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实证探究17000字(论文)】_第1页
【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实证探究17000字(论文)】_第2页
【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实证探究17000字(论文)】_第3页
【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实证探究17000字(论文)】_第4页
【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实证探究17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9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实证研究摘要2008年开启了中国慈善捐助新的元年,大陆地区企业捐款高达388亿元,是慈善捐助力量中不可小觑的一环。企业参与公益事业表面上看对其利润增加没有直接的好处,然而,为何还有如此多的企业前仆后继地投身于慈善事业呢?“分税制”作为一种新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出台,给予了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调配权,很可能,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企业会给地方政府留下更好的印象,从而得到税收豁免的机会。慈善捐赠的新形势也让更多学者投身于这一热点的研究当中,对此,本文将相关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作为实证研究的前期辅助资料,选取了2008-2019年我国沪深两地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慈善捐赠与其避税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与避税效应呈同向变动;(2)将国有企业作为比较对象,非国有企业在相同的宏观税负环境之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慈善捐赠事业。本文认为,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政府的行政干预程度应该得到规范,同时,对于重点上市公司应该加强监督。【关键词】上市公司慈善捐赠;捐赠动机;避税效应目录44908491_WPSOffice_Level1188988167_WPSOffice_Level11.引言 1188988167_WPSOffice_Level2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88988167_WPSOffice_Level31.1.1研究背景 1195808856_WPSOffice_Level31.1.2研究意义 2195808856_WPSOffice_Level21.2文献综述 21014495588_WPSOffice_Level31.2.1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相关研究 21754673983_WPSOffice_Level31.2.2企业慈善捐赠效应的相关研究 41560191677_WPSOffice_Level31.2.3文献评述 61014495588_WPSOffice_Level21.3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61366185469_WPSOffice_Level31.3.1研究内容 6584023759_WPSOffice_Level31.3.2研究方法 7195808856_WPSOffice_Level12.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71754673983_WPSOffice_Level22.1企业慈善捐赠与避税效应的内涵 71264329787_WPSOffice_Level32.1.1企业慈善捐赠的内涵 7240043044_WPSOffice_Level32.1.2避税效应的内涵 81560191677_WPSOffice_Level22.2研究的理论基础 10143693999_WPSOffice_Level32.2.1资源依赖理论与公共物品理论 101293421965_WPSOffice_Level32.2.2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产生避税效应的机理分析 111014495588_WPSOffice_Level13.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现状分析 121754673983_WPSOffice_Level14.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产生避税效应的实证机制 151034910120_WPSOffice_Level24.1研究假说的提出 151264329787_WPSOffice_Level24.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675762693_WPSOffice_Level34.2.1样本选取 162033262227_WPSOffice_Level34.2.2数据来源WPSOffice_Level24.3变量选择和模型设计WPSOffice_Level34.3.1变量选择WPSOffice_Level34.3.2模型设计 191429151442_WPSOffice_Level24.4实证结果及分析 191392678130_WPSOffice_Level34.4.1全样本实证结果 19110386364_WPSOffice_Level34.4.2区分产权性质的实证结果 21292397544_WPSOffice_Level34.4.3区分行业的实证结果 23143693999_WPSOffice_Level24.5稳健性检验 251560191677_WPSOffice_Level15.政策建议 271293421965_WPSOffice_Level25.1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保证税收执法独立性 271713490821_WPSOffice_Level25.2关注重点上市公司,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271366185469_WPSOffice_Level1结论 28584023759_WPSOffice_Level1参考文献 29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研究1.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为了营造良好的慈善捐赠氛围,我国于2016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个慈善领域的根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得益于这项法律的实施更上一层楼。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这一年里,我国相关机构共收到来自社会爱心人士与企业的捐赠款项1329.92亿元,接近慈善捐赠总额的90%。对个人和企业捐赠数据进一步解读可以了解到,个人捐赠398.45亿元,占比为26.40%,而企业捐赠931.47亿元,占比超过一半,达到61.71%,捐赠额比去年提高4.56%。企业已成为我国慈善捐赠的首要来源对象。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是指不求回报地自身的可支配合法所得财产转赠他人且没有出于私心。有人认为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且是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但经过多位学者的研究发现,企业参与慈善事业是一种经过缜密思考所做出的理性决策,其最终的目的是用一种可以增加企业资源和利润的手段来实践社会责任。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税法固有的各种优惠政策来节税,灵活地安排活动,以达到节税效应最佳的目的。第一,2017年《企业所得税法》进行了修订,“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二,在“分税制”的大环境下,地方政府被授予了一定的税收裁决权,政企关系良好的企业可能获赠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此来分析,企业参与公益很多时候是出于税收规避的原因。那么,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到底有征税的效果吗?产权性质不同的两个主体捐赠都是出于避税的动机吗?制造业与非制造业是否在进行慈善捐赠时有相同的避税效果?基于以上角度,本文决定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来探究企业捐赠与企业避税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对上述问题做出解释。尽管崔欣柳(2019)对此做过研究,但近两年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局面,把近两年的额慈善事业发展数据追加进行实证分析,是否还是会同样的结果,这个有待检验。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丰富企业慈善捐赠的效果研究,为企业、税务机关、政府的相关政策决定提供理论指导。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对慈善捐赠的相关行为有了更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然而,也存在不少待完善之处,例如,该法中有部分条款与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产生矛盾的地方。深入系统地研究相关理论,可以对当前政策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同时能够在现有的税收优惠制度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完善现行制度,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对外慈善捐赠,有利于我国慈善捐赠理论框架的搭建与完善。(2)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感的搭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在国外,企业慈善捐赠有着较为健全的捐赠模式与体系,以互利型捐赠为主导模式,且较为重视捐赠项目的管理与评估,具有策略意识。相较之,我国的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相对相对滞后,相关理论基础的充实,让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惠及更多的企业,有利于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有助于社会矛盾的调解,巩固全面小康。在现行情况下,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显著,某一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较大的情况依然存在。慈善捐赠体系的完善能够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时,慈善捐赠的作用也是双向的,受赠者的生活条件改善,捐赠企业也得以改善自身在公众的形象,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1.2文献综述1.2.1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的相关研究当前对于企业慈善捐赠动机研究的文献非常丰富,根据陈思明(2016)的介绍,大体可以分为伤害保险动机、政治动机、战略动机、利他动机和管理层自利动机五大类:(1)伤害保险动机。Godfrey(2005)认为通过慈善捐赠可以抵消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导致的利益相关者不满的情绪,减少企业价值的损失。傅超和吉利(2017)利用实证研究诉讼风险和公司的慈善捐赠活动的联动关系,认为面临诉讼风险的上市公司会较更为积极地参加慈善捐赠活动,这一现象在分析师预测人数多、盈余管理水平低的信息环境下较为明显。(2)政治动机。该研究认为企业慈善捐赠旨在于构建良好的政企关系,以获得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Carol(2000)认为企业为了提高政府的好感度,促进和政府的合作,往往会通过慈善捐赠等隐形的方式来建立或维持政治关系。贾明和张喆(2010)通过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和慈善捐赠之间的隐藏关系,他发现高管的政治关系与公司的慈善参与度紧密结合,呈正向关系。薛爽和肖星(2011)通过对政治关联与民营企业在汶川地震后捐赠行为影响的深入探究了解到,在当前中国,民营企业参与捐赠活动是带有目的性的,旨在利用捐赠来改善政企关系,提高合作,来获得政府的支持。戴亦一等(2014)从市委书记换届的角度,发现核心领导人的更换往往会有新一波慈善捐赠的涌起,企业们倾向于以此作为与新一任领导班子快速建立友好关系的方式,来争夺新一轮资源配置的优势地位。(3)战略动机。该观点持有以下态度:慈善捐赠作为一种管理策略,可以给公司带来信任、声誉等无形的战略资产。王菁等(2014)认为当企业绩效下滑时,慈善捐赠行为将增加。李四海等(2016)同样认为当企业基于战略性动机时,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甚至会增加捐赠支出,以降低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下滑风险的感知。胡珺等(2020)认为当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会显著增加以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且该结论存在较强的稳健性。(4)利他动机。James(1990)的研究表明,企业的慈善捐赠其实质上是为了满足公众对其加以称赞的愿望,是出于利他的动机。Campbell(1999)认为公司的慈善捐赠行为单纯就是出于社会责任考虑的利他动机。Carol(2000)也赞同此观点,认为企业帮助他人是不求回报、无私的,在此基础上,也获得了更高的声誉。李芹(2004)以SARS事件为案例,认为企业的高管层是因为对受害者的怜悯,以医护人员的敬佩以及对回报社会的责任感使得一波企业家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慈善事业的建设。(5)管理层自利动机。Ferrel等(2016)发现慈善捐赠提高了管理良好的公司的企业价值。Flammer(2016)也赞同此观点,通过采用断点回归设计,发现在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提案后,企业的劳动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都有所提高,这反映了慈善捐赠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戴亦一等(2016)利用A股主板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的诉讼风险和慈善捐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ST样本中,企业诉讼风险与慈善捐赠有正向变动关系,说明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很可能是为了削弱诉讼造成的负面印象的一种应急公关手段。王硕等(2019)运用数学模型仿真分析,得出企业慈善捐赠与捐赠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1.2.2企业慈善捐赠效应的相关研究企业慈善捐赠的效应对于捐赠者本身的影响包括产生财务效益、融资效应以及避税效应三个效应,以下将详细解释。(1)财务效应。财务效应即企业的慈善捐赠对财务指标的联动变化情况。尽管关于慈善捐赠对企业财务绩效研究的学者有不少,其结论却并不统一,经整理与归纳,大致分为以下三种观点: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①正相关观点。汪凤桂等(2011)等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捐赠支出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联动效应进行了实证探索。其结果表明社会捐赠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存在连续性和滞后性。卢正文和刘春林(2012)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有助于销售的增长,在产品直接接触消费者的企业之中更甚,说明企业参与慈善捐赠活动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得到消费者的积极反馈。Davis等(2016)经过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避税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慈善捐赠与避税活动呈正相关态势。Lin等(2017)发现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社会责任履行良好的公司表现更好,他们得出良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反映了公司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当市场信任度较低时,这有利于公司的发展,慈善捐赠同理。②负相关观点。李敬强和刘凤军(2010)基于75家国内企业,对企业在“5.12”地震后公布捐赠信息及其市场影响进行分析发现,一家企业捐赠行为发生日距灾害发生日越长,捐赠额与企业规模的比值越低,慈善捐赠对财务绩效的负影响越大。王朝阳和熊楚伊(2014)研究发现以下规律:企业进行慈善捐赠会对财务绩效起到降低作用,并且捐赠收入比与企业财务绩效呈正相关,这很可能是由于企业进行慈善捐赠时没有与自身企业的实际财务情况相结合。③不相关观点。项嘉旎和程博(2012)以ROE和ROA的均值作为企业财务绩效进行量化的指标,发现企业慈善捐赠与其财务绩效之间的联动关系不明显。张梅和汪佑德(2014)的研究发现一个企业如果与政府打好交道,那么其对于慈善捐赠事业的热心程度与财务绩效无关。融资效应。融资效应即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对资金融通的作用。当前学者普遍认为慈善捐赠对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缓解具有促进作用。彭镇和戴亦一(2015)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慈善捐赠倾向及其规模都和融资约束呈现明显的负向联动关系,并发现慈善捐赠有助于企业获取长期信贷。李维安等(2015)以2007-2010年148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民营企业慈善捐赠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得出慈善捐赠能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且主要存在于政治关联民营企业当中的结论。避税效应。避税效应是指企业的慈善捐赠对企业避税的影响。Hoi等(2013)对企业社会责任与避税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避税有负关联。高帆和汪亚楠(2015)用倾向值匹配法,以私营企业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产生避税效应,且在[20%,50%]捐赠分位数内可收获最佳的避税效果。李增福等(2016)也得到了企业对于慈善行为的热心程度与其避税效应具有关联关系的结论,而且法制环境好的地区或者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其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更强,并构建了“慈善捐赠——寻租——避税”的理论机制对这一结论进行了解释。1.2.3文献评述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发现,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动机并不单纯。有为了企业价值损失最小化而参加慈善事业以抵消不满的伤害保险动机,旨在于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和政策优惠而进行慈善捐赠的政治动机,以慈善捐赠提高企业价值的战略动机,也有无偿帮助他人和社会的利他动机以及将慈善捐赠与利润最大化进行统一的管理层自利动机。这基本可以囊括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所有动机。同时,关于企业慈善捐赠效应的研究也是非常丰富的,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财务效应、融资效应和避税效应,财务效应又分为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具体内容在上文已经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探析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机以及企业慈善捐赠的效应的研究成果还是颇为丰富的,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国内关于关于企业慈善捐赠方面的研究许多都只集中于某一年,尤其是某一灾害发生之年,对持续性的慈善捐赠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尽管崔欣柳(2019)从避税效应视角对上市公司慈善捐赠进行了研究,然而近两年我国慈善事业迅速发展,国内的有关情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当下慈善事业的新局面还有待探讨。1.3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3.1研究内容本文以沪深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慈善捐赠与避税效应二者的关系进行探究,本文总共有五章,以下为内容介绍:是引言。开始先介绍了慈善捐赠的背景及意义,并对以往研究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作出文献评述。最后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第一步先对慈善捐赠和避税效应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其后对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是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现状分析,通过引数据、列图表等方式直观明晰地展现近几年的慈善捐赠的发展状况。第四章是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产生避税效应的实证分析。研究假说的提出是实证的进行下去的前提,并对样本选取方法与数据来源进行了清楚的说明,同时也详尽地阐明了本文变量选择的方法以及模型设计。最后对全样本、分产权性质及分行业实证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解读,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五章是政策建议。根据鄙人全文的分析给出浅薄的建议。1.3.2研究方法a.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文献撰写过程中利用学校图书馆提供的资源搜集国内外文献理清当前研究进展,为实证研究的进行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也对所研究的实证结论提供了一个意见和建议的参考。文献资料的来源为网络上的期刊文章和博硕士论文等。b.实证分析法本文拟采用实证分析法,选取200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用stata15进行宏微观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此来检验企业慈善捐赠对避税程度的之间的关系。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1企业慈善捐赠与避税效应的内涵2.1.1企业慈善捐赠的内涵Collins(1993)认为,公司的慈善行为(CorporatePhillanthropy)即针对某个事件、对社会有好处且能给企业带来长期利益的经济投资,特别强调了该行为的经济效果。此后,1994年将这个概念放宽为与企业之间没有确切利益关系的捐赠,更能体现这一行为的利他性。。JohnO’Hagan(2000)在谈及对企业慈善与企业赞助(CorporateSponsorship)的理解时,也表示两者的界限并不特别明确,前者与公司的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而后者是以对公司或其产品进行明确宣传的商业活动。在许多相关的研究当中,很多捐赠都被附以“慈善”的前缀,偶尔也会以公益代之,两者经常被混同,作者一般不会特意加以区分。从语义上来进行分析,慈善比较偏重于个体情感的释放,而公益更偏向于客观上对公众利益的促进,且带有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的意思。显而易见,现如今许多文献提及的企业慈善捐赠,无论持有何种情感或者动机,均被视为企业履行的一种社会责任,可以提升社会福利,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公益捐赠混为一谈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关于企业的捐赠行为的名称的规定在我国的法律也有断裂和混乱。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法律中对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的扣除限额以及具体内涵做出了规定,其范围实际上包括了慈善活动和公益事业。1999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对公益事业的具体范围进行了规定。201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用了一个夸大化的慈善概念,涵盖了各种公益活动。这两项法律中提到,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的捐赠可以依法享受国家的减免税政策。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发生的不能直接产生经济利益的用于公益事业或慈善活动的企业资产的流出即为企业捐赠。2.1.2避税效应的内涵“避税效应”既指“避税”这一行为本身,也包括避税所产生的作用,第一,避税行为,在当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存在以下三种解释:(1)合法合理避税,即纳税人通过合法手段来规避税收,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标;(2)合法不合理避税,即纳税人利用税法等法律上的漏洞或模糊之处,对个人或企业进行的商业事务精心安排,从而使纳税义务最小化。陈清秀在《税法总论》一书中也同意这一对“避税”的定义。(3)对逃税和避税不加以分辨。虽然逃税和避税在理论层面可进行合理区分,但在实际中却难以操作,所以在理论研究中也会把逃税和避税总称为逃税。综上,本文将一切通过合理税收规划或不合理但合法的少交税的行为一概划分为避税。考虑到实际情况,本文实证部分拟采用避税的代理变量,认为一个行为若能将企业税负降低,即定义为避税。第二,避税效应。效应即影响,通常包括内在影响和外在影响。避税行为的短期影响是税负的降低,然而,实施不合理避税的企业一旦被曝光,就会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份额。此外,不合理避税也会损害企业间竞争的公平性,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第三,衡量指标。从理论层面来说,企业的避税程度可通过企业应负担税负与企业实际税负二者之间的差额进行度量,相关数据获得的困难性使得我们只能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公布的财务数据来推算企业的避税效果。本文对在学术中可操作的衡量企业避税程度的指标进行了整理,具体内容如表2-1所示。表2-1避税程度衡量指标税会差异类实际税负率类名称BTDDDBTDETRDRTDSM公式(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资产总计BTDit=ɑTACCit+μi+ɛitDDBTD=μi+ɛit(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递延所得税费用/名义所得税税率)名义所得税税率-ETR名义所得税率-实际税负率解释说明该指标用利润总额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描述企业避税程度,其值与企业的避税程度呈正相关态势。考虑到应纳税所难以取得,拟用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之差与名义所得税税率的比值进行表示。该指标用扣除应计会计利润影响后的税会差异来描述企业的避税程度,研究表明该指标的值越大企业的避税程度越高。这里的TACC指的是总应计会计利润,用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的差与资产总额的比值来表明。μi指i公司在样本期内的残差均值,ɛit指i公司在t年度的残差与μi的偏离程度。该指标用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率描述企业的避税程度。其值与企业的避税程度呈负相关态势,该值越小,企业避税程度越高。该指标用企业名义所得税税率与实际所得税税率的差描述企业的避税程度,其值与企业的避税程度呈正相关态势。该指标用企业的名义所得税率与其实际全部税负率的差描述企业的避税程度,其值与企业的避税程度呈正相关态势。这里的实际税负率反映企业总体税负水平,用企业支付的各项税费与收到的税费返还的差与营业总收入的比值来表示。2.2研究的理论基础2.2.1资源依赖理论与公共物品理论2.2.1.1资源依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70年代,该理论认为企业只有通过与外界进行资源交换才能生存与发展。此外,组织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也与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存在着紧密关系。在中国,很多重要的资源的控制权握在政府的手中,例如土地的使用权以及相关的行政批准。政府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对企业的决策进行干预,让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慈善捐赠事业当中。企业对慈善事业的参与不仅有助于实现政府部门的期待和要求,也有助于政企关系向良好方向发展。慈善捐赠能够改善企业运营的外部环境,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因此,可以断言企业参与慈善捐赠是企业向上生存扩大发展的必有的一个决策,而资源依赖理论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指导。2.2.1.2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在生产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位消费者,其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公共物品的提供对象包裹但不限于政府,也可由企业提供,其提供途径主要有慈善捐赠等方式。贺雨芳(2017)认为政府不能满足所有公共物品的需求,慈善作为社会资源被分配第三次,在社会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平衡稳定发展,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社会整体福利和待遇的提高。公共物品理论对于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性质做出了解释,认为这是一种资源供给行为。同样的,公共物品理论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效指导。2.2.2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产生避税效应的机理分析若要挖掘到税收政策对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作用,对于税收激励企业慈善捐赠的内在动因应首当其冲。目前学术界认为作用企业捐赠的动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建立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基础之上,第二类是基于追求企业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之上。2.2.2.1税收鼓励企业慈善捐赠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制定目标来进行商事规划。利润最大化是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目标,因此,慈善捐赠对税收的影响会直接作用到企业慈善捐赠的方向与数额。(1)企业慈善捐赠对收入的影响企业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对企业声誉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良好的声誉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市场占有率,较为稳定的供货渠道以及更为宽松的融资环境等。通常,企业在慈善捐赠中以顾客满意度为指向,这和通过广告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有着类似的效果。(2)企业慈善捐赠对企业成本的影响如果捐赠的附加效应给企业带来的成本下降大于企业所捐赠物品成本时,企业的总成本会下降。但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成本降低的效果难以通过金钱量化。例如,某企业向贫困地区资助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招揽人才,降低劳动成本。2.2.2.2税收鼓励企业慈善捐赠的股东效用最大化目标社会责任观使得企业参与慈善捐赠的动机并不单一,往往是多个动机相结合。企业也是社会的一员,和普通人一样,享受着社会为其提供的丰富资源,慈善捐赠是企业最直接的反哺社会的方式。Nelson(1970)认为,企业负责人可以通过信息不对称性来引导股东倾向于选择参与慈善捐赠的提案,而这些提案符合管理者自身的偏向。在道德或者自身利益的趋势下,企业负责人也会追求提高自身社会声誉等其他目标。3.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现状分析2008年我国慈善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企业的主体地位也愈加明显。2016年《慈善法》的颁发也让慈善事业发展的体系更为健全,近两年,企业慈善捐赠总量已连续突破千亿元。我国企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忘反哺社会,为我国社会均衡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表3.1我国2011年-2018年慈善捐赠总体情况年度社会捐赠总额(亿元)捐赠主体企业捐赠百分比(%)个人捐赠百分比(%)2011年845.00485.7157.48267.0231.602012年889.00574.2964.60259.6829.212013年953.87664.1869.63175.7018.422014年1058.00732.6769.25117.3311.092015年1215.00859.0170.70185.5315.272016年1458.00950.6265.20319.3021.092017年1525.70979.9864.23355.1823.282018年1269.93785.9661.89318.2425.06资料来源:《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图3-1中国慈善捐赠增长趋势资料来源:《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根据上述表3.1和图3-1,2018年中国慈善捐赠总额1299.3亿元,比2017年的1515.70亿元减少了255.77亿元。2018年,由于过去担任重要参考工作的民政部门对慈善捐赠的统计体系发生了变化,加上现金捐赠减少和医药改革等原因,物资的捐赠价格下降。一、进行慈善捐赠企业的性质分布图3-22018年我国企业慈善捐赠性质分布图资料来源:《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0》企业的捐赠作为中国慈善捐赠的主要力量,在2018年占全部慈善捐赠金额的61.89%。其中,民间企业的捐赠占了主要部分,达到了企业捐赠的50%以上。从图2.2看,中国的外资企业、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华侨的捐赠参与度不高。两者的合计相对不大,只占企业捐赠的14.55%。二、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情况表3.22011年-2019年社会组织发展情况年度社会团体(万个)基金会(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万个)总量(万个)2011年25.5361420.446.32012年27.1302922.549.92013年28.9354925.554.82014年31.0411729.260.62015年32.9478432.966.32016年33.6555936.170.32017年35.5630740.076.22018年36.6703444.481.62019年37.2758548.786.7资料来源: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由表3.2可看出,我国慈善团体的发展迎来了兴盛期,从2011年到2019年仅仅9年的时间,慈善团体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根据《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20)》的相关统计,2020年我国在民政部登记的社会组织已经超过80万家,达到81.6万户。三、慈善捐赠流向分布图3-32015-2018年慈善捐赠流向情况据图3-3,传统的教育救助、医疗健康、扶贫开发,依然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最为关注的慈善领域。这几领域在2018年分别占了29.40%、20.44%和24.72%。扶贫开发近些年增长尤甚,从2015年的11.20%上升为2018年的24.72%,在4年的时间里上涨了13.52个百分点。4.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产生避税效应的实证机制4.1研究假说的提出企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进行捐款活动,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可以进行相应比例的税前抵扣,使得企业的实际税率低于名义税率。此外,虽然我国税收立法权主要掌握在中央,但地方政府对税法的执行力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企业的实际税负(范子英和田彬彬,2013)。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得到政府的“特殊待遇”呢?戴亦一(2013)认为,若要从政府手中要资源,须得迎合地方政府,帮政府减轻工作压力。1994年税改至今,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一直很大(罗必良,2010)。企业通过广泛地参与慈善捐赠活动来缓解地方政府面临的窘迫状况,不可谓不是搞好政企关系的高明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第一个假设。假设1:相较于未进行捐赠行为的企业,企业通过捐赠获得的避税效果会大大增加。在宏观税收负担高的情况下,政府补助金、税收优惠、银行信贷等政策往往会先受惠于国有企业。这意味着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更高的宏观税收负担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加有限。为了拉近政企关系,慈善捐赠,作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形式,显然更受非国有企业的欢迎。据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假设2:面对更高的宏观税负,若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参与更多的捐赠活动。4.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4.2.1样本选取第一,2008是多灾之年,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更是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的捐赠热情高涨,这可能会影响到检验结果;第二,同样是在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颁布,很多相关事项也因此进行了调整。综合以上考量,本文选取2009-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象,并进行了以下选择:1、删除同时发行B股或H股的样本;2、删除金融类、ST、*ST类公司,避免其对结果产生偏差的影响;3、删除营业总收入小于等于0或者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样本;4、删除指标不完整的样本。最终获得6952个最终样本。其中,国有企业有3729个,民营企业有3223个。4.2.2数据来源本文所用到的数据来源如下:1、慈善捐赠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中“对外捐赠”、“公益性捐赠”等明细科目,并对含有“赞助”“其他”等字词的与慈善无关的数据进行剔除;2、各省宏观税负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区域经济”中披露的相应项目;3.其他微观企业数据均来自于Wind资讯金融终端的“数据浏览器”。为避免极端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上下1%的截尾处理。4.3变量选择和模型设计4.3.1变量选择被解释变量:避税程度(ta)。避税程度的指标在第二章已做说明,此处不再赘述。高帆和汪亚楠(2015)在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慈善捐赠和避税之间的关系以及仇朝阳和陈思霞(2017)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慈善捐赠和避税之间的关系所采用的避税指标都是ETR(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率)和TRD(企业适用的名义所得税率与实际所得税率的差值)。但本文认为该指标的选取有以下不足:首先,ET、BTD、DBTD和DTR等指标难以反映企业的全部税负情况,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我国税收政策较多,不同企业的税负标准并不统一,税负低与避税程度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最后,DSM这个税负衡量指标,不可否认能够反映企业的避税情况,但企业的名义所得税率与实际税负率本身没有可比性,不能简单的相加减。考虑到以上问题,本文选定实际税负率,同时将地区宏观税负与企业的微观税负作比,以此来刻画企业规避所在地区宏观税负的情况。根据政府所取得收入的口径不同,分为三种衡量宏观税负的口径,分别是:小口径=税收收入/GDP;中口径=财政收入/GDP;大口径=政府全部收入/GDP。考虑到政府收入数据与社会保障数据的可得性低,本文进而选择小口径和中口径为衡量指标,并构建出以下衡量避税程度的指标:ta1=某省税收收入/该省当期GDP-(企业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当期营业总收入(4.1)ta2=某省财政收入/该省当期GDP-(企业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当期营业总收入(4.2)解释变量:企业慈善捐赠额(donation)。本文对该指标在加1的基础上进行了对数处理以避免部分特异质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控制变量。对前任的研究进行综合考量,本文选择企业规模(size),股权集中度(top10)、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净利率(roa)、总资产周转率(turn)、固定资产比例(ppe)、无形资产比例(intan)、存货比例(inv)8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同时,本文还将年份和行业作为虚拟变量。关于研究变量的定义如表4.1所示。表4.1研究变量及定义变量类型变量符号变量定义被解释变量ta1ta2如公式4.1如公式4.2解释变量donationdonation=ln(企业的慈善捐赠额+1)size企业员工人数的自然对数top10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lev总负债/总资产roa税前利润/总资产控制变量turnppe营业收入/总资产固定资产净额/总资产intan无形资产净额/总资产inv存货净额/总资产Year年份虚拟变量Industry行业虚拟变量

4.3.2模型设计为了研究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与避税效应之间的关系,本文设计了以下模型:tait=β0+β其中,tait表示企业的避税程度,i为个体上市公司,t表示年份。donationit表示企业的慈善捐赠量,i与t的含义同上,controlsit代表一系列控制变量,Year和Industry4.4实证结果及分析4.4.1全样本实证结果4.4.1.1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表4.2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样本ta1的最小值为-1.332,最大值为0.632,前后相差1.964,均值为0.051,标准差为0.072,ta2的最小值为-1.315,最大值为0.652,均值为0.072,标准差为0.072。ta1和ta2的均值均大于0,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避税行为的情况比较普遍,且ta1和ta2的标准差都较大,表明各企业间避税程度有较大的差异。donation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0.489,均值为9.661,标准差为5.853,说明我国有的上市公司并不参与慈善事业,企业间对慈善捐赠事业的参与度也有显著的差异。对于控制变量,size的最小值为3.367,最大值为12.598,均值为8.218,标准差为1.253,说明样本中的企业规模并不类似,有一定的差距。top10的最小值为8.26,最大值为1,均值为0.543,标准差为15.728,说明样本企业的股权较为集中,差距也很明显。此外,lev的均值为0.478、roa的均值为0.046、turn的均值为0.733、ppe的均值为0.275、intan的均值为0.043、inv均值为0.051等。表4.2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变量样本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ta169520.0510.072-1.3320.632ta269520.0720.072-1.3150.652donation69529.6615.8530.00020.489size69528.2181.2533.36712.598top10695254.28815.7288.26100.000lev69520.4780.1930.0101.000roa69520.0460.066-1.5740.494turn69520.7330.5850.00511.271ppe69520.2750.1890.0000.942intan69520.0430.0420.0000.924inv69520.0510.072-1.3320.6324.4.1.2实证结果解读本文的所有样本回归结果如表4.3所示,前两列为仅控制年份和行业效应的回归结果,后两列显示增加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据表4.3,donation与ta1和ta2在没有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加入控制变量后是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相关系数均为0.0002。由此说明上市公司参与慈善事业对避税有明显的作用,且慈善捐赠规模的扩大很有很可能使得避税程度相应变大。从控制变量看,size与ta1和ta2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其避税程度越大。这极有可能是因为规模越大的公司越有能力通过复杂的经营活动进行避税。top10与ta1和ta2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上市公司股权越集中,其避税程度越低,这或许是由于集中度较高的公司对于自身形象更加重视,不愿意冒险进行不合理避税。lev与ta1和ta2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其避税程度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原因可能是该类企业高负债所产生的税前抵扣的利息较多使得企业的实际税负降低,表现出避税程度较大。Roa、ta1和ta2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与避税程度存在负向联动关系。原因可能是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比较不屑于通过有风险的避税行为来增加企业的收益。turn与ta1和ta2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与企业的避税程度呈正向变动关系。inv与ta1和ta2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上市公司的避税程度随着存活比例的增大而增加。而ppe、intan、ta1和ta2的回归结果不显著,表明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比例和无形资产比例与企业的避税程度无关。表4.3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与避税程度的回归结果(1)(2)(3)(4)变量选取ta1ta2ta1ta2donation0.0002*0.0002*0.0002**0.0002**(0.0001)(0.0001)(0.0001)(0.0001)size0.0027***0.0027***(0.0010)(0.0010)top10-0.0035***-0.0044***(0.0053)(0.0054)lev0.0239***0.0229***(0.0050)(0.0051)roa-0.0692***-0.0707***(0.0084)(0.0085)turn0.0120***0.0123***(0.0019)(0.0019)ppe0.00550.0065(0.0059)(0.0059)intan-0.0099-0.0047(0.0163)(0.0164)inv0.0140*0.0151***(0.0090)(0.0091)_cons0.0528***0.0734***0.01270.0331***(0.0011)(0.0011)(0.0089)(0.0089)年份YESYESYESYES企业YESYESYESYESN6952695269526952r2_a0.7730.7680.7800.775注:括号内数值为t值,***、**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4.4.2区分产权性质的实证结果4.4.2.1分样本描述性统计根据企业的产权性质,企业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本文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分组分析。从表4.4看,国有企业样本的donation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0.489,平均值为

9.412,标准偏差为6.022。民间企业样本donation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8.953,平均值为9.948,标准偏差为5.637。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慈善捐赠的最大值标准差均大于民营企业,相对民企,国企承担了较多的捐赠责任,这与国企的社会性质相符。另外,国企样品的ta1和ta2的最小值分别为-0.987和-0.960,最大值分别为0.632和0.652,平均值分别为0.053和0.076,标准偏差分别为0.080和0.079。非国有企业样品ta1和ta2的最小值分别为-1.332、-1.315,最大值分别为0.236和0.257,平均值分别为0.048和0.067,标准偏差均为0.061。可见民间企业避税程度的最大值和平均值比国有企业高,反映差异程度的标准偏差比国有企业小,民营企业的避税动机明显强于国有企业,其慈善捐赠与避税效应的联系也更为强烈。表4.4按照企业产权性质分样本描述性统计变量国有企业样本:3729非国有企业样本:3223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ta10.0530.080-0.9870.6320.0480.061-1.3320.236ta20.0760.079-0.9600.6520.0670.061-1.3150.257donation9.4126.0220.00020.4899.9485.6370.00018.9534.4.2.2实证结果解读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是政府,不需要通过慈善捐赠和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而非国有企业只能通过慈善捐赠等示好的方式与政府结交。为了进一步检验不同产权性质下的企业进行慈善捐赠其避税效果是否有差异,本文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后进行回归,结果见表4.5。国有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规模与避税程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民营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规模和避税程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且其系数大于国有上市公司的样本和全样本的相关系数。这样一来民间企业的慈善捐赠更多是为了避免纳税,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产生不征税的效果主要是因为民间企业的影响。表4.5区分产权性质后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与避税程度的回归结果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变量选取ta1ta2ta1ta2donation0.00010.00010.0003**0.0003**(0.0001)(0.0001)(0.0002)(0.0002)size0.00010.00020.0059***0.0061***(0.0013)(0.0013)(0.0016)(0.0017)top100.00720.0073-0.0170**-0.0193**(0.0081)(0.0081)(0.0075)(0.0075)lev0.0124*0.00980.0337***0.0340***(0.0071)(0.0071)(0.0073)(0.0073)roa-0.1173***-0.1211***-0.0444***-0.0443***(0.0146)(0.0147)(0.0105)(0.0105)turn0.0151***0.0158***0.0088***0.0085***(0.0025)(0.0026)(0.0029)(0.0029)ppe-0.0027-0.00130.01250.0132(0.0082)(0.0083)(0.0085)(0.0086)intan-0.008-0.0042-0.0229-0.0143(0.0217)(0.0219)(0.0254)(0.0256)inv0.00840.01070.02040.0201(0.0115)(0.0116)(0.0146)(0.0147)_cons0.0375***0.0609***-0.00980.0084(0.0122)(0.0123)(0.0134)(0.0135)企业YESYESYESYES年份YESYESYESYESN3729372932233223r2_a0.8240.8190.6960.69注:括号内数值为t值,***、**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4.4.3区分行业的实证结果4.4.3.1分样本描述性统计企业所得税法中对不同行业所对应的税率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例如高新技术产业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照顾,相应的,所承担的部分就能够得到减免。再者,行业特点也会导致不同行业的捐赠动机不同,进而影响到慈善捐赠对避税的作用。同时,按照所属证监会行业名称交易日期最新收盘日行业级别门类,本文将上市公司的行业划分简单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表4.6看,位于制造业的上市公司的donation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8.953,平均值为

9.673,标准偏差为5.834。位于非制造业的上市公司donation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0.489,平均值为9.632,标准偏差为5.901。可以看出,位于非制造业的上市公司捐赠额的最大值及标准偏差都较高,可能是因为非制造业囊括的行业较多,行业发展态势以及对于慈善捐赠的态度不一。另外,位于制造业的企业样品的ta1和ta2的最小值分别为-0.331和-0.312,最大值分别为0.632和0.652,平均值分别为0.051和0.072,标准偏差均为0.065。位于非制造业的企业样品ta1和ta2的最小值分别为-1.332、-1.315,最大值分别为0.3和0.321,平均值分别为0.05和0.07,标准偏差均为0.085。可见制造业企业会比非制造业企业的避税程度高些,反映差异程度的标准差非制造业企业较大是因为非制造业涵盖的企业范围更广,差异也更大。表4.6区分行业的分样本描述性统计变量制造业样本:4928非制造业样本:2024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ta10.0510.065-0.3310.6320.0500.085-1.3320.300ta20.0720.065-0.3120.6520.0700.085-1.3150.321donation9.6735.8340.00018.9539.6325.9010.00020.4894.4.3.2实证结果解读据表4.7,位于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回归系数和显著性存在差异,说明行业不同,上市公司参与慈善捐赠带来的避税效应也存在着区别。制造业企业的慈善捐赠规模与避税效应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非制造业的慈善捐赠规模与避税效应之间并无明显的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制造业企业所承担的税收负担较重而倾向于通过主动积极地参与慈善事业达到避税的作用,非制造业企业中可能存有某个行业的企业的慈善捐赠与避税程度也是有明显联动关系的现象,但就整个非制造业而言,其整体趋势偏向于二者的变动没有关系。表4.7区分产权性质后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与避税程度的回归结果制造业非制造业变量选取ta1ta2ta1ta2donation0.0002**0.0002**0.00020.0001(0.0001)(0.0001)(0.0003)(0.0003)size0.0024**0.0024**0.00290.0029(0.001)(0.001)(0.0023)(0.0023)top100.00610.0048-0.0129-0.0137(0.005)(0.0051)(0.0128)(0.0128)lev0.0345***0.0335***0.00070.0001(0.0045)(0.0046)(0.013)(0.0131)roa-0.0995***-0.1018***-0.0309-0.0304(0.008)(0.0081)(0.0197)(0.0198)turn0.0104***0.0111***0.0152***0.0151***(0.002)(0.002)(0.004)(0.004)ppe0.00490.00630.0120.0114(0.0053)(0.0054)(0.0153)(0.0153)intan-0.0428**-0.0308*0.01360.0123(0.0183)(0.0186)(0.0322)(0.0323)inv0.01180.00940.01870.0234(0.0092)(0.0093)(0.0193)(0.0194)_cons0.01040.0313***0.01860.0391*(0.0085)(0.0086)(0.0212)(0.0213)企业YESYESYESYES年份YESYESYESYESN4928492820242024r2_a0.8510.8460.6830.678注:括号内数值为t值,***、**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4.5稳健性检验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造成大量伤亡,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纷纷流向玉树,这也让2010年的捐赠数据有异于其他。因此,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决定删除2010年的样本数据,并对删除后的样本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8所示。加入或去掉控制变量,donation与ta1和ta2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确实会对企业的避税行为产生影响,这也对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产生避税效应的结论做了进一步验证。表4.8删除2010年样本后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与避税程度的回归结果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变量选取ta1ta2ta1ta2donation0.0002***0.0002***0.0002***0.0002***(0.0001)(0.0001)(0.0001)(0.0001)size0.0027**0.0028**(0.0011)(0.0012)top10-0.0023-0.0035(0.0058)(0.0058)lev0.0234***0.0221***(0.0055)(0.0056)roa-0.0625***-0.0643***(0.0088)(0.0089)turn0.0125***0.0127***(0.0021)(0.0021)ppe0.00520.0062(0.0063)(0.0064)intan-0.0098-0.0055(0.0175)(0.0176)inv0.01050.0112(0.0099)(0.0099)_cons0.0530***0.0742***0.01270.0334***(0.0012)(0.0012)(0.0099)(0.0100)企业YESYESYESYES年份YESYESYESYESN6320632063206320r2_a0.7690.7640.7740.770注:括号内数值为t值,***、**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5.政策建议5.1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保证税收执法独立性慈善捐赠产生避税效果很大程度上源于地方政府对税收执法的行政干预。政府的介入破坏了税收的公平性,也不利于税务机关公信力的建立。从这个角度而言,地方政府有必要减少自身对税收行为的干预,确保税务机关执法的独立与公平。另外,地方政府可通过地方奖励、广泛宣传等激励措施来鼓励当地企业参与慈善事业。5.2关注重点上市公司,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会产生避税效应,且具有产权性质差异。具体来说,民间上市企业的慈善避税动机更强。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的企业通常会被认为拥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更容易得到税务机关的信任。但慈善捐赠有可能被用作避税的隐性手段。因此,对于较好履行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税务机关也不能放松警惕。结论2008年以来,我国企业的慈善捐赠比例一直超过50%,是我国慈善捐赠力量的大头。2016年出台的《慈善法》以及2017年对《企业所得税法》的修订,规范并促进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发展,增强了慈善捐赠的税收激励力。本文重点分析上市公司慈善捐赠对企业避税的作用,并研究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慈善捐赠对避税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得到以下结论:本文对慈善捐赠及避税效应的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同时也对该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主要有资源依赖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以及深层机理的分析,即企业捐赠的动因分为建立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企业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之上。2、基于此,本文从当前我国慈善捐赠的现状分析,了解到我国慈善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以及企业在慈善捐赠中占据着主体地位。3、对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和避税作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探究,并分产权性质和行业对上市公司慈善捐赠和避税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样本回归,研究发现:(1)避税效应会因上市公司慈善捐赠而产生,且随着捐赠规模的增大其避税程度也在增强;(2)民营上市公司的慈善捐赠对企业避税的作用显著,但国有则不显著。(3)制造业企业进行慈善捐赠能达到避税的目的,非制造业企业比较难。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参考文献陈思明.企业慈善捐赠的动机分析[D].广东财经大学,2016.仇朝阳,陈思霞.宏观税负、避税激励与企业捐赠[J].税收经济研究,2017,22(03):68-76.崔欣柳.上市公司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9.戴亦一,潘越,冯舒.中国企业的慈善捐赠是一种“政治献金”吗?——来自市委书记更替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4,49(02):74-86.戴亦一,彭镇,潘越.企业慈善捐赠:诉讼风险下的自我救赎[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22-131.范子英,田彬彬.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J].经济研究,2013,48(09):99-111.傅超,吉利.诉讼风险与公司慈善捐赠——基于“声誉保险”视角的解释[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02):108-121.高帆,汪亚楠.中国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的避税效应和融资效应[J].学术研究,2015,(7):79-87.贺雨芳.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DOI:10.7666/d.D01197819.胡珺,彭远怀,宋献中,周林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策略性慈善捐赠——控制权转移风险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0(02):174-198.贾明,张喆.高管的政治关联影响公司慈善行为吗?[J].管理世界,2010(04):99-113+187.李敬强,刘凤军.企业慈善捐赠对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以“5·12”地震慈善捐赠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0(06):160-166.李芹.SARS危机中慈善捐赠的特点与动机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4,(02):55-59.李四海,陈旋,宋献中.穷人的慷慨:一个战略性动机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6(05):116-127+140.李维安,王鹏程,徐业坤.慈善捐赠、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民营企业与政府的资源交换行为[J].南开管理评论,20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