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场景”“树木”“动物”“农事”等识字主题串联起了本单元的识字、写字与多音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场景歌》把语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个不同场景中,勾勒出一幅幅清新生动的风景画;《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木,通过对不同树木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拍手歌》是根据传统歌谣改编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歌,通过有趣的拍手游戏,渗透保护动物的意识;《田家四季歌》展现了乡村美丽的四季景色,介绍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歌颂了勤劳朴素的生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亲近自然,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目标在本单元的梯度序列课文梯度序列《场景歌》了解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词。《树之歌》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拍手歌》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归类识字的方法,识字学词。《田家四季歌》积累关于农事活动的词语。内容教学要点字词句◎认识6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会写25个词语。◎能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了解数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数量词。◎积累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大意。阅读◎背诵《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阅读《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初步了解不同树木的基本特点和四季农事,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感受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体会大自然的丰富美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1场景歌【教学目标】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3.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量词的不同表达。2.能仿照课文,用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运用比较、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帆、艘、军、舰”等7个生字。2.在观察与比较中练习汉字书写,会写“处、园”等4个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在情境中学习儿歌,积累数量词。4.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场景图展示的美丽景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插图,导入:大家看,这群少先队员一起去郊游,好开心啊!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哪些场景呢?让我们跟随他们走进《场景歌》。2.板书课题,解题:“场景”的意思就是由一些景物组成的场面、情景。二、朗读课文,关注场景(1)设疑读文:少先队员们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听课文范读,注意“一”在不同的词语里,音调会发生变化,听的时候要注意听它的读音。(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个场景:海边、乡野、公园。(3)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三、引导学生随境学文,随文识字1.学习课文第1小节。(1)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描述,随机出示短语“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艘军舰、一处港湾”,引导学生认读。(2)指导感知量词的搭配。将第1小节四个短语中的量词和名词分开,并打乱顺序,引导学生重新搭配,掌握量词的准确搭配。(3)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指名读,男女生接读。(4)指导学习生字“帆、艘、舰”。①引导学生拼读字音,比较字形,观察这3个字有什么相同点。②识记“艘、舰”:比较发现2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③辨析字义,通过看图了解军舰和帆船,感受两者大小的差异。舰:指大型军用船只。如航空母舰、驱逐舰、舰艇、军舰……帆:看图认识帆船上的白帆,引导学生了解“帆”字左边的“巾”表示的意义。④量词练习,提示:船只的大小不同,所用的量词也有变化。课件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正确填写“艘、条”。(课件出示)一(艘)军舰一(条)帆船⑤思考:“艘”和“条”调换位置,“一条军舰、一艘帆船”的量词搭配合适吗?小结:虽然都是形容船只,但不能混用,因此我们要根据事物的特点恰当运用量词。(5)指导学习生字“军”。借助图片提示,扩充词语。如军人穿的服装叫——军装。军人生活、训练的地方叫——军营。海军使用的舰艇叫——军舰。2.学习课文第2小节。(1)导入:去过海边,接下来我们去田园看看。齐读第二小节,说说其中写到的景物。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片花园。圈画“一方、一块、一行、一座”这几个数量词,学生了解并记忆。(板书:鱼塘、稻田、垂柳、花园)(2)引导学生认识事物。①引导学生理解“一方鱼塘”: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说“一方”什么?“一方”有时形容方形的物品,如“一方砚台、一方手帕”;有时也可指土地,如“一方水土”。②引导学生理解“一行垂柳”,出示图片,提示:纤细柔软的柳枝都是向下垂着的,所以人们称这样的柳树为垂柳。柳树沿着河岸整齐地排成一排,我们可以形容这样的景象是“一行垂柳”。有时候,同一种事物,我们还可以用不同的量词,例如“一行垂柳”还可以说成“一()垂柳”?(3)指导学习生字“稻”。①引导学生记忆:猜猜禾字旁的字多与什么有关系呢?(禾苗)②出示图片,拓展词语:田地里种着稻子,这块田地可以叫(稻田);稻子结出来的果实是(稻穗);稻穗去掉外壳加工出来的是(稻米),这就是我们吃的大米。(4)指导学习生字“园”。①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这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②字形字义辨析:“园”与“圆”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预设:结构相同,都是全包围结构;读音相同,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口”里面的字不同,意思不同。③出示看图填空练习,引导学生辨析“圆”和“园”。()形公()学习()地()满成功④指导书写:带方框的字,方框不要写得太大;“元”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侧,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右侧。(5)指导朗读第2小节:多么美丽的乡间风光,让我们想象画面,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6)拍手游戏,背诵积累。教师:小朋友,让我们在田间休息一下,做做课间操,玩玩拍手歌小游戏。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只海鸥展翅飞。你拍二,我拍二,一条帆船向前驶。你拍三,我拍三,一艘军舰真好看。你拍四,我拍四,一处港湾很温暖。你拍五,我拍五,一方鱼塘许多鱼。你拍六,我拍六,一片稻田庆丰收。你拍七,我拍七,一行垂柳燕子细。你拍八,我拍八,一座花园开满花。你拍九,我拍九,大海边上走一走。你拍十,我拍十,乡村风光真美丽!3.学习课文第3小节(1)导入第三小节:(出示公园图片)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们去公园看看吧。(2)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识事物。①引导学生观察小桥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石桥是什么样子的。归纳:石桥弯弯的,桥洞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我们说跨在小溪上的石桥是“一座石桥”。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一座石桥”的“座”换成哪个量词?②引导观察翠竹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翠竹是什么样子的。归纳: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这么多翠竹生长在一起,便是“一丛翠竹”。(教师相机板书:小溪、石桥、翠竹、飞鸟)(3)指导书写生字“桥、群”。①引导学生比较观察: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比较一下,两者左右两边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不同?(“桥”左窄右宽,“群”左右同宽)。②观察“桥”字:左右两部分写得很紧凑,笔画之间互相穿插避让,“木”捺写成点,左放右收,“乔”三个撇写法各不相同:起笔撇要平,第三笔撇往左靠,与木字旁穿插,第五笔撇写作竖撇。③提示“群”字:左边部分要写得偏上一点,左右两部分横画比较多,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相同,长短却不一样。④学生描红并练写,教师相机指导。(4)指导朗读第3小节:一座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多美的画面啊!让我们读一读这一小节。四、布置作业1.在田字格中将本节课所学的4个会写字书写2遍。2.积累含有数量词的词组。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队、旗、铜、号、领、巾”6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检查字词(1)请学生当小老师,复习检查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和词语。认读:帆船一艘军舰稻田花园一座石桥一丛翠竹听写:处花园石桥一群飞鸟检查评价,自我纠正。(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3)检查背诵课文前三个小节。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方法1.学生图文对照,齐读前三个小节。2.引导观察比较:比较一下,你发现这三个小节有什么相同点?(每一小节都包含四种景物、每一种景物前面有数量词、每一节都分别描绘了一处场景)3.总结方法:我们在描述一个地方的时候,可以抓住那里的一些景物,加上恰当的数量词,就会变成一段有趣的小儿歌。三、学习课文第4小节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三小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4小节。请同学们读一读第4小节,说说这一小节写到了哪些事物?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及对应的图片。(教师相机板书: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3.辨析“队”字,认读“队旗”。(1)出示文中句子:一面队旗一队“红领巾”引导学生思考:“队”在第四小节出现了两次,意思一样吗?点拨:一面队旗的“队”指的是少先队;一队“红领巾”的“队”是量词,用于成队的人或事物。(2)认读“队旗”。①出示队旗图片,提问:“队旗”具体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全称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②拓展交流:你还认识什么旗?和同桌说说。(3)指导书写“队、旗”。①示范书写“队”。要点: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撇弯钩(书空练写笔顺),“人”的两笔要伸展,结构紧凑些。②示范书写“旗”。要点:左窄右宽,方字旁重心向中间,右半部分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一致,注意右半部分上面的一撇一横不要漏写。③学生练写,教师展评,学生再练写。4.认识“铜号”。(1)场景中写了一面队旗,一队“红领巾”,还写了一把铜号,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铜号”。出示铜号图片并提问:你认识这种乐器吗?点拨:这种乐器是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是铜制的,军队用它吹起床号。(2)指导书写“铜、号”①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铜”。②“铜”字书写要点:左窄右宽,“钅”第二笔是横,“同”字首笔竖在竖中线上。“号”字书写要点:上大下小,上紧下松,“口”略小,长横在横中线稍上,竖折折钩的竖短而微斜,第一个折与“口”同宽,钩在竖中线顿笔出钩。③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5.引导发现:一队“红领巾”。(1)平常说“一条红领巾”,这里为什么说“一队‘红领巾’”?“一队‘红领巾’”指的是谁?一条红领巾:单指红领巾,用“一条”。一队“红领巾”:这里指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所以用“一队”。(2)你还可以用什么量词来形容这些少先队员呢?预设:一群“红领巾”、一组“红领巾”、一名“红领巾”、一位“红领巾”。(3)指导书写“领、巾”。①指名认读,提示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②小组交流组词:衣领、本领、领带;毛巾、纸巾、围巾……③学生练写,交流书写要点:写字时注意“领”左窄右宽;“巾”是独体字,第三笔要写在竖中线上。教师展评后学生再练写。四、总结归纳,学以致用。1.课文小结:本文运用了一系列的数量词为我们介绍了四组风景图:大海风景图、山村田园风光图、公园景色图和少先队员活动图,这些图使我们感受到了美好的生活。2.学以致用:现在,跟着老师看一张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出示图片,画面中有池塘、荷叶、青蛙、鲤鱼。学生用“数量词+事物”的形式描绘画面。预设:一只青蛙,一方池塘,两片荷叶,一条小鱼。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选一张你喜欢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些什么。【板书设计】海边风景→海鸥帆船军舰港湾场景歌田园风光→鱼塘稻田垂柳花园用好量词公园景色→小溪石桥翠竹飞鸟校园活动→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教学反思】1.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在《场景歌》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情境。2.教学过程中,为体现随文识字的教学特点,识字的基础上组词、在组词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实现了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3.重视朗读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词语和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配以文中插图,这样这些场景就在在学生头脑中会逐渐清晰起来。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比如:“军舰”、“帆船”、“铜号”、“队旗”等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我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样学生从直观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感悟再来体会词语意思就水到渠成。

2树之歌【教学目标】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了解课题,学习新课1.谈话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树,你见过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树之歌》,认识更多的树。2.板书课题:树之歌。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与上节课学习的《场景歌》一样,这篇课文也是一首儿歌。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组织学生自由练读: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确。2.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3.引导对照生字表,圈画生字,读一读:会认的字画圈。4.出示课后习题,组织练读。(1)引导:这些生字出现在下面的词语中,你能不能读准?提示:“泡桐”的“泡"读pāo;白果是银杏的种仁。(2)提问:这两行词语有什么特点?预设:第一行是树木名称,第二行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5.组织同桌互读互查:生字回到文中是否能读准?同桌互相检查。三、学习儿歌前两句,随文识字1.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指名读前两句话,说说儿歌前两句介绍了哪些树木。用笔把树木的名字圈一圈,再根据拼音读一读。教师相机正音。课件出示树木名称: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2.偏旁归类,积累字词。(1)提出要求: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杨梧桐枫松柏预设1: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预设2:我发现这些字都是木字旁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预设3: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与木字旁旁边的字读音相似。教师小结: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是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部件和它的读音有关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右边的声旁来猜字音。学生交流(2)积累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樱桃树石榴树山楂树柿子树槐树3.引导认识树木:到课文里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各自的特点?(1)出示:杨树高,榕树壮。①引导调动生活经验说特点:你见过哪种树?有什么特点?②教师出示图片,学生感受特点。(板书:杨树——高,榕树——壮)③示范书写“壮”,提示要点:“壮”字注意左窄右宽,左边一点、一提上下呼应,提笔收在横中线,右边第一笔长横在横中线上起笔,下横稍短。(2)出示:梧桐树叶像手掌。①出示插图,你找到梧桐树了吗?(梧桐树叶的形状像手掌)②指导认读“掌”:伸出你的手掌看看像不像?认读字音:翘舌音、后鼻韵母。记忆字形: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预设:换一换的方法(“常”字的下面换成“手”)。拓展组词:还能组什么词语?手掌还有一种说法叫(巴掌);手掌的中心叫(掌心);掌心上的纹路叫(掌纹);给别人鼓励时会(鼓掌),鼓掌就会有(掌声)……③指导练习仿写填空:“梧桐树叶像手掌。”这个句子多形象啊!(出示荷叶、银杏叶图片)看图,你也试着说说。④过渡:树木除了生长的形状不同,颜色也有差异。(3)出示: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①看插图、读句子:看着图上的两种树,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发现?预设:三种树木的颜色不同——枫树红,松柏绿。②再读句子:它们在什么时候是这样的颜色?预设:枫树秋天红,松柏四季绿。③指导体会“披绿装”: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人穿绿衣服一样。④知道学习“装”:三拼音,后鼻音韵母,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四、练习朗诵,背诵指导1.教师范读,着重突出“壮、掌、装”,启发学生发现这几个字的韵母相同,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2.尝试背诵。①记忆树木: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②记忆特点:高、壮、像手掌、叶儿红、披绿装。③尝试背诵。五、书写指导1.指导书写“杨”字。“杨”: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半部分首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第二个折点在田字格中心,两撇撇尖穿插到木字旁的点下方,第二撇略长。2.指导书写“桐”字。“桐”:注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同”横平竖直框正,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3.指导书写“枫”字。“枫”:注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风”上窄下宽,竖撇在竖中线左侧。4.指导书写“松”字。“松”:注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公”第一撇从竖中线上起笔撇至“木”侧,捺尖落在横中线上。5.指导书写“柏”字。“柏”:左右宽窄相当,左长又短,右半部分“白”要写得略瘦。第2课时【课时目标】1.巩固生字,会认“耐、守、疆、银、化”5个生字,会写“壮、棉、杉、化、桂”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2.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教学过程】一、朗读儿歌,复习生字词1.检查认读:梧桐、手掌、枫叶、松柏。2.复习听写:杨、壮、桐、枫、松、柏。3.背诵儿歌第1、2句。二、导入新课,感受儿歌韵律。(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2)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大家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现在我们来齐读这首儿歌。三、学习儿歌后两句,随文识字1.出示: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1)提问:树木的种类繁多,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还有什么截然不同?预设:生活习性不同:木棉喜暖,桦树耐寒。生长的地方不同: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长在北方。(2)指导认读“耐”。①记忆字形。加一加:而+寸=耐。②理解字义,拓展运用:“耐”就是忍得住,受得住。“耐寒”就是忍受得住寒冷。“耐”还能组什么词?(耐劳、耐热、耐心、耐烦……)(2)指导认读“守”。分析“守”的字形,理解字义:宝盖头一般和家有关,“寸”可组词“寸步不离”。“守”可以理解为像看家一样寸步不离地守卫着。(3)指导认读“疆”。字理识字认识“疆”:“疆”字的左半部分是“弓”和“土”,表示以弓来丈量土地。右半部分“畺”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疆”的本义为田界。2.出示: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1)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2)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预设:对“活化石”“水杉”“金桂”的意思不太明白。(3)引导理解词语。①出示图片理解“化石”,教师点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就是“化石”。化石历史久远,具有科学研究价值。②教师出示银杏和水杉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理解“活化石”:猜一猜,银杏和水杉为什么叫“活化石”?预设:它们生长历史久远。点拨补充:银杏最早出现于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水杉最早出现于2亿年前的白垩纪。就是说恐龙出现的时候已经有银杏和水杉了,难怪它们被称为“活化石”。③组织讨论:“金桂”是指什么?(桂花开花呈金黄色,因此叫金桂。)四、归类识字,书写指导1.指导认读“桦、杉、桂”。提问:怎么记住这几个字?预设:桦:形声字,右边“华”表音,强调读音是第四声。杉:换一换,“形、彩”换右边部件。桂:换一换,“娃、蛙”换右边部件;加一加,“一木两土”。2.指导书写“棉、杉、桂”。(1)观察三个字的相同点。预设:都是左右结构,都有木字旁,都是左窄右宽。(2)示范书写,提示书写要点。棉:“帛”上小下大,“巾”首笔竖落在竖中线上。杉:顶部“木”高,底部“彡”低,三撇之间距离均匀,撇的起笔上下对齐,第三撇最长,撇尖过竖中线,穿插到“木”下。桂:顶部左右两边对齐,“圭”的笔顺要注意,两个“土”组成,分写横中线上下,第二横重合在横中线上。注意横的长短变化。五、朗读、背诵课文1.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调。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练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拍读,达到正确而熟练的程度。3.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习背诵。4.朗读儿歌,完整背诵。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树之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树叶像手掌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教学反思】1.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同时在了解了生字的基础上,再结合树木图片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树木的特点。2.课堂上,我也重视对学生背诵的指导,先讲解一些背诵技巧,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背诵,再通过其他各种形式的背诵加强学生的记忆,大部分学生能当堂把这首儿歌背诵出来。3.不足之处:对生字书写的指导还不太够,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要加强生字书写方面的指导。

3拍手歌【教学目标】1.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会写“歌、写”等10个字,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写字、丛林”等6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3.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2.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世、界”等14个生字,运用部件归类法,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会写“歌、熊、猫”3个字。2.能正确地朗读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节奏。3.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引入新课1.播放《幸福拍手歌》。过渡: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儿歌,请同学们听歌曲,猜猜歌的名字。预设:这首歌的歌名是《幸福拍手歌》。2.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拍手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拍手歌)3.指导书写“歌”。(1)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左边“哥”上部“可”不带钩,两个“口”对齐,左部“哥”低,右部“欠”首撇略高。(2)学生书写。(3)给“歌”字组词:唱歌、歌唱、歌曲、国歌、民歌、儿歌、拍手歌……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指南:(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本课中要求会认的生字。(2)数一数儿歌有几小节。(3)读完后,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预设:儿歌一共十个小节,按照从“你拍一”到“你拍十”的顺序排列。每一句结构相同、节奏相同。第二至七小节中都有动物名称。三、学习第1-4小节,结合插图识字学词1.学习第1小节,认识“世界”。(1)学生齐读第1小节,读完说一说动物世界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导朗读:“很新奇”中的“很”要重读,声音要延长,突出新奇。学生交流:动物世界的特点是“新奇”。(板书:动物世界很新奇)教师点拨:新奇的意思是新鲜特别。(2)交流:“世界”是什么地方?预设:地球上所有的地方。(3)拼读“世界”。提示:“世”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2.学习第2小节。(1)展示孔雀和锦鸡的图片,提问:为什么说孔雀和锦鸡是伙伴呢?预设:孔雀和锦鸡外形相似,颜色都艳丽,尾巴都特别长。(板书:孔雀锦鸡是伙伴)(2)理解“锦”的意思。①出示“锦鸡”的图片并提问:“锦鸡”这个名字很奇怪,“锦”是什么意思呢?②出示“锦缎”的图片并提问:你们发现锦缎和锦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预设:颜色都很显眼,都有花纹……教师相机引导:像这种颜色鲜艳的、漂亮的鸡叫——锦鸡,那么这种颜色漂亮的鲤鱼就叫——锦鲤,像这样色彩鲜艳的云霞就叫——锦霞。③教师讲解:“锦”原来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锦缎”,后来逐渐表示色彩艳丽的意思,儿歌中的“锦鸡”,就是因为它的羽毛色彩艳丽,所以才叫“锦鸡”。3.学习第3小节。出示“雄鹰”图片,学习“翔”字。学生拼读词语“飞翔”。(板书:雄鹰飞翔云彩间)点拨:翔,形声字,“羊”提示读音,“羽”提示字义。本义是指盘旋地飞而不扇动翅膀。4.学习第4小节。(1)课件出示大雁摆成特定队形飞翔的两张图片,提问:为什么说“天空雁群会写字”?(板书:天空雁群会写字)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雁飞翔时摆出的队形分别是“人”字和“一”字。了解大雁结队飞翔时的特点。(2)指导书写“写”。教师范写,提示要点:秃宝盖要写的略宽,竖折折钩横笔的折在横中线上。四、玩拍手歌游戏,练读第1至第4小节。1.学生朗读第1至4小节儿歌,教师指导。2.拍手朗读:哪组同学能做拍手歌游戏读一读这四小节儿歌?点拨:朗读儿歌时可以结合语句加一些动作。做拍手儿歌游戏时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两只手先在胸前拍一下,然后拍对方的手,同时读着儿歌。3.同桌之间展示拍手朗读。提醒:注意朗读的节奏。4.教师引读。教师读每小节前半句,学生读每小节后半句,体会诗歌的节奏。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写、丛”等7个字,会写“写字、丛林”等6个词语。2.能流利地朗读儿歌,读出儿歌的节奏,体验儿歌带来的快乐,试着自由创编儿歌。3.感受动物生活的自由、快乐,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拍手歌》。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到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世界孔雀锦鸡雄鹰飞翔雁群2.引导学生开火车读词语。3.学生领读、齐读。二、学习课文,指导书写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四个小节,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至十小节。2.学习第5小节。(1)指名读第5小节。学习会认字“丛”和“猛”。交流: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生字?预设:运用已有经验识记“丛”。出示“丛林”的图片,介绍:茂密的树林叫作“丛林”。预设: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猛”,犭+孟=猛。(2)指导书写“丛、深”。①指导书写“丛”: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左“人”小,右“人”大。左“人”第二笔点在横中线,右“人”第一笔撇伸向左下,“一”居下居中,收笔于捺脚内侧。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随机指导。②指导书写“深”: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左高右低,右半部分上部扁宽,下部宽大,横笔在横中线上,竖笔紧贴竖中线右侧。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书写并点评。3.学习第6小节。(1)指名读第6小节。学习会认字“灵”和“休”。品读“黄鹂百灵唱不休”这句话,想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点拨:黄鹂和百灵本身是鸟,不会唱歌,只会鸣叫,这是一种拟人的修辞手法。(2)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灵”:彐+火=灵。(3)运用字理识字法,识记“休”。点拨:“休”是会意字,表示人靠在大树旁休息。“休”的意思是停止。“唱不休”是说黄鹂和百灵叽叽喳喳不停地歌唱。(4)指导书写“六”。教师边示范书写,边提示点拨:“六”,上下结构,首笔点在竖中线上,长横起笔在横中线上,左低右略高,撇、点分列竖中线两侧。4.学习第7小节。(1)指名读第7小节,识记“熊”“猫”两字。指导“嬉戏”的意思:无忧无虑地玩耍。从而看出熊猫生活的自由自在,非常快乐。(2)指导书写“熊、猫”。①指导书写“熊”:上下结构,上大下小,“能”左右齐平,上“匕”在右上格,下“匕”略大,起笔在横中线上侧,四点底上合下开,左点偏左,第二、三点分写在竖中线左右,末点偏右。学生练写,展评。②指导书写“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底部“苗”略高,左半部分反犬末笔撇从横中线上起笔,右半部分“苗”第四笔竖和横折的横分别在竖中线、横中线上。学生练写,展评。5.学习第8—10小节。(1)齐读最后三个小节,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动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板书:保护动物是大事)(2)思考:为什么说“保护动物是大事”?点拨: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保护动物是一件大事。(3)指导书写“九、朋、友”。“九”: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折弯钩从左上格的横中线起笔,横左低右高,弯钩至竖中线右侧后伸展至左下格出钩。“朋”:左右结构,两个“月”字左窄右宽,顶部左右齐平,两个“月”字分列竖中线左右,“月”中两短横分布在横中线上下。“友”:半包围结构,首笔横在上半格居中,第二笔撇从竖中线上端起笔,撇向左下格,“又”的横撇横段写在横中线上,捺起笔略低于横撇的折点。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三、思考交流1.读一读,说一说。(1)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孔雀大雁老鹰锦鸡黄鹂天鹅提问:其实在鸟类的名字里也藏着它们是鸟类的秘密,你能说说这两组词中加点字有什么相同之处吗?预设:第二组词中加点字都有“鸟”,第一组词中加点字都有相同的部件“隹”。(2)鸟字旁的字与鸟类有关,你还知道哪些鸟字旁的字?(鸡、鸭、鸽、鸣……)(3)课件出示“鸟”的甲骨文,提问:“鸟”的古文字就是一只长尾巴鸟的样子。从“黄鹂”“锦鸡”的名字中,你知道这两种鸟外形有什么特点吗?(4)教师小结:由动物的名字我们能知道这种动物的特点。汉字也很有意思,根据字形我们也能猜测字的大意。2.看一看,想一想。(1)出示课件。雀雁雄鹰教师指导:“隹”这个部件读“zhuī”。猜一猜,“隹”表示什么呢?相机出示“隹”的甲骨文,引导观察。预设:上面部分很像小鸟的头,后面那几撇像小鸟的翅膀,最下面的两竖好像小鸟的脚。(2)教师小结:“隹”也是鸟的象形,但从这种鸟的样子来看,它的尾巴较短,所以“隹”本义是一种短尾巴的鸟。后来,“隹”作为部件和“鸟”一起都表示鸟,对尾巴的长短就没有那么严格的区分了。四、总结归纳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读完后,我们懂得了人和动物是好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板书设计】孔雀锦鸡是伙伴雄鹰飞翔云彩间拍手歌天空雁群会写字丛林深处有猛虎动物世界很新奇保护动物是大事黄鹂百灵唱不休竹林熊猫在嬉戏【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放在一个游戏的环境中,这样的学习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2.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的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生趣,从而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3.课文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识字记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田家四季歌【教学目标】1.认识“季、蝴”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场”,会写“季、吹”等10个字,会写“四季、农事”等5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季、吹、肥、农、事、忙、归、戴”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指导学习“季”字1.出示课文插图,感受四季不同的特点。(板书:四季)2.指导学习“季”字。(1)记忆字形: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季”字的?预设①:对比识字,“季”和“李”很像,比“李”多了一撇。预设②:加一加识字,上边“禾”,下面“子”,合起来就念“季”,季节的“季”。(2)教师指导书写:“季”字上窄下宽,“禾”要写得扁、小,“子”三笔写成,横要长。3.导入新课:下面我们要学习一篇和四季有关的儿歌。(板书:田家、歌)二、初读课文,解读课题1.指名读课文:找四位同学按不同的季节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田家”是什么意思?预设:种田人的家、农家、农村、乡村……2.引导学生读课文:“田家”一年四季要做不同的事,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他们的生活。3.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指导学习第1小节1.导入:走进田家的春夏秋冬四季,看看分别描写了哪些农事?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小结:同学们都非常认真,找到了许多田家四季的农事,接下来,我们先走进田家四季的春季,看看写了些什么。(1)整体感知:春天的田家好美啊!谁来给大家读一读。(2)这就是春季美丽的田家景色,快来找找都提到了哪些景物?预设:春风、花草、蝴蝶、麦苗儿、桑叶儿看图对照春天的景物,形象感知课文。(板书:春季:麦苗嫩,桑叶肥)2.学习生字、词语。(1)指导学习“蝴蝶”。①课件出示图片:春风轻轻吹,花开了,草绿了,蝴蝶飞来了。②出示“蝴、蝶”二字的生字卡片,提问:你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预设:读过的故事书中见过,生活中见过。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虫字旁表示昆虫的意思,右边的“胡”表示读音……(2)指导学习“麦苗”。①出示麦苗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麦子。图文结合:看,这就是麦苗,它长出了麦子,麦粒去壳后,经过一系列工序就制成面粉啦!②由“苗”的字形联想,理解字义:植物刚刚长出来的时候小小的、嫩嫩的,称之为“苗”。③拓展词语:生活中除了麦苗,还有什么苗?(树苗、火苗、鱼苗……)(3)指导学习“桑”字。①认读生字:注意“桑”是平舌音、后鼻音韵母。②出示图片和对应词语,复现生字,再次认读:桑叶、桑树、采桑。③量词填空。一(片)桑叶一(棵)桑树(4)指导学习“肥”字。①引导:春天田家的桑叶儿是怎样的呢?(肥)②练习组词,拓展运用:“肥”字能组什么词呢?预设:肥肉、肥胖、减肥、肥沃、肥美、化肥、施肥。③理解字义:“桑叶儿正肥”这里的“肥”指的是什么?(大、新鲜、茂盛)四、指导学习第2小节1.教师过渡:夏天到了,农民伯伯又在忙什么呢?(1)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小节。注意朗读的节奏。(2)整体感知:夏天里的田家有什么特点?(“农事忙”,人们都忙着做农事。)2.联系上下文体会“农事忙”。(1)了解“农事”:农事指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工作。(2)找“农事”:这一小节中写了哪些农事呢?预设:采桑养蚕,(引导学生了解采桑叶养蚕)插秧。(先引导学生想象,再出示插秧视频了解)(3)农民伯伯每天早上出去干活的时候,天还没亮,晚上回来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真是“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①思考:借助课本插图想一想“戴月光”是什么意思?预设:我从插图中看出来,“戴月光”就是农民伯伯回来的时候很晚了,月亮已经升到半空啦!教师总结:“戴月光”就是指月光洒在了农民伯伯的身上。②理解字义。“戴”这个动作我们经常做。平时我们把东西戴在头上、脸上、脖子上,都用这个“戴”字,想想我们戴过什么?预设:戴红领巾、戴帽子、戴围巾、戴项链、戴手表、戴面具。3.指导书写生字“农、事、忙、归、戴”。(1)指导书写“农”。①记忆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预设:想象记忆;与“衣”对比记忆;生活中常见的“农业银行”等招牌,等等。②指导书写,示范提示:第一笔和第二笔居横中线上侧,捺撇要平衡伸展。③学生先说要领,再练写。(2)指导书写“事”。①师生观察,交流书写要点:横笔较多,各部分要写紧凑。中间“口”要稍窄略扁。②学生练写,展评。(3)指导书写“忙”。①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忄”注意笔顺,先两边,后中间,横笔从右点下方起笔,竖折从田字格中心起笔,收笔窄于上面横笔右端。②学生练写,展评。(4)指导书写“归”。①教师范写,提示要点:左窄右宽,第四笔在横中线上,右端不出头。②学生练写,展评。(5)指导书写“戴”。①一边范写,一遍提示要点:注意笔顺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土”下横从左上格延至又上格,左低右高;“戈”斜钩是这个字的主笔,起笔高,收笔低,撇从横中线上起笔,写到右边下,穿插过去。②学生描红,展评后再练写。五、布置作业1.练习本课生字。2.尝试背诵前两小节儿歌。第2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多音字“场”,会写“辛、苦”2个字,会写“四季、农事、月光、辛苦、棉衣”5个词语。2.背诵课文。3.了解田家四季农事,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请一位同学当小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考一考其他同学。2.课件出示词语,并检查认读。3.尝试背诵课文前2个小节。4.听写上节课所学的字。(季、农、事、戴)二、指导学习第3小节1.导入第3小节: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田家春季的美和夏季的忙,这节课我们看看秋季和冬季分别描写了哪些农事。(1)指名读第3小节,指导学生读出节奏。(2)理解“稻上场”的意思。稻上场:指的是把稻谷放在平坦的空地上晾晒。(板书:秋季:在场上收稻谷)(3)学习多音字“场”。①正音:多音字“场”在这里读“chánɡ”,指平坦的空地,一般是用来打谷、晒粮食的地方。②出示词语“打场”(chánɡ)和“场院”(chǎnɡ),学生标注正确的拼音。借助配图区分第二声和第三声。点拨:理解“场”大多数情况下读第三声,表示“处所,能适应某种需要的较大的地方”,如“操场、球场、广场、菜场、农场”等。本课的“场”读第二声,专指“平坦的空地,多半用来脱粒,晒粮食”,如“打场”。2.品读句子。(1)在第三小节中有个句子写得很形象,你们发现了吗?(谷像黄金粒粒香)提问:“谷”为什么被比作黄金呢?预设1:看图,秋天里成熟的谷子黄澄澄的,像黄金的颜色。预设2:谷子像黄金一样宝贵,凝结着农民伯伯的汗水。(2)品读“身体虽辛苦”,体会感情。①指导学习“虽”:“虽”是平舌音,虽然的意思。②理解“辛苦”:除了农民伯伯,还有谁辛苦?预设:环卫工人、交警叔叔、老师、工人师傅、解放军叔叔……3.理解“喜洋洋”。(1)引出词语“喜洋洋”:面对丰收,人们的心情怎样?(2)拓展其他表示喜悦心情的ABB形式的词语,乐呵呵、笑哈哈、美滋滋等。4.指导书写生字“辛、苦”。辛:第二横最长,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竖”和竖中线重合。苦:第二横最长,写在横中线上,中间的小竖较短稍倾斜。三、指导学习第4小节1.指名读第4小节,引导学生读出节奏。2.提问:农民伯伯冬天在做什么?(制棉衣)提问:冬季农民伯伯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点拨:从“笑盈盈”一词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喜悦。(板书:冬季:农事了,笑盈盈)3.指导朗读,读出节奏。四、朗读课文,体会儿歌特点1.同学们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下面同学们自由读全文,看一看每一小节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每一小节的字数相同。点拨:儿歌的字数整齐一致,读起来特别有节奏感。2.再读全文,读出韵味:圈出每一行最后一个字,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它们的读音特别像。点拨:读儿歌的时候像老师这样把末尾读起来特别相似的字音读得突出一些,儿歌就更有韵味了,你们也来试一试。五、布置作业1.除了文中提到的农事活动,你还知道哪些农事活动?2.背诵全文。【板书设计】田家四季歌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万物萌芽生长农事忙收获喜洋洋农闲时光欢乐【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图文结合、字理识字等方法认字,借助组词巩固识字,加强语言训练。再通过朗读儿歌等来巩固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诵读连为一体。2.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集体诵读、同桌合作读、创设情境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农家人的辛劳,在读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2.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3.阅读《十二月花名歌》,初步了解正月至腊月中每月开花的花名和特点。【教学重点】1.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2.背诵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初步了解名言的意思。【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懂得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初步建立部首的概念,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教学过程】一、复习音序查字法。1.教师拿出一本字典,师生共同回忆一年级时学习的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的方法。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音序查字法?教师小结:当我们写话时遇到不会写的字,知道它的读音,就可以通过音序查字法来查找这个汉字。3.过渡:这节课,我们再学习另一种查字典的好办法。(板书课题:查字典)二、呈现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学习1.课件出示儿歌,请学生自由读儿歌,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2.交流:读儿歌的时候,你们遇到了哪些不认识的字?预设:葡、萄、紫、狐、狸、笨、酸。3.提问:读书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学生交流、汇报。4.小结: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板书:部首查字法)三、演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以“狐”为例,教师示范部首查字典的方法。教师提问:当我们读书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遇到不认识的字,如“狐”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来解决。教师板书:部首查字法在示范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翻开字典,跟随老师的指导一起查找:(1)要查“狐”字的读音,先确定这个字的部首是“犭”,再数数部首“犭”的笔画,共三画。(2)在“部首目录”里的“三画”中找到部首“犭”和它所在的页码。(3)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犭”部。再数数“狐”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然后在相应位置找到“狐”字和它在正文中的页码。(4)按照页码,在正文中就可以查到“狐”字了。4.师生共同回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教师出示部首查字法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小小字典手中拿,看我来把汉字查。定部首,数笔画,部首目录找到它。部首外,再数数,检字表中找页码。快快找,快快翻,找到正文字音出。5.鼓励学生读一读小儿歌,交流儿歌每一句的意思,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适当讲解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