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海南省北京师大万宁附中高中学部高一(下)开学历史试卷1.浙江良渚地区近年发现了大量古文明遗址,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有水稻、蚕豆、花生、芝麻等农作物,以及丝麻纺织物,墓葬遗址中有些墓地宏大精美,有些墓地狭小简陋。据此可知合理的推论是A.良渚文化发展到了早期国家阶段B.良渚文化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C.黄河流域文明并非中国文明源头D.南方文化已经受到北方文明影响【1题答案】【答案】B【解析】良渚文化约为新石器后期,不同墓葬的显著规模差异可以看出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可以推断已经出现阶级分化,故选B;良渚文化中并没有明显的监狱、宫殿等遗迹,不能判断它到了早期国家阶段,排除A;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城早期文明,但它与黄河流域文明独立产生、互相影响交融,排除C;南北文化的交融:是在民族融合过程中逐渐发生的,五千年前还处于独立发展阶段,排除D。2.《礼记·礼运大同篇》一书中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表明儒家A吸收墨家思想以发展自身 B.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C.具有高度的人文主义精神 D.积极呼应大一统的需求【2题答案】【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记·礼运大同篇》中,借鉴了墨家思想中的“尚贤”“尚同”等主张,提出了“选贤与能”“天下为公”,表明儒家吸收墨家思想以发展自身,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B项错误;仅从儒家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不能说明其具有“高度”的人文主义精神,C项错误;儒家积极呼应“大一统”的需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3.阳陵虎符是现存唯一的秦代合符,其铭文“脊两侧刻4行24字,左右刻文同”,即左、右符均完整出现了“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的字样。到了西汉,虎符更多采用左右符各存半字的做法,以供合符。这一变化,反映了虎符A.重视合符勘验,确保君主集权B.借助政治信物,分割宰相军权C.提拔地方官员,强化中朝职责D.召集文武官员,提高行政效率【3题答案】【答案】A【解析】根据“到了西汉,虎符更多采用左右符各存半字做法,以供合符。”可得出虎符是兵权的象征,因此使用时要谨慎勘验,防止有人盗用,以保证君权,A项正确;宰相没有军权,排除B;材料与中朝职责、行政效率无关,排除CD。4.司马彪在《续汉书》中提到,“(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由此可见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 B.东汉田庄经济是一个综合经营的经济组织C.东汉末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D.汉田庄经济是自耕农经济【4题答案】【答案】B【解析】材料“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体现的是庄园经济是一个综合经营的经济组织,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与豪强地主势力发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尖锐化的说法,排除C项;庄园经济是指以佣佃为主要经济基础的经济类型,非自耕农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5.南北朝时,北人骑马是日常生活,南人则畏马如虎。唐代时,南北人对骑马已经习以为常,男女皆然。唐人骑术水平不差,是以马球成为常见运动。材料现象反映了唐朝时期A.北方文化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 B.男女社会地位趋于平等C.民族交融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 D.游牧经济范围不断扩大【5题答案】【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不断南下,甚至建立政权,促进了民族大交融,而民族之间的交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从而使得骑马和马球成为唐代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活力,故C项正确;材料中骑马习俗不能代表整个北方文化,且材料未提及南北文化的比重,无法说明唐朝时期北方文化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A项错误;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基本状况没有变化,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南北朝和唐代人们骑马习俗的不同,与游牧经济的范围无关,D项错误。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各拟意见,称为“五花判事”。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经门下省,由其属官给事中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诏书才算合法。这反映出唐代A.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B.皇权与相权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C.三省互相牵制避免了丞相专权D.皇帝对军国大事拥有最终决策权【6题答案】【答案】B【解析】题干体现了宰相集体议事,三省相互制约,避免个别宰相(权臣)专权,相权较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再由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说明皇权对相权的制约,故B项正确。AC项说法不全面,排除;D项题干没有体现。点睛:本题涉及到皇权的问题。在秦朝至明朝以前,皇权不是高度专制,而是受到其他官制的制约,如谏议机构等,明清以后,专门的谏议机构没有了,皇权得到了高度加强。7.宋朝建立后,为了激励和督促各级官员尽职尽责,政府几乎把所有官员都纳入了考核的范围,考核内容主要以品行和地方治理效果为主,但从北宋中期开始,宋廷便一直把财赋上交量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中心。这一变化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进一步的强化 B.三冗的问题日益严重C.地方官权力呈扩大趋势 D.商税已成为主要财源【7题答案】【答案】B【解析】宋朝中期以后,将财赋上交量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中心,这说明财政问题较为严峻,这意味着当时三冗问题日益严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集权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到地方官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当时最主要的财源是农业税,排除D项。故选B项。8.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A.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C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D.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8题答案】【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知,材料说明元代行省虽然权力较大,但受到中央节制,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排除B项;西周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选项内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元代地方制度,无法说明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排除D项。故选A项。9.从唐至南宋,状元地理分布情况如下,导致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地区唐五代北宋南宋北方小计406280南方小计17102774A.区域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B.科举制面向全社会开放,强调公平竞争C.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D.平民家庭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活力【9题答案】【答案】C【解析】从材料数据可知,五代以后,尤其是宋朝,南方地区的状元数量增加迅猛,这主要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当地的文化教育发展,C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唐朝和北宋时期的北方状元数量高于南方,排除;科举制并不会造成状元地区分布的差异,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状元的出身,排除D项。故选C项。10.清代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后,可以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康熙时只有百余名官员有密折权,雍正帝时扩展到1200余人。雍正帝要求在京大臣,各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低微官吏的密奏权。这一变化A.利于皇帝有效地控制官僚队伍B.扩大了官员的行政权力C.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数量增加D.保证了清朝统治的清明【10题答案】【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既快又保密”可知,清代密折制度的形成,减少了中转、收发的环节,具有机密、迅速的特点,便于皇帝更直接、更广泛地了解信息。皇帝朱批后形成的决策,能迅速地反馈给官员并被迅速地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答案为A项。B项,密折制度的建立,强化了皇权,并没有扩大官员的行政权力,排除;C项,官员收集的信息和提出的建议更快地传递给皇帝,但最终仍由皇帝进行决策;有“密折权”的官员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数量增加,排除;D项,统治是否清明与密折制度无直接关联,排除。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1.近代中国签订的某不平等条约规定:“饷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据此可知,当时中国丧失了A.贸易主权 B.领土三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11题答案】【答案】C【解析】材料“饷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体现了英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特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C项正确;材料与贸易主权、领土主权及关税主权遭到破坏的说法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2.下图为近代某场运动前期的进军线路图,该运动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引起权力结构的变动C.导致八国联军侵华 D.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12题答案】【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在经历太平天国运动后,汉族地主大量被任命为地方督抚,势力上升,引起权力结构的变动,B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目的是瓜分和灭亡中国,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排除D项。故选B项。13.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思相结合,“托古改制”,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他借鉴的西方政治主张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设议院、开国会 D.建立民主共和国【13题答案】【答案】C【解析】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提倡“设议,院开国会”,C项正确;A项、B项是地主阶级的主张,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排除A、B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排除D项。故选C项。14.仔细观察下面图片,下列有关图1到图2演变实质的解读,最准确的是A.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 B.自然经济到商品经齐C.男耕女织到大机器生产 D.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14题答案】【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图一为“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图二为“蒸汽机模型”,体现了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故选A项;中国古代也有商品经济,B项说法不全面,排除B项;C选项是表面现象,与“实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农业到工业的转变,排除D项。15.《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D.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15题答案】【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运输难以与外国铁路竞争,致使沿岸城市和百姓生活的衰败,增强了民众的反帝情结,特别是助长了义和团盲目排外情绪,故C项正确;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始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A项;外国资本输出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开始”说法错误,且题干不能反映当时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排除D项。故选C。16.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主题是A.新兴力量的崛起 B.政治民主化的尝试C.国家出路的探索 D.清政府权威的丧失【16题答案】【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不同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努力,C项正确;《海国图志》反映的是鸦片战争之后,一部分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他们称不上是新兴力量,农民阶级也不是新兴力量,排除A项;《海国图志》《资政新篇》均无法体现政治民主化尝试,排除B项;D项表述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7.下列两幅图片,分别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和嘉兴南湖,都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人民军队的创建C.新文化运动的爆发 D.统一战线的建立【17题答案】【答案】A【解析】材料涉及的地点与中共一大有关,而中共一大标志中共的诞生,A项正确;八一南昌起义标志人民军队的创建,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项;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革命统一战线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18.1922年,当孙中山会见完陈独秀、李大钊和马林(共产国际代表)之后,他充分认识到“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基于这一认识,孙中山A.主张走俄国式道路 B.提出三民主义C.倡导发展工人运动 D.主张与中共合作【18题答案】【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初,孙中山为救活正在堕落中死亡国民党,决定“以俄为师”,召开了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以“党内合作”方式同中共合作,D项正确;孙中山是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会走俄国式道路,排除A项;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倡导发展工人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19.中央红军长征渡过湘江后,队伍从8.6万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召开会议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西柏坡会议【19题答案】【答案】C【解析】1935年初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项正确;中共三大召开时间是在1923年,排除A项;八七会议召开时间是在1927年,排除B项;1949年召开西柏坡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20.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主要取决于A.中国农村人口多 B.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C.敌人在农村的力量薄弱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0题答案】【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了城市敌人力量强大而农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同时也加剧了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相对分散,客观上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发展,故D项是根本原因,选D项;AC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C项;中国革命的发展趋势是反帝反封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故选D项。2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据(日)宫崎市定《中国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义。【21题答案】【答案】(1)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方便纪年;(2)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解析】第(1)问,“区别”,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是……以在位年序纪年……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前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年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第(2)问,“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信息“此前的纪年方法……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更易产生混乱……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方便纪年、有利于维护君主集权和国家统一、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点睛:本题以汉武帝纪年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全国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仍然不直接考查教材内已有知识点,因而对于此类新材料试题,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另外,要注意把握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实践,也是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变革的运动。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代人口的增长,早在康熙时期就已明显地表现出来。康熙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尤其是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使人口迅速增长。到乾隆中叶以后,人口激增与耕地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乾嘉时期,由于人口增加,耕地相对减少,这就势必造成地价上涨和粮食供应紧张。康雍时期的统治者,只是鼓励人民到边疆省份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矛盾。到乾隆时期,除推广种植甘薯、玉米,还规定对暹罗商船运米来交易,万石以上的免船货税银十分之五。材料二尽管乾隆、嘉庆时期的土地耕地面积比康熙时期有所增加,由于尚未被开垦的土地已经很少,再加上土地兼并加剧,在广大农村地少人多的矛盾十分尖锐。清代中期人口的激增,使有限的产品根本不能满足众多人口的消费,从而使清代社会陷入贫困、落后和饥荒的困境。由于技术设备没有根本改进,而增加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走的是一条农业集约化的耕作道路,反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增大了农业成本。这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以上材料摘编自庞毅《中国清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人口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政府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评价。【22题答案】【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政府赋税改革,休养生息的政策;耕地面积扩大。(2)影响:积极:清前期有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促进边疆地区农业的发展。消极:人地矛盾尖锐,地价上涨,粮食供应紧张;降低了农业生产率,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措施:开垦荒地;精耕细作;推广高产作物;鼓励从国外进口粮食评价: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供给。但当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的集约化经营,而开垦的荒地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无法解决人口激增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根据“康熙以来的休养生息政策,尤其是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使人口迅速增长。”可得出主要有统一与稳定;政府赋税改革,休养生息的政策;耕地面积扩大。【小问2详解】影响:积极:根据所学得出清前期有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促进边疆地区农业的发展。消极:根据“人口激增与耕地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得出人地矛盾尖锐,地价上涨,粮食供应紧张;根据“康雍时期的统治者,只是鼓励人民到边疆省份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矛盾”得出降低了农业生产率,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小问3详解】措施:根据“康雍时期的统治者,只是鼓励人民到边疆省份垦荒,扩大耕地面积和精耕细作”得出开垦荒地;精耕细作;推广高产作物;根据“到乾隆时期,除推广种植甘薯、玉米,还规定对暹罗商船运米来交易,万石以上的免船货税银十分之五。”得出鼓励从国外进口粮食。评价:根据“由于技术设备没有根本改进,而增加的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走的是一条农业集约化的耕作道路,反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率,增大了农业成本。这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影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可得出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供给。但当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靠农业的集约化经营,而开垦的荒地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无法解决人口激增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材料二1912年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诏书,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结束了。诏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溥仪宣布退位,袁世凯致电赞同共和,孙中山践行誓言,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这样,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的手里。(1)根据材料一概括“临时约法”说明它是如何体现民主精神?(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革命任务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表现?并从主客观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两点以上)?【24题答案】【答案】(1)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2)失败的表现: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未能改变;革命任务: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任务未完成。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立宪派投机革命,封建实力强大,政党组织较为松散,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纲领,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解析】(1)由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相互制衡。(2)第一小问,从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