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期中复习:精选文言文理解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1.文言文阅读
①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②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③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2)先解释句中加点的字,再写出句意。
①子无敢自我也!食:。句意:。
②)虎不知兽畏己而奉也,以为畏狐也。
走:»句意:o
(3)这篇文言文讲了狐狸和老虎的故事,你会怎么评价这只狐狸?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
铁杵②,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③。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①媪(ao):年老的妇人。②杵(chU):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
去
②方
®欲
④还
(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句子的划线字意思是否相同。
①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②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入木三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
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日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
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jT)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
"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注】①旷:王旷,王羲之的父亲。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年时美好的
才华。④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⑤祝版:祭神的木
板。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七岁善书
②恐不能秘之
③语太常王策曰
(2)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划线的"之"指代的对象。
①窃而读之________
②今日用之________
③工人削之________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一处)
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4)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5)"入木三分”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说出它现在的含义。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
所契者③入水求之。舟己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④?
【注】①遽(ju):急忙、立刻。②契(qi):用刀子雕刻。③契者:雕刻的地方,(4)
惑:迷惑、糊涂。④"不......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
(1)试将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寓言故事,可概括成一个成语:。
(3)你还积累过许多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请写出两个:、。
5.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乎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鼓:。
②汤汤乎若流水汤汤:。
⑶巍巍乎若太山巍巍:o
⑷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少选:o
(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
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
6.课内阅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高《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
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
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
也。
(1)这篇古文的题目是《》,我还可以自己来写题目,从"牧童"的角度可以这样
来写《》,从"处士"的角度可以这样来写《》。
(2)选择下划线字的意思。
①妊书画。()
A.认为......好。B.喜欢。C.优良。
②处士笑而然之。()
A.认为......说得对。B.然而。C.然后。
(3)解释下面的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4)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句话写出了杜处士对《斗牛
图》的珍爱。
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抓住了牧童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表现出他的天真可爱。
③“笑而然之。”这里的笑是杜处士讥笑牧童年幼无知。
(5)写出选文说明的道理。
7.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矛与盾
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
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鬻(yu):出售。②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
思。③坚:坚硬。④陷:这里有"刺穿"的意思。⑤利:锋利。⑥或:有人。⑦以:用。
⑧子:你。⑨弗:不。⑩应:
回答。
(1)翻译画线的句子。
(2)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8.课文理解。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一个小孩认为:
他的理由是:
(2)另一个小孩认为:
他的理由是:
(3)两小儿"辩日"对你有什么启发?
9.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日:“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
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味行乎?”
平公曰:"善哉!”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之"与"如日出之阳"中的"之"意思相同。
B."恐已暮矣"的"暮"是傍晚的意思。
C.“吾年七十,欲学"中"欲"的意思是想要。
D.”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的意思是:为人臣子可以戏弄自己的国君。
(2)少年儿童的学习正处在()的阶段。
A.如日出之阳
B.如日中之光
C.如炳烛之明
(3)师旷用(a.比喻b.拟人c.夸张)的方式向已经岁的晋平公说明
了自己对晋平公想再学习的看法。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0.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chUzMi)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近(zhezhe)枝,诸
儿直(jingjTng)走取之,唯_____(weiwei)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阅读文言文,找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儿竞走取之(跑)
B.唯戎不动(只有)
C.人间之(它,指"道边的李子")
D.取之,信然(的确如此)
(3)试着写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句话的意思。
(4)你一定能说出王戎不取道旁之李的原因吧!
11.文言文阅读。
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仕为龙阳典史④。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
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⑧。叹曰:"何
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
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
历(11)十四年诏有司(12)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
[注释]①夔(kui)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③典
史:县令的属官。④洞庭:指洞庭湖。⑤逋赋:拖欠赋税。⑥阙(qu。:宫殿外的望
楼。此指宫门外。⑦疏:给皇帝的奏章。⑧不报:不答复。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⑩
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11)万历:明神宗年号。⑫有司:官吏。
(1)解释词语:
①仕②濒③具
④悯⑤邑________⑥祀
(2)选择题:
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A.上告;B.至!];C.登上;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
(3)翻译句子:
①岁罹水患
②死者相踵
③遂自经于鼓下
(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
12.课外阅读。
曾子①杀猪
曾子之妻之②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③还,顾④反为女杀彘⑤。"妻适⑥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⑦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⑧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⑨欺
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⑩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②之:至I」,去。③
女:通"汝",你。④顾:回来。⑤彘:猪。⑥适:往,至限⑦特:只不过。⑧待:依
赖。⑨子:你。⑩遂:就。
(1)当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写出你积累的与本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
13.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B:非然也。
(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每句中"之"字的含义。
之:A.弈秋的教导B.天鹅C.他,这里指前一个人D.的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②一人虽听之。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④虽与之俱学。
(2)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该读出的语气。朗读"曰:非然也"应该读出
________的语气。
A.疑问B.反问C.否定D.肯定
(3)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两个学生学习状态的句子。
(4)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
1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天雨②墙坏。其子曰:"不筑③固,必将有盗④。"其邻人之父⑤亦云⑥。暮
⑦而果大亡⑧其财,其家⑨甚⑩智其子⑩,而疑邻人之父。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注】①宋:宋国。②雨(yii):下雨,名词作动词.③筑:修补。④盗:小偷。⑤
父(伯):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⑥亦云:也这样
说。亦,也。云,说。⑦暮:晚上。⑧亡:丢失。⑨家:指这家人。⑩甚:很,非常。
⑩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C.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D.富人家的那个儿子十分聪明。
(2)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富人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邻居家的老人多管闲事。
15.文言文阅读
方鼓琴而,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II少选之间而
,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语段用"II"分成了两层,两层的关系是()。
A拼列
B.转折
C.因果
D.递进
(3)你想到了哪些关于知音的名言?请写出其中的一两句。
16.读课文,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学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为两股间。今
用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只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好书画_日噪书画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石
(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o
A、(杜处士)所宝百数B、(戴嵩)尤所爱
C、(牧童)拊掌大笑。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翻译句子。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头,谬矣!
(4)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17.文言文阅读
怀素写字①
怀素居零陵②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③,名⑷其庵⑤日:
“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注释:①本文选自《书林纪事》:怀素是我国唐朝的书法家。②【零陵】今湖南零陵。
③【挥洒】挥毫写字。@【名】命名,起名。⑤【庵】住所。
(1)下列说法中有2项是正确的,分别是()和()。
A.在读"贫无纸可书"时,可以这样停顿:"贫/无纸何书"。
B.怀素在芭蕉叶上练字,是为了亲近大自然。
C.以上文段来自《书林纪事》这个故事。
D.从"盘板皆穿"可以看出怀素练字的时间很长。
(2)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示是。
我还知道古代的其他书法家有、。
(3)怀素为住所起了个雅号叫"绿天",真有意思!请你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给你的书
房也取一个雅号。
名吾堂曰:"",理由是:。
18.文言文阅读。
勉谕儿辈
由馋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
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
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由馋入奢易:
②可办粗饭几日:
(2)翻译。
①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②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在经济繁荣的今天,商品供应充足,我们还需要"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吗?说说你的看法。
19.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弱冠游楚,楚中移文至华亭,客死归州官舍矣。芳
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
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日:"天下
岂有无父之人战!"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负骨,誓不归矣。"自出,芳容日行风霜雨露
中,寒螟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
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只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
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
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溪中,
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
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注】①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
(1)下列语句中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父文荣,弱冠游楚弱冠:二十岁
B.害死归州官舍矣客死:死在异乡
C.寒^失度,饥饱无时寒烦!:极其寒冷
D.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步履:行走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
②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
(3)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请概括作答。
20.阅读拓展。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盘盂________(yuyu)孰为汝多知乎(shushu)
(2)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及:②沧沧凉凉:
③探汤:④决:
⑤孰:⑥汝:
(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2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
得,而身为宋国笑。
(1)本文选自()
A.《战国策》
B.《韩非子》
C.《山海经》
(2)成语出自这则文言文。
(3)下列成语中的"释"字与例句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因释其耒而守株
A.解疑释惑。
B.冰释前嫌。
C.手不释卷。
(4)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5)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为每天守在树桩旁边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
B.光顾着捡兔子而荒废了田地,顾此失彼。
C.对于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
D.错误地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来看待。
2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
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夯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下面句子中的"之"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是()。
A.歆辄难之
B.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下车引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俱乘船避难率尚宽
如其自托速携拯如初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4)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凶是什么?
②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
(5)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3.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弃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日:非然也。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
(2)根据文言文,写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时应该读出的语气,"日:非然也"应该读出
的语气。
A.疑问B.反问C.否定D.肯定
(4)《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
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
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
从军之事因益信。
(1)下列各句中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而/益精
B.其父名/在军书
C.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
D.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②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25.课外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食菱,并③壳入口。或④曰:"食菱须去
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日:"北土亦有此物
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⑤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⑥强⑦不知以为知
也。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仕:做官。③并:连同。④或:有的人。⑤夫:语气
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⑥坐:因为,由于。⑦强(qi^ng):本文中指"勉强"。
(1)用停顿符号"/"给下面这句话断句。
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3)请用写出画出文中两处可以看出北人真的不识菱的句子。
(4)仔细阅读下列句子,与《北人食菱》文意不相符的一句是()。
A.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B.说话做事应该要实事求是。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第二部分阅读
文言文阅读: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
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
沱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
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相: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始折旋疾徐________②乃四题胆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以为尽操舟之术:②椎鼓径进
(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7.文言文
《终不知车》方孝孺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辑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
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
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敞
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注释】①越:越国。②"辐"(砌"与下文的"辐
(m')"、"辕(yu台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一个接着一个。
⑤绐(d%):欺骗。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
①辐腐而轮败。②以为车固若是。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②及寇兵侵其境。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I?
28.文言文阅读。
山鸡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
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
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恨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
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1)请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
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国人传之,感以为真凤而贵
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
(2)请翻译下面句子。
乃酬千金,费与;请加倍,乃与之。
(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种人?
29.文言文阅读.
赵简子①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
简④,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
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
子,而果昌赵。(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
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
(1)下面加横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谨迟之识:记住
B,已失之矣失:丢失
C.伯鲁不能举其词举:拿出
D.而里昌赵果:果然
(2)对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B.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C.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府已失之矣
D.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
(3)结合文意,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赵简子要选立继承人,不知立哪个儿子为好,就写了训诫在竹简上考察他们。
B.赵简子最终选立了小儿子,因为他时刻谨记父亲的训诫。
C.赵简子通过观察小儿子"诵其词甚习固"、"出诸袖中而奏之”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
D.这个故事表现了赵简子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爱心的父亲。
(4)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30.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共:“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
近,中午离人远。
B.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
远,中午离人近。
(3)两个小孩分别是从和看问题的。
(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写出加下划线的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虎熟视久之。
②虎亦寻卒去。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②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7)文中的妇人和她的两个孩子为什么对老虎的突然到来有不同的反应?
(8)从文中找出一句与"浣衣于水"句式一致的语句:。
(9)根据故事中的孩子的做法可以归纳出的词语是()。(多选)
A.望而生畏
B.虎视眈眈
C.无知者无畏
D.初生之犊不怕虎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1.(1)狐假虎威
(2)吃;您不敢吃我啊!;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
狸。
(3)狐狸采用狡诈的手法虽能蒙蔽老虎一时,但终有被揭穿的一天。
【解析】【分析】(1)在理
解析:(1)狐假虎威
(2)吃;您不敢吃我啊!;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
狸。
(3)狐狸采用狡诈的手法虽能蒙蔽老虎一时,但终有被揭穿的一天。
【解析】【分析】(1)在理解文意的前提下筛选恰当的成语。(参见译文)(2)句子的
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
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3)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
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
题。
故答案为:(1)狐假虎威(2)1、吃2、您不敢吃我啊!3、逃跑4、老虎不知道群兽是
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害怕狐狸。(3)狐狸采用狡诈的手法虽能蒙蔽老虎一时,但终
有被揭穿的一天。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成语的运用能力。(2)翻译文言语
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
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
子。(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
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
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
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
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2.(1)离开;正;想要;回去
(2)mo;磨盘;mo;磨刀;hai;还有;huan;归还
(3)正确
(4)①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好功课,就出去玩了。②李白被老夫
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解析:(1)离开;正;想要;回去
(2)mo;磨盘;mo:磨刀;hai;还有;huan;归还
(3)正确
(4)①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好功课,就出去玩了。②李白被老夫人感动了,
回去完成了学业。
(5)坚持不懈。万事功到自然成。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
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2)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辨别能力。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
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当然组词也不同。
(3)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要求在不同语境中辨析
词语的含义。
(4)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
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
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5)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
炼标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
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离开、正、想要、回去
(2)m。、磨盘、mo,磨刀、hais还有、huan,归还
(3)正确
(4)①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完成好功课,就出去玩了。②李白被老夫人感动了,
回去完成了学业。
(5)坚持不懈。万事功到自然成。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
其义自现。
(2)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
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并做
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4)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
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5)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谈启示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1)擅长;恐怕,担心;告诉,对......说
(2)指《笔说》;指《笔说》;指王羲之写字的祝版
(3)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4)他天资聪颖、洗好书法、自己认真努力,同时长辈教导有方。
解析:(1)擅长;恐怕,担心;告诉,对......说
(2)指《笔说》;指《笔说》;指王羲之写字的祝版
(3)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4)他天资聪颖、洗好书法、自己认真努力,同时长辈教导有方。
(5)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3)解答本题的关健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
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
义。
故答案为:(1)①擅长。②恐怕,担心。③告诉,对…说。
(2)①指《笔说》。②指《笔说》。③指王羲之写字的祝版。
(3)十二见前代《笔说》其父枕中/窃而读之
(4)他天资聪颖、洗好书法、自己认真努力,同时长辈教导有方。
(5)用来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
理解词义。
(2)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
摩。
(3)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4.(1)停下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2)刻舟求剑
(3)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解析】【分析】(1)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
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后
解析:(1)停下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2)刻舟求剑
(3)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解析】【分析】(1)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准确理解关键
字词,翻译后疏通语句。舟:船。止:停止。契:雕刻。求:寻找。之:代词,意指落
水的剑。船停下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成语
及意思。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寓言故事的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要注意依据词语的意思积累和
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故答案为:(1)停下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2)刻舟求剑
(3)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点评】(1)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
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
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
典理解词义。反之根据词语解释,写出词语。
(3)本题考查学生对寓言故事的成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
寓言故事的成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5.(1)弹;水流大而急的样子;高大的样子;一会儿,不久
(2)伯牙弹琴,锤子期在一旁欣赏。弹琴弹得好极了,(我好像听到)浩浩荡
荡像(江河)流水样。
(3)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友情。
【解析
解析:(1)弹;水流大而急的样子;高大的样子;一会儿,不久
(2)伯牙弹琴,锤子期在一旁欣赏。弹琴弹得好极了,(我好像听到)浩浩荡荡像(江
河)流水样。
(3)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友情。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
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
(2)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
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
容
故答案为:(1)①弹。②水流大而急的样子。③高大的样子。④一会儿,不久。
(2)伯牙弹琴,锦子期在一旁欣赏。弹琴弹得好极了,(我好像听到)浩浩荡荡像(江
河)流水样。
(3)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友情。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
其义自现。
(2)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
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1)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士好画
(2)B;A
(3)牛在争斗的时候,力量集中在牛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现在摇摆着
尾巴争斗,真是不合理呀!
(4)正确;正确;错误
(5)古语有云:"耕当
解析:(1)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士好画
(2)B;A
(3)牛在争斗的时候,力量集中在牛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现在摇摆着尾巴争斗,
真是不合理呀!
(4)正确;正确;错误
(5)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
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
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
合具体语境。
(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
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②、正确③错误,杜处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
(5)考查对段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段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
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2)书戴嵩画牛、牧童评画、杜处士好画
(2)B;A
(3)牛在争斗的时候,力量集中在牛角,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之间,现在摇摆着尾巴争
斗,真是不合理呀!
(4)正确;正确;错误
(5)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
现。
(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
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
根据上下疏通句子。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1)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2)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夸大其词往往会难以自圆其说,
【解析】【分析】(1)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
文要通畅.注意
解析:(1)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2)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夸大其词往往会难以自圆其说,
【解析】【分析】(1)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
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2)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
要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
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
是。常用来讽刺那些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人(或现象)。《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
要一致,不能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
盾或抵触。
故答案为:(1)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2)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
夸大其词往往会难以自圆其说。
【点评】(1)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
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
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2)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8.(1)早上的太阳离人比较近,到了中午太阳离人比较远。;早上的太阳看
起来比较大,而中午的太阳看起来比较小。
(2)早上的太阳离人比较远,到了中午太阳离人比较近;早上的时候很凉爽,
中午比较热。
(3)
解析:(1)早上的太阳离人比较近,到了中午太阳离人比较远。;早上的太阳看起来比
较大,而中午的太阳看起来比较小。
(2)早上的太阳离人比较远,到了中午太阳离人比较近;早上的时候很凉爽,中午比较
热。
(3)我要学习古人努力认识自然、探求客现事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
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参见译文)(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参见译
文)(3)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
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故答案为:(1)1、早上的太阳离人比较近,到了中午太阳离人比较远。2、早上的太阳
看起来比较大,面中午的太阳看起来比较小。(2)1、早上的太阳离人比较远,到了中午
太阳离人比较近2、早上的时候很凉爽,中午比较热。(3)我要学习古人努力认识自然、
探求客现事理,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此题
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
理,文通句顺即可。
译文
一个小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子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远,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比较近。
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子一般小了,这不
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9.(1)C
(2)A
(3)a;七十
(4)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
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
解析:(1)C
(2)A
(3)a;七十
(4)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
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A:错"臣闻之"中的"之"意思这件事。“如日出之阳"中的"之"
意思是的。B:错。"恐已暮矣"的"暮"是晚的意思。C:正确。D:错。“安有为人臣而戏其
君乎”的意思是: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
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把“少而好学"比作"如日出之
阳";把"壮而好学"比作"日中之光";把"老而好学"比作"炳烛之明"是比喻•(4)这道题是
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理解文
本的中心主题。
故答案为:(1)C(2)A(3)a、七十(4)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
其义自现。(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
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只要观点正
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
不拿蜡烛呢?"平公说:"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
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
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
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10.(1)zhu|zhe|jing|wei
(2)C
(3)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
(4)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解析】
【分析】(1)
解析:(1)zhu|zhe|jing|wei
(2)C
(3)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
(4)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解析】
【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
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
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
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3)句子的翻译要
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
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zhU、zh&jing、wei(2)C(3)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
们一起玩耍(4)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
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2)此题考
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3)翻译
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
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
通句子。(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1.(1)做官;靠近;准备;同情;县;祭
(2)A;B
(3)每年遭遇水灾;;死者接连不断;;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
解析:(1)做官;靠近;准备;同情;县;祭
(2)A;B
(3)每年遭遇水灾;;死者接连不断;;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
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
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2)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文胜慨然诣阙上疏"青
文胜看到后痛心疾首,冒着越级告状的罪名,向洪武帝连上三到奏折。"诣"是上告。"妻子
贫不能归"意思是妻儿因贫不能回到故乡。"归",是指回到故乡。(3)句子的翻译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
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
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
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做官、靠近、准备、同情、县、祭(2)A;B(3)每年遭遇水灾;、死
者接连不断;、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
其义自现。(2)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3)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
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
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最后根据上下疏通句子。(4)此题
考查对课文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12.(1)曾子说:孩子年纪小,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
教导。如果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
子的方法。
(2)示例:做人要讲诚信,尤其是家长,要以自己的行
解析:(1)曾子说:孩子年纪小,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教导。
如果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2)示例:做人要讲诚信,尤其是家长,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诚信的表率,让孩子
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3)示例:伟大人格的素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山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自测模拟预测题库
- 学校垃圾分类督导员工作总结
- 2024年智能设备硬件采购协议
- 2024室内装潢工程合作协议书
- 2024广告服务公司与客户协议
- 2024年供应商协议格式
- 2024年专项事务跟踪代理协议模板
- 2024城市地下停车场租赁协议
- 2024年商品交易协议模板
- 2024年稻草批发销售协议范本
- 东尼 博赞经典书系(套装5册):超级记忆
- DPPH和ABTS、PTIO自由基清除实验-操作图解-李熙灿-Xican-Li
- 高中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通用9篇)
- 郴州市建筑节能产品(材料)备案证明
- 汽车外覆盖件
- 公共政策课件 swot分析与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
- 西方经济学十大原理
- 函数的奇偶性(第二课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 高一数学 课件(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xx学校“无废校园”创建推进工作总结
- GB/T 23704-2017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GB 10205-2001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