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模板_第1页
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模板_第2页
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模板_第3页
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模板_第4页
对棉纺高效工艺的认识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棉纺高效工艺认识孟进(杭州中汇棉纺织)0序言众人瞩目标南京会议以后,“高效工艺”已成为目前棉纺行业热点和值得关注话题。中国很多棉纺企业正在主动尝试和探索之中。对“高效工艺”深入研究,将推进中国棉纺工艺创新和发展,并起着主动促进作用。笔者就“高效工艺”实质和发展谈一点粗浅认识。第3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09:321、什么是高效工艺?从高效工艺本质来看,高效工艺含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前纺重定量,从棉卷到粗纱均采取重定量,通常采取机械厂或手册中推荐上限,使得设备效能得到充足发挥,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使得前纺设备配置降低或开台时间降低,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二是细纱大牵伸,这是高效工艺关键。只有细纱实现了大牵伸,前纺才能采取重定量。细纱要实现大牵伸有多个条件,一是细纱机本身牵伸机构运转稳定,二是细纱后区重新部署附加磨擦力界,三是合理半制品内在结构。三是成纱质量水平稳定和提升。这是实施高效工艺所必需确保,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作为实施新工艺代价。从部分企业实践看,实施高效工艺后,产品质量一些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从上述三个特征看,“高效工艺”称为“棉纺重定量大牵伸高效工艺”似乎更确切。第4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09:332、高效工艺发展历程第3期《棉纺织科技》上,曹小华先生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纺纱设备高效工艺实践和探索》文章,在业内引发了强烈反响。随即,中国纱线网论坛上对高效工艺进行了热烈讨论。10月,在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和中国纱线网在江苏东台举行了“马佐里(东台)——德昌杯”棉纺细纱知识大奖赛颁奖活动,曹小华在活动中深入叙述了她见解。东台活动后,全国很多棉纺企业开始尝试高效工艺。中国纱线网论坛上对高效工艺深入展开热烈讨论。6月,中国纱线网在杭州召开“重定量高效工艺及新型压力棒专利上销高层技术研讨会”,中国对高效工艺有研究关键棉纺企业无锡一棉、山东德棉、天津田歌、太仓利泰、山东华乐等中国部分著名教授参与了会议,会议对高效工艺发展深入进行了探讨。在下六个月至之间中国几次棉纺专业技术研讨会上全部有对高效工艺讨论。9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和中国纱线网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棉纺重定量高效工艺纺纱新技术研讨会”,参与南京会议有240余家企业,近500名代表,参会企业纱锭数达3000多万,约占全国棉纺总锭数三分之一,会议征集了论文30余篇,总结了高效工艺发展经验。参与南京会议很多企业表示将主动尝试高效工艺。南京会议以后,高效工艺将得到更多关注,高效工艺将进入一个新发展时期。第5楼音符发表于/10/1109:33好消息,请方志同引领大家展开讨论,也期望各专业网友讲话抨击?没关系!认同?讲理由!期望经过争论找到高效工艺真缔,不期望纺织企业进入误区.第6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0:05对!存在既是合理!高效工艺出现,提出了有别和传统工艺工艺理念,肯定会引发纺纱工艺研究深入深化,肯定促进纺织工艺技术进步。期望经过大家不懈实践、研究、总结、探讨,使高效工艺立即完善和推广开来,实现真正高质高效,全方位提升我们纺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第7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0:075、高效工艺关键高效工艺关键有二一是对牵伸了解。关键是对细纱机后区牵伸把握。后区牵伸倍数原来总是在临界牵伸以内考虑,极少有突破,就是在V型牵伸上,也在临界牵伸以内。为何?因为后区是个简单牵伸,一旦牵伸倍数增加,须条结构就会被破坏,条干就会恶化。那么,在后区重新部署了附加摩擦力界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在牵伸曲线上临界牵伸位置有可能发生改变了。简单牵伸变成了曲线牵伸,在后区牵伸倍数合适增加后,因为附加摩擦力界作用,后区纤维运动得到了愈加好控制,后区浮游纤维变速点愈加集中,愈加前移,降低了后区牵伸带来附加不匀,使得进入前区须条结构愈加合理,为前区进行大牵伸做了愈加充足准备,最终效果是成纱质量得到深入提升。一旦后区牵伸能够增加,就意味着粗纱定量能够增加,而粗纱定量增加效益或优势,是显而易见。二是对梳理了解。采取重定量喂入,因为棉卷加厚,刺辊至给棉罗拉、给棉板、小漏底隔距,就要放大,刺辊对棉层穿刺和打击力度就减弱,这就降低了纤维损伤,降低了短绒率。采取重定量喂入后,采取增加锡林速度、增加固定盖板和预分梳板、提升盖板速度等方法,确保纤维梳理度。了解梳理场问题,兼顾棉结和短绒。梳棉采取轻量慢速能够降低纤维损伤;梳棉高速、大喂入、大输出也能够降低纤维损伤。记得国外清梳联厂商总是提议中国企业加大生条定量,中国企业往往不了解,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和高效工艺思绪是一致第8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0:096、高效工艺效果成功实施高效工艺含有一定经济效益。纺纱竞争是成本竞争,原料价格是透明,产品价格也是透明,所以只有在降低成本和提升产量质量上做文章了。少投入,多产出,这就是高效工艺意义所在。江苏某企业5万锭改造,踞该企业介绍,前纺设备配置降低带来效益约900万元:原计划5万锭配16台粗纱、4套精梳、17台并条、36台梳棉,生产能力日产27吨。实际仅配12台粗纱、3套精梳、12台并条和34台梳棉(2台备用)。因为设备降低,用工用电和机物料消耗也随之降低,每十二个月节省工资、电费和机物料费用约100万元左右。直接经济效益就在1000万元以上。质量水平得到提升:粗纱定量从5.5g/10m增加到了8.0g/10m,CJ40S成纱条干水平由原来12.84%(USTER公报25%水平)提升到了12.16%(USTER公报5%水平)。7、实施高效工艺注意事项实施高效工艺要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但要主动去尝试,先小试,再中试,再推广。重定量、大牵伸是个相对概念,不是绝对值。不是说粗纱定量到了8克才算是高效工艺,7.9克就不是。笔者认为只要比原来有突破,就是有效果。高效工艺是个系统工程。一是工艺系统,从配棉到清棉、到梳棉,一直到络筒。工艺确实定需要全方面考虑,不要从单工序分割开来看问题。另一个是设备器材系统,现在大家全部知道也认识到了器材关键性了。上销就是一个很关键器材,比如带压力棒上销。当然还有其它专件器材。高效工艺实施,对机械器材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如细纱机后区牵伸倍数配置,棉纺企业将提出要求,牵伸倍数配置可能达成100倍甚至更大。如梳棉机盖板速度配置,可能棉纺企业会提出要达成400mm/min以上,甚至提出要求配置变频控制。高效工艺实施需要差异化对待,不一样企业,不一样设备,不一样器材,不一样产品,应该是不一样工艺。在基础原理确定了以后,应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标准来确定具体工艺参数。高效工艺更需要精细管理。高效工艺实施,需要有坚实管理基础,高效工艺不是万能药,高效工艺不是雪中送炭,应该是锦上添花。比如在后区增加了压力棒(控制棒),对挡车工就提出了要求,不仅要改变原来操作法,更需要加强清洁工作。实施高效工艺要掌握器材应用实质。如细纱上销和中上罗拉结合是否灵活,有没有达成摆动目标;针布横密是否达成分梳要求;细纱前区是否使用集棉器,开口是否符合纱支要求。8、结束语提议有爱好全国同行主动试验重定量大牵伸高效工艺,探索高效工艺经验。高效工艺可能还不是很完美,还存在部分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再来指导实践。期望能和全国纺纱同行来共同探讨交流棉纺高效工艺,共同提升我们纺纱水平。第9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0:11棉纺高效工艺机理分析唐文辉(东华大学)在棉纺行业中,纺纱工艺研究、突破、往往意味着成纱质量显著改善及其带来对应经济效益。一直是棉纺企业及其相关企业所亲密关注。多年来,在中国纱线网上掀起了“棉纺高效工艺”研讨。现任上海东飞现代纺纱技术研究所付所长曹小华、倪远先生,在江苏东台、无锡和浙江萧山召开学术研讨会上,她们介绍了率先开发棉纺高效工艺理论和实践,并发表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引发了全国各地相关企业关注,部份企业已在主动使用,取得部分主动效果,也暴出部分问题。今年5月下旬在青岛召开“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会”和在武汉召开“全国新型棉纺设备应用交流会”上,笔者应邀对高效工艺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本文就相关问题作深入分析和探讨。一、高效工艺经典示例以国产设备为主,一万纱锭精梳全棉生产线示例以下开清棉:FA002型圆盘抓棉机→FA032混开棉机→FA106鼻型开棉机→FA161振动棉箱→FA076E成卷机(一套一头配置)梳棉:上海克罗斯罗尔MK6型梳棉机5台予并:FA306A并条机2台条卷机:A191B条卷机2台精梳机:A201E精梳机16台末并:DV2—AL并条机2台粗纱机:FA458A粗纱机2台细纱机:FA507A—VC—480锭细纱机20台络筒机:N021—60锭自动络筒机2台高效工艺使用细绒棉(单麦)以8.5克/10m粗纱定量纺制全棉精梳纱:JC9.8tex.细纱重量牵伸86.3倍,细纱后区牵伸1.41倍。成纱质量如表1。表1高效工艺JC9.8tex成纱质量示例项目CVm(%)H(%)细节个/Km粗节个/Km棉结个/Km―40%―50%+35%+50%+140%+200%CJ9.8tex11.863.575101571617446针织用纱Uster5%水平12.6—13.12.87—2.9793—1132.4—3.0220—27224.0—28.6210—25243—53紧密纺Uster5%水平12.4—12.82.25—2.3491—1103.01—3.53216—257124—153124—15339.6—47.5表中数据反应了采取高效工艺棉纱品质及其和Uster公报统计值5%水平比较。通常来讲,Uster统计公报中JC9.8tex以下多为长绒棉纺纱,即便如此,除毛羽,强力两项数据有差距外,细纱条干CV值,IPI常发性纱疵测试值均达成,或优于针织用纱Uster5%水平,尤其是条干CV和粗细节甚至比紧密纺5%水平也好得多。第10楼丹砂发表于/10/1111:09高效工艺内涵太深了,没有亲身实践不可能掌握其中要领,多试验常总结,才能灵活利用。不过用部分成功经验来指导实践,是能够合理避开部分误区少走点弯路。关注中。第11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1:30高效工艺半制品品质如表2、表3所表示表2半制品质量项目半制品条干CV%重量CV%伸长予并条4.52.5精梳条3.5—4.53—3.5末并条1.8—2.20.7—0.9粗纱3.3—3.60.8—1.11.15—1.2表3半制品内在质量示例项目半制品棉结数/g〈12.7mm短绒率(%)〈16mm短绒率(%)棉卷3107.616.73生条497.4214.76予并条387.1511.99精梳小卷367.6511.87精梳条133.576.15末并12.33.586.19前纺全步骤定量,单机理论产量,高效工艺和一般工艺对比如表4所表示。由表可见。表4一般工艺和高效工艺前纺设备产能比较工艺类别普通工艺高效工艺工序定量关键速度单机产量Kg/h定量关键速度单机产量Kg/h单机产量比开清棉400g/m13r/mim272800g/m13r/mim5441:2梳棉20g/5m140m/mim33.632g/5m145/m/mim55.01:1.64预并22g/5m160m/mim8430g/5m220m/mim1581:1.88条卷50g/m37m/mim11173g/m42m/mim1841:1.66精梳20g/5m145r/mim9.830g/5m190r/mim19.01:1.94末并20g/3m280m/mim134.432g/5m280m/mim2151:1.60粗纱5g/10m900r/mim698.4g/10m900r/mim150.01:2.17(1)、高效工艺前纺全步骤半制品定量已达成或超出通常手册上所推荐范围上限,而半制品质量,尤其是内在质量保持很好水平。(2)、因为定量加重,前纺各工序单机理论产量能够提升1.6—2.0倍,这就带来了很可观经济效益。作为新厂设备配置,能够大量节省前纺设备,作为老厂配置,能够增加细纱机设备,增大了产能效益。第12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4:53二、高效工艺关键—细纱大牵伸(一)、细纱大牵伸发展不停增大细纱牵伸倍数才能对应增大粗纱定量,从而为前纺全步骤重定量发明条件,所以细纱不停实现高倍牵伸是高效工艺关键。现在国产成套棉纺新设备基础达成了90年代国际优异水平。高效工艺实质上是在现代纺纱设备基础上(FA系列为主),主动挖掘新设备潜在能力,以牵伸专件、器材技术进步,推进工艺发展,实现前纺全步骤重定量,细纱第三代大牵伸(50倍高效工艺关键是细纱实现第三代大牵伸,没有细纱牵伸倍数增大,就不可能有前纺半制品重定量,为此,有必需回顾中国大牵伸发展历程。中国细纱大牵伸研制成功于60年代中期,在国产1291型日东式牵伸装置细纱机上,经过皮圈牵伸改造和后区采取第一类机织纱工艺完成,因为“1”字头纺纱设备落后不足,只能达成20—35倍第一代大牵伸水平,对应于当初常生产中细号纱,细纱大牵伸能力通常以“一英支一倍”配置,相对细纱一般牵伸水平(10—20倍),粗纱定量、产量对应增大一倍,条粗工序步骤也由“三并二粗”缩短为“二并单粗”,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很时期,也很快由上海普及逐步推广到全国。伴随针织工艺发展,接着又自主开创“两大两小”针织纱工艺。细纱第一代大牵伸机织纱工艺和针织纱工艺选择范围和后牵伸力关系图1所表示。它们以后应用在70年代生产“A”第一代大牵伸取得成功最可取之处,是探索出牵伸运动发展最基础规律,和细纱大牵伸整套工艺理论,就是正确处理“控制”和“握持”二者相互关系。也即正确处理了纤维运动中“控制力和引导力”和牵伸纱条运动中“牵伸力和握持力”这两对力关係。具体总结出细纱大牵伸技术改造4条具体经验,从工艺上高度概括出“重加压、强控制”这一细纱大牵伸基础工艺路线。它不仅指导细纱大牵伸发展。条粗牵伸发展也遵守这一工艺标准。中国第一代细纱大牵伸设备是落后和陈旧,但一整套完整大牵伸理论和工艺是优异,尤其是前区“三小”工艺和后区针织纱工艺。至今仍在指导目前生产实践和牵伸装置发展。第13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5:00经过对80年代引进纺纱设备进行消化、吸收、研制和创新,对现代国际上四类现代细纱牵伸装置——SKF牵伸、R2P牵伸、INA—V型牵伸和HP牵伸特征有了比较深刻认识。SKF牵伸采取三罗拉前区长短胶圈,后区直线牵伸,应用机织纱工艺。R2P牵伸采取三罗拉前区紧隔距长短双胶圈,后区大隔距直线牵伸,应用针织纱工艺。INA—V型牵伸,前区采取三罗拉长短双胶圈,后区V型曲线牵伸,应用V型工艺。HP牵伸采取三罗拉前区双短圈,后区直线牵伸,HP牵伸大致上也属于机织纱工艺。在消化国外优异牵伸装置基础上,河北地域率先发展出R2V型牵伸,它前区吸收R2P紧隔距优点,后区采取V型曲线牵伸。江苏昆山景丰机械继承K销基础上发展出JF型双短圈牵伸,比HP双短圈牵伸更表现出前区“三小”(小浮游区长度、小胶圈钳口和小前区罗拉中心距)工艺。它们在棉型细纱机上利用是成功,表现出中国在牵伸工艺理论上优势。在各地纺机厂、专件厂和器材厂不懈努力下,伴随中国基础工业发展,现代国产细纱机上配置有YJ2系列、YJ3系列弹簧摇架加压,QYJ3系列、QYJ2系列气压摇架加压牵伸装置。YJ2系列牵伸相当SKF牵伸,YJ3系列牵伸相当于HP牵伸,QYJ2系列牵伸相当于R2P牵伸,QYJ3系列牵伸相当于INA——V型牵伸。它们技术水平基础上达成了同类产品国际水平。国产细纱牵伸装置发展概况如表5所表示。第14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5:05项目机型1291—KA512A513FFA506,FA507FA1500牵伸型式三罗拉双短圈SKF式三罗拉长短圈SKF,INA—V,R2P式三罗拉长短圈加压型式重锤杠杆YJ—00TF18YJ2,QYJ2,QYJ3等加压元件重锤圈簧圈簧or气囊压力分布(前ⅹ中ⅹ后)N/2S90/100ⅹ50/60ⅹ磁性大铁辊90/100ⅹ50/60ⅹ50/60120/140ⅹ100ⅹ120100/140/180ⅹ100ⅹ140or180ⅹ140ⅹ160罗拉直径(mm)表面齿形Ф22.23450梯形直齿Ф2550—60斜齿Ф25orФ2750—60斜齿罗拉轴承滑动轴承含油轴承滚针轴承每节锭数866(Ф25)or8(Ф27)前胶辊830大套差780小套差650—750铝衬套总牵伸倍数20—3520—3530—50由表可知,因为设备、专件及器材进步,加上中国优异牵伸工艺,使得80年代后期生产FA500系列,F1500系列细纱机上牵伸装置基础达成现代化水平,再加上前纺设备和半制品质量进步,不仅使成纱质量有显著改善,细纱机总牵伸潜力很自然扩大到35倍—50倍左右,相对第一代33倍大牵伸已经有30%—40%增大,可看作国产摇架加压第二代大牵伸。第15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5:13现在国际上棉纺细纱大牵伸水平相当于中国第二代30—50倍大牵伸,高效工艺在生产上使用50倍—100倍大牵伸,应该算为国产第三代大细纱牵伸,它是超目前国际水平,是纺纱领域中难能可贵自主创新工艺,也表现了中国纺织工作者智慧。国产第三代大牵伸成功是在牵伸装置设备现代化基础上,牵伸型式突破及其相适应牵伸工艺配合下取得,它机理以下所述;第三代大牵伸是在后区V型牵伸罗拉配置基础上,在后区中部添加一根控制辊(controlbar)(Ф10mm左右)形成,图2所表示,使细纱后区由V形曲线牵伸发展为控制辊式V形牵伸,简称VC牵伸。它特点以下:第16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5:36(1)控制辊下压纱条产生接触包围弧,形成后区中部附加摩擦力场M,它同时拓长了纱条在后罗拉表面包围弧长度,使后罗拉包围弧摩擦力场B向前延伸,和控制辊形成中部摩擦力场二者联成一片BM,图3所表示,这就显著增强了后牵伸区摩擦力场强度分布,有利于对牵伸纱条和纤维运动控制,使变速点向中钳口前移,集中和稳定,从而有利于挖掘后区牵伸潜力。第17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6:28(2)、控制辊处于牵伸区中部位置,使后区牵伸非控制区长度从V型牵伸35mm左右缩短到VC牵伸20mm左右,这首先降低了非控制区中浮游纤维(关键是短纤维)数量,其次使纤维在后控制区摩擦长度增加,控制浮游纤维能力显著增强,故尤其适宜整齐度较差棉型纤维纺纱,它既能有效控制短纤维,又不主动握持长纤维,使短纤维很好地握持在4牵伸纱条内,纤维散失降低。(3)、控制辊下压纱条,使牵伸纱条直接水平进入中钳口,消除了中上罗拉反包围弧,这也为后区牵伸潜力发挥降低牵伸附加不匀。(4)、后区增加控制辊VC牵伸,增强了V型效应,粗纱喂入后罗拉在总而言之,V型牵伸不仅显著加强了后区摩擦力场强度分布,而且非控制区长度大大缩短,又消除了中上罗拉反包围弧,使后区牵伸控制浮游纤维运动能力显著增强,全部这些全部降低了后区牵伸附加不匀,从而提供后区牵伸增大潜力。VC牵伸增强V型效应,使喂入前区牵伸纱条愈加紧密,结构良好,为前区准备较强内摩擦力场,更能发挥胶圈牵伸控制纤维纱条能力。使前区有更完善总摩擦力场强度分布形态,提供了前区牵伸继续增大潜力。VC牵伸提供前、后区牵伸潜力。从而,使VC牵伸总牵伸能力达成50倍—100倍第三代大牵伸水平。第18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6:55(二)、细纱大牵伸中两个值得注意问题1、调整对应工艺细纱大牵伸发展,一直落实了“重加压,强控制”这一基础工艺路线。为了降低牵伸附加不匀,前、后区对浮游纤维运动控制越来越强,从而使前、后区牵伸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牵伸装置各挡牵伸罗拉钳口握持力对应增强,一直维持最小握持力大于最大牵伸力基础要求,为此,需要调整各挡牵伸罗拉压力等工艺和用好关键性牵伸元件和器材。2、提升牵伸另部件刚度和精度,是高倍牵伸和牵伸罗拉加压增大所必需机械条件。牵伸倍数越大,对另部件刚度和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越高。以罗拉偏心、弯曲造成罗拉钳口线移动所产生机械不匀为例,它所产生纱条不匀以极差系数表示以下:极差系数=由此可见,纱条机械不匀和牵伸倍数成正比,牵伸倍数越大,罗拉偏心、弯曲造成纱条机械不匀越大,所以主牵伸区牵伸罗拉必需采取高精度无机械波罗拉,主牵伸区全部牵伸另件全部必需精益求精,才能使高倍牵伸稳定运转。第19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6:58三、前纺各工序半制品重定量配置讨论细纱大牵伸以后,粗纱肯定是重定量,它是由纺纱号数和细纱总牵伸倍数决定。粗纱重定量很轻易使前纺各工序半制品定量加大。但应该明确,前纺半制品定量加大必需以质量确保为前提,离开半制品、成品质量,去加大各工序半制品定量是不可取。纺纱前纺设备大致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梳理功效为主设备,包含梳棉机、精梳机及其配套开清棉机械和精梳准备工程。另一类是以牵伸功效为主设备,有并条机和粗纱机。(一)、条粗工序半制品定量配置因为并条机压力棒曲线牵伸和粗纱机双皮圈D型牵伸优越性,使它们含有适应牵伸范围广,输入、输出定量重半制品纱条。各道半制品定量加重后,有利于降低纱条在输入、输出和成形过程中意外牵伸和局部伸长,有利于纱条均匀度改善。但要注意到,牵伸输入、输出定量大幅度增加,会大量增多牵伸区内纤维量,从而增大牵伸过程中牵伸力,也必需相适应增大牵伸罗拉钳口握持力,才能使重定量纱条牵伸过程稳定。另外也要配置重定量相适应喂入集合器口径和输出集合器、集合喇叭口口径,以保持输入、输出纱条必需紧密度和光洁度,有利于纱条成形。粗纱D型牵伸有其优越性。本示例中精并定量为32克/5m,粗纱定量为8.5克/10m为常要求量1.6倍到2倍。第20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7:03(二)、清、梳、精工序半制品定量配置1、棉卷定量棉卷定量配置合适是否,关键影响开清棉步骤开松效率和除杂效率,棉卷开松度是梳棉机梳理基础。棉卷定量关键依据开清棉步骤设备水平而定,在目前开清棉短步骤机械配置下,定量配置不宜过重。本高效工艺示例中开清棉步骤套配4个打击开松清除点,即A035ⅹ2,FA106和FA076E一套配一个头,则在清棉机FA076E之前相当常规生产,一个头配6个打击点,开松、除杂能力强,棉卷定量可增大到机械设计生产能力。实践表明可适应700—850g/m重定量棉卷。开清度和通常开清棉一套两个头棉卷定量350—400g/m相当。生产中应尽可能发挥各机开松排杂能力,在FA076E机上必需采取大风量凝棉,确保厚棉层凝棉成形良好。第21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7:042、生条定量梳棉机是前纺最关键设备,也是高效工艺前纺关键设备。生条定量配置轻重和梳棉机产量、生条质量亲密相关。影响梳棉机高产两个关键原因是生条定量和输出速度。高产必需优质,生产实践表明,生条定量增大比输出速度增加对质量影响更大。为确保成纱质量,生条定量增加必需确保必需纤维梳理度和结杂清除率,不增加生条短绒率,因为它们和成纱质量亲密相关。提升纱条半制品纤维分离度是降低纱条粗节关键;降低纱条短绒率是降低纱条牵伸波、改善纱条条干均匀度关键;半制品纱条结杂数,直接影响到成纱结杂数。应该指出生条中棉结多少、生条短绒率是否控制是检验梳棉机运转性能优劣标志。工作状态好梳棉机,生条中结杂数应大幅度下降,生条短绒率也有所下降,如本示例表3所表示,这表明用好英国Crosrol企业MK5D,MK6型梳棉机是能够达成高效工艺要求。它采取较小锡林直经1016mm、锡林高速度运转640—770r/min,含有较高线速度和较高结杂离心力,该机配置进口ECC针布使该机含有和生条重定量高产相匹配梳理能力和排除结杂能力。该机还配置轻型可调式滚动轴承盖板系统,能够正确无级调整盖板隔距,以满足既要梳理又要减轻纤维损伤,二者兼备所为“柔性梳理”要求。该机盖板快速运转,设计线速度高达1000mm/min。本示例选择380—440mm/mim,落棉率约3%,排除结杂、短绒比较充足,棉结数由棉卷310个/克缩少到生条49个/克,短绒率由7.6%缩少到7.4%,这表明梳理过程中纤维损伤不多,生条在重定量6—6.4克/米下达成很好水平。生条重定量往往会发生纤维梳理度不足,这就要求发挥后续牵伸提升纤维分离度,而不强求梳理紧隔距强分梳,以免损伤纤维,增加短绒率。第22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7:103、条卷定量本示例采取FA306Aⅹ2→A191Bⅹ2→A201Eⅹ16步骤和设备,它是A字头稳健型,通常条卷定量为40—50克/米,本示例采取70。4克/米。条卷重定量喂入对提升精梳机产量有利,但必需增大皮辊压力,为此需更换皮辊加压弹簧以适应之。4、精梳条定量精梳工序是纺好特细号纱关健工序,精梳机分梳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成纱质量,精梳条质量关键指标,表现在短绒含量、棉结杂质含量及条干均匀度。对重定量棉层喂入梳理,应该仔细选择梳理机械配套和增大钳板钳制棉层能力。本示例选择浙江温州锦峰企业生产JZX—4B—201型整体锡林、300齿/吋单排顶梳、钳板采取方口型及其配套加重型弹簧。在加固精梳锡林基础上,将锡林转速从常规140钳次/分提升到180—190钳次/分之间,以确保必需梳理度。精梳落棉率掌握在16%—22%之间,充足发挥精梳机清除短绒和细小结杂作用,本示例取得很好精梳条条干水平和结杂水平,输出定量为26克—30克/5米。第23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7:11四、全方面提升前纺半制品质量细纱大牵伸经验之四指出:前后纺配套一条龙,对应提升前纺半制品质量,也是细纱大牵伸必不可缺乏条件。细纱总牵伸倍数越大,对前纺半制品质量要求也应越高。本示例生条条干不匀较差,精梳条条干不匀通常,重量不匀较差,经过精并采取浙江杭州东夏企业DV2—AL型4/4压力棒曲线牵伸、THD—901AL自调匀整并条机后,精并条条干CV可稳定在1.8%—2.2%,重量CV降低到0.7%—0.9%。再经过河北太行FA421A型四罗拉双皮圈、D型牵伸粗纱机后,粗纱条干CV达成3.2%—3.6%,相当于Uster统计值5%优异水平,重量CV控制在0.8%—1.17%粗纱伸长率控制在1.15%—1.20%,且纱条光结。这些有利于细纱牵伸倍数增大。半制品纱条内在质量—纤维分离度、纤维伸直平行度、短绒率和结杂含量,对纱条不匀率影响很大。本示例中依靠开清棉、梳棉、精梳等工序落棉率来控制短绒和结杂含量。依靠纺纱全步骤中牵伸机构,尤其是条粗细优异牵伸机构和牵伸工艺,提升纱条纤维伸直平行度。相对来说,本示例中半制品纱条纤维分离度较弱,MK5D、MK6型梳棉机对重定量棉卷输入、重定量生条输出,梳理度似嫌不足,对精梳纱品种,由精梳工序补救。对普梳纱品种,梳棉梳理度不足会影响成纱质量。总而言之,全方面提升前纺半制品质量是细纱大牵伸不可缺乏条件。第24楼方志同发表于/10/1117:20五、高效工艺存在关键问题高效工艺反应关键问题是细纱增大牵伸后,在细纱前区纱条扩散宽度加大,造成前罗拉钳口加捻三角形扩大,边纤维增多,成纱毛羽增多,纱条强力下降,为此,用好全步骤纱条集束器,纺好半制品成形和通道光洁,尤其是用好细纱前区集棉器,以减小加捻三角形,达成降低纱条毛羽、提升纱条强力。本示例选择日本村田NO21C型新型自动络桶筒,配置PerlaA型毛羽降低装置及UsterQUANTUM2型多功效清纱器(带异纤检测),可降低毛羽,切除细纱中多种长、短粗细节和异纤疵点。在细纱VC高倍牵伸装置上,安装紧密纺装置,紧密纺成纱毛羽少、强力高优点,使高效工艺趋向完善。六、结语1、高效工艺关键是细纱实现第三代大牵伸,在自主创新VC牵伸及其工艺配合下是能够达成。2、“重定量、大牵伸”高效工艺是以纺纱设备、专件、器材进步为基础。牵伸倍数越大、精度要求越高,必需对牵伸元件要求精益求精。3、全方面提升前纺半制品质量是细纱大牵伸不可缺乏条件。4、实施高效工艺必需结合本身设备状态,产品质量要求量力而行。实践中可分阶段进行。5、先实现细纱第二代大牵伸,逐步取得经验后,再过分到第三代大牵伸,似乎愈加妥当。第25楼海啸发表于/10/1119:05有系统纺纱理论、丰富质量控制经验,可涉足高效工艺!个人所见第26楼广鸟之恋发表于/10/1119:31高效工艺首先受益是从事纺织专件器材企业,当然不可避免竞争也是她们.其次才是纺织企业.大家慢慢试验吧,总会在这高效上面分得一杯羹第27楼和你同行发表于/10/1121:16相正确、局部高效能叫做高效吗?第28楼阿合木发表于/10/1123:36比较全方面,基础理论和原理尚可了解,只是在国产成卷式步骤设备中实施高效工艺时则否能有愈加详尽各部位工艺参数,最好有实施高效工艺较为成功厂家组织实地学习一下,这么愈加直观,回去后少走弯路,好快点见效,第29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08:50唐教授在欠伸理论上对高效工艺重定量大欠伸做了全方面叙述,提供了理论上支持。但任何工艺全部不是孤立,要受方方面面条件影响和限制,高效工艺也不例外,所以必需结合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高效工艺是一个突破极限纺纱工艺吗?是对现有纺纱工艺优化还是变革呢?第30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09:31高效工艺生产CJ120S纱创新实践高加平韩云广(山东华乐纺织股份)0序言长久以来,我企业关键以生产CJ80S~140S纱为主导产品,我们一直坚持“用户要求是最低标准”质量理念,努力使产品质量走“稳定、提升;再稳定、再提升”良性循环之路,从而占领了中国高端色织行业市场,取得用户好评,使“华乐”牌棉纱影响不停扩大。然而在生产CJ120S~CJ140S产品时,因为受传统工艺理论束缚,一直采取轻定量、慢速度工艺生产,即使质量很好,但不高效,不能为企业发明更大利润空间,成为生产高支纱瓶颈。自下六个月以来,在中国纱线网推介下,高效工艺在棉纺行业尤其是工艺创新方面引发极大震动,成为棉纺工艺人员不得不面正确一条工艺创新之路。所以,我们结合本身特点,也对高效工艺实施进行了有效探索,尤其是在生产CJ120S~CJ140S产品时,不再使用传统轻定量,慢速度工艺方案,从棉卷到粗纱,定量普遍增加20%以上,而且使成纱质量指标深入得到改善,达成了优质高效目标,突破了生产高支纱瓶颈,现将实施情况总结以下。第31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09:321原料特点采取新疆长绒棉,原棉品级1.0级,主体长度36.6mm,品质长度39.9mm,成熟度1.94,马克隆值4.1,短绒率(小于20mm)8.3%。2工艺步骤A002D型抓棉机×2→A035B型混开棉机→FA106型开棉机→A092AST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E型成卷机→FA201B型梳棉机→FA306预并条机→E32型条并卷机→E62型精梳机→FA306×2并条机→FA421型粗纱机→FA507型细纱机→NO.21C自动络筒机。3新旧工艺定量对比(表1)表1新旧工艺定量对比序号项目新工艺原工艺新工艺提升率/%1棉卷米重/g·m-136029522.02生条定量/g·(5m)-117.1513.9023.43预并定量/g·(5m)-117.5914.0025.64小卷定量/g·m-162.3450.0024.75精梳定量/g·(5m)-117.1114.2020.506末并定量/g·(5m)-117.1114.2020.57粗纱定量/g·(10m)-12.951.8559.5第32楼音符发表于/10/1209:33华乐高效工艺成功吗?猫头鹰在不在?第33楼和你同行发表于/10/1209:58就文章里相关半制品定量选择上,高支纱实施高效工艺前纺是没有问题,细纱欠伸能否确保是关键。第34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09:594高效工艺质量确保方法4.1清梳工序针对长绒棉细度细、长度长,皮辊棉含杂较高特点,在清花工序采取提升运转效率,缩小棉箱容量,以梳代打,并辅以上补风等方法,确保对原棉进行有效撕扯、混合、开松和除杂作用,尽最大能力早落多落。因为棉卷定量增加,对梳棉三针齿密进行优选,给棉罗拉和刺辊间隔距合适放大,提升锡林和刺辊速比,使纤维能够顺利转移,即确保对纤维进行有效分梳,又降低了纤维损伤。测试表明,生条棉结粒数即使比以前没有降低,但生条短绒率降低1.0%左右。清梳工艺调整前后各项指标对比见表2。表2清梳工艺调整前后各项指标对比项目改前改后清花落棉率/%1.241.82棉卷含杂率/%0.680.56棉卷短绒率/%10.09.2生条短绒率/%12.010.9生条结/杂16/1216/10第35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10:224.2精梳及准备工序严格遵照弯勾纤维牵伸理论,预并工序以处理前弯勾为主,后区使用较大牵伸倍数,使前区牵伸不超出3.0倍,避免出现前弯勾纤维产生负伸长,造成纤维之间缠结而产生棉结;精梳工序以剔除短绒、结杂为主,使纤维伸直度、平行度、分离度大幅度提升。后区牵伸倍数合适提升,使梳理过程中残余少许前弯勾纤维深入伸直。加重小卷重量,提升锡林速度,充足发挥E62型精梳机高效率。精梳工艺调整前后精梳条质量对比见表3。表3精梳工艺调整前后精梳条质量对比项目改前改后短绒率/%6.25.4条干CV/%3.83.2棉结/杂质/粒·g-112/88/6重量U%值0.480.40第36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10:234.3并粗工序并条采取顺牵伸,头道后牵伸较大,末道后牵伸较小,不致于使条子过熟过烂,以提升纤维伸直平行度。粗纱采取较大总牵伸倍数,较小后区牵伸,充足发挥主牵伸区作用,有利于对浮游纤维控制,可有效降低毛羽。粗纱定量增加后,捻系数不变,纱条捻度减小,粗纱锭速也得以降低。因为纤维在须条中捻幅较小,可有效改善条干CV值。4.4细纱工序因为总牵伸倍数增大,喂入主牵伸区纤维量较多,附加不匀率增大。使用慈溪嘉宇生产附加牵伸后区压力棒上销,使成纱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第37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11:10表4细纱工艺调整前后JC120S质量指标对比项目改前(一般上销)改后(压力棒上销)条干CV/%17.1916.11细节(-50%)/个·km-112790粗节(+50%)/个·km-19284棉结(+200%)/个·km-16868棉结(+140%)/个·km-12652805结束语高效工艺并非简单重定量、高速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工艺、原料、设备要对应调整。实施高效工艺,必需结合本企业现实情况进行深入系统实践,不可盲目照搬。第38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13:31看似简单,没有深厚技术功底、严格质量控制和精细基础管理,也是极难实施。那么跟传统工艺相比,在实施难易上哪个更合理和高效呢?实施高效工艺真是走入了误区?请同行们谈谈各自见解。第39楼qiuzhen发表于/10/1214:04实施高效工艺想法挺好,关键是现有设备适不适合,改造成本投入合不合算,管理者及使用者综合水平能不能跟上。中国大部分厂家纺织设备一直在缝缝补补状态下来提升产品质量,从质上和量上全部不可能上新台阶。小改小革尚可,大改大造不宜。该淘汰要淘汰,该革新要革新!第40楼wumin发表于/10/1215:34顶!期望有更多论文贴到网站上来.第41楼和你同行发表于/10/1215:38qiuzhen所言极是!是否能够依据企业本身情况,给高效工艺一个不一样定位呢?第42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15:41相关棉纺“高效工艺”定位和评议刘荣清摘要:目前“高效工艺”应称“重定量、大牵伸”工艺。它定量和牵伸已达中国外推荐值上限,但未超越最高水平,提出提升细纱牵伸倍数是高效工艺关键,改善梳理是高效工艺关键,并叙述对应基础要求和改善路径。肯定高效工艺作用和影响,对高效工艺是重大发明和重大变革认为不妥,提出不要把精细管理模式和高效工艺模式加以分别并对立起来。关键词:高效工艺;定位;评议10月在江苏东台中国纱线网细纱技术沙龙会议上,江苏镒诚纺织曹小华先生第一次发表“现代纺织设备高效工艺实践和探索”一文,接着在以后数次棉纺专业会议上,曹小华和上海太平洋克罗斯罗尔机械倪远先生共同或单独又数次对“高效工艺”作了介绍,并在纺织期刊上发表了相关文章[1][2][3],“高效工艺”已成为目前热点和值得关注问题。“高效工艺”研究对推进中国棉纺工艺创新和发展,起着一定促进作用。但对“高效工艺”有些见解不一致,值得深入商榷和讨论。第43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16:521相关“高效工艺“涵义和定位高效工艺顾名思义是指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工艺,包含范围较广,可泛指重定量、大牵伸工艺,高速高产工艺,缩短工艺步骤清梳联、梳并联、细络联工艺,和多种自动化工艺等,[1]文提出高效工艺是针对传统轻定量、小牵伸、低速度工艺,简称为高效工艺未尝不可,但作者认为还是以重定量、大牵伸、高速度工艺这么提法和定位比较符合实际和科学,不然轻易误导。第44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16:552中国外环锭纺定量、牵伸比较分析纺纱定量、牵伸、速度伴随设备改善和工艺技术研究不停提升,这是不以大家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现以[2]文介绍各工序定量和中国外推荐定量范围作一对比。表1[2]文定量和中国外推荐定量比较定量[2]文定量介绍中国外推荐值生条/g·(5m)-1精梳:条卷棉条/g·m-1熟条/g·(5m)-1粗条/g·(10m)-1327330328.217.5~3540~8015~3010~352.0~12.5注:(1)中国外推荐值摘自《棉纺手册》(第三版);(2)国外梳棉机最大定量(g/5m),瑞士C50、C51,32.5。德国DK807、903,40。美国MK5C、5D,35。由此可见[2]文介绍定量能够基础达成中国外推荐范围上限,是值得大家学习,但不能说已超越了中国外优异水平。第45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16:59[1]文提出“从国际上主流纺纱工艺应用情况下,还未见纺部工艺全步骤重定量应用实例公布”,并将RIETER企业早期推荐纺制精梳纱各工序定量列表说明。实际上早在,该企业就推荐纯棉梳棉纱、精梳棉纺纯化纤纱、多种转杯纺各工序纺纱线密度工艺设计,详见棉纺手册第三册871~872页。现将[1]文列出RIETER企业早期纺纱定量和推荐定量比较见表2。表2RIETER企业早年和多年推荐各工序定量和细纱牵伸纺纱线密度年代粗纱线密度/tex末并定量/g·(5m)-1梳棉条定量/g·(5m)-1精棉条定量/g·(5m)-1条卷定量/g·m-1细纱牵伸倍数/倍19.5早年58324.2924.2924.296429.0850272724.57543.5914.5早年48620.8220.8220.826033.51740272724.57551.0310早年48618.2218.2220.826048.659024.527.022.57059.06早年23316.216.2018.225638.8342021.02721.06570.0资料表明目前棉纺技术、装备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第46楼方志同发表于/10/1217:043“高效工艺”关键是实现细纱大牵伸细纱牵伸加大直接影响前工序定量对应加大,它可对应增加前纺设备产量,从而节省前纺设备或扩大细纱生产能力,含有较大经济效益。细纱牵伸改变带来前纺工艺对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