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池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池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池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池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池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三种物质混合后溶解度不干扰,且它们不发生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b物质属于易溶性物质B.配置c物质的浓溶液时,必须在低温时进行C.将50℃时10%a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无晶体析出D.将50℃时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可初步提纯a2.天然水经一系列操作成为家庭用水的过程中,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A.蒸馏 B.静置 C.沉淀 D.煮沸3.下列物质中,既有游离态的氧元素又有化合态的氧元素的是A.液氧 B.二氧化碳 C.氧化镁 D.空气4.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A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10cm3的石油气可装在0.24cm3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隙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温度升高能增大分子间间隔A.A B.B C.C D.D5.自来水厂将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吸附 B.沉降C.过滤 D.消毒6.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一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B.——两个一氧化碳分子C.——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D.—一表示2个铁元素7.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101800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gM21.6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M1215.26.4A.M1的值是4.4 B.M2的值是7.5C.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是7:8 D.反应物是甲和乙8.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A.有多种物质生成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C.氧气可以由分解反应制得,也可以由化合反应制得D.当生成物的系数之和等于反应物的系数之和,可能是分解反应,也可能是化合反应9.下列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正确的是A.进行氢气的可燃性实验时,先验纯,再点燃B.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面,再盖上玻璃片C.实验室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再旋紧橡皮塞D.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再加热药品10.如下图所示的“错误操作”与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标签受损 B.不会产生氧气C.灯内酒精挥发 D.读数不正确1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科学史实叙述错误的是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的质量组成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D.中国科学家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12.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无色的C.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C.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产生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14.“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15.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Fe B.CaC.Al D.Si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性质。(1)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2)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3)可用装置D收集氧气,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怎样检验氧气已收集满_______。(4)用B、F装置制取氧气,当_______时才可以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_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实验结束时需要注意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5)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______后,插入到收集的氧气中(在插入时要注意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6)点燃系在细铁丝下的火柴,待_____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集气瓶内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A原子的质量为5.146×10-26kg,若A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个。求:(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2)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____。18.(8分)根据氧化亚铜(Cu2O)的化学式计算:(1)氧化亚铜中各元素质量比_____;(2)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3)288g氧化亚铜中含氧元素的质量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实验室制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写装置的字母代码,下同,该装置不足是______。(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时机是______。(6)用2Ng的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反应可制得氧气ag;如改用加热Ng高锰酸钾和Ng氯酸钾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可制得氧气bg:则a______填“、或”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由图可知,20℃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性物质,正确;B.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配置c物质的浓溶液时,必须在低温时进行,正确;C.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对于50℃时10%a的不饱和溶液来说,每100g溶剂中溶质的质量多于10g,而20℃时,溶解度为10g,降温后有晶体析出,错误;D.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b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小,将50℃时的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a析出,b不析出,可初步提纯a,正确。故选C。【点睛】物质的溶解性的强弱,是根据在20℃时的溶解度来确定的,若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属于可溶物质.溶解度大于0.01g的,属于微溶物质。2、A【解析】

A、蒸馏: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得到的水中几乎不含杂质,故选项正确;B、静置: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从而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故选项错误;C、沉淀:使不溶性杂质沉降并与水分层,从而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故选项错误;D、煮沸:能使水中大部分的可溶性的钙镁离子被转化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而除掉,不会除掉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3、D【解析】A、氧气属于单质,只含有游离态的氧元素,故A错;B、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B错;C、氧化镁属于化合物,只含有化合态的氧元素,故C错;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氧气属于单质,氧气中的氧元素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二氧化碳、水蒸气属于化合物,氧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D正确;故选D。点睛:元素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态,区分这两种形态的方法是:在单质中,元素以游离态存在;在化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4、B【解析】

A、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B、水银热胀冷缩是因为原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原子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符合题意;C、分子间有间隙所以气体容易压缩,不符合题意;D、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导致轮胎内气压变大,容易爆胎,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是微粒的三个特征。5、D【解析】

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吸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沉降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过滤只是把不溶性杂质除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消毒过程生成了次氯酸盐和盐酸,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

A、—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错误。B、—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故选项正确。C、—钙离子符号书写错误,应为Ca2+;故选项错误。D、—表示2个铁原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7、B【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28g=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M1+23.6g,因此M1=4.4g。甲质量减少,乙质量减少,丙和丁质量增加。【详解】A、根据计算M1=4.4g,选项正确。B、在反应过程中,丁物质由0增加至1.6,又由1.6增加至6.4。反应前后甲物质质量减少质量为5.6g,因此此时反应中消耗的甲物质质量为1.4g,则M2的值应为10g-1.4g=8.6g,选项错误,故答案选B。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质量为5.6g,则甲:丁=5.6:6.4=7:8,选项正确。D、甲和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选项正确。8、D【解析】A、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错误;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故错误;C、化合反应得到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错误;D、当生成物的系数之和等于反应物的系数之和时,可能是分解反应,也可能是化合反应,正确;故选:D。9、A【解析】

A、氢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故A正确;B、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先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正放于桌面,故B错误;C、实验室用简易发生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先紧橡皮塞,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故C错误;D、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加热药品,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否则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故D错误。故选A。10、B【解析】

A、倾倒液体时,标签不向着手心,会造成残液流下腐蚀标签,选项正确;B、加热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会造成水分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发生炸裂,选项错误;C、熄灭酒精灯后不及时盖上灯帽,会造成酒精挥发,选项正确;D、俯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读数会大于实际值,造成读数不准确,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1、B【解析】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A正确;B、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的体积组成,不是质量组成,故B不正确;C、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C正确;D、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故D正确。故选B。12、B【解析】

A、氧气不易溶于水,描述正确;B、液态的氧气为淡蓝色,描述错误;C、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描述正确;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描述正确。故选:B。13、C【解析】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能说出物质名称——四氧化三铁,说出物质的名称就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的现象,故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14、D【解析】

A、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也可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故A不正确;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还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B不正确;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如缓慢氧化进行的比较缓慢,不易被察觉,故C不正确;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15、C【解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其中铝铁钙是金属元素。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C高锰酸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上排空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有大气泡从瓶口冒出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发红由上而下缓缓插入木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火柴燃尽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铁丝燃烧时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解析】

(1)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选择反应装置为C;B装置是固固加热型,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试剂是高锰酸钾。故填:C;高锰酸钾。(2)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可用装置D收集氧气,这种方法叫做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故填:向上排空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4)用B、F装置制取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可以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有大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实验结束时需要注意的操作是: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故填: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有大气泡从瓶口冒出;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在熄灭酒精灯。(5)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插入到收集的氧气中,”插入“的具体操作是由上而下缓缓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故填:发红;由上而下缓缓插入;木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6)点燃系在光亮细铁丝下的火柴,待火柴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内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铁丝燃烧时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填:火柴燃尽;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铁丝燃烧时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3115【解析】

(1)故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设质子数为x,x+(x+1)=31,x=15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5。故A的核外电子数为15。18、8︰188.9%32g【解析】

(1)解:氧化亚铜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64×2):16=8:1答:氧化亚铜中铜、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2)解:氧化亚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264×2+16×1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