜徉在故乡的小路上,重温儿时的记忆。记忆像溪水一样,在沟渠里流淌。走到故乡一个叫碾房的地方,看着溪水哗啦啦地流淌,记忆的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寨子上缺水,碾房里的水清洌、甘甜,人们都来这里挑水,两只水桶在扁担两端晃悠,两只水桶像两个银铃,荡出一阵清脆的响声,像一曲妙曼的轻音乐。阳光消失了,山岩上又缭绕着云雾,一棵棵枫树蹭蹭往上长,捅破了薄薄的云层,露出细细的树梢,树梢上几片叶子在风中摇曳。一阵细雨又开始飘洒,雨像一粒粒豆子在地上翻滚。让农民最发愁的是遇上下雨天,十天半月全被烟雨笼罩,眼看着土地里的庄稼慢慢成熟,一年的辛勤付出终于有收获了,却遇上雨天。庄稼收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腐烂,在腐烂之中发出一簇新芽。走到村口,大片荒芜的田野上滋生出杂草。我沿着小路往前走,杂草漫过了我的头顶,脚下的小路上全是石板,长年累月,石板被一双双脚磨砺得无比光滑。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小时候乡里人收庄稼的情景,他们背着满满一背篓金黄的玉米棒子,走在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上。黄昏过后是黑夜。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故乡的黄昏,像烟花一样绚烂,而后慢慢消失。④黑夜漫过来,寨子露出零星的灯火,现在故乡太清寂了,静到只听见细雨在耳畔沙沙地流淌。 (有改动)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谨慎行车到了村口,发现故乡已是清寂之地,“清寂”既是环境特点,也是作者的主观感受。B.文章第二段的前半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故乡三面环山的地理环境,有助于读者理解寨子雾重的原因。C.本文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行文,思绪随着“细雨”蔓延,其中不乏对烟雨美景的描绘,如诗如画。D.文中插叙童年相关的内容,写到爷爷去世后便无人再去拾银杏,符合前文提及熟识自己的老人越来越少的描述。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B.第②句由银杏叶子掉落联想到已经去世的爷爷,表达思念之情自然而不做作。C.第③句照应了首句中寨深秋雾气浓稠,也意味着“港湾”渐被吞噬。D.第④句以静衬动,突出了只有细雨的沙沙流淌声才能给清寂的故乡带来一些灵动的气息。8.9.请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庄公将伐晋,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君得合而欲多,养欲而意骄。得合而欲多者危,养欲而意骄者困。今君任勇力之士,以伐明主,若不济,国之福也。不德而有功,忧必及君。”公作色不说。晏子辞,不为臣,退而穷处,堂下生蓼藿,门外生荆棘。庄公终任勇力之士,西伐晋,取朝歌,及太行、孟门,期而民散,身灭于崔氏。崔氏之期,逐群公子,及庆氏亡。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公好义而民戴之。好义者安,见戴者和,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国安民和,然后可以举兵而征暴。今君好酒而辟,德无以安国,厚藉敛,意使令,政无以和民。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民离其君上怨其下然后伐之则义厚而利多。义厚则敌寡,利多则民欢。”公曰:“善。”遂不果伐鲁。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社鼠,人主左右是也。人有酤酒者,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节选自《晏子春秋-卷三》)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一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民离[A]其君[B]上[C]怨其下[D]然[E]后[F]伐之[G]则义厚[H]而利多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身灭于崔氏”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两句的句式相同。B.“景公举兵欲伐鲁”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举”含义不同。C.“且酤公酒”与“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苏武传》)两句中的“且”含义相同。D.“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与“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的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晏子反对齐庄公讨伐晋国,但庄公没有听从劝谏,很不高兴,晏子就辞职不在朝为官,过着穷苦的生活,堂前门外长满了野草和荆棘。B.晏子建议齐景公修明政治,等待鲁国的君主在治理上出现动乱后再攻击他,这样既符合道义,又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景公听从了他的建议。C.晏子与景公谈论治国之道,他以社鼠和猛狗来比喻君主身边不善的近臣及佞臣,生动形象。文末以反问结尾,引人深思。D.材料第二段通过晏子与景公的对话,我们既看到一个善于进谏、一心为国的贤臣形象,也看到一个虚心纳谏的开明君主的形象。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2)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14.简要分析晏子反对庄公讨伐晋国,反对景公讨伐鲁国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三农:指一年中的春耕、夏种、秋收。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以景语起,写山色昏暗、云重天寒,奠定了全词压抑的感情基调。B.“啼红”喻指女子的眼泪,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浓重的水汽中花朵的情态。C.“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一句承上启下,转入下片对农业生产的描写。D.下片将笔触伸向田垄阡陌,言简意赅地勾勒出不避风雨、终岁劳作的农民形象。16.请赏析“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的表达技巧。(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颜渊》中,孔子用“”一句给颜渊解释了“仁”的内涵,并且强调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的效果。(2)好文章常常能借用平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司马迁在《离骚》的话来说,就是“,”。(3)“空”字在古代诗词中意蕴丰富。它可以代表具体的物象,也可以传达抽象的心绪;它可以形容环境的空旷、空灵、空寂,也可以表达人物心境的孤独、失意与苦闷。像这样的诗句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①。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前进。兰考灾区面貌的改变,还只是兰考人民征服大自然的开始,在这场伟大的向大自然进军的斗争中,他们不仅要彻底摘掉灾区的帽子,而且决心不断革命,把大部分农田逐步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建设社会主义新兰考。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为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②,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和贫下中农革命英雄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9.文段中的叙述人称先是第三人称,再转化为第二人称,这样安排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2024年诞生的首个网红城市,非哈尔滨莫属。年初这几天,一批批南方游客不畏严寒、①来到东北,就是为了近距离感受北国风情,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冰雪之旅。面对乘兴而来的游客,哈尔滨人更是热情洋溢、②掏出一个又一个“绝活”来招待客人。这边机场跳起快闪舞蹈,那边松花江上升起了热气球,就连鄂伦春族同胞都带着驯鹿来到哈尔滨街头与游客互动……这些花样百出的“花活儿”不仅给了旅客满满的惊喜,还在网上吸引来一大波网友的围观和热烈讨论。①从“尔滨”“滨子”“南方小土豆”“广西沙糖桔”这些双方间亲密、趣味的称呼和各方的好评中可以看出,②哈尔滨在这个冰雪季推出的活动很受欢迎和认可。③根据统计数据显示,④今年元旦假期,拥有900多万常住人口的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0余万人次,⑤实现旅游总收入59亿元,⑥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均呈现历史峰值。应该说,凭借特色文旅活动“火出圈”,哈尔滨不是第一个。去年夏天,山东淄博就曾因烧烤“火”遍全国。两者的“出圈”并非偶然,而是两座城市举全城之力精心谋划的结果,其中一些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中国地大物博,从江南水乡到塞北大漠,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每一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我们期待有更多城市③、科学规划,扎扎实实火起来。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3分)21.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段中使用了多个双引号,其作用不都只是表示特殊称谓。B.第一段中的省略号是表示所列举的“花活儿”的省略。C.第三段中加点的“火”字,语意双关,既体现了烧烤的自身特点,又表现了淄博烧烤流行范围之广和受关注程度之高。D.语言文字运用I和Ⅱ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不仅……而且……”与“不仅……还……”,二者在表意上是相同的。2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对历史,我不说“如果”;对未来,我不说“不可能”。因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疆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可能。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1.B(“有形之象是无足轻重的引子”错误。原文“有形的象只是一个引子,一个使鉴赏者走入到深深艺术世界的引子”,不能说是“无足轻重”,选项曲解文意。)2.D(原文“孔子谈教育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相片是把四隅通通举出来了,不要你劳力去‘复’。图画就只举一隅,叫欣赏者加一番想象,然后‘以三隅反’”,从这里可以看出引用孔子这句教育名言是为了说明相片和图画的区别。)3.B(B项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描绘了余音袅袅、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符合题干要求。A项出自杜牧的《泊秦淮》,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仿佛已从“商女”那里听到亡国之音,表达对寻欢作乐的统治阶级的愤慨,并不是表现音乐“余味不绝”。C项出自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这两句是诗人夸张地描绘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而非音乐“余味不绝”。D项出自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写的是听众在听绝妙的音乐时感受到的滋味,并非“余味不绝”。)4.①源于生活:艺术作品要表现现实世界,要“和自然逼真”,窥出自然的精髓所在;②高于生活:不能抄写现实世界,要重视想象的作用,创造理想世界;要有言外之意,让人玩味不已。(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共计4分)5.①要选取能够代表“秋天”特征的具体有形的“可见”的意象,进而营造意境,吸引读者;②要在描写“秋天”的小诗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理想世界;③情感要含蓄蕴藉,要有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象外之象、䪨外之致,要含不尽之意如言外。(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共计6分)6.C(“本文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行文”理解错误。由“车行至村口”“在一片银杏树林里,我伫立了很久”“银杏树林的不远处,是一坡稻田”“我往寨子上走,看到很多老屋大门紧闭”“我徜徉在故乡的小路”“走到故乡一个叫碾坊的地方”“走到村口”“我沿着小路往前走”等内容可知,文章是按照作者的行走路线来行文的。)7.D(该句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细雨的沙沙流淌声更加突出了故乡的清寂。)8.①皆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景,如“大雾茫茫,像一块幕布把群山都遮住了”“落在石板上的银杏摔得皮开肉绽”等,描绘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增强了文章的语言魅力。②皆善用叠词写景,如“密密”“茫茫”“簌簌”等,强化了景物特征,也增加了画面感和音乐美。(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共计4分)9.①通过对银杏树林的描述,表达对已逝的爷爷的思念之情。②通过不断重温儿时对故乡的美好记忆,如捡银杏、去碾坊挑水、收庄稼等,表达了对曾经那个“熙攘”“温暖”“绚烂”的故乡的无比怀想。③通过对现今故乡“清寂”“萧条落寞”情景的描绘,表达对故乡的改变及“乡情”远逝的感伤。(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共计6分)10.BDG11.12.A(原文“退而穷处”的意思是退下来隐居,而不是过着穷苦的生活。)13.翻译:(1)道德上没有用来使国家安定的办法就会危险,政治上没有用来使百姓和睦的办法就会动乱。(得分点:无以,固定搭配,没有用来……的办法;安,使……安定;和:使……和睦;句意通顺,各1分)(2)这种老鼠不能抓住杀死它的原因,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得分点:所以:……的原因;以:因为,由于;““……者,……也”判断句式;句意通顺,各1分)14.①反对讨伐晋国的原因:晏子认为君主得到的越多,欲望就会越多,放纵欲望就会意气骄横,从而使自己陷入危险,遭受困境。②反对讨伐鲁国的原因:晏子认为鲁国君主崇尚道义且受百姓拥戴,攻打这样的仁义之国是不吉利的。15.A(“奠定了全词压抑沉重的感情基调”错误,从“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一句和下片农民盼望有一个丰收的年成可知,此词的感情基调并不压抑。)16.①借代,用“蓑笠”代指农民,突出了农民的典型形象特征;②叠词,“朝朝”突出劳作时间之长,“处处”写农田的四通八达,突出劳作范围之广,表达了词人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③对仗(或对偶),“蓑笠”对“沟塍”,“朝朝出”对“处处通”,对仗精妙,音韵和谐,读起朗朗上口。(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共计6分)17.(1)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18.①正在发芽成长②不愧为党的好干部(每点2分,共计4分)19.①先是使用第三人称“他”,不受时空束缚,方便叙述焦裕禄一生的奋斗事迹,客观真实,更具有说服力;②后面转化为第二人称“你”,增加亲切感,拉近了读者和人物的距离;也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的效果,把人们对焦裕禄的歌颂和悼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每点2分,共计4分)20.①不远千里/千里迢迢②想方设法/千方百计③因地制宜(3分)21.D(二者在表意上是不同的,文段I中的“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后面分句进一步表达了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自力更生,创造新生活的强大决心;②文段Ⅱ中的“不仅……还……”,表示结论不唯一,指出“花样百出的‘花活儿’”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给旅客带来惊喜,二是吸引网友围观和讨论,二者之间并没有程度上的递进。)22.第③处不当,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第④处不当,成分赘余,去掉“超过”或“余”;第⑥处不当,搭配不当,把“呈现”改为“达到”。(每点2分,指出序号1分,修改正确1分,共计6分)23.作文(60分)【立意分析】本题为材料作文。材料是一句富有思辨性的话语,话语中包含了两部分,一是对历史和未来的态度,二是有这样态度的原因。“如果”是一个表假设情况的词语,对历史不说“如果”,那就是不假设历史的情况,即认可历史中发生的每一件事,这样才能尊重历史事实,从历史中获取经验、吸取教训。“不可能”这里指不可以实现,未来是没有到来的,情况是不可预料的,对未来不说“不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2
- 第17课《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垄断案例分析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专题06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5个考点梳理10题型解读提升训练)
- 12走进科学实验室(练习)(原卷版)
- 25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导学案)(原卷版)
- 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配泰山版
- 2024年咨询工程师(经济政策)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工程建设土地征用合同范本
- 海螺水泥设备运行管理知识简介(李国友)
- 化学岗位应急处置卡
- 燃料电池讲解:PPT课件(课堂运用)
-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 茶室室内陈设设计计划书
- 参观江南造船博物馆有感z
- 长螺旋钻机引孔施工方案
- 《神笔马良的故事》PPT课件
- 德州寺北35千伏输变电工程节地评价报告
- 珠宝导购礼仪
- GA∕T 1780-2021 多道心理测试实验室建设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