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1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1)班41人、一⑵班40人,这些学生大
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
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
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
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
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
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
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
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
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
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
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
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
成,会读、会写。-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
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
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
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
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
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
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
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
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
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
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
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
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
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
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
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
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
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7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2课时
3.5、4、3、2加几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一)总体目标
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
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
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
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
值,增进对数学的明白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质,在情感态度和一般潜
质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
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
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联和变换的过程,
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
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
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
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
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
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
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
情推理潜质和初步的演绎推理潜质,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
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明白问题,并能综合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构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发展实践潜质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
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构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用心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
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
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构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
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
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务必以
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
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好处,掌握
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
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
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
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
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联、户外的
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忙下,初步学会选取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
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
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一样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O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
有好奇心,能够用心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忙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
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能够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
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
正。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
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
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联,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
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一、>、V",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
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
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方一些资料:数一数,比一比,10以
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
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发展数学潜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潜质,建立学习和应用
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资料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
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
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资
料,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务
必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课时安排
(一)数一数1课时
(二)比一比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五)分类2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八)认识钟表2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4课时
3、5、4、3、2加几3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六、改善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
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
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
境,使学生透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
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潜
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
要用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
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
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
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明白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
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
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
构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
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
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
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
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
合作,以及透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
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潜质,让学生拥有良好
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一样的学
生从不一样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
法,用不一样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能够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
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
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潜质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潜质、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
段,就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
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
径,教师能够透过下方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
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潜质。
(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
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
数学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
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
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群
众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
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
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
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透过平时观
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
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3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
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
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
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
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
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
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
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
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
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
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
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
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
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
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
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
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
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
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
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
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
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
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四班五班共有学生100余人。由于学生刚进校因
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
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
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
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
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
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
组成,认识符号V、=、>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
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
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
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
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
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
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
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
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
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
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
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
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
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
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
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
“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
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
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
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
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
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
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
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
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
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
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
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
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
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
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
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
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
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
八认具。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
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4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分数表示的方
法,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汇报讨论等研究活动顺利
地完成知识的正迁移,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
表示的方法,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
2、使学生体会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深刻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1份的
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把每份的个数与分成的份数区别开来。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探索新知
1、复习旧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
(2)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红色部分占这个风车的几分
之几吗说一说怎么想到用来表示的(板书:平均分)
(3)通过以前的学习,说说对于这个分数你还知道了
哪些知识(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总结旧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
就是它的。
2、探索新知。
(1)出示风车散开的图,现在谁还能用一个分数来表
示红色部分占这个风车的几分之几吗说说为什么也是呢(相
机出示:板书:一个整体)
揭题:今天,我们就用这个办法,继续认识分数(板书:
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把散开的风车还看成原来的风
车,也就是“一个整体”,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关于
分数的知识储备,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准学生的学
情,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2)学习例1:
出示例1情境图: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回答,师总结示范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
成4份。(介绍:数学上一个整体通常画一个圈来表示,平
均分用虚线来表示。)
让学生指一指一份在哪里,说一说()是()的。
(设计意图: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
理解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也
可以用来表示。)
(3)学习例2:
出示例2情境图:
操作、感悟、交流: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先拿出四个圆片分一分,再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一
听。
反馈:1生板演分法,说一说把这些桃平均分成了几份,
指一指每份在哪里,他生说一说每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师总结:(加圈,加虚线)是的,把这些桃,也就是这
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分母就应该是2,每份就是它的(板
书:2份)
(设计意图: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说一说,通过实
际操作,从平均分的份数和要表示这样一份的关系上,抽象
得出每份是这些桃的,初步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对比辨析:刚才两次分桃,都是把4个桃子平均分,可
是为什么一个用表示其中的1份,一个却用表示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成整
体平均分,也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仍然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变式练习提供有力
的支持。)
(3)变式练习:
2只小猴分6个桃:
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些
桃的几分之几呢交流反馈: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的这
些桃的。
对比辨析:刚才分的是4个桃,现在分的是6个桃,为
什么都用来表示其
中的1份呢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
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的方法,在学生
自主建构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对分数知识的理解。)
3、新课小结。
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分数知识又有了哪些新
的了解
二、巩固练习,融会贯通
1、说一说。(想想做做1)
自主练习,讨论汇报: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你是
怎样想的
2、判一判。
下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来表示吗
判断对错,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出示正确答案,启发思考:怎么每幅图中的涂色部分都
可以用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判一判,从不同的角度让学
生再次感受:同样多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只要平均分的
份数不同,表示每份的分数就不同;而不管有多少个物体,
只要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同,表示每份的分数
可以相同,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再次提供平台。)
3、涂一涂。(想想做做3)
(1)学生自主分一分,涂一涂。
(2)反馈不同涂法,不同分法。
4、分一分。
出示15个风车。
拿出它的,还剩下几个拿出它的,现在还剩多少个(12
个)下面用小棒代替来拿一拿。
拿出这堆小棒的、,说一说是怎么拿的。
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自己动手试试看!(、、)
生汇报几分之一,他生猜是几根。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丰富对分数知识的理解,体验学
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5、找一■找。
(1)找一找我们今天上课的会场里的分数。
(2)找一找校园里、生活中的分数。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开
拓更丰富的学习素材与应用平台,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应用意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5
单元教学内容:
认识物体和图形(第32页-------第37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立体图形(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
圆)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
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
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
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
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
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
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一一表象一一抽象
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
物引入一一抽象为一般模型一一给出图形名称。
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
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
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
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
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
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
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
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
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
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
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
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
观念。
教法:
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
学法:
操作法、小组合作学习、想像
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立体图形...........................1课时
2、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学习生
活,孩子们短时间内还不是很适应,由于他们年龄偏小,活
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缺乏自制力,而且对自己感兴趣
的事物投入热情,不能很好地自觉学习,这些都需要老师慢
慢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另外,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一样,还有
待于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启发、教育,给小学生培养从
小懂法守法的习惯,积极创设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尽可能
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把学习当成一件快
乐的事情。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本学期所有的课程中都
要把德育法制贯穿,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圆满完成
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按照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学习水平,一年级上册教材具
体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
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具体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
知识与技能:认识20以内的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
的减法(包括连加、连减);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认识钟面
及钟面上的整时。
解决问题:联系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解决求和、求剩余
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知识与技能: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大、小,轻、
重。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
解决问题:简单几何体的分类。确定和描述物体所在的
相对位置。
(3)统计与概率领域。
知识与技能:物体的简单分类。象形统计图。简易统计
表。
解决问题:对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用象形图或简
易表格表示整理的结果。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说明。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有趣的拼搭(实践活动)。
丰收的果园(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与过去的第一册教材相比,不仅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许多变化,而且还大幅度增加了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这两个领域的内容,并加强
了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适应课程改革
与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
识20以内各数;联系实际问题认识加法和减法,探索10以
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
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
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
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
个数;知道2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
知道几和第几,初步学会用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认识数0,体会。的含义,知0在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应
用。
认识符号》、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
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连加、连减和加
减混合计算;初步感受简单的估计方法。
初步学会解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或从总数
里去掉一些求还剩多少的单实际问题。
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会正确说出钟面上整时的和
接近整时的时刻。
能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轻重。
能探索一些简单现象中隐含的规律。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
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通过观察、比较,直观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比较简单物体的长短和高矮。
联系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上下、前后、
左右等方位,能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物体位置关系。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
在日常生活中初步感知它们的基本特征。
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
的物体。
(3)联系具体情境,经历把物体进行分类和整理的过
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结
果回复一些简单的问题。
能根据物体的用途、颜色、形状或其他的标准,对物体
进行分类整理。
初步体会收集、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简单的象形
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整理后的数据。
能根据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回答一些简
单问题。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
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
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
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发展初步的抽象、
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7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
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
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
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数
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
见的观念。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
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
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
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
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
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
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
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
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
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
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
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
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
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
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
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
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
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
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
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
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
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
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
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
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
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
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
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
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
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
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
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
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
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
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8
一、学生情况分析
羊口镇卧铺小学一年级总计144人,学生因年龄小,好
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
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
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
而培养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
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
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
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
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
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
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
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
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
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
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
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
习数学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海底世界一一数数;一、快乐的校园一
-10以内数的认识;三、走进花果山一一10以内数的加减
法;五、海鸥回来了一一11〜20各数的认识;七、小小运动
会一一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空间与图形:四、谁的手儿巧一一认识图形;六、有趣
的游戏一一图形与位置;
统计与概率: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和比较;八、
我换牙了一一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一一找找周围的数;实践活
动大蒜有几瓣。
教材生活性强,生动有趣。
四、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
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
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
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
估算意识。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
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
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
的空间观念。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
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
析、比较的能力。
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
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
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
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
识。
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
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
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
提出问题的习惯。
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9
一、班级情况简析:
这学期执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并担任一(1)班的
班主任。两个班共有学生98人,一(1)班男生29人,女
生20人;一(2)班男生29人,女生20人。他们大多都接
受过学前教育,94%来自区外。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
其父母几乎都是来温打工,接受的文化教育,生活水平普遍
都较低,有些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无暇顾及,作为数学老
师真有点感觉人单力薄。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
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
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
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
用,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通过课堂观察,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
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同学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
法;但也有个别同学数数能力、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不是很
好、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
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
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这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
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
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
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小学数学中
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
能。
第一单元:数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
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
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
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
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
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
备性知识;
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
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
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的认识和加减
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
始。
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
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
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
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0
、教学对象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
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搞笑,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
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
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
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
“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
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
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
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
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
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用心
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
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
的潜质。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带
给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忙学生明白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资料,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
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资料,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
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善评价学生的
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教学资料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方一些资料:数一数,比一比,10以
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资料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
进位加法。这两部分资料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
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
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
的资料,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务必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
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
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资料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
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农业废弃物处理合作协议
- 调谐吸收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2024年专用:焊接钢管购销合同
- 全球与中国DWDM收发器行业营销趋势及行情监测研究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竭诚人事代理协议
- 分润合作协议
- 2024年工业区环境卫生清洁合同
- 2024年劳务派遣合同书
- 合资经济合作协议案
- 2024年个人住宅室内设计合同
- (2024)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夸美纽斯完整版本
- 社会主义发展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医院管理案例分享:住院患者人工气道同质化管理持续改进
- 项目设计招标实施工作方案
- 2024年护坡施工合同范本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和治疗
- GB/T 19812.7-2024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7部分:微灌用塑料阀门
- 乡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2023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
- 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