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八篇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八篇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八篇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八篇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八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教案集锦八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3、例4、想想算算,练习二第1~4题。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整百、整千数加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逐步养成探索、思考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答。600里有几个百?300里有几个百?6000里有几个百?3000里有几个百?15个使是多少?14个百是多少?2、口算。60+3040+20xx+3050+870+560+4口口答时选择不同类型的题让学生是怎样想的。3、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可以这样想:几个十加几个十是几个十,就是几十。按照这样的思考方法,也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数。(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3(1)出示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的。提问:按照整十数加整十数的方法想,600加300就是几个百加几个百,得几个百?就是几百?600+300等于多少?师配合板书。谁来说一说,口算600+300要怎样想,得数是多少?(2)出示第(2)题。提问:按刚才口算600加300的方法,6000+3000要怎样想?得数多少?(板书得数)哪位小朋友再说一说,6000+3000是怎样口算的.?请大家在第7页这道题里填上得数。(3)指出:口算几百加几百,或者几钱加几千,可以想几个百加几个百得几个百,是几个百;或者几个千加几个千,是几千。2、教学例4。(1)出示第(1)题。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算80+70要怎样想,得数是多少?让学生交流,引导得出不同的算法。结合学生汇报板书。(2)出示第(2)题。提问:900+500要怎样想?谁来900+500是怎样口算出得数的?学生填上得数。3、教学试一试。指出:几千加几百就是几千几百。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算算第1题。2、做想想算算第2题。(1)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题,其余做在课本上。(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每道题怎样想的,为什么上下两道题的数不一样?3、做想想算算第3题。4、完成练习二第1题。5、出示练习二第2题。6、指名学生口算练习二第3题。四、课堂作业练习二第4题(一道学生看懂表格内容)。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师指导个别学生。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了哪些信息?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小明115厘米时几岁?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三、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四、小结评价。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口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状况:1.学生已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除整十或整百数的除法。2.学生已具有初步的发散思维能力,基本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3.我们的学生来自城市,对于本节课植树的教学情境,感到比较陌生。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的情况,我从学生熟悉的`排座位,需要几张桌子等实际情境引入除法算式,然后让学生经历探索、讨论、交流的过程,使其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学校又招收了一年级的新同学。昨天,我了解了一年级新生的招生情况。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评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我校一年级新生招生情况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1.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提出问题,并探索计算方法。(1)一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要为小朋友们排座位,每班各需要多少张桌子?怎么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计算方法。①如果每人需要一张桌子(单人桌),有多少人就需要多少张桌子,也就是441=44(张),481=48(张),461=46(张)。②如果每两人需要一张桌子,一共需要多少张桌子?学生可能会想到442=22(张)A.402=20,B.222=44,C.直接想每两人坐一张桌子,42=2,442=22。桌子的张数就是人数的一半。20+2=22。482=24(张)462=23(张)(2)各班进行分组活动,该怎么分呢?①学生自己的想法,大多数学生会结合本班的情况分成4人一组。②出示问题:每4人分成一组,一班、二班、三班各能分成几个小组?学生试着解决这一问题,然后交流。特别要关注三班46人怎么分?46人每4人分一组,可以分成11组,还剩2人。(评析从学生身边的事及班级实际出发创设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小学数学教案篇41、生活引入:(1)小美和小丽在学校举办的剪纸比赛中都荣获一等奖,老师想把4张红纸分给她们,(媒体出示四张红纸图)你认为应该怎样分?每人分得多少?(2)小聪和小明是小丽的好朋友,虽然在剪纸比赛中没有获奖,但他们积极要求进步,小丽决定把其中的一张红纸分给小聪和小明,(媒体出示一张红纸图)你认为小丽应该怎样分?他们每人分得多少?(3)激发:半张还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表示吗?你想用一个合适的数表示吗?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分数)2、认识几分之一。(1)激发自学:你想对分数有更多的认识吗?请自学课本第95页的全部内容。仔细观察、阅读、填空,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个?。(2)组织交流:通过刚才的自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引发:1/2是怎样得到的?1/3呢?1/5呢?1/10呢?我们还可以怎样得到1/5?你知道一个分数怎么写吗?师示范写法。)(3)写出下面的分数。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六分之一二分之一五分之一十分之一(4)读出下面的分数。1/31/71/61/91/101/100(5)你们还有什么问题?(6)出示反例,问:阴影部分用1/2表示可以吗?为什么?(7)练一练第1、2题。媒体出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再交流评价。(8)引发操作:刚才同学们认识了不少分数,你能用你手中的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喜欢的`分数吗?(9)组织交流:你表示了哪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针对同一个分数采用的不同折法,问:为什么都能用1/2表示?(10)引发举例:联系我们周围的生活,你还能说出一些分数吗?3、分数的大小比较。(1)出示例5,问:你能在圆圈内填上大于或小于吗?为什么1/2大于1/3?为什么1/4小于1/3?(2)出示反例,问:为什么1/2比1/3小呢?强化同样大。(3)练一练第4题。(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2>1/()1/5<1/()。4、总结作业:练习二十一第1、4、5题。直接在课本上完成,再反馈评价。小学数学教案篇5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刻度尺。2、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对几厘米的长度有感性的认识。3、学生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或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估测和测量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教学设想:本节课采用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厘米。由于厘米这个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课中安排的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厘米的风丰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从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长。一、学前导学1、前置作业: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2、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在昨天的学习中,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时有许多不方便,也不准确。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统一的长度单位和测量工具——尺子,来测量。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一、认识直尺1、小组交流:你看见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准备一把尺子,观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2、全班汇报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之间是1厘米长?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2)小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或我们身上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3)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2.统一测量的方法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3)量一量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三、自我检测课本第6页练习一1——3题。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下量。四、变式练习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2、拿出不同长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3、看图填空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后反思:小学数学教案篇6【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教学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小组反馈,汇报结果。(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小组合作,分一分)小组反馈,汇报结果。(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四边形)(板书课题)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2.引申。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1.围一围。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反馈展示,适当评价。3.剪一剪。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4.说一说。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5.找一找。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找)四、教学拓展――生活中的四边形师小结: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小学数学教案篇7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自然数。2.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3.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认识自然数,及自然数的一些含义。教学重难点:认识自然数的6种含义。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看图编题。出示图片、学生编题小结:自然数0、1、2、3、4、5等,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揭示课题认识自然三、新课探索(一)探究一:自然数1.数苹果,看个数。(1)出示:1个苹果。提问: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回答:1个苹果。(板书:1)(2)逐步的一个一个添加苹果。提问:现在有多少只苹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1、2、3、4、5提问:这里的1、2、3、4、5表示什么?回答:苹果的个数。(板书:表示个数)2.找名次,看序数。(1)出示:刘翔110米栏比赛后的领奖的情景提问:谁得了冠军?冠军还可以怎么表示呢?回答:第1名。(板书:1)提问:那亚军和季军又可以怎样表示?(板书:2、3)(2)提问:这里的1、2、3表示什么?回答:表示比赛的名次。小结:比赛的名次是一种有序的排列。1、2、3也可以表示这样的序数板书:表示序数3.小结:像1、2、3这些用来表示计数编序的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被称为自然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地了解自然数。(出示课题:自然数)4.认识自然数。(1)提问:谁能看你在平时生活中的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自然数表示?(2)学生举例回答(3)小结:所以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然数。(二)探究二:自然数所表示的6种含义1.自学。2.交流反馈。学生逐步归纳自然数的6种含义。3.小结。①表示序数——如第3个。②表示个数——如3个。③表示代码——如:邮政编码中的3,3号运动员等。④表示量数——如:“多长?多大?多重?”。⑤表示计算结果——如:2+1=3。⑥表示重复计算的次数——如:2重复加3次:2+2+2=3×2=62重复乘3次:2×2×2=23=8㈢探究三:“0”的认识1.提问:“0”是自然数吗?你的理由。(1)学生介绍说理。(2)小结:从历看,国内外数学界对于0是不是自然数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0是自然数,另一种认为0不是自然数。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一直规定自然数不包括0。目前,国外的数学界大部分都规定0是自然数。为了方便于国际交流,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11-2.9)第311页,规定自然数包括0。所以在近几年进行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修订中,教材研究编写人员根据上述国家标准进行了修改。即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3)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叫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4)板书:0是自然数。2.提问:有比“0”更小的自然数吗?(1)回答:“0”是最小的自然数。(2)提问:的自然数会是几?(3)回答:没有的自然数。(4)板书: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3.小结。0是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0加1得1,1加1得2,2加1得3,这样继续下去可以得到任意一个自然数。而从自然数的排列顺序可知,后面一个自然数比前面一个自然数多1。因此,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合并而成,所以1是自然数的单位。0可以看成是由0个1组成的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合。如果把任意一个自然数用字母n表示,那接在这个自然数后面的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成“n+1”。板书:每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四、课内练习1.找出下面哪些是自然数。18100.01010000000-92.判断。(1)从1开始的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2)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都是自然数。()(3)没有的自然数,也没有最小的自然数。()(4)接在自然数18后面的自然数只有1个。()(5)在4.2和8.5之间有4个数。()3.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可以表示为(a—1),那么另外两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和()。五、本课小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自然数有哪些深入地了解呢?1.0是自然数。2.每个自然数都只有一个自然数接在它的后面。自然数n的后一个自然数是“n+1”。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六、课后作业找找身边的自然数,说一说它所表示的含义。小学数学教案篇8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认识梯形.(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出示下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2)交流测量结果.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