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腰痛案(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1页
中医治疗腰痛案(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2页
中医治疗腰痛案(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3页
中医治疗腰痛案(腰椎间盘突出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腰痛案(腰椎间盘突出症)张某某、男、40岁、驾驶员。初诊(2008年9月18日)患者因“跌伤致腰痛3月,伴左臀部及左下肢后侧牵扯痛20余天”前来我院专家门诊就诊,并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者入院诉3月前因跌伤而致腰痛,20天前又因受凉而出现左臀部及左下肢后侧牵扯疼痛为甚,站立行走后加重,卧床休息后缓解,遇寒加重,得热则缓,夜间痛甚,影响睡眠。查体:一般情况可,腰部肌肉紧张,腰5-骶1椎棘突左侧旁开1.5cm处压痛(++),并引起左下肢后侧放射痛,左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左大腿及小腿后侧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35°,右75°,屈颈试验(+),舌淡苔薄白,脉弦紧。腰椎MRI检查示(西南医院,2008-9-14,ID号:9334420):腰椎轻度退行性变并腰5骶1椎间盘突出(中央偏左型)。患者中年男性,因跌伤而致病,外伤致腰部筋脉受损,血脉损伤而血溢于脉外成瘀血,血瘀气滞,筋脉瘀滞,加之风寒之邪外侵,风寒痹阻,寒瘀互结,不通则痛,故症见腰腿疼痛症状。故本病中医诊断:腰痛病(气滞血瘀,风寒痹阻型);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予以*老师提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综合治疗优化方案为主:针刺腰部阿是穴、左环跳穴,采用捻转泻法,得气后在采用滞针法,使针感向左下肢传导,配合温针灸2-4壮;针刺承扶(左)、委中(左)、承山(左)、昆仑(左),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有酸麻胀重感后,配合电针治疗仪密波刺激,同时将TDP照射患处,日1次;采用舒筋解痉类手法放松腰部及左臀部、左下肢,再施以侧卧斜板及仰卧牵拉整脊手法,日1次;配合腰臀部及左下肢拔罐,留罐5—10分钟;贴敷活血消炎止痛膏,日1次;内服腰舒胶囊2克,日3次;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50毫升加香丹注射液20毫升,日一次;静滴甘露醇注射液250毫升,日一次。二诊(2008年9月21日)患者经以上综合疗法治疗腰痛伴左臀部及左下肢后侧牵扯疼痛明显减轻,夜间睡眠基本恢复正常。续前法继续治疗,并嘱其在床上加强腰背部适宜功能锻炼。三诊(2008年9月25日)患者诉腰痛及左下后侧牵扯痛消失,现主要以左臀部酸胀为主,久行久站后较明显,卧床休息后消失。治疗予以针刺左臀部压痛点,施以提插泻法,得气后配合温针灸3-4壮;再配合腰臀部舒筋解痉手法治疗,其中以弹拨法为主。并嘱其进一步加强腰背肌适宜功能锻炼。四诊(2008年9月28日)患者腰腿疼痛消失,行走活动恢复正常,病情痊愈出院,并嘱其回家坚持适宜功能锻炼,如“燕式”“桥式”“力托千斤式”“仰卧起坐”等运动。随访半年未复发。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髓核从纤维环的破裂处突出,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以同侧下肢神经痛为主的临床综合症候群。属于中医“腰痛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根性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原因,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时,神经根的炎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我们采用*老师自主创新的的中医综合治疗优化方案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首先针刺根据“实则泻之,瘀则散之,寒则温之”的原则,采用泻法,再配合温针灸、火罐,可以温经散寒、疏经通络、活血止痛。现代研究证实针与灸并用具有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消除炎性介质,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导,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的作用。此外,针刺还可通过促进外周炎性组织阿片肽的释放而发挥免疫调控作用,如β-内啡肽可增加单核细胞的趋化性,使NK细胞活性增加,起到消炎镇痛作用。推拿手法即可以调整脊柱顺应性,松解肌痉挛;又可以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消除炎症;还可以调节神经体液系统,提高痛阈,促进致痛物质的排泄、吸收,合理的手法刺激还能促进止痛物质的分泌增加,以达到止痛的目的。内服*老师经验方科研制剂腰舒胶囊可达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通经络之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加香丹注射液及静滴甘露醇注射液可以促进患处血液循环,加速髓核突出所致的局部炎症物质及水肿的代谢、吸收,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从而达到活血、脱水、消肿、止痛的目的。最后通过适宜的功能锻炼能够保证肌肉和脊柱周围组织血液循环旺盛,增进脊柱周围肌肉的外在活力,纠正不良姿势,从而加强对深部韧带、椎间盘及小关节的稳定性,达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目的。*老师主张功能锻炼需循序渐进式的进行,早期先进行腰背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