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第3-2部分:子系统接口网关数据配置GBT 35031.302-2022》详细解读_第1页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第3-2部分:子系统接口网关数据配置GBT 35031.302-2022》详细解读_第2页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第3-2部分:子系统接口网关数据配置GBT 35031.302-2022》详细解读_第3页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第3-2部分:子系统接口网关数据配置GBT 35031.302-2022》详细解读_第4页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第3-2部分:子系统接口网关数据配置GBT 35031.302-2022》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第3-2部分:子系统接口网关数据配置GB/T35031.302-2022》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3\.2缩略语4概述contents目录4\.1网关数据模型4\.2网关采集数据的构成5网关数据配置原则6网关通用数据配置6\.1概述6\.2网关运行信息(Gateway)配置要求6\.3设备基本信息(DeviceInfo)配置要求contents目录6\.4设备消息参数(Message)配置要求6\.5日志参数(Log)配置要求6\.6文件参数(File)配置要求6\.7时间参数(Time)表示约定7网关服务数据配置contents目录7\.1概述7\.2服务(Service)数据配置要求7\.3设备命令(Command)数据配置要求7\.4设备属性(Property)数据配置要求7\.5设备事件(Event)数据配置要求8监控点数据配置contents目录8\.1概述8\.2监控点参数(MonitorPoint)配置要求8\.3表计读数(MeterReading)配置要求8\.4读数(Reading)配置要求8\.5表计(Meter)配置要求8\.6计量对象(MeteredObject)配置要求9通信端口数据配置contents目录9\.1概述9\.2通信端口(CommPort)配置要求9\.3通信端口参数(commPortPara)配置要求10通信协议数据配置10\.1概述contents目录10\.2通信协议(Protocol)配置要求10\.3通信连接参数(ConnectionPara)配置要求10\.4协议参数(ProtocolPara)配置要求11告警参数配置11\.1概述11\.2告警(Alarm)配置要求contents目录附录A(规范性)ReadingType定义与常用readingTypeIDA.1ReadingType(读数类型)定义A.2ReadingType各元素枚举值定义A.3常用readingTypeID附录B(资料性)网关数据模型示例参考文献011范围标准化对象本部分规定了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数据配置要求。适用于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与主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涉及内容定义了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数据模型、数据格式和数据交互流程。涵盖了配电监控子系统、空调控制子系统、照明控制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数据配置。目标与意义确保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准确、高效地传输和处理。提高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降低系统运行成本。适用于工业、商业、住宅等不同类型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可为新建或改造的能源管理系统提供标准化的数据配置指导。适用范围02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2345-XXXX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要求该标准规定了信息技术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确保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接口网关在数据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符合相关安全规范。GB/TXXXXX-XXXX能源管理系统数据通信协议此标准定义了能源管理系统数据通信的基本协议,为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数据配置提供了通信基础。主要引用标准相关引用标准GB/TZZZZZ-ZZZZ智能电网用户端设备数据交互规范此规范描述了智能电网用户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方式,对子系统接口网关与智能电网其他设备的数据交互提供了指导。GB/TYYYYY-YYYY建筑物能源管理系统技术要求该标准对建筑物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为子系统接口网关在建筑物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IEC62386能源管理系统应用接口标准该国际标准提供了能源管理系统应用接口的定义和规范,对于理解和实现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数据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CENELECEN50598电力监控系统通信协议此欧洲标准规定了电力监控系统通信的基本要求,为子系统接口网关在欧洲市场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其他参考文件03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数据配置对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设置和管理,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提供准确的信息。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一种集成各种能源监测、控制、分析和管理功能的系统,旨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子系统接口网关连接各个子系统与主控制系统的关键设备,负责数据的采集、转换和传输。术语和定义EMSEnergyManagementSystem,能源管理系统。IGGInterfaceGateway,接口网关。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DMSDistributionMonitoringSystem,配电监控系统。缩略语043.1术语和定义一种对用户端能源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的系统,旨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能减排。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连接各个子系统与主控制系统的关键设备,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转换。子系统接口网关对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进行设置和分配的过程。数据配置术语解释010203GB/T35031.302-2022本部分规定的标准编号,代表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子系统接口网关数据配置的国家标准。接口网关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主控制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关键设备。数据传输将子系统的数据通过接口网关发送到主控制系统,或将主控制系统的指令通过接口网关下发给子系统的过程。子系统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模块,如配电监控子系统、空调控制子系统等。定义阐述01020304053.2缩略语EnergyManagementSystem能源管理系统,指用于监视、控制和管理能源使用情况的系统。EnterpriseManagementSystem企业管理系统,在某些上下文中也可能指代与企业管理相关的系统。EMS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和分析实时数据的计算机系统。SCADAGWGateway网关,一种网络设备,用于连接两个不同的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转换。IntegratedDevelopment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是用于提供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工具。IDE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是一种标记语言,用于定义数据的结构和内容,便于数据的存储和传输。XML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API“064概述4.1背景和目的目的本标准旨在规范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数据配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背景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子系统接口网关作为连接各子系统的关键组件,其数据配置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智能电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数据配置。适用对象4.2适用范围和对象本标准主要面向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人员、运维人员以及相关的技术和管理人员。0102子系统接口网关连接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各子系统的硬件设备或软件模块,负责数据的采集、转换和传输。数据配置对子系统接口网关进行参数设置和数据映射,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处理。智能电网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运行。4.3术语和定义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数据配置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避免因配置错误导致的数据失真或丢失。准确性子系统接口网关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确保数据的连续传输和处理。可靠性子系统接口网关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非法访问。安全性4.4总体要求074.1网关数据模型网关数据模型是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用于描述网关设备及其数据交互方式的一种抽象模型。定义与功能该模型为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接口,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作用与重要性数据模型概述数据结构涉及整型、浮点型、布尔型等多种数据类型,以满足不同数据的表示需求。数据类型数据关系定义了网关设备与其他设备或系统之间的数据关联和依赖关系。包括网关设备的基本信息、状态信息、配置信息等。数据模型组成明确需要配置的网关设备及其相关参数。数据配置流程配置准备将网关设备的数据映射到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中。数据映射对配置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用性。配置验证数据加密采用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数据备份机制,以防数据丢失,并提供数据恢复功能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安全与可靠性084.2网关采集数据的构成模拟量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数字量数据事件记录数据数据类型表示设备状态或开关位置的二进制数据。记录设备故障、操作事件等的数据。提供用户用电量、电压、电流等实时数据。智能电表监测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传感器如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能耗数据。能源设备数据来源定时采集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采集数据。触发采集在特定事件发生时(如设备故障)触发数据采集。手动采集根据需要手动启动数据采集过程。030201数据采集方式VS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管理系统。数据存储采用数据库技术存储和管理采集到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数据传输数据传输与存储095网关数据配置原则5.1数据完整性原则网关应确保从子系统收集的数据完整无误,能够全面反映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能源消耗情况。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网关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网关应实时收集并更新子系统的数据,以便及时反映子系统的最新状态。数据的实时更新有助于能源管理系统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调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5.2数据实时性原则5.3数据安全性原则网关应采取加密、认证等安全措施,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数据,保护用户隐私和能源管理系统的安全。““5.4数据可扩展性原则网关数据配置应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子系统数量和类型的增加。便于后续对新的子系统进行数据接入和配置,降低系统升级和维护的成本。106网关通用数据配置遵循国家及行业标准,确保数据配置的规范性和通用性。标准化原则考虑未来系统升级和扩展需求,预留足够的数据配置接口和扩展空间。可扩展性原则确保数据配置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篡改。安全性原则6.1数据配置原则网关基本信息配置包括网关名称、型号、生产厂家、IP地址等基本信息。通讯参数配置设置网关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通讯速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数据点配置根据各个子系统的数据需求,配置相应的数据点,包括数据点名称、类型、地址、缩放比例等。6.2数据配置内容6.3数据配置流程确定数据配置需求根据各个子系统的实际需求,确定需要配置的数据点和相关参数。编写数据配置文件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编写数据配置文件,包括网关基本信息、通讯参数和数据点配置等内容。导入数据配置文件将编写好的数据配置文件导入到网关中,完成数据配置过程。验证数据配置通过相关工具或软件验证数据配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确保网关能够正常接收和发送数据。在进行数据配置前,应仔细阅读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配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在进行数据配置时,应注意保护敏感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在完成数据配置后,应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网关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实际需求。6.4注意事项010203116.1概述标准化与兼容性通过定义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子系统接口网关确保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子系统接口网关的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可能的子系统增减或功能变更。数据集成与共享子系统接口网关是实现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数据集成与共享的关键组件。6.1.1子系统接口网关的重要性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合理的数据配置,可以确保子系统接口网关准确、可靠地传输和处理数据。6.1.2数据配置的目的和意义高效性与实时性优化数据配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效率,确保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时性。安全性与保密性合理的数据配置还可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6.1.3标准的制定背景与意义标准化需求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增加,迫切需要制定相关标准来规范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指导意义GB/T35031.302-2022标准的制定为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创新与发展标准的制定还将促进相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奠定基础。126.2网关运行信息(Gateway)配置要求包括网关设备的唯一标识符、设备型号、生产厂家、硬件版本、软件版本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是确保网关正常运行和进行故障排除的基础。网关设备信息涉及网关的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无线)、IP地址、端口号、网络协议(如TCP/IP)等设置,确保网关能够稳定地连接到能源管理系统或其他子系统。网络配置6.2.1网关基本信息配置定义网关如何接收、处理和转发来自各子系统的数据,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筛选和数据路由等规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数据转发规则配置网关接收并执行来自能源管理系统的远程控制指令,如设备的启动、停止、参数设置等,实现对子系统的远程操控。远程控制功能6.2.2网关功能配置访问控制设置网关的访问权限,包括用户身份验证、访问级别和权限分配等,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016.2.3网关安全配置数据加密对网关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02日志记录配置网关的日志记录功能,记录网关的运行状态、数据交换情况等重要信息,便于后续的故障排查和系统优化。状态监控与告警设置网关的状态监控机制,当网关或连接的子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够及时触发告警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6.2.4网关日志与监控配置136.3设备基本信息(DeviceInfo)配置要求030201设备ID每个设备应有一个唯一的设备ID,用于在系统中唯一标识该设备。设备型号指设备的具体型号,便于管理和维护。设备名称设备的自定义名称,方便用户识别。6.3.1设备标识在线状态表示设备当前是否在线,便于用户了解设备实时状态。运行时间设备自启动以来的运行时间,有助于评估设备性能和寿命。故障状态设备是否出现故障,以及故障的具体信息。6.3.2设备状态信息6.3.3设备位置信息设备所在位置的经纬度信息,适用于需要地理位置追踪的场景。经纬度设备安装的具体位置,如楼层、房间号等。安装位置6.3.4设备功能信息支持的功能列表设备所支持的功能或服务列表,如远程控制、定时任务等。固件版本设备当前运行的固件版本,便于管理和升级。146.4设备消息参数(Message)配置要求标准化格式设备消息应遵循标准化的数据格式,以确保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数据元素消息应包含必要的数据元素,如设备ID、时间戳、数据值等,以便于准确识别和记录。消息格式传输协议设备消息应使用标准的传输协议进行发送和接收,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传输频率根据实际需求,设定合理的消息传输频率,以平衡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负载。消息传消息处理对于解析失败或数据异常的消息,应进行适当的错误处理,如记录日志、发送警报等。错误处理接收到的设备消息应进行解析,提取出关键数据元素,以供后续处理和分析。消息解析数据加密为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设备消息应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数据校验采用数据校验机制,确保接收到的设备消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关键数据的修改或删除操作,应有相应的安全验证机制。安全性与可靠性156.5日志参数(Log)配置要求Debug级别Warning级别Info级别Error级别记录最详细的调试信息,包括变量值、函数调用等,主要用于开发阶段的问题排查。记录可能导致系统异常的情况,如资源不足、配置错误等,提醒管理员注意潜在问题。记录一般性的系统事件,如用户登录、操作记录等,用于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记录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严重错误,如数据库连接失败、内存溢出等,需要立即处理。日志级别配置01控制台输出将日志信息直接输出到控制台,便于开发人员实时查看和调试。日志输出配置02文件输出将日志信息写入到指定的日志文件中,便于后续分析和审计。03远程日志服务器将日志信息发送到远程日志服务器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便于大规模系统的日志分析和监控。01020304明确标识每条日志的级别,便于快速定位问题的严重程度。日志内容要求日志级别对于Error级别的日志,可提供完整的调用栈信息,以便深入分析错误原因。调用栈信息(可选)详细描述事件或错误的具体信息,包括相关参数、错误代码等,便于问题排查和分析。消息内容每条日志记录应包含精确的时间戳,以便追踪问题的发生时间。时间戳166.6文件参数(File)配置要求文件命名应遵循一定的规则,以便于管理和识别。命名需规范每个文件应具有唯一性标识,避免命名冲突。唯一性标识建议采用“日期+时间+设备ID+数据类型”的命名格式,确保文件名的可读性和可搜索性。命名格式6.6.1文件命名规则路径规划需合理规划文件存储路径,以便于文件的分类存储和快速检索。文件夹层级建议根据数据类型、设备ID等信息设置文件夹层级,提高文件管理效率。备份策略应制定文件备份策略,确保数据安全性。6.6.2文件存储路径标准格式文件应采用通用的标准格式,如CSV、XML、JSON等,以便于数据的解析和处理。编码规范文件编码应遵循统一的规范,如UTF-8编码,确保文件的正确读取和解析。数据完整性文件格式应支持数据完整性校验,防止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篡改或损坏。6.6.3文件格式与编码需制定文件同步策略,确保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同步策略应优化文件传输效率,减少传输延迟和数据丢失的风险。传输效率应选择合适的文件传输协议,确保文件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传输协议6.6.4文件传输与同步176.7时间参数(Time)表示约定时间格式时间戳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UNIX时间戳来表示时间,即从1970年1月1日00:00:00UTC到现在的秒数。标准时间格式采用国际标准时间格式,通常为"YYYY-MM-DDHH:MM:SS",以确保时间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时间区域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全球被划分为不同的时间区域,每个时间区域与格林威治时间(GMT)有一定的时差。时区处理时间区域和时区在能源管理系统中,应正确处理不同时区的时间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0102VS为确保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时间一致性,应采用可靠的时间同步机制,如网络时间协议(NTP)。时间精度时间同步应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以满足能源管理系统对时间敏感数据的处理需求。时间同步机制时间同步时间参数在数据记录、查询和报表生成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能够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数据记录与查询在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触发事件或报警,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事件触发与报警时间参数的应用187网关服务数据配置7.1数据配置概述010203数据配置目的确保子系统接口网关能够准确、高效地处理和传输数据。配置原则遵循标准化、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易用性原则。配置内容包括数据点配置、通讯参数配置、数据处理逻辑配置等。数据点定义明确需要采集、传输的数据点,如电量、电压、电流等。数据点编码为每个数据点分配唯一的编码,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数据点分类根据数据类型和用途,将数据点分为不同类型,便于管理和处理。7.2数据点配置根据子系统接口网关支持的通讯协议,选择合适的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通讯协议选择7.3通讯参数配置设置通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通讯参数设置建立和维护与子系统的通讯连接,确保数据的实时传输。通讯连接管理7.4数据处理逻辑配置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处理,提高数据质量。数据预处理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聚合和压缩,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传输效率。数据聚合与压缩配置数据存储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同时,定期备份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数据存储与备份010203197.1概述7.1.1子系统接口网关的重要性数据交换桥梁子系统接口网关在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扮演着数据交换的关键角色,它连接各个子系统,实现数据的互通与共享。统一数据标准通过子系统接口网关,可以统一不同子系统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便于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提高系统兼容性子系统接口网关能够解决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确保各个子系统能够无缝对接,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7.1.2数据配置的作用01通过数据配置,可以指定哪些数据需要通过子系统接口网关进行交换,以及数据的交换频率和方式等,从而满足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合理的数据配置能够优化数据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数据交换和存储,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通过数据配置,可以设置数据的访问权限和加密方式等安全措施,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0203定制化数据交换优化数据流程保障数据安全促进行业发展GB/T35031.302-2022的制定为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导和规范,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系统互操作性标准的制定使得不同厂商开发的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互操作,降低了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便于系统维护和升级标准化的子系统接口网关数据配置使得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7.1.3标准制定的意义207.2服务(Service)数据配置要求服务数据配置是指对能源管理系统中各个服务进行数据设置和参数配置的过程。服务数据配置概述该过程旨在确保系统服务能够正确、高效地运行,以满足用户需求。服务数据配置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服务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等。服务接口数据配置服务接口是不同服务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需进行详细配置。01接口配置包括定义接口参数、设置数据传输速率、确定数据格式等。02正确的接口配置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03数据格式是服务数据配置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数据的结构和表示方式。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格式,如JSON、XML等。数据格式的配置需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数据的可读性和互操作性。数据格式配置要求010203传输协议是服务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规则和约定。传输协议的配置需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根据系统需求和网络环境,选择合适的传输协议,如TCP/IP、HTTP等。传输协议配置要求217.3设备命令(Command)数据配置要求7.3.1设备命令概述0302设备命令是指通过子系统接口网关发送给能源管理子系统的指令,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01本标准规定了设备命令数据配置的要求,以保障能源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可控性。设备命令数据配置是确保指令能够准确、高效传达给目标设备的关键环节。准确性确保设备命令能够准确传达给目标设备,避免出现误操作或不可控的情况。7.3.2设备命令数据配置原则01高效性优化设备命令的传输效率,减少传输延迟,提高系统的实时性。02安全性保障设备命令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被恶意攻击或篡改。03可扩展性考虑未来系统的扩展需求,为新增设备或功能预留接口和数据配置空间。04命令编码命令优先级设置命令参数配置命令反馈机制为每个设备命令分配唯一的编码,以便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并处理。根据设备命令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以确保关键命令的及时执行。根据设备命令的具体需求,配置相应的参数,如执行时间、执行对象等。建立设备命令执行情况的反馈机制,以便系统能够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执行结果。7.3.3设备命令数据配置方法定期对设备命令数据配置进行检查和优化,以适应系统运行环境的变化和设备功能的更新。7.3.4设备命令数据配置注意事项在进行设备命令数据配置前,应充分了解目标设备的特性和功能需求。确保设备命令数据配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遗漏或错误配置的情况。010203227.4设备属性(Property)数据配置要求属性标识每个设备属性都应有一个唯一的标识,以便于在系统中进行准确的识别和管理。属性值设备属性的具体数值或状态,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数据类型属性值的类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等,应明确指定以确保数据的准确解析。访问权限定义哪些用户或系统可以读取或修改设备属性。设备属性数据的基本构成标准化命名数据范围限制更新频率历史数据存储设备属性的命名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以便于理解和维护。对于某些属性值,应设定合理的范围限制,防止异常数据对系统造成影响。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设备属性的更新频率,以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系统应支持设备属性历史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功能,以便于进行数据分析。设备属性数据的配置规则通过读取设备属性数据,实现对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控。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分析设备属性数据来辅助诊断故障原因。设备属性数据的应用场景远程监控能效分析利用设备属性数据进行能效分析,优化设备的运行效率。故障诊断智能控制根据设备属性数据的实时变化,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自动化管理。237.5设备事件(Event)数据配置要求ABCD事件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一个设备事件的编号或代码。事件数据的基本构成事件类型描述事件的性质,如故障、警告、状态改变等。事件时间戳记录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有助于追踪和监控设备状态变化。事件详细信息提供关于事件的详细描述,可能包括导致事件的原因、影响范围等。标准化配置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事件数据的准确性和兼容性。灵活性配置允许根据实际需求自定义事件类型和详细信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扩展性配置支持对事件数据进行扩展,以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事件类型和信息。030201事件数据的配置规则01实时传输确保设备事件数据能够及时上传到能源管理系统,以便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事件数据的传输与存储02安全存储采用加密和安全防护措施,保护事件数据不被篡改或泄露。03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数据备份机制,以防数据丢失,并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事件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潜在问题和优化机会。数据分析与挖掘将分析结果以直观的可视化形式展示出来,并生成详细的报告以供决策参考。数据可视化与报告对接收到的原始事件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以消除异常值和噪声。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事件数据的处理与应用248监控点数据配置表示连续的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监控点数据类型模拟量输入表示开关状态或报警信息等离散量。数字量输入表示累积量或计数器值,如水表、电表读数。脉冲量输入确定监控点类型和数量根据实际需求,明确需要监控的物理量和监控点的数量。关联设备将监控点与实际的传感器或设备进行关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配置监控点参数为每个监控点配置相应的参数,如数据类型、单位、上下限值等。数据配置步骤传输方式根据系统架构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如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存储策略数据传输与存储制定合理的数据存储策略,包括存储周期、存储格式等,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0102通过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各监控点的数据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实时监控对历史监控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的节能空间和优化建议。数据分析当监控点数据超过预设的上下限值时,系统自动触发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报警与通知监控点数据应用010203258.1概述01实现能源管理系统与子系统的数据交互子系统接口网关作为中间桥梁,能够确保能源管理系统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顺畅数据流通。提升系统整体效率和稳定性通过优化数据交互方式,子系统接口网关有助于提高整个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便于集中管理和监控通过网关接口,可以实现对各个子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监控,简化操作流程。子系统接口网关的重要性0203标准化需求随着能源管理系统的普及和应用,制定统一的标准以规范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数据配置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技术发展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制定更高标准提供了可能,该标准的制定正是基于当前技术发展水平而进行的。市场需求驱动市场对能源管理系统的高效、稳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020301GB/T35031.302-2022标准的制定背景功能要求规定了子系统接口网关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如数据采集、处理、转发等,以满足能源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安全要求对子系统接口网关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方面,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数据配置要求明确了子系统接口网关与能源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格式、通讯协议等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标准的主要内容268.2监控点参数(MonitorPoint)配置要求唯一性每个监控点的数据标识(DataID)在整个系统中必须是唯一的,以确保数据的准确识别和跟踪。规范性数据标识应遵循一定的命名规范,便于理解和维护。数据标识要求VS应使用标准化的数据类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等,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格式对于特定的数据类型,应规定相应的数据格式,如日期时间的表示方法、浮点数的精度等。标准化数据类型数据类型与格式应明确每个监控点数据的有效范围,以避免异常数据的产生。数据范围对于涉及物理量的监控点,应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SI)中的单位,以便于数据分析和比较。单位统一数据范围与单位更新频率应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每个监控点的数据更新频率,以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存储要求应规定数据的存储格式、存储位置及备份策略,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数据更新频率与存储要求278.3表计读数(MeterReading)配置要求readingValue表计的读数值,可以是电量、水量、气量等。MeterReading表计读数主数据结构,包含读数信息。readingTime读数时间,记录表计读数的具体时间点。meterId表计唯一标识符,用于区分不同的表计设备。status表计状态,如正常、异常、故障等。数据结构准确性实时性数据配置要求考虑到未来可能增加的表计类型和读数需求,数据配置应具备可扩展性。04确保表计读数的准确性,避免因数据传输或处理错误导致的读数偏差。01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应采取加密、校验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03表计读数应实时更新,确保管理系统能够获取到最新的读数数据。02安全性可扩展性提供从子系统接口网关获取表计读数数据的接口,支持按照时间范围、表计ID等条件进行查询。数据获取接口数据推送接口异常处理接口当表计读数发生变化时,子系统接口网关应主动将最新的读数数据推送给管理系统。在表计读数出现异常时,应提供相应的异常处理接口,以便管理系统进行及时处理。接口要求在接收表计读数数据前,应进行数据校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数据校验对于校验不通过或异常的数据,应进行记录并触发相应的异常处理流程,如发送告警通知、进行数据修正等。异常处理数据校验与异常处理288.4读数(Reading)配置要求数据标识命名规则数据标识应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以确保其清晰、易读且易于管理。唯一性每个读数应有一个唯一的数据标识,以便在系统中进行准确追踪和管理。数据类型读数可以是整数、浮点数、字符串等类型,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01数据类型与格式数据格式读数的数据格式应统一,便于系统解析和处理。例如,日期和时间可以采用ISO8601标准格式。02数据单位读数应附带明确的数据单位,如千瓦时、立方米等,以便准确理解和使用数据。数据精度读数的精度应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同时避免不必要的数据冗余。例如,对于电量读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据单位与精度数据采集与更新频率读数的更新频率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设定,以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例如,对于关键能耗数据,可以采用较高的更新频率进行实时监控。更新频率读数可以通过自动采集或手动输入的方式获取,具体方式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条件确定。采集方式298.5表计(Meter)配置要求数据点唯一标识每个表计数据点应有一个全局唯一的标识符,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数据分类标识根据数据类型(如电量、水量、气量等),为每种数据设定特定的分类标识。8.5.1数据标识8.5.2数据采集与传采集频率设置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理的数据采集频率,以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有效性。传输协议要求明确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协议,确保数据的稳定、可靠传输。8.5.3数据处理与存储规定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数据存储格式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数据预处理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隐私保护策略8.5.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制定严格的隐私保护策略,防止用户隐私信息的泄露和滥用。0102308.6计量对象(MeteredObject)配置要求计量对象指能源管理系统中需要进行能源计量和监测的设备、区域或系统。配置要求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需对计量对象进行合理的配置。计量对象的基本概念VS包括电、水、气等不同类型的计量对象。按使用功能分类如照明、空调、动力设备等不同类型的计量对象。按能源类型分类计量对象的分类准确性原则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差和失真。灵活性原则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计量对象的配置,以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全面性原则尽可能覆盖所有需要计量的设备和区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计量对象的配置原则计量对象的配置方法确定计量需求明确需要计量的能源类型、设备和区域等。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根据计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计量器具,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将计量器具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设置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有用的能源管理信息。319通信端口数据配置采用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传输。RS232/485串口通信通过网络端口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控制。TCP/IP网络通信采用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实现与计算机等设备的快速数据传输。USB接口通信9.1端口类型与定义波特率设置根据设备要求,配置适当的波特率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9.2端口参数配置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设置根据通信协议要求,配置相应的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IP地址与端口号配置对于网络通信,需要配置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实现远程连接和数据传输。定义数据传输的格式,如数据包头、数据长度、数据内容和校验码等。数据传输格式描述数据接收的流程,包括数据解析、错误检测和响应机制等。数据接收与处理为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需要设置通信超时时间和重试机制。通信超时与重试机制9.3数据传输与接收为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需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在接收端进行解密。数据加密与解密9.4通信安全与可靠性通过校验码等方式,确保接收到的数据完整且未被篡改。数据完整性校验描述在通信故障时的检测方法和恢复策略,以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信故障检测与恢复329.1概述9.1.1子系统接口网关的重要性统一数据标准通过子系统接口网关,可以统一不同子系统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便于数据的整合与处理。数据交换桥梁子系统接口网关在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扮演着数据交换的关键角色,它连接各个子系统,实现数据的互通与共享。提高系统兼容性子系统接口网关能够增强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兼容性,使得不同厂商、不同技术的子系统能够无缝对接。市场需求推动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满足市场需求,制定统一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规范化发展的必要在智能电网领域,缺乏统一的标准将导致市场混乱、技术难以推广。因此,制定GB/T35031.302-2022标准有助于规范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制定国家标准,可以提升我国智能电网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9.1.2GB/T35031.302-2022标准的制定背景010203GB/T35031.302-2022标准详细规定了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数据配置要求,包括数据类型、数据格式、通信协议等方面。明确数据配置要求9.1.3标准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可靠性,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强调安全性与可靠性标准设计灵活,能够适应未来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需求,为系统的升级和拓展提供有力支持。具有良好的拓展性339.2通信端口(CommPort)配置要求明确支持的通信端口类型,如串口通信、网络通信等。端口类型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参数的具体设置要求。端口设置端口类型与设置数据传输协议规定数据传输所使用的协议,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数据加密与安全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数据传输与安全性实时监测通信端口的连接状态,确保数据的正常传输。状态监测建立故障检测与处理流程,对通信故障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故障处理机制端口状态监测与故障处理兼容性与扩展性扩展性考虑在设计时考虑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如增加新的通信端口类型或支持更多的设备连接。兼容性要求确保通信端口能够兼容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设备。349.3通信端口参数(commPortPara)配置要求串行通信端口如RS-232、RS-485等,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有线数据传输。9.3.1端口类型网络通信端口如以太网端口,支持TCP/IP协议,用于实现设备间的网络通信。无线通信端口如Zigbee、LoRa等无线通信协议端口,用于无线传输数据。设置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确保数据稳定传输。波特率定义每个数据包的位数,通常为7或8位。数据位表示数据包结束的位数,通常为1或2位。停止位用于数据校验,可选为无校验、奇校验或偶校验。校验位9.3.2端口配置参数030201访问控制设置端口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加密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端口状态监测实时监测端口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9.3.3端口安全设置MODBUS协议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MQTT协议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轻量级通信协议,适用于物联网场景。自定义协议根据实际需求定义的通信协议,需确保与其他设备的兼容性。9.3.4端口通信协议3510通信协议数据配置10.1数据配置原则通信协议数据配置应遵循国际、国内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兼容性。标准化原则数据配置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子系统和设备的需求。灵活性原则在数据配置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安全性原则01020310.2数据配置内容设备信息配置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设备地址等基本信息。01通信参数配置设置通信端口、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通信参数,确保子系统与主系统之间的正常通信。02数据点配置根据子系统功能需求,配置相应的数据点,包括遥测、遥信、遥控等类型的数据点。03根据子系统功能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配置的数据内容和格式。确定数据配置需求依据数据配置表,在子系统中进行实际的数据配置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配置实施按照数据配置原则和内容,编制详细的数据配置表,包括数据点名称、类型、地址等信息。编制数据配置表完成数据配置后,应进行验证测试,确保子系统与主系统之间的通信正常,数据准确无误。数据配置验证10.3数据配置流程3610.1概述10.1.1子系统接口网关的重要性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子系统接口网关作为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各子系统数据的集中接入和管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提升系统互操作性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数据配置,子系统接口网关能够确保不同子系统之间的顺畅通信,提升整个系统的互操作性。保障数据安全子系统接口网关具备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安全功能,能够有效保障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数据的安全性。010203确保数据准确性通过合理的数据配置,能够确保子系统接口网关准确识别和处理来自不同子系统的数据,避免数据混淆或错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优化的数据配置能够减少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冗余和错误,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处理效率。便于系统维护标准化的数据配置使得系统维护更加便捷,降低了维护成本和复杂度。10.1.2数据配置的作用促进智能电网发展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能够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01.10.1.3标准制定的意义方便用户使用标准化的子系统接口网关数据配置能够使得用户更加便捷地使用和管理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提升用户体验。02.增强系统兼容性统一的标准能够确保不同厂商开发的子系统都能够顺畅地接入到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增强了系统的兼容性。03.3710.2通信协议(Protocol)配置要求10.2.1协议类型与支持应明确列出所支持的通信协议类型,如Modbus、MQTT、OPC-UA等。对于每种支持的协议,应提供详细的配置说明,包括通信参数、数据格式等。10.2.2协议配置流程应提供清晰的协议配置流程图或步骤说明。配置流程应涵盖从设备发现、参数设置到通信测试的全过程。应说明如何通过通信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应提供数据校验、加密等安全措施的配置方法。10.2.3数据安全与可靠性10.2.4协议兼容性与扩展性应说明所支持协议的兼容性问题,以及如何与其他系统或设备进行集成。对于未来可能的协议扩展或更新,应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3810.3通信连接参数(ConnectionPara)配置要求通信协议选择应根据子系统接口网关所连接的设备和系统,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如Modbus、OPCUA、MQTT等。通信协议的选择应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需配置正确的IP地址、端口号、设备标识等参数,以确保子系统接口网关能够与所连接的设备或系统成功建立通信连接。连接参数的配置应遵循相关设备和系统的通信规范和要求。连接参数配置数据传输速率与超时设置应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数据传输速率,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效率。需设定合理的超时时间,防止因数据传输延迟或中断导致的通信故障。安全性与可靠性措施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身份验证等,确保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可采用心跳报文等机制,定期检查通信连接的状态,确保通信的可靠性。3910.4协议参数(ProtocolPara)配置要求10.4.1参数配置概述ProtocolPara是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用于配置子系统接口网关的重要参数。01这些参数确保了网关能够正确地与各个子系统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准确传输。02通过合理配置ProtocolPara,可以提高整个能源管理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03指定子系统与网关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如Modbus、OPCUA等。通信协议类型设置子系统的设备地址和通信端口,以确保网关能够准确连接到子系统。设备地址与端口定义网关从子系统获取数据的频率,以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数据更新频率10.4.2关键配置参数0102032.根据协议要求,设置设备地址和端口。配置步骤1.确定子系统使用的通信协议。10.4.3配置步骤与注意事项0102033.调整数据更新频率,以满足系统监控需求。10.4.3配置步骤与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在进行配置前,应详细阅读并理解相关通信协议的规范和要求。确保所配置的参数与子系统的实际设置相匹配。在配置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敏感信息,如设备密码等。10.4.3配置步骤与注意事项故障现象网关无法连接到子系统。解决方案检查设备地址和端口是否设置正确,确保子系统处于可连接状态。故障现象数据更新不及时或丢失。解决方案调整数据更新频率,并检查通信线路是否稳定可靠。10.4.4故障排查与解决方案4011告警参数配置当某个参数值超过预设的上下限时,触发告警。越限告警参数值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时,触发告警。变化率告警设备或系统状态异常时,如设备故障、通信中断等,触发告警。状态告警告警参数类型根据实际需求,为每个需要监控的参数设定合理的上下限阈值。预设告警阈值根据告警的严重程度,设定不同的告警级别,如紧急、重要、一般等。配置告警级别选择适合的告警方式,如声音、灯光、短信、邮件等,确保告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设定告警方式告警参数配置方法ABCD接收告警信息系统接收到告警信息后,进行初步判断和处理。告警处理流程采取处理措施根据告警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维修、更换设备等。确认告警原因分析告警信息,确定告警原因和故障点。消除告警处理完成后,确认告警已经消除,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4111.1概述数据采集与传输由于各个子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子系统接口网关需要具备协议转换功能,以实现数据的互通互联。协议转换安全保障子系统接口网关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密、压缩等处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子系统接口网关是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关键组件,负责采集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主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11.1.1子系统接口网关的重要性通过数据配置,可以定义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使得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无缝对接,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可用性。标准化数据格式通过合理配置数据,可以实现对关键数据的筛选和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主控制系统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数据筛选与处理良好的数据配置可以提高系统的扩展性,使得未来新增子系统或设备时能够轻松接入现有系统。系统扩展性11.1.2数据配置的重要性标准化推进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积极推动智能电网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以促进智能电网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市场需求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制定统一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子系统接口网关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适应技术发展,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规范其数据配置和接口要求。11.1.3GB/T35031.302-2022标准的制定背景4211.2告警(Alarm)配置要求根据告警的严重程度设定不同的级别,如紧急、重要、一般等。告警级别详细描述告警的原因、影响范围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告警描述明确告警的具体类型,如设备故障、数据异常等。告警类型告警信息内容阈值设定针对不同的监测参数设定合理的阈值,当数据超过阈值时触发告警。触发逻辑定义多个条件同时满足或任一满足时触发告警的逻辑。持续时间设定告警触发的持续时间,以排除短暂异常引起的误报。告警触发条件实时推送将告警信息实时推送给相关人员,以便及时处理。告警记录完整记录告警信息及处理过程,便于后续分析和追溯。告警解除当告警条件不再满足时,自动或手动解除告警状态。告警处理方式将告警信息同步至监控系统,实现可视化展示和集中管理。与监控系统联动触发运维流程,自动或辅助人工进行故障排查和处理。与运维系统联动对告警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潜在问题和优化建议。与数据分析系统联动告警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动43附录A(规范性)ReadingType定义与常用readingTypeIDReadingType是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中用于描述数据读取类型的定义。每种ReadingType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即readingTypeID,用于在系统中进行数据的标识和处理。它规定了系统中各种传感器、仪表等数据采集设备所读取的数据类型。ReadingType定义表示电能耗用量,通常用于描述设备的用电量。Electricity_Consumption常用readingTypeID及含义表示水耗用量,用于监测水的使用情况。Water_Consumption表示气体耗用量,如天然气、煤气等。Gas_ConsumptionTemperature表示温度数据,常用于环境监测和控制系统。常用readingTypeID及含义01Humidity表示湿度数据,也是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参数。02Pressure表示压力数据,可用于监测管道、容器等设备的压力情况。03Flow_Rate表示流量数据,常用于液体或气体介质的流量监测。0444A.1ReadingType(读数类型)定义ReadingType是指用户端能源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