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开封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 B.波义耳提出质量守恒定律C.拉瓦锡发现氧气的占空气的1/5体积 D.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K~3、Zn~0.06、F~0.02等。这里K、Zn、F是指()A.元素 B.离子 C.原子 D.单质3.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A. B. C. D.4.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X+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H2O B.H2O2 C.CH4 D.H2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6.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如图是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中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和种类都没有变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 B.白醋 C.盐水 D.雨水8.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NH3+HCl═NH4ClB.2NaHCO3Na2CO3+H2O+CO2↑C.Cl2+2KI═2KCl+I2D.MgCl2+2NaOH═2NaCl+Mg(OH)2↓9.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 B.镁条 C.木炭 D.硫粉10.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蒸发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 B.C. D.11.“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环境污染。下列做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D.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12.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验证微粒的性质,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方案一]如图1.(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2)但另一同学认为该同学的方案不严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在另一个烧杯放相同体积的酚酞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他的目的是_____。[实验方案二]如图3制作两个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瓶,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分别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如图4和图5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C的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实验结论]根据以上两个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14.李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②用干冷的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此实验能否得出正确结论?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_____________。(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_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_____;(2)小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温度最高;(3)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现象是_____,将烧杯倒转,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是_____.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了_____,主要成分是_____,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_____.16.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实验二:数据记录表1%H2O2溶液(mL)505050加入MnO2的质量(g)0.10.20.4测量40秒末得到O2体积(mL)(实验一):图中的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理由_____。(实验二):从表格的设计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所得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说明反应速率越_____(填“快”或“慢”)。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XX化肥厂制作了一个大型户外广告如下图:根据相关信息计算:(1)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N):m(H):m(C):m(O)=______________。(2)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01%)(3)由上述计算可知,该广告属于________(填“虚假”或“真实”)广告。(4)求出每袋该化肥中最多含氮元素的质量。(要有解题过程,只有结果不得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__18.某同学发现张大爷家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便帮他购买施用了一包化肥,右图为该包化肥的外包装标签上的部分说明,请仔细阅读标签并回答下列问题(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常常用质量分数来表示某物质的成分或纯度):(1)硝酸铵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2)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因此证明这包氮肥包装标签的说明_____填“有”或“没有”)虚假之处。(3)经化验证明这包化肥的纯度为96%(其余成分中无氮元素),则这包化肥中共含有_____kg的氮元素。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化学基础与常识:(1)夏天骑自行车,车胎很容易爆胎,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该现象_____;(2)沉淀、过滤、吸附是工业净水的常用方法,也是在化学实验中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某同学用正确装置进行过滤操作,发现实验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请你找出可能的原因_____(写一条);(3)有水(H2O)、双氧水(H2O2)、重水(D2O,“D“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三种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这三种物质所含的元素共有_____种,从化学性质角度看,_____与水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4)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例如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1897年,汤姆生等人发现了电子,故正确;B、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在罗蒙诺索夫提出质量守恒这一观点后,拉瓦锡通过天平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C、1775年,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了空气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正确;D、1911年,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正确。故选B。2、A【解析】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指的是该物质含有的某种元素的种类及含量,故K、Zn、F指的是K元素、Zn元素和F元素。故选A。3、A【解析】

①因为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②原子是可分的,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A。4、A【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2O4CO↑+X+CO2↑,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0、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B。5、A【解析】试题分析: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是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离子也能构成物质;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反应物还必须是酸和碱;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但是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选A.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6、D【解析】

A、图中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正确;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正确;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故选D。7、A【解析】

A、冰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白醋中含有醋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C、盐水中含有盐和水,属于混合物,故C错;D、雨水中含有水和多种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A。8、A【解析】

化合反应定义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观察选项可知A正确。B为分解反应,C为置换反应,D为复分解反应。【点睛】明确四大基本反应名称及其定义。9、A【解析】试题分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A选项正确;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B选项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选项错误。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以及反应条件的区别。10、B【解析】

根据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可知在没蒸发水分前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能为零,开始蒸发水分时,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但达到饱和后再蒸发水就会析出晶体,这时溶质质量分数就与该温度时的溶解度有关,因为是恒温,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选B.11、A【解析】

A、化工生产中使原料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根本上减少或杜绝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符合题意;B、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源,可能损坏下水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不符合题意;C、对废旧电池作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应取最少量,取用较多量药品进行实验,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不符合题意。故选A。12、A【解析】

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的概念;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也可能是变为原子,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浓氨水不变色作为对照实验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5比图4变色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解析】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酚酞溶液的烧杯中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详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含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浓氨水不变色。(2)图2,在另一个烧杯放相同体积的酚酞溶液,放置在空气中,他的目的是作为对照实验。[实验方案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图4和图5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C的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5比图4变色快。[实验结论]根据以上两个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点睛】图4和图5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C的热水中,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5比图4变色快。14、浮于水面,难溶于水a水珠水二氧化碳①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白烟不是水蒸气③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析】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故填:浮于水面,难溶于水;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a;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水雾。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水;二氧化碳;

[实验验证]:

(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但由于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熄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故答案为:白烟不是水蒸气;

(3)熄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③的正确性;又因为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①是不正确的

[实验验证]答案:

(1)①;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还未完全散去;

(2)白烟不是水蒸气;

(3)③;①;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5、石蜡的硬度较小,石蜡的密度比水小a外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一缕白烟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蜡烛重新被点燃【解析】

解:(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的硬度小;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将烧杯倒转,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4)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一缕白烟,经检验白烟可以燃烧,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蜡烛重新被点燃.16、不能因为没有确认MnO2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MnO2质量的多少对H2O2分解的速率是否有影响快【解析】

[实验一]要证明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必须证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不改变,而研究小组没有做这方面的实验,所以不能达到目的;[实验二]根据表格中数据及项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质量的增加,能否加速H2O2分解的速率;所得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说明反应速率越快。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