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技术-颅脑MRI检查技术_第1页
MRI检查技术-颅脑MRI检查技术_第2页
MRI检查技术-颅脑MRI检查技术_第3页
MRI检查技术-颅脑MRI检查技术_第4页
MRI检查技术-颅脑MRI检查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MRI检查技术1.颅脑不同部位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2.颅脑高级序列的临床应用价值3.颅脑各种MRI检查的质量控制重点难点2024/7/109:482

(一)适应证1.颅脑外伤尤适用于CT检查阴性者。2.脑血管性疾病脑梗塞、脑出血、脑血管畸形等。3.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囊肿等。4.颅内感染与炎症。5.脑部退行性病变。6.脑白质病变。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37.颅脑先天性发育异常、脑积水、脑萎缩。8.颅骨骨源性疾病。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4

(二)检查技术1.线圈及体位(1)线圈:头单通道线圈、头多通道线圈、头正交线圈、头相控阵线圈以及头颈联合线圈等均适用。(2)体位:仰卧,头先进,眉间线对线圈中心,定位线对线圈中心及眉间线。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52.成像方位横、矢、冠状三平面定位像,用于设置不同方位的扫描层面。(1)横断面成像:扫描层面平行于前—后联合连线,及两侧颞叶底部连线。扫描范围包含鼻咽、小脑至颅顶。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6预饱和带:可在扫描层面范围下方设置预饱和带,消除血流搏动伪影。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7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

颅脑横断面MRI:a,b,c示横断面扫描定位线,在扫描野下方设预饱和带,以减少血管搏动伪影。d示横断面T1WI像。2024/7/109:488(2)矢状面成像在横轴面像上扫描层面与大脑正中矢状裂平行。在冠状位定位像上与大脑正中矢状裂、脑干及延髓平行。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9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扫描范围视病情包含病灶或全脑。颅脑矢状面MRI:a,b,c示矢状面扫描定位。d示矢状面T2WI像2024/7/109:4810(3)冠状面成像在横断面图像上设置冠状面扫描层面与大脑正中矢状裂垂直。在矢状位像上扫描层面与脑干大致平行。扫描范围视病情包含病灶或全脑。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11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颅脑冠状面MRI:a,b,c示冠状面扫描定位。d:冠状面T1WI像2024/7/109:4812

(二)检查技术

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

平扫常规序列组合:横断面的T1WI、T2WI、T2W-FLAIR+矢状面的T2WI或T1WI或冠状面的T1WI。必要时加T2*WI、SWI、DWI序列及脂肪抑制技术。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13

序列特点:T2W-FLAIR对病灶更敏感,能检出被脑脊液掩盖的病灶,如蛛网膜下腔出血;T2*WI对急性脑出血较敏感;DWI序列对脑梗塞较敏感,尤其对早期及超早期脑梗塞最敏感。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14

增强扫描:采用T1WI序列作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增强T1WI序列可加用脂肪抑制技术抑制脂肪高信号。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15

(二)检查技术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

(2)参数:

基本参数:FOV200~250mm,层厚5~6mm,层间隔为相应层厚的10~20%,矩阵128~400×256~512。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16

序列参数:SE-T1WI序列TR300~800ms,TE5~30ms;SE-T2WI序列TR2000~4000ms,TE80~120ms;T2-FLAIR序列TR2000~9000ms,TE80~120ms,TI1500~2500ms;T1-flair序列TR1000~1500ms,TI700~1000ms,TE5~30ms。

相位编码方向:横断面成像取左右向,矢状面成像取前后向,冠状面成像取左右向。

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17

常用对比剂:GD-DTPA,常规剂量为0.1mmol/kg体重,以0.5~1ml/S速度静脉注射。

增强扫描:层面与平扫保持一致。一、颅脑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18颅脑MRI检查技术(一)适应证

1.显示脑动脉瘤、脑血管狭窄和闭塞、脑动—静脉畸形及其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2.显示脑血管内动脉期、毛细血管期和静脉期;

3.显示肿瘤血管的血供情况及肿瘤压迫邻近血管结构并使之移位的情况,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20

(二)检查技术1.3D-TOF-MRA:用于流速较快的动脉血管。(1)线圈及体位1)线圈:各种头线圈及头颈联合线圈。2)体位:同颅脑MRI。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21(2)成像方位取横断面扫描。扫描块层面与多数颅内动脉走行垂直或成角。扫描层数根据病情而定。可单个3D块,也可多个3D块重叠衘接扫描。预饱和带设置在颅顶,饱和矢状窦及其引流静脉血流。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22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

颅脑3D-TOF-MRA:a,b示3D-TOF-MRA的3D块定位,在3D块上方设置预饱和带,以饱和矢状窦及其引流静脉。c示3D-TOF-MRA原始图像。d示原始图像经MIP重键后的血管造影像。2024/7/109:4823(二)检查技术1.3D-TOF-MRA:

取消预饱和带—可同时显示动-静脉畸形的动脉、畸形血管及引流静脉。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24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

颅脑3D-TOF-MRA无预饱和带成像:a,b示3D块定位,不设预饱和带,以使静脉显影。c,d示MIP重建后三维血管像,显示正常动脉、右侧AVM畸形血管、粗大的引流静脉及矢状窦、乙状窦2024/7/109:4825

(二)检查技术1.3D-TOF-MRA:(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3D-TOF-FLASH快速梯度回波序列。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262)参数:TR=20~40ms,TE=最短。例如,3.34~10ms,FOV200~220mm,层厚0.5~2.5mm,层间隔0,重叠覆盖层面(overlap)1~2mm,矩阵128~400×256~512,激励角20°~30°。因场强、机型等而有所不同。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27(二)检查技术1.3D-TOF-MRA:(4)技术要点1)扫描层面与大多数动脉走向垂直或成角。2)扫描参数与序列对应。3)单块3D块扫描厚度不宜过厚,太厚流出端血管信号衰减严重。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284)多种技术提高血管信号与背景组织之间的对比度及改善血管信号均匀度、分辨率等。5)图像后处理:原始图像经MIP产生三维血管解剖图。重建后MIP图可作任意方位、角度旋转;亦可对兴趣区进行靶MIP重建,减少背景噪声,提高兴趣区血管病变的检出率。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29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

颅脑3D-TOF-MRA的MIP图多视角旋转:图示颅脑3D-TOF-MRA经MIP重建后,在轴位像上绕颅脑上下轴旋转半周,获取多角度血管MIP像。2024/7/109:4830

(二)检查技术2.2D-TOF-MRA:主要用于矢状窦、乙状窦的静脉血管成像。(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取斜矢状位或冠状位成像。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31斜矢状位扫描范围比冠状位小(颅脑左右劲比前后径小),可节省扫描时间。斜矢状面扫描层面:与颅脑正中矢状面大约成15度角使层面最大限度地与尽量多的颅内静脉成角。扫描范围:包含左右侧乙状窦外缘。预饱和带:在FOV下方设置预饱和带,消除动脉血流影像。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32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

颅脑2D-TOF-MRV斜矢状面成像:a,b,c示2D-TOF-MRA斜矢状面扫描定位。d,e,f示2D-TOF-MRV的MIP重建后的图像。2024/7/109:4833

(二)检查技术2.2D-TOF-MRA:主要用于矢状窦、乙状窦的静脉血管成像。(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冠状位扫描方位。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34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颅脑2D-TOF-MRV冠状面成像:a,b示2D-TOF-MRV冠状面扫描定位。c,d示2D-TOF-MRV的MIP重建图像。2024/7/109:4835

(二)检查技术2.2D-TOF-MRA:(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

(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2D-TOF-FLASH-快速梯度回波序列。2)参数: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36TR=最短,TE=最短,激励角500~700。FOV200~220mm,层厚0.5~2.0mm,层间隔0或overlap-20~50%(重叠覆盖层厚的20~50%,矩阵192~256×256~512,激励次数1~2次。或者TR=最短,例如,20~40ms,TE=最短,例如4.9~10ms,FOV200~220mm,层厚1.5~2.0mm,层间隔0,矩阵128~400×256~512,激励角40°~60°。因场强、机型等有所不同。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37

(二)检查技术2.2D-TOF-MRA:(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3)成像序列及参数

(4)技术要点1)层面与大多数动脉血管走向垂直或成角。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382)扫描参数与序列对应。3)由于是2D扫描,因此,无3D块扫描的末端血管信号低于起始端的血管信号不均匀现象。(5)图像后处理:与3D-TOF-MRA相同。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39

(二)检查技术2.2D-TOF-MRA:(6)与3D-TOF-MRA比较:2D-TOF-MRA流入饱和效应小,可采集较大范围。流动-静止对比好,对慢速血流、血流方向一致的血管显示好。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403D-TOF-MRA流入饱和效应明显,成像块厚度受流速制约,信噪比好。2D-TOF-MRA层面厚,空间分辨力差,相位弥散强,弯曲血管信号有丢失。3D-TOF层厚较薄,空间分辨力高,对复杂弯曲血管的信号丢失少。相同容积2D-TOF-MRA较3D-TOF-MRA成像时间短。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41

(二)检查技术3.3D-PC-MRA(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取矢状面或冠状面扫描。矢状面扫描范围比冠状面少,扫描时间短。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42矢状面扫描层面与大脑正中矢状裂平行。范围包含全颅外缘。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43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颅脑3D-PC-MRA:a,b,c示3D-PC-MRA矢状面扫描定位。d示3D-PC-MRA的MIP图,示异常血管团及引流静脉入矢状窦。2024/7/109:4844(二)检查技术3.3D-PC-MRA(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3D-PC-MRA梯度回波序列。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452)参数:参考TR=20~60ms,TE=最短,例如,4.6~10ms,FOV200~250mm,层厚0.5~2.0mm,层间隔0,矩阵128~400×256~512,激励角10°~20°。PCVelocity流速编码值:静脉取10~30cm/s,动脉取75cm/s。流速比流速编码预设值高的血流产生高信号,比预设值低的血流信号降低或消失。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46(二)检查技术3.3D-PC-MRA(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3)成像序列及参数(4)技术要点1)成像方位取颅脑矢状面或冠状面均可。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472)参数应与序列对应。正确设置靶血管流速编码值。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48(二)检查技术3.3D-PC-MRA(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3)成像序列及参数(4)技术要点

(5)图像后处理:同TOF-MRA。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49(6)特点:①仅血流呈高信号,背景抑制优于3D-TOF法。②空间分辨率高。③成像容积内信号均匀一致。④有很宽的流速敏感范围,可显示动脉与静脉。⑤能定量和定性分析,但成像时间较长。可用于分析可疑病变区的细节,检查流量与方向,大量血肿未吸收时,观察被血肿掩盖的血管病变。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0(二)检查技术4.2D-PC-MRA(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取冠状面扫描,范围可视兴趣区而定。(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2D-PC相位对比梯度回波序列。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12)参数:TR=20~40ms,TE=最短,例如,4.6~10ms,FOV200~250mm,层厚40~100mm,矩阵128~400×256~512,激励角10°~20°,1次激励。PCVelocity流速编码值10~40cm/s。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2(二)检查技术4.2D-PC-MRA(1)线圈及体位:同3D-TOF-MRA。(2)成像方位:取冠状面扫描,范围可视兴趣区而定。(3)成像序列及参数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3(4)图像后处理:直接获得血管造影像,无需特殊处理。(5)特点:仅血流成高信号,采集时间短。用于需极短时间成像的病变。用于3D-PC-MRA的流速筛选预测,多用于静脉系成像。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4(二)检查技术5.3D-CE-MRA:用于颅脑大面积血管病变。显示不同时相动脉或静脉病变。(1)线圈及体位:同颅脑MRI。(2)成像方位:矢状面或冠状面扫描均可。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5定位方法同颅脑MRI。扫描范围包含全颅外缘。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6

(二)检查技术5.3D-CE-MRA:(1)线圈及体位(2)成像方位(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快速动态采集3D-FLASH梯度回波序列。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72)参数:TR=最短(如5.1~10ms),TE=最短(1.5~2.0ms)。FA=30°~40°,层厚0.5~2mm,层间隔0或覆盖重叠扫描。FOV=400~440mm,矩阵110~192×400~512。0.5或1次激励。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8(二)检查技术5.3D-CE-MRA:(4)技术要点:1)建立肘静脉通道三通管接50ml生理盐水及Gd-DTPA(0.2mmol/kg体重)2)矢状面3D快速扫描蒙片团注Gd-DTPA(0.2mmol/kg体重)动态扫描2期以上(动脉期和静脉期)。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59(二)检查技术5.3D-CE-MRA:(4)技术要点:3)开始扫描时间的计算①按公式计算:Ts=Tt-1/4Ta。Ts-扫描开始时间,Tt-药达峰时间,Ta-数据采集时间。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60②根据血管生理循环时间估算。③透视触发:在透视序列扫描过程中,同时推注对比剂观察到颈内动脉起始段有对比剂后,即刻转入CE-MRA序列扫描。

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61(二)检查技术(4)技术要点:3)开始扫描时间的计算①按公式计算②根据血管生理循环时间估算。③透视触发④智能感应触发序列: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62预设对比剂感应兴趣区于颈内动脉起始段;注射对比剂后智能感应对比剂;程序自动转入数据采集扫描过程。⑤超快速序列动态扫描:注射对比剂同时开始超快速连续多期动态扫描(3-5秒/期),可获得几乎实时的动态图像,无需预算开始扫描的时间。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63

(二)检查技术(5)图像后处理减影处理去背景突出血管高信号影像。MIP重建产生连续的三维血管造影像。多角度旋转MIP像。二、颅脑MRA扫描技术2024/7/109:4864颅脑MRI检查技术(-)适应证垂体微腺瘤垂体腺瘤鞍区肿瘤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病变骨源性疾病外伤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66

(-)适应证(二)检查技术1.线圈及体位同颅脑MRI。2.成像方位矢状面:在冠状面定位像上层面平行并经过垂体柄长轴。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67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垂体矢状面MRI:a,b,c示垂体矢状面扫描定位。d示垂体矢状面T1WI像。2024/7/109:4868(-)适应证(二)检查技术1.线圈及体位同颅脑MRI。2.成像方位冠状面:在矢状面像上层面平行并经过垂体柄长轴。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69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

垂体冠状面MRI:a,b,c示垂体冠状面扫描定位。d示垂体冠状面T1WI增强像,图示垂体柄偏歪,提示垂体微腺瘤可能。2024/7/109:4870

(二)检查技术1.线圈及体位2.成像方位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以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及T2WI为主。如需鉴别鞍区病变的出血或脂肪成分,则需加做T1WI-FS序列。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71

(二)检查技术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2)参数:小视野及薄层扫描。FOV160~200mm,过样采集,以消除小FOV产生的倦折伪影。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72层厚2~5mm(微腺瘤2mm),层间隔=0或层厚×10~20%,矩阵128~256×256~448。T2WI序列:TR=2000~4000ms,TE=90~120ms,激励角150°~160°,激励次数1~2。T1WI序列:TR=300~700ms,TE=10~30ms,激励角150°~160°,激励次数2~4。T1WI动态扫描序列(梯度回波):TR=40~60ms,TE=5~10ms,激励角60°~80°,激励次数1~2。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73

(二)检查技术4.技术要点(1)薄层、高分辨率扫描。(2)动态增强:微腺瘤及小于1cm的垂体瘤尤需作动态增强扫描,即多时相采集。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74方法:冠状面或矢状面T1WI-fs序列快速动态连续成像6~10次时相不等,单次采集时间30s以内,在保证图像信噪比前提下时间越短,时间分辨率越高,动态效应越好,第一时相采集后,立即静脉团注对比剂,注射速率2-3ml/s,连续采集全部时相。(3)普通增强:适用于大于1cm以上的垂体病变或鞍区病变。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75方法:采用Sag-T1WI和Cor-T1WI加脂肪抑制,层面与平扫保持一致,必要时作横断面扫描。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76(二)检查技术1.线圈及体位2.成像方位3.成像序列及参数4.技术要点5.图像后处理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77动态增强的原始图像,可进行T1灌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三、鞍区MRI扫描技术2024/7/109:4878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

垂体MRI动态T1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a:分析结果数据显示。

b:T1灌注时间-信号强度变化曲线显示,横轴为扫描动态周期(秒),纵轴为信号强度。

c:T1动态增强原始图像。

d:强化峰值通过时间图(TTP图)2024/7/109:4879颅脑MRI检查技术(-)适应证脑桥小脑角区病变面听神经颅内段病变内听道病变颞岩骨病变等。四、脑桥小脑角区扫描技术2024/7/109:4881(二)检查技术1.线圈及体位同颅脑MRI。2.成像方位横轴面平行于前颅底窝。矢状面平行于颅脑矢状面。冠状面平行于颅脑冠状面及/或脑干、延髓上下长轴线。

四、脑桥小脑角区扫描技术2024/7/109:4882

三、鞍区MRI扫描技术脑桥小脑角MRI:a,b:横断面扫描定位,扫描野下方设预饱和。

c:冠状面扫描定位。

d:矢状面扫描定位四、脑桥小脑角区扫描技术2024/7/109:4883

(二)检查技术1.线圈及体位2.成像方位3.成像序列及参数(1)序列:常规平扫:薄层横轴面T2WI、T1WI、T2W-FLAIR序列及矢状面、冠状面T1WI/T2WI序列扫描。四、脑桥小脑角区扫描技术2024/7/109:4884必要时如胆脂等瘤:加脂肪抑制技术。观察神经与血管比邻关系:3D-T1WI-MRA、3D-T2WI-水成像序列。观察内听道病变:3D-T2WI水成像序列。

四、脑桥小脑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