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1页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2页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3页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4页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365条箴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文字的力量和韵致。B、张强一下子站了起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是谁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C、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和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会堂、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韵致:风度韵味,情致。B项,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地商量、对证或争论。C项,躬逢其盛:亲身经历那种盛况。D项,举手投足:泛指一举一动。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仪表仪态。修饰对象一般是人,这里修饰对象不搭配不当。因此,正确答案是D。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有山东的、浙江的、黑龙江的、贵州的……等。B、为支援灾区,全国各地为玉树灾区送去了帐篷、食物、药品、与一些恢复重建需要的其他物资。C、这次出去旅游,你打算去北京游长城呢?还是去上海看世博会?D、佛典里一句话:“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省略号不能与“等”共用,此处应删去省略号。B项,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故该句“与”前面的顿号应删去。C项,选择问句选择项之间有停顿,选择项之间一般用逗号不用问号,全句末尾才用问号,故该句前面的问号应改成逗号。D项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当选。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A、卫星遥感监测小麦品质这一成果成功后,可以用来确定一个地区适宜栽培的小麦品种,并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科学种植,提高小麦品质,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B、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地排练之中。C、为了创设公开、平等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各地高度重视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工作,在严格版权管理制度、坚决打击侵权盗版非法行为、维护经济和文化市场秩序方面成效显著。D、市场需要创意,营销需要灵感。市场要是没有创意,那么市场开拓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营销要是没有灵感,那么营销过程就会变得死板与缺乏吸引力,营造市场的气氛也就没有什么看点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主语残缺,可删除“成功后”。B项自相矛盾,“日前”表示“几天前”,而“正在……之中”则表示行为正在进行中。因此,应将“日前”改为“目前”。D项搭配不当,“气氛”和“看点”不搭配,应改成“营销结果也就没什么看点了”。4、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句后括号内所标注的不符的一项是()。A、人家是火车头,咱得向人家学习。(暗喻)B、“现钱,打酒来!”阿Q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借代)C、松涛呜咽,白雪泪坠,乌云罩日,青天披纱。(拟人)D、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排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排比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把相关或相似的内容逐一表达出来。D项中,只有两个意义相关、结构相似、语气相同的句子并排,不构成排比。D项所用的修辞方法是对比。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钱塘湖春行》《忆江南》《春夜喜雨》《琵琶行》均选自《白氏长庆集》B、世界文学史上有四个吝啬鬼的形象,他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和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C、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韩愈,他的主张是“文以载道”“唯陈言之务去”等,苏轼赞之为“文起八代之衰”D、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的传奇有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书》和白行简的《李娃传》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故A项表述错误。6、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④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①韩愈②班固③屈原④苏轼B、①韩愈②司马迁③屈原④李清照C、①欧阳修②司马迁③贾谊④苏轼D、①欧阳修②班固③贾谊④李清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歌颂的是韩愈。“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空八代”,源自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认为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符合道通,是直接继承圣人文章。“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奋著成信史照尘寰”写了司马迁刚直不阿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努力。“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上联“三户”指楚;下联“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九歌》,此处借代屈原。“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下理解不恰当的是()。A、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B、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讲授,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文基础C、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D、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故选择B项。8、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说法有误的是()。A、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B、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C、综合性学习应突出教师的指导性,同时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D、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9、关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下列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师把作文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直接提出,由学生来回答,会使学生对写作的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B、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指导单一、枯燥,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C、新课程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作文教学中也同样适用D、打破以往由教师先做讲解提示,由学生自由作文的做法,改为由学生分组讨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教师把所有问题提出来,学生回答,会使大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毕竟能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是少数。10、在一堂“写作.口语交际”学习课上,教师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抗美援朝胜利后,在一次酒宴上,一名外国记者由衷地对彭德怀元帅说:‘彭元帅,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儿子。’彭德怀微微一笑:‘不,我是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儿子。’仅仅把那位记者的话略加改动,调整了一下顺序,就很好地突出了伟大的祖国,反映了自己的谦虚情怀。”以下对教师讲述这则小故事的目的评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说话的艺术B、培养学生探索中华言语的文化素养C、让学生学习彭德怀谦虚的精神D、拓展丰富学生的语文文化知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C、D两项不是教师的目的。A、B两项相比较,A项更贴近于教师在“写作.口语交际”课上讲这则小故事的目的。故正确答案为A。二、古诗词鉴赏(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3小题。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为睦州(浙江建德)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11、首联以“三年”与“万古”对举,有何作用?标准答案:“三年”与“万古”对举,感叹贾谊三年的谪宦生涯带给后人无尽的抑郁沉重之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标准答案:“独”,独自,在萧条冷落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表现出诗人对贾谊的景仰向慕之情和自身难掩的孤独落寞。“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黯然气氛,表现了诗人面对斯人已去之场景的痛苦、怅惘之情。两字共同营造出悲凉感伤的意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标准答案:表现了作者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诗歌前四句借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和对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描写,寄寓了诗人对迁谪命运的悲叹;后四句表面上写贾谊的见疏,实际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借对贾谊命运的悲慨、哀怜表达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哀婉叹喟和对现实的讽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填空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4、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标准答案:云生结海楼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杜甫《登高》)标准答案:不尽长江滚滚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6、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标准答案:佳木秀而繁阴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标准答案:渺沧海之一粟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西汉史学家________。标准答案:《史记》;司马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曹禺的话剧《雷雨》中的中心人物是________。标准答案:周朴园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坚持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为四个学段,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________和________。标准答案:整体性;阶段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1、语文三级课程体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答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标的设计着眼于______的整体提高。标准答案:语文素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遵循______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标准答案: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写作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们常常会因为一句话、一件事或一个人而心生温暖。享有温暖,我们才能在苦寒的冬天孕育出春天的繁花似锦。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从教育角度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标准答案:让“赏识之花”绽放赏识,如同被乌云笼罩的天空中透出的一缕阳光;赏识,如同寂寞萧条的冬天里的一声鸟鸣;赏识,如同美妙动人的乐谱里的一个音符。赏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而这股推动力的发生,是因为教师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赏识使学生在寒冬感受到春的温暖。因此,教师要学会多说些赞美学生的话,赏识学生的闪光点。一直以来,赏识教育在中国得不到重视。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以至于现在很多教师仍然处于教育的误区之中。打压式的教育无形之中就在孩子与教师之间筑起了一道墙,此时,无论是多么深沉的爱都变得脆弱又无力。爱不是任务式的训斥,不是严苛的要求,更不是粗鲁的打骂。爱是对孩子说:你做得很好,你可以的,我相信你。多一些赏识的话语,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爱的力量,让孩子在温暖和爱中自由呼吸,茁壮成长。赏识,激发了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样,赏识是教师心胸豁达的表现,也是教师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不懂赏识、不愿赏识,教师对学生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赏;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患者一样,执著地“诊断”他人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教师对学生的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教师要在细微之处见真谛,善于在平凡中找出不平凡。赏识,要去挖掘学生身上鲜为人知的闪光点。“春到三分暖,秋来三分寒”“良言一句如春来,恶语一声如冬至”。教师的表扬如春天般温暖,抚慰着学生的心灵。爱因斯坦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听这类话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因此,赞扬不要老是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效果反而更好。在每个小孩的心里面,都住着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他们会把最好的一面拿出来并发挥到极致。希望每位教师多一份赏识,少一份批判,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朵”,慢慢地看着他们长大。陪着他们沐浴阳光风雨,让孩子在温暖的赞赏话语中共同感受幸福。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教学实践(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5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5、文本解读(1)将课文第三段翻译成现代汉语。(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标准答案:(1)齐威王说:“你说得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2)因为齐王身边的人私王、畏王、有求于王,所以常常对齐王阿谀奉承,导致齐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3)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6、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1)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主要流程。一、阅读查疑1.运用工具书,默读课文,疏通文意。2.齐读课文,然后复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二、讨论释疑1.(齐读第一段)“比美”离题了吗?有何作用?2.第一段的“三问三答”写法上有何变化?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人物关系?3.(齐读第二段)私事、国事有何相通之处?何以能比喻讽谏?4.(齐读第三段)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齐王确实受了蒙蔽?(讽谏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为之的吗?何以见得?)三、延伸迁移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王之蔽,甚矣”一句,为何点到却不深说?2.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内容?3.这个故事于今有何积极意义?4.如何看待《战国策》?四、布置作业,背诵全文【问题】请从教学活动设计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标准答案:(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能使用常用古汉语辞典,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②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本文讽喻说理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认识纳谏除弊对于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要求:《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所以我们将“能使用古汉语辞典,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作为知识与能力目标。②课文的实际意义: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道理由浅人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邹忌劝说艺术对学生来讲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教师将“通过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本文的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将“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认识纳谏除弊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文本解读之前让学生通过使用工具书,疏通文意,体现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而复述大意后,直接概括文章思想,问题设计没有梯度,不符合学生思维惯性,学生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文章思想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分析内容逐步概括。讨论释疑阶段,逐段分析割裂了文本,问题与问题之间没有衔接,没有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重诵读,形式比较单一,多为学生齐读。本文篇幅不长而语美理严,可通过多次朗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一起在学习探究中体会本文设喻的说理方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6~27题。绿色之恋葛道吉①那是一片浩瀚的绿色林海。②进入绿林,便迷了眼睛,便绿了心智,便染了周身。谈话是绿色话题,笑声荡漾出绿波,口渴了痛饮山涧绿泉,小憩铺开来绿色苔藓。③姑娘说,我的裙子是乳白色的,怎么着了绿色?绿海用映衬这个词汇为姑娘解释。小伙子说,我坚硬的臂膀是深褐色的,怎么成了翠绿?话毕,便有一股轻风拂来,把一串串山槐的玉叶压弯,包围了小伙子,覆盖了那健壮的臂膀。轻风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近绿了,只好让他绿吧!④那绿,仿佛成了酿造5000年的甘醇玉液,让你不得不酩酊大醉,索性闭上眼,全是深沉的绿晕,就连身边也鼓噪着绿色的音符;平和而持久着的是蝉呜;时起刺耳的嘎嘎声是山鸡求偶的讯号:丝弦弹拨裂帛破冰之韵的是艳羽的山雀和黄鹂;更有那长尾鸟久违的呜叫让人心动,让人感念大自然的美丽和良善。⑤那绿,植得深,拔得高,密集着罩得严实。碎细柔嫩着的是山槐叶,肥圆长柄阔大着的是青皮槐叶,细长扁平如鳞栉般的是洋桃叶,浑圆平展显露秀气的是黄栌叶,还有在众树种中如鹤立鸡群的杨树。在疾风中把肥厚的叶掌击出哗哗啦啦的欢响,让人听着悦耳,看着舒心,顿生倾慕之情。⑥在这里更能触动心灵的是那深处绿树掩映的土屋,还有那山的制高点上的嘹望台。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从土屋的墙上依稀可见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斑驳的字迹。土屋里那盏油乎乎的矮脖子灯,和房屋一样放射着历史的光芒。这里生活着两代林业工人,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亲手垒起了土屋,泥巴砌圆了锅台。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靠床的墙上那张女歌星演唱时的特写剧照,当然秀靓。年轻人说,是他去年刚换上的,原来是一张他父亲贴上的已经泛黄模糊了的武松打虎的画。两张画代表着两个时代,代表着两代人的生活情趣。最初的那个小伙子今天已退休返乡。记得父子俩交接班的时候,老人领着儿子在偌大的林区转悠了三天。在一座山的制高点,老人望着绿海波涛,表情格外凝重,突然眼角滚落一滴黄豆粒大小的老泪,颤着声说:“儿啊!记着这个地方,几十年前这里曾是秃山,是我和你的叔叔、伯伯们就像你这样的年龄,每天来这里挖树坑,待冬春季植苗。那日太阳特毒,场部发给每个人的一个菜糕在来时路上就塞进了从未填饱过的肚子。午时过后,体力不支,手中的镐怎么也抡不起来,眼前突然发黑便失去了知觉……待来年春上,我们亲手植满了今天这山槐。”“我会看管好的!”年轻人听懂了父亲的话,看着那张皱纹满面而黝黑的脸沉重地说。老人似乎放心了,最后陪儿子在土屋里睡了一夜。老人说电视有什么好看的?在这里听窗外林木的叶子对话,听懂了,就感觉比看电视强多了!⑦这里远离城市,没有灯红酒绿,但是年轻人在接过父亲沉重的绿色担子的时候,就已下了决心去研读林木叶子的对话,那种语言的内涵是他攻读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