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实验中学化学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对“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认识,科学的是()A.厨房燃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B.加大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C.催化处理尾气,减轻空气污染D.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2.“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A.金的硬度大 B.金的熔点高 C.金的密度大 D.金的化学性质稳定3.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瓷碗破碎C.干冰升华D.铁生锈4.下列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是()①试管②集气瓶③瓷制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A.①②⑤⑦ B.①③⑥⑦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5.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物理性质C.CO2溶于水﹣物理变化 D.煤的焦化﹣化学变化6.下图为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和③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B.①、②、③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只组成两种原子团C.③元素与④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②元素与③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C.使用托盘天平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后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8.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物理性质的是()A.“铜块”:我能导电 B.“蜡烛”:我能燃烧C.“氮气”:我具有稳定性 D.“铁钉”:我容易生锈9.越来越多的人把户外运动作为自己的一种休闲方式。在野外做饭时,人们会在一片空地上用石头围成一圈,在圈内点燃一堆火,并用河水煮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将河水煮沸可对河水进行消毒B.木柴与周围的石头都属于可燃物C.将木柴底部架空可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D.点火前将周围的枯树枝清理干净,防止引起火灾10.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江西乃江南的鱼米之乡,故而江西特产丰富。(1)江西抚州崇仁的“变压器”销往全国各地,工人给变压器表面金属材料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______和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2)喝临川贡酒,扬才子豪情。临川贡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打开瓶盖,可以闻到一股股醇香,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能闻到一股股醇香的原因是__________。为了验证酒的纯度,人们常取出少量点燃,则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3)江西新余的“无铅皮蛋”清凉爽口,余味持久。其中的“铅”是指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原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80℃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_______________。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到刻度__________处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日一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9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Leavingnoone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序号)A吸附B沉淀C过滤D蒸馏(2)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3)中国水资源不丰富,且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消毒及将硬水软化;自来水经常会出现浑浊现象,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14.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1)某自来水厂生产的主要步骤为: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加一氯胺)→净水。这一过程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一氯胺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请你写出一氯胺的分子式NH2C1所表示的意义。宏观: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微观:①_________,②_______。(2)分离混合物,首先要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___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蒸馏是分离___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3)如图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①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甲”或“乙”)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______。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能量。②图中的化学变化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对人体皮肤和牙龈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中学生每天需要补充60mg维生素C,请阅读信息后回答(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______;(2)维生素C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16.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化学式为C15H10N2O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2)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详解】A、厨房燃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易引发爆炸,应该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选项错误;B、加大燃煤发电,会导致大气中污染物增多,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C、催化处理尾气,可以将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选项正确;D、防煤气中毒,不能采用煤炉上放一盆水的方法,因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选项错误。故选C。2、D【详解】“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金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故选:D。3、D【解析】A、石蜡熔化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瓷碗破碎只有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体在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铁生锈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D。4、B【详解】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瓷质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燃烧匙

⑦石棉网中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瓷质蒸发皿、燃烧匙、石棉网;集气瓶、量筒不能用于加热;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故选B。5、D【详解】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其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说法错误;B.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发生了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说法错误;C.CO2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D.煤的焦化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正确。故选:D。6、B【分析】①表示氢原子;②表示氮原子;③表示氧原子;④表示硫原子。【详解】A.、①和③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水,(或过氧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①、②、③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组成:硝酸根(NO3-)、铵根(NH4+)、氢氧根(OH-)亚硝酸根(NO2-)四种原子团;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C、③元素与④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②元素与③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解析】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使用托盘天平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后调节天平平衡;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8、A【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详解】A、“铜块”:我能导电,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B、“蜡烛”:我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化学性质,故B不正确;C、“氮气”:我具有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不正确;D.“铁钉”:我容易生锈,生成氧化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属于化学性质,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9、B【解析】A、煮沸温度高可以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B、石头不属于可燃物,符合题意;C、将木柴底部架空可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不符合题意;D、枯树枝属于易燃物,点火前将周围的枯树枝清理干净,防止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详解】A、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具有还原性,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前应把木炭粉充分烘干,故选项说法正确;D、活性炭、木炭的主要成分均是碳,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氧气水分子在不断运动C2H5OH+3O22CO2+3H2O元素【详解】(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锈的方法有隔绝氧气、保持金属表面洁净干燥、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工人给变压器表面金属材料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而生锈;(2)临川贡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打开瓶盖,可以闻到一股股醇香,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物质通过分子的运动而挥发。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3)江西新余的“无铅皮蛋”清凉爽口,余味持久。其中的“铅”是指元素。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4P+5O22P2O5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刻度1保持平衡【详解】(1)a与c相比较,不同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a与b相比较,不同的条件是可燃物一个是红磷,一个是白磷,红磷的着火点240℃,所以燃耗情况不同的原因就是这两个不同的条件。总结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利用红磷与氧气反应,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装置内压强减小,导致水倒吸,到达刻度1处;(3)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天平保持平衡。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DH2氢元素和氧元素煮沸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详解】(1)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几乎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吸附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沉淀只能将水中悬浮的不溶性杂质沉降,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选D。(2)水通电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b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故该气体是氢气,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水通电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人们常用煮沸的方法来消毒及将硬水软化,故填煮沸;(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14、促进水中悬浮杂质沉降表示一氯胺这种物质表示一氯胺是由氮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表示1个一氯胺分子表示1个一氯胺分子由1个氮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颗粒大小沸点乙分子种类没有改变吸收【详解】(1)河水中首先加明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