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18号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9 B.相对原子质量为118C.该元素符号为Og 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72.2010年2月19日德国重粒子研究中心宣布原子序数为112号的元素符号为Cn,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C.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D.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3.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硬水中含较多的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有益人体健康D.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量筒读数C.闻气味 D.点燃酒精灯5.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做成蜂窝煤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C.空气中混有泄露的罐装液化气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D.管道煤气有毒,在厨房放一大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6.如图形象地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M、N、P三种不同的分子。反应中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A.2:2:3 B.3:1:2C.2:1:2 D.1:1:17.下列露置在空气的溶液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的质量减少的是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钠溶液C.浓硫酸D.浓盐酸8.下列实验室的聊天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蜡烛:受热我就会熔化C.灯泡:通电后我发光,带来光明D.白磷:我在空气中自燃了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AlOB.碳酸钠Na2CO3C.酒精C2H5OHD.氧气O2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青稞酿酒 B.酸雨腐蚀 C.光合作用 D.瓷器破碎1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稀有气体 C.氯化氢 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现以“稀盐酸和碳酸钙的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完成验证。(1)[交流]童童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通过交流,同学们指出反应后托盘天平一定不会再保持平衡,原因是_______。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讨论]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中进行实验。由此大家对童童同学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两种改进。(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吸收二氧化碳)(3)[评价]①大部分同学认为用甲装置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他们的理由是______;但也有同学认为可以用甲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中只要注意____即可。②你认为用乙装置进行实验,能否验证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并阐述理由_______。14.根据如图所示的部分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③______。(2)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气体从______(选填“d或“e”)端通入。(3)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得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若用装置F收集氨气(NH3),下列关于氨气的推测中正确的有______(多选)A氨气可用装置C收集B氨气容易被水吸收C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D氨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4)装置E是用一支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烧杯等组装而成,在制某些气体时可用装置E代替装置B,其优点是______。15.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作为原料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装置中有一处需进行改进,所作改进是________。(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装置B与装置A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装置,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装置。(5)实验室采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时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并测定所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则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管口通入,将水排入G装置。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气体溶于水生成_____,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仪器①用_____代替。(3)如果选择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来制取O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若用A装置作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有一不足之处,应该_____,原因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改进后制取氧气的主要实验步骤有:①加热;②向试管中装药品并固定;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化学方法测定一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同学们称取了5.7g钢样品,投入装有10.0g稀盐酸(足量)的烧杯(烧杯质量为10.0g)中。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t0t1t2t3烧杯和药品质量/g25.725.625.525.5计算:(1)反应中产生氢气多少克?(2)这种钢样品中铁的含量是多少?(精确到0.1%)18.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30.548.568.188.1(1)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多少g。(2)计算该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洁净的室气对于人类非着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a.使用清洁能源b.燃放烟花爆竹c.大量植树d.推广私家汽车出行(2)食品包装时充入氮气来防腐,这是利用了氮气的_____性质;放置在空气中的酥脆饼干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3)已知灯泡内若残留有空气会缩短灯泡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灯泡中常放有极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详解】A、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9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Og,该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2、D【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详解】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故A错误;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2;故B错误;C、根据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12=165;故C错误;D、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的知识的理解与在解题中的应用。3、B【详解】A、活性炭因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吸附一些细小的颗粒物等,如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用于消毒,故选项错误;B、煮沸过程中,可溶性的钙镁离子化合物会转化为沉淀,而达到软化的目的,故选项正确;C、硬水中溶有较多的含钙物质,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故选项错误;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活性炭因其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而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吸附一些细小的颗粒物等,如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4、C【解析】A、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垂直悬空于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中,也不能接触试管内壁,A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量筒读数时,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视线与刻度线、凹液面最低处三线相切,B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闻气体的气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C选项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D、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D选项实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量筒读数、闻气味的方法和酒精灯的使用等基本实验操作,识记常见操作及其注意事项,认真看图,注意细节,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将煤做成蜂窝煤的目的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煤燃烧更充分,故选项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不能再生,故选项错误;C、空气中混有泄露的罐装液化气等可燃性气体时,不在爆炸极限内,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D、管道煤气主要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在厨房放一大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现象;这种爆炸是化学变化.但是,还有一种爆炸不是由于化学反应引起,而仅仅是由于气体的受热膨胀或压强增大而导致的现象;这种爆炸就是物理变化。缓慢氧化是指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自燃是指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6、C【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2个分子与1个分子反应产生2个分子,其中反应物中有1个分子未参加反应;则M、N、P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故选:C。7、A【详解】A、澄清石灰水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由方程式可知,每有44份质量二氧化碳参加反应,就会生成100份碳酸钙沉淀,生成沉淀质量大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因此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此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钠,即2NaOH+CO2=Na2CO3+H2O,所以溶液质量变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C、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变大,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D、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是对常见物质物质的特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主要是了解相关物质的特性,并对相关的现象有较明确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8、D【详解】A、摔碎试管的过程中,只是试管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蜡烛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灯泡通电发光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白磷在空气中自燃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9、A【详解】A.氧化铝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错误;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故正确;C.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故正确;D.氧气的化学式为O2,故正确;故选:A。10、C【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错误;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错误。故选C。11、D【解析】A、青稞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酸雨腐蚀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葡萄糖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瓷器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12、B【分析】混合物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详解】冰水混合物、氯化氢、二氧化碳都是纯净物;稀有气体是由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气体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CaCO3+2HCl=CaCl2+H2O+CO2↑密闭容器反应中产生大量气体,瓶内气压增大,可导致瓶塞迸出药品用量要少乙装置内先后发生两个化学反应,因此无法得出此结论【详解】(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散逸到空气中,因此托盘天平不会保持平衡,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故填密闭容器;(3)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若生成量比较大,会导致瓶内气压增大,从而导致瓶塞迸出,故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但也有同学认为可以用甲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中只要注意药品用量要少,控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量即可。②不能,因为乙装置内会发生,,以及两个化学反应,因此无法验证。14、酒精灯长颈漏斗分解反应eABD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详解】(1)仪器①是酒精灯,③是长颈漏斗;(2)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气体从e端通入;(3)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得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若用装置F收集氨气(NH3),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易溶于水,收集后用水吸收以免对空气造成污染,故选BD;(4)装置E是用一支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烧杯等组装而成,在制某些气体时可用装置E代替装置B,其优点是通过装置中压强变化,使固液接触或者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15、长颈漏斗A2KMnO4K2MnO4+MnO2+O2↑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2H2O22H2O+O2↑操作方便,节约能源等ADBc【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①是:长颈漏斗;(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可选发生装置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装置B与装置A相比,其优点是:操作方便,节约能源等;(4)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可选发生装置A;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可选装置D;(5)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可选发生装置B;若用F装置(装满水)来收集并测定所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则气体应从c管口通入,将水排入G装置。【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6、长颈漏斗水槽BE碳酸分液漏斗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③②①④⑥⑤【详解】(1)由图像可知①为长颈漏斗②水槽,故填:长颈漏斗;水槽;(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需要加热,选用B作为制取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用E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想控制反应速率,可以将仪器①用分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添加药品的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度,故答案应填:;BE;碳酸;分液漏斗;(3)过氧化氢制氧气装置与制取CO2的装置相同,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4)A装置用加热的方法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堵塞导气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主要实验步骤为:检查装置气密性、向试管中装药品并固定、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需要注意的是在反应结束时,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撤出,然后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