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名师教案(第2课时)_第1页
《我的叔叔于勒》名师教案(第2课时)_第2页
《我的叔叔于勒》名师教案(第2课时)_第3页
《我的叔叔于勒》名师教案(第2课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改换视角重述故事,体会叙述视角对于小说写作的影响,进而从更多层面认识小说的主旨。2.在比照中激发爱善憎恶的感情,感受小说展示的人生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获得成长教益。教学过程:一、变个视角叙述故事如果不从“我”(若瑟夫)的角度,而是从小说中其他人(菲利普夫妇、于勒、姐姐、姐夫乃至船长)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会是怎样的呢?可以分组完成: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视角重新讲述小说中发生的故事。1.菲利普夫妇的视角提示:这个视角应基于菲利普夫妇自私虚伪又“慈爱”“负责”的矛盾性格,侧重于他们夫妇对家庭的考虑,他们对于勒的态度应随着于勒的经济情况而变化,左右一切的都是金钱。讲述既要突出他们的唯利是图、自私冷漠,又要能表现出他们对家庭、对子女的狭隘的爱,感受他们困窘生活境地中的无可奈何。2.于勒的视角提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视角,可以侧重于他的生活轨迹,以于勒青年时期挥霍、中年发迹和老年落魄的时间为序,重点表现他早年的懵懂无知,意气用事;中年闯荡,稍有所成,便想一洗前耻、急于证明自己的虚荣,个人的自尊,与对亲情的顾念;事业失败后的坚强与自重,老年生活的孤寂与悲苦。亦可以倒叙,比如从船长反过来询问于勒,让于勒自己来讲亲历的故事,从于勒的角度来看自己和哥哥一家,那样也肯定相当有意思。3.两位姐姐的视角提示:也是一个不错的视角。两姐妹,既不同于父母的世故,亦不同于“我”的纯净,是介于成人与孩童之间的角色,她们不会像父母那么唯利是图、冷漠无情,但又困扰于家庭的窘况,也为自己的婚姻大事烦扰,反感于父母的一些想法做法,可绝不会像“我”那样懵懂单纯,她们唯一的希望是叔叔这颗救星的出现,这样的角色肯定很值得学生去思考与演绎。4.女婿的视角提示: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是底层而又渴望改变的人,虚伪又虚荣,苦恼于自己不太理想的生活境况,犹豫不决中答应与菲利普家的亲事,其实也是基于金钱的婚姻约定。一颗有着丑陋灵魂的小人物,肯定会讲述出令人期待的故事来的。这个视角极具讽刺意味,但偶遇于勒的真相如何揭晓,是一个处理的难点。设计意图强化前面对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学习与把握,感受他们不同的人生境遇,并通过改换视角叙述故事,体会视角之于小说叙事的意义。二、分析课文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的好处而课文却是以“我”,若瑟夫,菲利普夫妇的小儿子,于勒的侄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的,这给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呈现都带来怎样的好处呢?让前面各小组结合本组改换的视角分别进行比较交流,说出差异,并力求归纳出一些共性的特征。预设:首先,第一人称视角更容易使读者产生真实、亲切的感觉。但第一人称视角又是一种有局限性的视角,只能表现“我”的见闻感受,诸多“我”视野之外的内容,比如于勒当年怎样糟蹋钱,他到美洲后做上了什么买卖,有没有发财,因为什么而破产,看中二姐的公务员女婿心里是怎样想的……都被巧妙地省略了,正是这些自由合理的省略使作品显得更加精练隽永,制造了悬念,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阅读空间。其次,“我”是儿童的视角,不同于菲利普夫妇、于勒、姐姐、姐夫这些成人视角。相比之下,儿童视角的观察使故事显得更真实纯净,因为“我”年龄小,见闻感受中较少掺杂世俗倾向,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观察的客观公正性。而“小儿子”的身份,得以近距离观察菲利普夫妇,增强了故事的合理性。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强化前面有关视角学习的成果,同时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采用“我”的视角的妙处,认识到这一视角对表现人物与揭示主题的特定意义。三、其实还有一个视角,你怎么看?出示原文被删节的首尾内容,让学生分析原著的视角。开头: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弗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结尾: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今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1.现在再看这部小说,你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呢?预设:在补上了原文开头与结尾之后,小说的叙述视角又变了。叙述者从童年的若瑟夫变成了成年的若瑟夫的同伴。成年的若瑟夫,将孩童时的那颗宝贵的同情心与记忆一同保存了下来,彰显了莫泊桑的人道主义情怀,小说呼唤道义、赞美人道主义的主旨昭然若揭。2.教材进行删减,又有何好处呢?预设:这篇小说自20世纪60年代选入语文课本以来,一直采用这种删减版。删去了原作的开头和结尾,也就删去了作为成年若瑟夫的同伴的“我”的视角,减少了一层叙述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使小说故事脉络更为清晰,线索更明确,也更能够突出人物关系和形象,主旨便也因此呈现出了多样性,使得文章别具一格又意味隽永。3.补充作者及时代背景,加深对主旨的了解。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漂亮朋友》和《羊脂球》等。《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9世纪后半期,当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欧洲巨变,也是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发展的时期。小说所写的小资产阶级日益贫困的境遇和他们海外发财的幻想以及拜金主义的人和人的关系,都清晰地反映出时代的特点。莫泊桑作为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最具人文情怀的作家,也想以这篇现实主义小说呼吁国家要充分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希望社会能够尊重每一位成员的生存发展权利。结语:在梳理了情节、分析了主要人物,并学习了小说叙事的视角以后,我们可以认识到莫泊桑在以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