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将相和
语文要素
阅读:
1.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涌池会面”“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
3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教学重难点
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
课前准备
1.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按要求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璧、臣”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强、划、削”,会写“召、臣”等13
个生字,会写''无价之宝、召集”等16个词语。
2.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提高阅读速度,了解课文的主要
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学生之前可能没有接触过。需要先给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再让他们尝试运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感知什么叫作
“连词成句地读",体会什么叫作“扩大自己一眼看到内容的范围”。
一、导入新课,指导“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
1.导入:通过《搭石》一课,我们知道了阅读中集中注意力、不回读可以提高阅读速
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要求尽量做到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
字地读。
2.组织学生做“词句快读”游戏。
(1)利用多媒体闪现一些词语,要求学生一眼看清屏幕上出现的词语。词语闪现的时间
不要超过1秒钟。词语可以由两字词到三字、四字词,最后到句子,逐渐增加难度。游戏前
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看到词语后不要念出声。
(2)每闪现一组词语或句子后,让学生说说刚刚看到了什么内容,并且自己是如何读到
屏幕中闪现的内容的。要让学生体会到人的眼睛可以一眼看清楚多个有意义的词语或句子,
并且经过训练,一眼看到的内容可以越来越多。
(3)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连词成句地读”,即由单个字、单个词的阅读逐渐扩大视域,
变成一眼能看清楚几个词甚至整句话的阅读。
二、实践“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记录阅读时间,检测阅读效果
设计意图:
本课篇幅长、内容多,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时,不宜让学生写课文的内容梗概,这
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简单的选择题、判断题,可以快速地检测出学生的实际阅读效果。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记录阅读时间。
(1)让学生阅读《将相和》的“学习提示”,明确记录时间的要求。要提醒学生一定要
确保自己已经把握课文内容后才记录时间。
(2)提醒学生实践“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读的时候,尽量增加自己一眼看到内容的
范围,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3)利用教室里的钟或出示计时器,让学生自主记录阅读时间。
2.检测阅读效果。
(1)提醒学生完成课文阅读、记录时间之后,再完成检测题。做检测题的过程中不能回
读课文。
(2)巡视、观察学生阅读情况,检查他们是否按要求记录时间,完成检测题。
(课件出示以下检测题)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将相和》的故事发生在()。
A.春秋时代B.战国时代C.秦朝
(2)福池会上,蔺相如要求秦王()。
A.击缶B.鼓瑟C.唱歌
(3)“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这句话是()。
A.蔺相如对廉颇说的B.蔺相如对手下人说的C.蔺相如对赵王说的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常常侵犯别的国家。()
(2)秦王要拿十座城来和赵国换和氏璧,不换的话,就要攻打赵国。()
(3)蔺相如答应赵王说,如果秦王不讲信用,他就拿着和氏璧,和秦王同归于尽。()
(4)蔺相如半夜自己带着和氏璧,偷偷回到了赵国。()
(5)赵王让大将军廉颇随行,一起到海池会见秦王。()
(6)港池会上,赵王逼着秦王为他击缶,不然商相如就要和秦王拼命。()
(7)港池会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跟廉颇一样高。()
(8)蔺相如升官后,廉颇觉得蔺相如没有什么能力,很不服气。()
(9)蔺相如很怕廉颇,认为自己打不过廉颇,所以要避开他。()
(10)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觉得很惭愧,穿着战袍背着荆条去请罪。()
三、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
1.让阅读时长不同的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情况,说一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是否能连词成句地读,有哪些困难,完成检测题的情况如何等。
设计意图:
本课生字较多,但教学中依然要凸现“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阅读策略。在学生
初读课文的环节,教师要提醒学生,对于暂时不懂但是不影响理解课文意思的字词,可
以先不管,不必反复回读、强化认读生字。可以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熟悉并记住这
些生字的读音和字形,学完课文后再指导生字的书写。
2.组织学生重点交流如何“连词成句地读”,如何扩大自己一眼看见的内容。
预设1:我有意识地让自己看一整句话,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比如读“蔺相如
在濯池会上又立了功”一句时,我一眼看过去,看见了一整句话,就比读成“蔺相如”“在
淹池会上”“又立了功”要快很多。
预设2:我发现阅读“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一句时,按照逗号
的间隔拆开来读,感觉比较慢,如果眼睛扫过一整句话,就快多了。
预设3:我发现我还不能完全做到连词成句地读,还要多练习。
3.让学生谈谈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其他方法。
预设1: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我就暂时忽略,不回读。比如我只知道“海池”
是地名,“缶”“瑟”是两种乐器,虽然不明白词语的具体意思,但是不影响理解课文。所
以我就没管它们,继续读下去,这样就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预设2: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也能提高阅读速度。例如读到“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
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一句时,我就明白
了蔺相如已经作好了两手准备来对付秦王。
4.总结:同学们平时要多练习,有意识地运用学过的方法,逐渐提高阅读的速度。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再次读课文,关注生字。
2.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预设1:有些字注意不要读错字音。如“蔺”读lin,不要读成后鼻音ling;“诺”读
设计意图:
与之前方法指导时出示的闪现词语不同,这次重点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这样既
能检测学生识字的情况,又复习了本课教学的方法。预设2:有的字可以结合意思记忆
字形。如“璧”是“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所以是玉字底。“袍”
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抱”比较来记忆,另一方面,“袍”是中国传统服装的一种,指“直
腰、过膝大衣”,所以是衣字旁。
nud,不要读成ru。。“廉”和“谦”都有“兼”,但是两个字读音不同,不能只读半边。
预设3:还有些生字可以结合词语来记忆。如“抵御”两字都有“抵挡”的意思,“推
辞”两个字都有“躲避、推托”的意思,“侮辱”两个字都有“使羞耻”的意思。
预设4:我知道“擅长”和“善于”意思相近,都指“在某方面有特长”,但“擅长”
不能写成“善长”。
预设5:本课有三个多音字,我是这样来记的:“强”有三个读音qilng、qiang.jiang»
作“硬要、迫使”讲时,读“qiMg”,课文中“强逼”的意思是“强迫、威逼”。“划”
读“huV’时,是"分开”或“打算”的意思,在课文“划归”一词中是“分开”的意思。
我还会用另一个音“huG”组“划船、划算”等词。“削”在课文中组成了“削弱”一词,
读“xue”,作“减少、减弱”讲。
3.检测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
将本课词语,尤其是带有生字的词语分为三至五个词语一组,用多媒体出示,比一比,
看谁能一眼看完幻灯片上的所有内容。
A.和氏璧大臣蔺相如允诺击缶
B.廉颇抵御侮辱战袍胆怯
C.将相强逼划归拒绝负荆请罪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尽量连词成句地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港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3.结合具体事例说出对廉颇、蔺相如的印象。
教学过程
一、快速读文,回顾旧知
导入:在上节课的阅读检测中,大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但是有些同学
对细节的关注还不够,印象不深。下面请大家按照上节课所学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再次
快速默读课文,然后简要复述课文的内容。
预设:战国时期,赵王得到一块和氏璧。秦王也想得到这块无价之宝,就假意说要用十
五座城池交换。湎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他不辱使命将和氏璧带回赵国。过了几年,蔺相如陪
同赵王到海池与秦王会见,其间,蔺相如不畏强暴,据理力争,使赵王免受侮辱。为奖励蔺
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列老将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处处主
动避让。后来廉颇终于醒悟,脱下战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最后廉颇和蔺相如和好,同心协
力保卫赵国。
二、提取信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学生详细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引导学生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利
用表格,把''完璧归赵”“淹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内容整理出来。
预设:
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完璧归赵,赵王得到一块和氏璧,秦王想据为己有。赵王无奈,派蔺
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识破秦王没有诚意,偷偷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
很无奈。,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大夫。涌池会面,秦王约赵王在湘池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之
后命人记录了下来。,画相如也要求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不肯。蔺相如要和秦王拼命,秦
王只好照办,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了下来.,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列廉颇之上0负荆请罪,
廉颇对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满意。,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廉颇计较,处处避让
廉颇。,廉颇幡然醒悟,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2.组织学生详细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表格的提示,详细复述课文内容。
(2)小组汇报:展示“讲故事讲得不清楚的地方,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后大家
一起评议。
提示听的同学关注以下方面:有没有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没有抓住故事
的主要情节讲。
3.教师小结:课文的三个故事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前两个故事的结果是最后一个故
事的起因。讲故事时不能颠倒顺序。
三、体会蔺相如、廉颇的形象
1.提问: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分别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冲突?你是怎么看待这些矛盾的?
预设:表面上看,三个故事写的是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个人矛盾,实际上写的是秦国与
赵国的矛盾,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2.追问:蔺相如面对这两种不同的矛盾时,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解决办法?蔺相如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提示学生注意:
(1)快速默读课文,继续运用学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连词成句地读,一边读一边
圈画关键语句,迅速把握句子的主要意思。
(2)不要泛泛而谈,要结合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说。
(3)可以借助朗读、表演等形式,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理,了解人物的性格。
4.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预设:
(1)“完璧归赵”:临行前与赵王交流时,御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明他行事谨慎,
可见其沉着、冷静;面对秦王的贪婪,他先是不动声色,捧璧在手,之后“理直气壮”,不
惜以头撞柱,最后送璧回国后,他“大大方方”地应对秦王,可见其机智勇敢、足智多谋。
(2)“濯池会面”:看到秦王侮辱赵王,蔺相如“生气极了”,可见他是一个有血性、
重义气的忠臣;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的行为,可见其勇敢、无畏。
(3)“负荆请罪”:为避免与廉颇发生直接冲突,蔺相如“请病假不上朝”,看见廉颇
“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还与手下的人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可见其有顾全大局的开
阔胸襟。
5.引导全班交流对蔺相如的印象。学生说完感受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相关
段落,体会商相如的精神气概。
预设:在反映对敌斗争的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或是不畏强暴拼死斗争,或是不卑不亢
据理力争,可见这是一位有勇有谋、誓死保卫自己国家利益的勇士。而面对老将军廉颇,蔺
相如却退避三舍,不与廉颇直接对抗,这一切,都源于他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
6.引导学生说说对廉颇的印象。
预设1:廉颇的语言与蔺相如的相比,体现的是一员武将的骄傲和直率:“我廉颇……
他蔺相……”
预设2:当听说蔺相如避而不见的理由时,他果断登门负荆请罪,表现出知错就改的胸
襟。
预设3:“港池会面”时,在写蔺相如的同时,还写了廉颇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
准备,这也是秦王不敢太放肆的原因。
7.总结: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与廉颇冲突;廉颇之所以负荆请罪,也是认识到
自己不应该不顾国家利益。这是“将相和”的真正原因,也是他们共有的可贵品质。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完成本课课后习题。
2.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随堂练。
3.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将相和》课本剧。
板书设计
秦王企图骗壁
/完璧归赵■蔺相如智胜秦王・勇敢机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期租房合同模板
- 电子商务协议书范文二零二五年
- 公厕结账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代理销售的合同范例
- 蓄电池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设计定金协议范本
- 2025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合作协议书
- 人事中介合同正式合同范例
- 买树林合同样本
- 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校园招聘考试录用公告
- 班组工程量结算书
- 生产件批准申请书
- 环境监测考试知识点总结
- 爵士音乐 完整版课件
- 嘉兴华雯化工 - 201604
-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8章 8.2.1 幂的乘方
- XX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及年度评价报告(模板)
- 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平台)绘图员级试卷1
- 除法口诀表(完整高清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