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5_第1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5_第2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5_第3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5_第4页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1.0分,共15分。)1、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顶峰的时期是()。A、明朝B、清朝C、明清D、民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明清时期出现了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一批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出自()。A、《陈涉世家》B、《唐雎不辱使命》C、《隆中对》D、《出师表》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名句。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所用的三个典故是()。A、“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B、“卷平冈”“亲射虎”“遣冯唐”C、“卷平冈”“鬓微霜”“射天狼”D、“亲射虎”“鬓微霜”“遣冯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①亲射虎,看孙郎。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③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故正确答案为A。4、《过零丁洋》里“于戈寥落四周星”这句中的“四周星”指的是()。A、四周的天空B、四年的时光C、四面的星星D、四边的流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干中的“四周星”意为“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故正确答案为B。5、辛弃疾的词集《稼轩长短句》有六百多首词,其中就有六十多首()。A、《鹧鸪天》B、《苏幕遮》C、《南乡子》D、《破阵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稼轩词六百余阙,用调一百以上。其中用调频率最高的是《鹧鸪天》,共63阙。故本题正确答案当选A项。6、以下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发指(fà)给予(jǐ)兴奋(xīng)窗明几净(jī)B、创伤(chuāng)侥幸(jiǎo)提防(dī)度德量力(duó)C、龟裂(jūn)糊弄(hù)空白(kōng)勇冠三军(guān)D、喝令(hè)横财(hèng)起哄(hòng)荷枪实弹(h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C项,“空白”中的“空”应为“kòng”,“勇冠三军”中“冠”应该为“guàn”。故选C项。7、下列汉字中造字法相同的一项是()。A、牛日末瓜B、京下三刃C、林灭诊囚D、爸闻战笔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中“牛”“日”“瓜”是象形字,“末”是指事字;B项“京”是象形字,“下”“三”“刃”属于指事字;D项“爸”“闻”“战”是形声字,“笔”是会意字。C项全是会意字,故当选。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步履蹒跚礼上往来煽风点火恃才傲物B、独辟蹊径追根溯源肆无忌惮不寒而栗C、生性怯懦呕心沥血瞠目结舌同仇敌忾D、妄自菲薄脍炙人口苦心孤诣叱咤风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礼上往来”中的“上”应为“尚”。故正确答案为A。9、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惠安馆门口,辫子甩在胸前的一个大姑娘倚门而立。B、几层用厚塑料布严密包裹着的小铁箱终于出现了。C、我得承认,这种情况使我受惠不浅,不然的话,在许多危险关头我是难以逃脱的。D、杨先生不主张再把那封信送出去,虽然他以为明家不收他的信是故意侮辱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B项语句定语顺序不当,应改为“用几层厚塑料布严密包裹着的小铁箱终于出现了”。10、下列关于文学文体特征,表述有误的是()。A、儿歌短小单纯,易懂易记,强调音韵节奏,歌戏互补富有情趣B、儿歌故事主题集中明朗,情节曲折单纯,叙述明快有童趣,语言质朴活泼C、儿童故事具有跃动的童心和贯穿全文的童趣,以优美语言表现优美意境D、儿童报告文学具有鲜明的教诲、强烈的讽刺.情节具有虚构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儿童报告文学是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及时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对儿童有深刻影响的真人真事的作品。故D项表述有误,当选。11、下列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目标与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C、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D、写作不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求真实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应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故D项当选。12、阅读教学之间的对话过程产生在()。A、学生、教师之间B、学生、教师、教科书之间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3、新课程理念把教学过程看作是()。A、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C。14、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的是()。A、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B、有效的教学应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C、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D、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考试获得高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新课程理念不提倡以分数作为考查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标准。故D项说法错误,当选。15、下列关于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说法,有误的是()。A、1~2年级要学会汉语拼音,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韵母和音节B、第一学段,学生识记写字要“多认少写”,要求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C、第二学段,学生应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D、第一、二、三学段,学生都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D项不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个学段目标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素质教育,没有对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及口语交际教学提出每天的量化规定。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助读材料:【材料一】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材料二】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材料三】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林云铭《古文析义》)16、给【材料一】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断句。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标准答案: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将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②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标准答案:①况且当初君王您曾对晋君施过恩惠,晋君答应给您焦、瑕两个地方;他早上刚渡过黄河,傍晚就在两地加固城防工事;这是君王您所知道的啊!②要不是其中的利害非常切合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像这样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联系【材料二】【材料三】,对文本第3段烛之武的“说辞”作简要赏析。标准答案:烛之武之所以能说服秦伯退兵,主要是因为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丝毫未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①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②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1)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文言文“阅读与鉴赏”的要求,确定《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重点,并说明理由。(2)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某教师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摘录)。步骤一:课前预习。学生观看教师事先录制的视频。(时间:10分钟;主要内容:讲解重要字、,词、句,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语言艺术)步骤二:问题引领下的课堂互动学习。学习过程如下:第一,字词检测;第二,分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第三,模拟烛之武的语言。综合地理、历史等知识,写一段说辞。(附问题: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假如你作为北京申奥会的代表,如何向国际奥委会评估团陈述?)问题: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结合语文课程性质、文体特点,分析该教学设计优点、缺点。标准答案:(1)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文言文“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文虽然作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也比较浅显,且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必对艺术特色等作过多的分析。因此,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优点:该教学设计中步骤一,一方面一改以往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让学生在模拟中更加深刻地体会了烛之武语言的艺术。步骤二中设计问题,且结合地理、历史等知识,实现了从课本知识到生活能力的转换,同时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缺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在此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虽然形式新颖,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另外,学习文言文,也要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但在此教学设计中欠缺诵读环节。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古诗词鉴赏(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卜算子葛立方袅袅水芝①红,脉脉蒹葭浦②。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③当酒船,细细流霞④举。【注】①水芝:荷花异名。②蒹葭浦:指一般的、寻常的水滨。③叶叶红衣:片片荷花瓣儿。④流霞:这里指美酒。问题:请找出描写荷花形象的典型叠字,并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标准答案:用来写荷花形象的,有“袅袅”“脉脉”“盈盈”“叶叶”(红衣)。这些叠字不仅生动传神地塑造了荷花的形象,使婷婷袅袅的碧叶荷花仿佛就在眼前,而且营造了一种轻灵、和谐、安谧而洒脱的情调,读来颇具行云流水般的声韵美,让人倍感亲切、生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写作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位知名歌唱演员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谈到自己的变化:过去她出场面对观众说的第一句话是“大家好,我来了!”而现在她说的是“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也许类似的变化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宁的记叙文或议论文。标准答案:低姿态的高贵有一种高贵叫做低姿态。你也许有些不解。从小便在“我很重要”的呼喊声中成长,习惯了抖动着思想,张扬着个性,习惯了鲜衣怒马腰佩红刀的年少轻狂,为何要放低姿态,去俯身闻闻身边的花香?那就请放慢脚步,且听我与你细说。你可知谦谦如玉的君子的姿态吗?君子的高贵,在于他们总是俯下身子,伸出手,笑问这世间是否需要帮助。俯身的一刹那,君子那温润如玉的素养便如清泉般流出,令这世间,馨香流淌。高昂的头颅也许是你豪迈意气的标志,但路上你不曾留心的石块也许会绊住你的脚。漂浮的思想若没了根系,不肯低头俯身,便会感到空虚与渺茫。俯身,也许生命的风景就在路旁,待你去发现。你可听说过,弘一法师圆寂之时再三叮嘱弟子在身体旁放置一碗清水,只为使嗅味而上的蚁虫在焚烧之时能有个安身之所。人人景仰的弘一法师将姿态放低,放在尘埃里,注意到了身形微小的蚁虫,如此的低姿态,令人何等动容!他是俯身在淤泥里开出的花,洁白、硕大、缀成一片,点亮了他人生的风景,铺排出了他生命的意境,渺远而奇绝、凛然而热切。我注意到你目光中的惊讶与首肯了。你为弘一法师的低姿态而动容。那么,再听我说一说。你可知道中国画史上最著名的画、书、印“三绝”的画家齐白石,他亦是一位低姿态的谦谦君子。文人相轻是同行的通病,而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视己。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大师的风范并不在于他强势的外表与斐然的成绩,而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是否有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圆润晶莹,能够放低姿态,扎根人间的土壤,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发芽,开出饱满的花来,骄傲地绽放着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你的眼神中开始有了神采。你的脑海中勾勒一代画师的形象,我听见你心中在说,放低姿态,俯下身,也是一种高贵。一种高雅。是的,你受到了震动,你内心的波澜透过目光传到我心底,但,我还有话要与你说。温总理在下飞机后对一对等待多时的母子轻声说了声“对不起”,感动了世人;林志玲在一次商业演出中与人拍照,因身高太高,她弯腰与人齐平,七十多位影迷排队,她弯了七十多次,将自己从遥远的星辰中摘下来,送到人间,无数的星光点缀成高贵的海洋,贯日长虹,骀荡春风。轻狂不是罪过,意气不是犯错。但你可知,倘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做那轻狂而又漂浮不定的云,你的生命将更加诗意盎然,任截一段便可成诗成画。我看见你眼中的豁然开朗了,你嘴角上扬,眼光中有神采在肆意飞扬。你呢?你问我。我也将放低姿态,俯身闻得一地芳香。我答。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技能应用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如果让你给八年级的学生执教这篇课文,你会怎么做呢?请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附:《与朱元思书》课文与朱元思书①吴均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从流飘荡③,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④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⑤,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⑥。急湍甚箭①,猛浪若奔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③,负势竞上④,互相轩邈⑤,争高直指⑥,千百成峰⑦。泉水激石,泠泠作响⑧;好鸟相鸣⑨,嘤嘤成韵⑩。蝉则千转(11)不穷,猿则百叫无绝(12)。鸢飞戾天(13)者,望峰息心(14);经纶世务者(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19),有时见日。①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年版)卷七。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②[共色]一样的颜色。③[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从,顺,随。④[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富春江沿岸。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春江中游。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原文可能是作者笔误。⑤[缥(piǎo)碧]青白色。⑥[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形容江水清澈见底。①[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②[奔]这里指飞奔的马。③[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④[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⑤[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作动词用。⑥[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⑦[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⑧[泠泠(línglíng)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⑨[相鸣]互相和鸣。⑩[嘤嘤(yīngyīng)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11)[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叫声。(12)[[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13)[鸢(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14)[[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5)[经纶世务者]治理政务的人。经纶,筹划。(16)[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反”通“返”。(17)[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18)[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19)[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研讨与练习一、背诵课文。二、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三、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22、请为这篇课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标准答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理解文章景物描写的特点;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和寄情山水的情趣,把握文章主旨。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音韵美、风景美和志趣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领会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设计一则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意境美。标准答案:活动设计:画一画,感受意境美①由题设疑:文题“与朱元思书”是什么意思?明确: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②整体感知:全文已经散佚,我们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所剩下的部分重在写什么呢?为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文题。明确:写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更像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可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山水”“富春江的山水”“山光水色”等。③画“奇山异水”。这封作者写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