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课件-颤证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颤证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颤证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颤证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课件-颤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颤证目录1概述病因病机3诊断和鉴别诊断4辩证论治壹贰叁肆壹概述12

颤震是指由年老体虚、饮食损伤、情志、劳倦、其他慢性病证导致筋脉失荣失控,以头身肢体不自主地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代亦称.“颤振”或“振掉”。本病老年人发病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多呈进行性加重。定义23西医学范围某些椎体外系疾病和某些代谢失常性疾病所致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麻痹、肝豆状核变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凡具有颤证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历史沿革《内经》对本病已有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掉”字,即含震颤之义。《素问·脉要精微论》有“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之论。

孙一奎《赤水玄珠·颤振门》又提出气虚、血虚均可引起颤证,治法为“气虚颤振,用参术汤”。

张璐《张氏医通·颤振》认为本病多因风、火、痰、瘀、虚所致,并载列相应的治疗方药十余首,使本病的理法方药认识日趋充实。贰病因病机1.年老体虚2.情志过极3.饮食不节4.劳逸失当病因1.年老体虚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气血阴阳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2.情志过极情志郁怒伤肝,气机不畅,阳气内郁化热生风而成;思虑伤心脾,气血化源不足,筋脉失养;脾虚不运,聚湿生痰,痰浊流窜经络,扰动筋脉。病机3.饮食不节滋食膏粱厚味或嗜酒成癖,聚湿生痰,痰浊阻滞经络而动风;或滋生内热,痰热互结,壅阻经脉而动风;因饥饱无常,过食生冷,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乏源,致使筋脉失养而发为颤证。4.劳逸失当过劳伤筋,过逸气缓脾滞血少筋脉失养。病机(续)基本病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又有肝阳化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瘀血生风、痰热动风之不同。病位:在筋脉,与肝、肾、脾密切相关。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其中以阴津精血亏虚为主;标为风、火、痰、瘀为患。病机总结病机总结(续)4病机转化:本病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虚。病机转化亦是围绕着着几方面。风以阴虚生风为主,也有阳亢动风或痰热动风;痰因脾虚水湿不化而成,也有热邪煎熬津液而成;痰邪多与肝风或热邪兼夹为患致使筋脉失养致颤,痰郁日久也可化热生风而成颤。火有虚火、实火之分,虚火为阴虚生热花火,实火为五志过极化火,二者皆可致颤,且虚实之间可以转化。久病多瘀,瘀血常与痰浊兼夹阻滞经脉,影响气血运行,筋脉肌肉失养而成颤证。

叁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1临床特征:具有头部及肢体摇动、颤抖的特定临床表现。轻者头摇肢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肢体震颤不已,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继见肢体不灵,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呆滞,口角流涎等症。2病史: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起病隐袭,渐进发展加重,不能自行缓解。诊断(续)3辅助检查:测血压、查眼底,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脑部疾病的确诊;眼底角膜色素环(K-F环)检查,血铜、尿铜的测定和肝功能的检查,有助于诊断因铜代谢异常引起的颤证;检测T3、T4及甲状腺功能,有助于内分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1颤证与瘛疭的鉴别:

瘛疭即抽搐,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抽搐多呈持续性,有时伴短阵性间歇,手足屈伸牵引,弛纵交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两目上视,神昏等症状;

颤证是一种慢性疾病过程,以头颈、手足不自主颤动、振摇为主要症状,手足颤抖动作幅度小,频率较快,而无肢体抽搐牵引和发热、神昏等症状,再结合病史分析,二者不难鉴别。12辨标本: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辩证要点1

辨虚实肝肾亏损,气血衰弱为虚;风火痰扰动筋脉者为实;久病年老者多虚,暴发体壮者多实。2肆辩证论治23治疗原则

初期,本虚不明显,常见风火相煽、痰热壅阻之标实证,治疗当以清热、化痰、熄风为主;

病程较长,其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本虚之象逐渐突出,治疗当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兼以熄风通络。本病多在本虚的基础上导致标实,因此治疗更应重视补益肝肾,治病求本。23分证论治1.风阳内动

证候:肢体颤动幅度较大,程度较重,心情紧张时颤动加重,眩晕头胀,腰膝酸软,耳鸣如蝉,失眠多梦,面赤烦躁,易激动,口苦而干,或伴有肢体麻木,语言迟缓不清,流涎,尿赤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病因病机:本证因肝肾阴虚不能制约亢阳,阳动无制,化火生风,扰动筋脉出现肢体震颤而形成。本证以肢体颤动幅度较大,眩晕头胀,面赤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为审证要点。治法:镇肝息风,舒筋止颤。

方药:天麻钩藤饮合镇肝息风汤加减。

临证加减:参教材23分证论治2.痰热动风证候:头摇不止,肢麻震颤,甚则手不能持物,四肢不知痛痒,头晕目眩,胸闷泛恶,口苦口黏,甚则呕吐痰涎。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病因病机:本证因各种原因导致痰热痰热内蕴生风,出现肢体摇动而形成。以头摇肢麻震颤,胸闷泛恶,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审证要点。治法:清热化痰,平肝息风方药:导痰汤加味。临证加减:参教材23分证论治3.气血亏虚证候:头摇肢颤,表情淡漠,面色萎黄无华,眩晕,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动则汗出气短,纳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无力或沉细弱。病因病机:本证因各种原因导致气血亏虚本证主要病机为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出现肢体震颤而形成。以头摇肢颤,面色萎黄无华,神疲乏力,汗出气短,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或沉细弱为审证要点。气治法:益气养血,濡养筋脉。方药:人参养容汤加味。临证加减:参教材23分证论治4.髓海不足证候: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失眠,健忘,老年患者常兼有寤寐颠倒,啼笑反常,言语失序,重则痴呆。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红绛无苔,脉象细数。病因病机:本证因各种原因导致髓海不足,神明失养,肢体筋脉失主出现震颤而形成。以头摇肢颤,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舌淡苔白,或红绛无苔,脉象细数为审证要点。治法:填精益髓,育阴息风。方药:龟鹿二仙丹合大定风珠。临证加减:参教材23分证论治5.阳气衰微证候:头摇肢颤,筋脉拘挛,四肢麻木,畏寒肢冷,心悸气短懒言,动则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稀溏。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病因病机:本证因各种原因导致阳气虚衰,肢体静脉失于温煦,筋脉不用出现震颤而形成。以头摇肢颤,四肢麻木,畏寒肢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迟无力为审证要点。治法:补肾助阳,温煦筋脉。方药:地黄饮子加减。临证加减:参教材预防调护

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忌暴饮暴食及嗜食肥甘厚味,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