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张衡传
国学品读
1.【读】祸兮,福之所倚;2.【读】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
福兮,祸之所伏。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
——《老子•五十八章》拙,大辩若讷。
【品】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老子•四十五章》
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品】最完美的东西,好似有残缺,
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但它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
的结果。空虚一样,但它不会穷尽。最正直的
【悟】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是东西,好像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
永恒不变的,祸的背后也许是好似最笨拙的一样;最卓越的辩才,
福,福的后面可能暗藏祸,正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悟】形式的完美就会暴露内在的不
以为人处世要懂得居安思危,足,真正有学问的人反而更谦虚好
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学。做人要注重内在的修为。一个完
悲。以淡然超脱的态度看世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在内
界,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心修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
,我预习我达标
一、基础积累
(一)古今异义
1.常丛容淡静
古义:举止稳重。今义:不慌不忙,镇静。
2.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就职。今义:不可以。
3.公车特考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4.覆盖厚J弯无际
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而严密。
5.振声激场①,伺者国/②觉知
①.占义:声音激越响亮。今义:激动昂扬。
②古义:凭借这些。今义:表结论的连词。
6.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义:方向。
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几件事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方面。
7.讽议在布
古义:君王身边的侍从。今义:方位名词。
8.衡下手,治威严,整法度
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
(二)一词多义
1.属
(1)衡少善属文(动词,连缀)
⑵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名词,辈)
⑶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动词,属于)
⑷举酒属客(《赤壁赋》)(动词,劝人饮酒)
⑸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通“嘱”)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名词,类)
⑺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动词,掌管)
2.制
⑴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名词,形制、构造)
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动词,控制)
(3)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动词,统领、统率)
(4)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名词,规模)
3.乃
⑴衡乃诡对而出(副词,就)
⑵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副词,才)
⑶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副词,竟)
(4)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代词,你的)
4.就
⑴连辟公府不就(动词,就任)
⑵金就砺则利(《劝学》)(动词,接近、靠近)
⑶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动词,上,登上)
(4)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动词,成功)
5.于
⑴游于三辅(介词,表处所,在)
⑵虽才高于世(介词,表比较,比)
⑶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词,表范围,在……方面)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名词活用作动词
皆共耳之(递眼色)
2.名词作状语
町天下承平日久(当时)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妙尽璇机之本(道理)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大将军邓鹭奇其才(以……为奇)
(四)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L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译文: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2.游于三辅。(状语后置,“游”的状语“于三辅”后置)
译文:在三辅一带游学。
3.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语意表被动)
译文:(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
就任。
4.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被动句,无标志的被动形式,“征、拜”
都有被动之意)
译文:向皇帝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却被征拜担任尚书。
5.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省略句,“因”后省略“之”)
译文: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讽喻规劝朝廷。
6.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状语后置,“饰”的状语“以篆文山龟鸟
兽之形”后置)
译文:(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装饰。
7.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状语后置,“验”的状语“以事”后置)
译文:用事实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8.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有”的宾语“之”前置)
译文:自从有书典文献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
9.果地震陇西。(省略句,“地震”后省略介词“于”)
译文: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
10.永和初,出为河间相。(省略句,应为“(衡)出为河间相”)
译文:永和初年,(张衡)出京做河间王(刘政)的相。
二、内容感知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
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全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
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
C.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
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
D.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
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
【解析】选A。“他的著作也全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错,如《二京赋》
就是文学作品。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记叙的重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1)张衡的品格和文才;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政治才干。
⑵张衡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
,我博览我掌逞
一、魅力作家
述汉成书,以正一代得失一一范晔
生平: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顺阳(今
河南淅川)人。出身士族,自幼博览群书,才华横溢,通晓音律。官至
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因参与拥戴彭城王刘义康即位,事败被杀。
成就:范晔继承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思想,打破朝代断限,
尽量把某一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果描述清楚。他还是第一位
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
代表作品:《后汉书》《春秋谷梁传注疏》《双鹤诗序》。
•经典觅珠
《后汉书》名句
1.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3.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6.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二、文学常识
体大思精,信称良史一一《后汉书》
《后汉书》为范晔所撰纪传体史书。原计划写10纪、10志、80
列传,共100卷。由于范晔蒙冤遇害,10志没有完成。南朝刘昭为《后
汉书》作注时,将晋朝司马彪的《续汉书》8志折为30卷补入范书。
《后汉书》虽然继承了《史记》《汉书》的体例,但并不完全囿于
旧有的模式,而是针对东汉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特点创设了一些新的篇
目,拓展了史书的内涵。
【拓展链接】
古代官职变动
类别常用说法
征、辟、荐、举、拜、选、除、授、赏、封、起、
授予官职
察、仕
罢免官职罢、细、黜、免、夺
提升官职升、擢、拔、陟、进、晋、力口
降低官职谪、贬、放、左迁、左除、左转、出宰、窜
调动官职迁、徙、转、调、补、改、出
兼代官职兼、领、行、署、权、判、假、摄、守
告老、解官、请老、乞身、乞骸骨、移病、移疾、
辞去官职
致仕
三、脉络梳理
,无骄尚之情]「(举一不行)
■{不慕名利卜T辟一不就)
■(敢于讽谏)U召一不应)
日一、品格文才)
■(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一全面发展1
{才高于世,奇其才一世所罕见〕
张
d善机巧一作浑天仪)
衡
传I二、科学成就)■(善术学一著《灵宪”算罔论》一略写)
[{时间.名称?1
闸
q造候风地动仪〃构造、功能)-
互
、为河间相q效验、使用?
三、政治才干
:称为政理
四、内容概览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等方面的贡献,
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突出他一生中辉煌的科学
成就,赞扬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
张衡的由衷敬佩。
S
精读析文-合作学习
一、阅读课文第1〜3段,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展》(写文章),游(游学、游
历,指考察、学习)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⑴常从容淡静,不好穿毯(结交)俗人。永
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⑵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不逾侈(过度奢侈)。衡乃圾(仿照)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国(介
词,凭借)以讯速(讽喻规劝)。精思停含(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
修辞),十年乃(才)成。大将军邓鹭奇其才,累召不应。⑶
衡善机巧(指器械方面制造的巧妙),尤然学(用心思)于天文阴
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⑴,M(两次)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本(道理),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
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转任官职)复为太史令。衡不事(趋附)当世,所
居之官辄积年不侬(调动官职)。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名字、籍贯。
B.“少善属文”说明他自幼聪颖,具有先天的禀赋,是其成功的关键。
C.“贯”“通”二字突出他学习时注重消化理解,融会贯通。
D.作者记述张衡在仕途上的坎坷,也反衬他在科学研究上的专注。
【解析】选B。“是其成功的关键”不准确,由原文可知,更与其后天
的学习密不可分。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B.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C.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D.太史令:古代官职名,多由宦官担任,掌管国家图籍、历法、祭祀。
【解析】选D。错在“多由宦官担任“,没有这种规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文:虽然才华高于世人,但是没有骄傲自大的神情。
(2)译文:(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
去就任。
⑶译文:大将军邓鹭认为他的才华奇特,屡次召他做官,他也不去应
召。
(4)译文: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数,由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
中。
二、阅读课文第4段,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阳一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男号(即圆径,圆的直
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⑴中有郁桂(粗
大的铜柱),傍行八道,施朱(枢纽、关键)发机(机件)。外有八龙,首
衔铜丸,下有蟾蛛,张口承(承接)之。其牙机巧期(巧妙构造),皆隐
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没有空隙)。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
而蟾蛛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里(虽然)一龙发机,而七首
不动,寻其方面(方向),乃(就)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⑵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⑶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全,
都)怪其无证(应验)。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叹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重点介绍了能代表张衡的科学成就的候风地动仪,不足两百字,
文字精简平实而又清楚明白。
B.本段文字详尽记述了地动仪的制造时间、质地材料、形状大小、内
外结构、外表装饰、工作过程、功能作用等。
C.介绍地动仪构造特点时用“中”“傍”“外”“下”四个方位词为序,
从外到里,从上到下简明地写出其构造部件。
D.关于候风地动仪的说明和记叙,条理分明,准确清楚,使没见过候
风地动仪的人,能大体上了解它的构造。
【解析】选C。“从外到里”不准确,由文本可知,应为“从里到外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嘉:汉顺帝年号(132-135)。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京师:指京城,在文中指东汉首都洛阳。
C.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这里指驿站上传
送文书的人。
D.陇西:汉朝郡名,在今甘肃兰州、临洗、陇西一带。
【解析】选A。错在“每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事实上,一个皇帝可
以有多个年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文:(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装饰。
(2)译文:用事实来检验,(彼此)符合,(灵验)如神。
(3)译文:自从有书典文献记录以来,从来没有过这件事。
三、阅读课文第5、6段,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时政事渐楚(腐败),权移于下,衡国(于是)上疏陈事。后迁侍中,
帝引(延请)在唯辉(皇宫),讽议左右。堂(曾经)问天下所疾晋(痛恨)
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⑴阉,恐终为其隼(祸
害),遂去(一起)谗之。衡常思用(图谋)身之事,以为声均皆优(祸福
相因),静微(幽深微妙)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宫奇(表达和寄托)情
志。
永和初,出(离开(朝廷))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典
.*wwwwwvwww..
章法制);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阳(暗中)
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畲(逮捕),上下肃然,称(称赞)为收理(政治清明)。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⑵年六十二,永和四年至。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认为“吉凶倚伏”,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现在受到皇帝信任固然
是福,但其中也许酝酿着杀身大祸。
B.文章引《思玄赋》为例,简洁地描述了张衡身处险境之中时心思细
密、小心谨慎的情状。
C.张衡出任河间尚书时与奸党斗争,“阴知奸党姓名,一时收禽”表现
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D.最后两段文字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文章仅选取两件事作为切
入点,却写出了一位真实可感、形神丰满的廉吏形象。
【解析】选C。“任河间尚书”不正确,应为“河间相”。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间相:指河间王刘政的相。汉朝王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
B.豪右:指豪族大户。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称“豪右”,穷
人则住在左边,称“闾左”。
C.下车:课文中指张衡初到任。后泛指官员任职期满离任。
D.卒:古代对死的称谓不同,天子称“崩”,诸侯称“薨”,大夫称“卒”。
【解析】选C。“后泛指官员任职期满离任”无中生有。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译文: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坏话,都给他递眼色。张衡于是不用实
话对答后出来了。
(2)译文:任职三年,向皇帝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却被征拜担任尚书。
一)(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读提能-探究学习
,我理解我鉴赏
1.根据文意概括张衡“才高于世”“从容淡静”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①“善属文”,作《二京赋》;②
“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③“善术学”,著《灵宪》《算
罔论》;④“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
“从容淡静”表现在:“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
召不应”,“不慕当世”。
2.试根据文章简要分析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完成下面的表格。
【明确】
品格表现
治学态勤奋刻苦“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致思”“研核”“虽才高
度谦虚谨慎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淡泊名利“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不慕当世”“举孝
为人品
质朴超逸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鹫奇其才,累
行
洁身自好召不应”
文学政成就高“善属文”“作《二京赋》,因以讽谏”“整法度”
治忧国忧民“阴次口4千党”“4攵禽”
3.本文取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明确】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
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制造
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的政治才干。文章这样处理材料,就使
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我实践我飞跃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
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试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的思考:
参考示例:(1)其特长与其官职二者互为因果。
“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
“邓鹫奇其才,累召”,“善术学”方能“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方
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
(2)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
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3)“善机巧”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
论》
群读培优•拓展学习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沐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迁
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浑仪、
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
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
迁集贤校理,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提
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
二事如织,皆不省,括侍帝侧,帝顾日:“卿知籍车乎?”曰:“知之。”
帝曰:“何如?”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
不足以当之。”括日:“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
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
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
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官售,
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
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
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
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
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
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
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日:“数里之地不忍,
而轻绝好乎?”括曰:“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
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
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
不通,皆有所论著。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
耆旧出处,传于世。
(选自《宋史•沈括传》,有删改)
》培优训练
1.(审美鉴赏与创造)下列对《张衡传》《沈括传》两篇文章的理解和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全面发展,不仅擅长术学,精通天文历法,在文学、政治方面
也颇有建树,为时人称道。
B.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
向,陇西地震使人们信服了它的精妙。
C.沈括有远见卓识,他发现“太平车”“夷界小井”的弊端,并向皇帝
陈说,但最终未被采纳。
D.浑仪、景表、五壶浮漏等天文仪器都是在沈括担任提举司天监之后
设置的,这些仪器后来都得以使用。
【解析】选C。从“明日,二事俱寝”可见,皇帝最终听从了沈括的建
议。
2.(思维发展与提升)候风地动仪是张衡的代表作品,它的主要部件有
哪些?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部件包括柱、道、关、机、龙(丸)。文章介绍候风地动仪
是按照时间、材质、外形构造、工作原理、应用效果等顺序进行介绍
的。
3.(思维发展与提升)沈括是如何使契丹放弃以黄嵬为宋辽分界线的?
请分条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找到过去的文书证据。②让吏士熟背条文应答如流。③不惧
威胁据理力争。④坚持立场迫使对方做出让步。
4.(思维发展与提升)张衡被誉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沈括的才能
也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科学方面,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
通。②政治方面,消除淮南饥荒,整治两浙地区的农田水利,颇有政
绩。③外交方面,据理力争,捍卫国家主权,维护领土完整。
附【译文】
沈括字存中,由于父亲的官位,他担任了沐阳县主簿的官职。沈
括考中进士后,被派编集校对昭文馆的书籍。后来升为提举司天监,
当时掌管天文历算的官员都是些碌碌无为的人,对于天体的现象、图
象以及观象的器械,几乎全然不知。沈括设置了浑仪、景表、五壶浮
漏,并被后世延用。
淮南发生了饥荒,朝廷派沈括去巡视调查,沈括便下令发放常
平仓的钱和粮食,同时组织修通河渠,整治荒芜的田地,以此来消除
水灾造成的困难。随后他又升任集贤校理,奉命巡视调查两浙地区的
农田水利情况。当时,朝廷大量征用民间的车辆,人们不了解官家的
意思,认为是对他们财物的夺取而忧虑;又加上市易司担心蜀地禁止
不了私贩贩盐谋取暴利,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盐井,而运解州的盐去
解决蜀地的吃盐问题。上书议论这两件事的奏疏多得如织布机上的纱
线,皇帝都不加理睬,沈括侍立在皇帝身旁,皇帝看着他说:“你知道
征用车辆的事吗?”沈括回答说:“知道。”皇帝问:“这事怎么样?”
沈括说:“请问征用车辆要做什么用呢?”皇帝说:“北面的辽军用马
来取胜,没有车是不能够抵挡他们的。”沈括说:“车战的好处,在历
代都可以看到。但是古人所说的兵车,是轻车,有五匹马来拉,有利
于快速进军。现在民间的辎车庞大而笨重,每天走不了三十里路,所
以人们都叫它‘太平车',仅能供平时用用罢了。"皇帝高兴地说:“别
人的话都没有说到这些,我要好好考虑一下。”接着又问他蜀盐的事,
沈括回答说:“把所有的私人盐井都填塞掉而运解州的盐去,使所有的
盐都由官府发售,当然好。但是忠州、万州、戎州、泸州一带少数民
族居住的地方,小盐井特别多,是不能够一下子禁绝的,势必要加强
监察,恐怕就得不偿失了。”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第二天,这两件事
就都停止了。
辽国的萧禧来争要河东黄嵬一带地方,留在客栈不肯离去,说:
“我一定要达到目的才返回。”皇帝派沈括前去谈判。沈括到枢密院翻
看以前的档案文件,查找到近年来商定边境的文件,文件上指定以古
代的长城为边界,而现在所争的地方与长城相差三十里远,就上表述
说这件事。皇帝听后高兴地说:“大臣们根本不去探究事情的原委,几
乎误了国家大事。”于是,皇帝命令沈括将所画地图拿给萧禧看,萧禧
的议论被折服。皇帝赏赐了沈括一千两白金让他出发。他到了契丹宫
廷,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同他面谈,沈括找到争论土地的数十份文件,
预先让办事人员背熟它,杨益戒提出问题,沈括就让办事人员回答。
另一天再提问,还是同样回答。最后杨益戒无话可答,傲慢地说:“你
们连几里的地方也不愿意放弃,难道想轻易断绝两国的和好吗?”沈
括说:“现在你们北朝舍弃你们以前皇帝的重大信誓,凭借暴力来役使
你们的人民,这对我们宋朝没有什么不利。”总共会晤了六次,契丹方
面知道沈括的意志不会改变,就放弃了黄嵬地区。沈括于是启程回朝,
他在路上画下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风俗的单
纯和复杂,人心的拥护和不满,写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
沈括学问广博,善于写文章,对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
医药、卜算,没有不通晓的,而且都有论述和著作。他又把平时和宾
客谈论的事记录下来,写成《笔谈》一书,记载了许多朝廷中的典故、
事实、有声望的老臣的情况,流传于世上。
教研聚焦•高端引领
,创新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2.了解张衡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00年前,
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
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六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
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
《后汉书・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2.了解作者。
见【我博览我掌握】“魅力作家二
二、走进文本
(一)自由朗读全文,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意。
(二)将学生分成两组。
第一组画出课文中官职专用名词和表示官职变动的用语。
第二组就张衡的名与字,联想以前接触过的古人的名与字,归纳
古人名与字的关系。
(三)学生就完成的任务进行交流,积累相关文言、文学知识,教
师予以明确并做出适当补充。
1.官职专用名词。
(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指三公的公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民
政)、司空(掌管监察)为三公。
(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鹭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汉代官署名,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等。
(7)河间相: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侯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2.表示官职变动的用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征召是任用的准备,还
没有任命实职。
辟、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正式任命,授予官职。
第二类:表示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迁,降职说“左迁”,古诗文中的“迁客”
是指遭贬降职的人。
转、调、徙:调动官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3.古人名与字关系。
(1)名与字取其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的。
如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诸葛亮字孔明。
(2)名与字取其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
如韩愈字退之,愈是向前,退是向后;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
晦是黑夜。
(3)名与字意义相辅的。
如苏轼字子瞻(登轼而望);曹操字孟德(道德操守)
(4)古代的人会在字前面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序。
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
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又如班固字孟坚,唐寅字伯虎。
字前加子、公、士表示尊敬,如周瑜字公瑾,杜甫字子美;字前
加文希望能谦逊、有文才等。
三、梳理文脉
看张衡的经历,完成下列表格中“简历”部分。
时间简历
青少年时期游三辅,入京师,观太学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元中
作《二京赋》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
安帝年间
令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阳嘉元年造候风地动仪,迁侍中
永和初年出为河间相,整法度
永和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永和四年卒
四、布置作业
1.比较《张衡传》与《苏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写作手法
上的异同点。
2.试用100个以内的文字介绍张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思考探究
1.从传主的大事年表来看,课文讲述了他哪些方面的事?
讨论、明确:文章讲述了张衡的文学成就(作《二京赋》《思玄赋》)、
科学贡献(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著《灵宪》《算罔论》)和政治作
为(讽谏王侯;为河间相,称为政理)。
2.张衡在文学和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1)主观方面:年少时便“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
全面发展,“才高于世”;“游于三辅”“观太学”的社会实践;“无骄尚
之情”,“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性情让他能把全部精力放在科学研
究上,潜心刻苦钻研、孜孜不倦。
(2)客观方面:担任太史令期间让他有观察天象、博览群书的机会
等。
三、信息筛选
现在有位外国客人在参观张衡的墓冢,请你就本文提供的信息,
用100个以内的文字,尽量全面地向他介绍张衡。
学生写作、交流。
出示范例: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学家,
他分别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较准确地测试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和
表演天象的浑天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做出不
可磨灭的贡献。
四、知识迁移
与《苏武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进行比较,《张衡传》在人物
传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在选材方面,作者选取的都是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最具代表性的
事件。作者笔下的人物一生都经历了很多事情,作者围绕主题,从他
们一生繁多的材料中选取了典型事件。
《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蔺相如时一,选择了三个典型事件,即“完
璧归赵”“濯池之会”“将相交欢”,从不同侧面进行描述,表现出了他
的大智大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体制
- 脊髓性肌萎缩的临床护理
- 脓性指头炎的临床护理
-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瘤的健康宣教
- 渐冻症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中考政治
- 2025融资租赁合同融资与投资咨询协议
- 韶关高一地理试卷及答案
- 三亚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授权创作合同模板
- 股东出资协议书(公司未成立之前注册股期股回购)
- 21 青蛙卖泥塘(一等奖创新教案)
- 《矿业权评估指南》
- 专题01《水银花开的夜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 电工日常巡视维修工程记录
- GB/T 14388-1993木工硬质合金圆锯片
- 二月份循证护理查房课件
- JJF(湘) 09-2018 纯水-超纯水系统监测仪表(电导率)计量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大一下【世界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 肿瘤化学治疗
- 尾矿库筑坝施工组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