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综合利用量、市场规模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1页
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综合利用量、市场规模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2页
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综合利用量、市场规模及发展方向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综合利用量、市场规模及发展方向分析一、秸秆行业概述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广义上也包括农产品加工后的剩余产品。按照作物种类,可将秸秆分为大田作物秸秆和园艺作物秸秆。大田作物秸秆包括禾谷类作物秸秆、豆类作物秸秆和薯类作物秸秆等粮食作物秸秆,以及纤维类作物秸秆、油料类作物秸秆、糖料类作物秸秆等经济作物秸秆。再往下分就是每个具体作物的秸秆,如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园艺作物秸秆包括草本的蔬菜、果树和花卉作物的秸秆,但不包括苹果、桃等木本植物修剪或其他操作产生的剩余物。目前,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中所说的作物秸秆仅指大田作物秸秆,就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的总称,通常指小麦、玉米、油菜、大豆及其他农作物在收获果实后的剩余部分。二、秸秆行业产能随着国家扶持现代农业的力度加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秸秆的数量也在稳步上升。为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我国加大整治力度,颁布“禁烧令”、提升农作物秸秆利用补贴力度、鼓励秸秆发电。总体来看,我国秸秆产量巨大,这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市场,也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9.77亿吨,其中稻草为2.2亿吨,麦杆为1.75亿吨;玉米杆为3.4亿吨;棉杆为2100万吨;油料杆为4200万吨;豆类杆为3600万吨;薯类杆为2200万吨。三、秸秆行业供给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稻草、麦秆、大豆秆、玉米秆等秸秆废弃物。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被国家明文禁止。过量秸秆直接还田,其腐烂、分解会产生过多有机酸,会严重损害作物根系,极易引起病虫害暴发。由于国内缺乏秸秆产业化利用龙头企业,且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秸秆综合利用得不到充分发展。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据测算:2013年我国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7.12亿吨,2021年我国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7.34亿吨,2022年我国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在7.37亿吨左右。四、秸秆行业需求近年来中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处于稳步发展期,2013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量为5.43亿吨,2021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量为6.47亿吨,2022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量在6.62亿吨左右。秸秆经过处理可以用于发电,制备牲畜饲料、复合材料、建筑材料、纤维素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饲料使用1.34亿吨;基料化、原料化领域0.13亿吨;食用菌基料0.15亿吨;燃料领域0.62亿吨;还田及其他4.38亿吨。五、秸秆市场规模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在这些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支持下,国内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市场规模为1416亿元,2022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市场规模增长至2065.4亿元。六、秸秆产品价格走势秸秆产品回收价格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区域可收集资源种类及丰富程度、下游采购企业数量、政策补贴力度、运输便捷程度等要素的影响较为直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秸秆产品回收均价为300元/吨,2022年我国秸秆产品回收均价增长至312元/吨。七、秸秆行业展望发达国家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主要集中在饲料化和秸秆新型能源化两个方面。我国秸秆离田产业化利用更应该形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不断引进和消化吸收发达国家在秸秆饲用、发电、沼气、颗粒燃料生产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外,还应在食用菌种植、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方面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秸秆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