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江西省南昌市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江西历史悠久,是①的“江南昌盛之地”和“文章节义之邦”。江西如一位娴静少言的姑娘,虽低调而常不被人所注意,但走近她,却常被她惊艳。这里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生动演绎着赣鄱儿女的奋斗传奇。这些故事将会成为深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芬芳花朵,抚慰我们偶尔浮②的心灵,给予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1)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②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duó燥B.zé燥C.zhé躁D.yì躁(2)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名副其实B.叹为观止C.前呼后拥D.风云变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素有“衣冠上国”的美誉。各式传统服装,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承担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秦、汉朝的服饰古朴庄重,唐朝的服饰华贵富丽,宋、明朝的服饰娟秀精巧()这些光彩夺目的服饰背后的文化,,而且勾勒出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的生活画卷。(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病因的判断及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1分)A.语序不当,应将“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对调。B.搭配不当,应将“承担”改为“承载”。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不仅”“更”改为“不是”“而是”。D.成分赘余,应将“历史信息和”删去。(2)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B.,C.……D.——(3)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但将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折射出来了B.不但折射着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C.既将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折射出来了D.既折射着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3.(2分)体育课上,小清与晓强为了一个篮球发生争执,下面四位同学从“以和为贵”的角度对他们进行调解,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你们是好朋友,不要为一个篮球起争执。你们肯定都有不对的地方,赶紧互相道个歉! B.你们怎么都这么小气!要知道友谊是最珍贵的。这个篮球大家轮流玩,和气生财! C.你们这样做难道不怕伤了和气吗!这个篮球大家轮流玩或一起玩,你们看怎么样? D.你们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伤了友谊。我们应以和为贵,这个篮球大家一起玩吧!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4.(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彭泽①解印②廖凝五斗③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注】①彭泽:古县名,今属九江。②解印:解下印绶,指辞免官职。③五斗:出自《晋书•隐逸传》:“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二句使用陶潜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及对先贤的敬仰。B.第三句,诗人表明任期已满,重担已卸,决定回家积极准备再重新就职。C.最后一句“还挈来时旧酒瓢”暗示了诗人“归去”生活的朴素与自由。D.整首诗语言质朴、简洁,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2)请品读诗歌,将下面的批注补充完整。(2分)批注:“”一句运用外貌描写,生动地描绘出诗人为官后的辛劳,也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5.(10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问题。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①,忧众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②,不罚而民治。先恕③而后教,是尧道④也。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其所以不服者,大山在其南,殿山在其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川,用此⑤险也,所以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⑥犹未竭也。”究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天下闻之,皆非⑦禹之义,而归舜之德。(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注】①罹(lí)罪:遭受苦难。②劝:鼓励,受到鼓励。③恕:以仁爱之心待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④道:方法。⑤用此:以此,凭此。⑥谕教:指推行教化。⑦非:认为……不对,批评。(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①故②许③闻(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②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3)人们常以尧舜并称,从选文来看,尧和舜确实有相同之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爱国的情感最真挚,奋斗的国家正青春。“,!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困境仍心系天下。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如杜甫一样具有爱国情怀的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才能具有乘风破浪的力量。(2分)②“,;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不仅要善于学习,还要善于自我反思,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用《虽有嘉肴》中的句子填空)(2分)③在湖畔,晓清看到专注而有耐心的垂钓者,不禁想起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两句诗。其实,不论是像垂钓者那样心无杂念、悠闲自在之人,还是像孟浩然般积极进取之人,只要心有热爱,并为之努力,定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7.(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风从四方来①“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②《春日》是宋代朱熹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春天美好的景致。这首诗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自然现象——东风。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景物、自然现象往往会被人们赋予特定的内涵,“风”就是历代诗人钟情的对象之一。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现象,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人们又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它的存在。一旦进入诗歌之中,风便不只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还是诗人情思的载体,寄托了诗人的喜怒哀乐。③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从不同方位吹来的风通常是不同季节的象征。与象征春天的东风不同,西风代表肃杀的秋天,诗人往往用它来表达内心的忧愁、孤独。例如,元代文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所表达的情绪与朱熹的《春日》截然不同。④南风象征着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夏天。在《诗经》中就有一首《邶风•凯风》写道:“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南风使草木欣欣向荣,使酸枣树从幼苗长成大树。诗中用南风比喻母亲,用酸枣树的生长比喻子女的成长。在今天的山西运城,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古老盐湖,古人将含盐量高的卤水从此湖中采出来,再利用温热的南风加速水分的蒸发,便可以得到白花花的食盐。相传,擅长音律的舜帝曾在运城盐湖旁抚琴吟唱过一首《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意思是,温和的南风能够解除百姓的愁苦,及时吹来的南风还可以增加百姓的财富。⑤北风总是和冬天联系在一起。唐代诗人岑参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描绘了边塞的风雪奇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虽然是农历八月,但北风携带着大雪,宣告冬天已提早到来。⑥这种以东西南北风象征四季的现象,显然和我国一年之中的气候状况密切相关。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临太平洋,西面是亚洲内陆,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非常明显。春夏盛行东南季风,高温多雨;秋冬盛行西北季风,干燥寒冷。四方风和四季的关系正符合我们的切身感受。温暖的东风是冬去春来的重要标志;湿热的南风带来了夏季的高温和雨水;每当西风吹来,树上的叶子开始枯黄;在冬天,最让人避之不及的便是凛冽的北风。⑦不过,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四季的风向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季节,风向也会经常改变。东风不只是在春天才有,春天也不是天天都刮东风。可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东风似乎只代表春天。四方风和四季的这种固定关联的背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历史原因。⑧人们通过定义四方和四季探索空间,感受气候的变化,借助四方风带来的冷暖体验抒发胸臆,寄托情思。风从四方来,居于世界各地的人们虽然对风的感受不同,但都爱让四方风当主角,写下一首首诗歌,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人类心灵的宽广、深邃。(作者:陈丹阳。选自《百科知识》2024年第5期,有删改)(1)下列对“风从四方来”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风从四方来”指出我国有不同风向的风吹过,体现了我国的风的多样性。B.“风从四方来”在诗歌中常用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C.“风从四方来”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空间和气候的认知,与四季变化紧密相连。D.“风从四方来”交代了中国幅员辽阔,以平原为主,四面无高山阻隔的地理特点。(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开篇处引用朱熹的《春日》一诗,起到引入主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B.第③段中举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例子,具体展示了秋风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C.第⑧段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人对风的不同感受,揭示风的普遍性和复杂性。D.本文在介绍每个方位的风时均列举了相应的例子进行分析和解释,使读者易于理解。(3)读了本文后,杨杨展示了李峤的《风》一诗,并从“四方风”的角度对《风》中的“风”进行分析。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将杨杨的分析补充完整。(4分)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选自李峤《风》)分析:;“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则生动描绘了风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进一步体现了风的广泛存在和巨大力量。8.(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开展的第43周年。据统计,43年来,南昌市已累计有8000多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共植树3.5亿株,全市已建有义务植树基地几十个,城区绿化覆盖率43.15%,全市的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超81%。在义务植树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南昌市不断丰富、拓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从过去单一地开展实地植树造林,拓展为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其他形式8大类公民义务植树的形式,大力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开展纪念林建设,更好满足社会公众对参与义务植树的多种需求。(摘编自《2万人义务植树超10万株南昌市掀起全民义务植树热潮》,“中国江西网”2024年3月14日)材料二:荒山披锦绣,沙漠变绿洲。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5年来,全国人民坚持植树造林,成就举世瞩目。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长久之计。只有多措并举、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才能让我们的“绿色家底”更厚实。江西省崇义县,在针叶树种造林的基础上,因地施策,优化针阔比例,逐步改善林分结构,解决单一树种造林带来的林地质量退化、生态稳定性差等问题,有效提升森林质量。千方百计补短板、锻长板,想方设法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激发动力,不懈推进植树造林增绿,才能绘就壮美河山的绿色新画卷。(摘编自彭飞《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人民日报》2024年4月5日)材料三:“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这一重要要求,并对扩绿、兴绿、护绿做出深刻阐释,对于全民植树增绿、共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扩绿,就是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适地适树、适时适法,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植树造林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生长发育规律、生活生产生态需要,合理选择绿化树种草种,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做到“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兴绿,就是要注重质量效益,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护绿,就是要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做好防灭火工作,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摘编自桂从路《“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人民日报》2024年4月6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植树造林、绿化国土采取的多种措施及取得的成就。B.材料一主要写了南昌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3周年因参与人数众多故绿化成效显著。C.材料二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长久之计,要让“绿色家底”更厚实,需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D.材料三强调绿化祖国应扩绿、兴绿、护绿并举,科学推进因地制宜,注重质量效益,加强林草资源保护。(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昌通过造林绿化、抚育管护等多种形式来满足社会公众对参与义务植树的需求。B.“兴绿”指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拓展路径,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C.我们只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激发动力,即使有少量不当行为,也一定能建设美丽中国。D.三则材料均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9.(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烟雨龙虎山早春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泸溪河上,河面和沿岸的山间升起淡淡的云烟。刚有些许返绿的座座山体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竹筏缓缓掠过,像是驶入了一幅绝美的水墨绘就的烟雨江南画卷。这观感和我三十年前的夏天第一次到访龙虎山时完全不一样。那年我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踌躇满志,特意买了一双登山鞋,准备到龙虎山酣畅淋漓地登一回高峰。可是到达这里后,满眼都是大石头般的山包,圆滚滚地散落在泸溪河沿岸,全无壁立千仞的气势。那时我还没见识过什么山,以为山都应该像语文课本里写的那样高耸入云,让人心生畏惧又有征服的欲望。这龙虎山的外形离我的期望实在有点远,因此心中不免失望。第二次到龙虎山是十年前的晚秋,气候宜人,我的感受也更深刻。我陪客人走在象鼻山的栈道上,见长长的“象鼻子”深深扎入泥土,惊叹龙虎山中也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程式化的讲解和巡礼似的参观后,宾主两欢,各自散去。遗憾的是,这次我的大部分心思都在招呼客人,虽然现学现卖一些有关龙虎山的知识后,对龙虎山有了更多理性的认同,却没时间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今年,我第三次来到龙虎山,总的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幅绝美的水墨绘就的烟雨江南画卷,欣赏与惊叹交替出现在我的脑海。这次来赶上了淅淅沥沥的春雨。雨雾浸润过山,浸润过河,也将一种舒缓、静谧、悠远和神秘的气息刻入我的记忆。位于江西鹰潭的龙虎山,有着典型的丹霞地貌。一条明净的泸溪河,玉带般串起沿岸的山峰。天气乍暖还寒,又不是周末,泸溪河上只有两只竹筏轻轻漂浮,艄公的竹篙不紧不慢地探向水中,在鹅卵石上碰撞出清脆的回响。河畔,苍黄色野草不紧不慢地吸吮着雨水,颜色越来越鲜嫩。从仙人城乘坐天梯到达山顶后,远眺泸溪河及岸边峰林波浪般地向前翻涌,山体被雨水浸湿后,颜色由红褐色转为深沉的黑褐色,看过去恰似一幅油画,色彩丰富而厚重。这次来龙虎山,我已做过功课,知道丹霞地貌也是在不断发育演变的。龙虎山属于丹霞地貌的老年早期。经过上亿年的时光打磨,龙虎山的丹霞峰林已经较为疏散,逐渐,独立的山峰点缀在河流两岸,勾勒出老年早期丹霞地貌的轮廓。这些我年少时看不上的、大石头般的山包,从那么遥远的时间深处走来,也曾陡峭,也曾“鲜衣怒马”。如今,它们像看尽世事沧桑的老者,将多少故事深藏在沉默里。《水浒传》开篇就写到龙虎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想来施耐庵是懂得龙虎山的,他既懂龙虎山的山水之美,也懂龙虎山的内涵。而我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有些读懂了“龙虎天下绝”这句话。除了惊叹,我不知用什么才能形容此时的感受了。我离开龙虎山时,泸溪河上的烟雨还未散去,烟雨中的一些谜也没有解开。祖先的智慧让一代又一代人一次次仰望。(作者:朱干金。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3日,有删改)(1)作者三次来到龙虎山,每一次来龙虎山所见之景和观赏的感受都不大相同。请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梳理。(4分)次数作者所见龙虎山之景作者的感受第一次①不免失望第二次②惊叹、遗憾,对龙虎山有了更多理性的认同第三次一幅绝美的水墨绘就的烟雨江南画卷③(2)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请揣摩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其表达效果。(4分)(3)读完这篇文章,同学们围绕这篇文章的标题展开了讨论,请你积极参与。(提示:对文题的分析,可以从内容、结构等方面入手)(4分)刘盈:我觉得这篇文章标题完全可以用“龙虎山烟雨”呀,为什么要用“烟雨龙虎山”呢?你:。刘盈:听你这么说,确实是“烟雨龙虎山”这个标题更好。(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本文通过描述作者三次游览龙虎山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等的感悟。B.作者着重写了第三次游龙虎山的情形,描绘了龙虎山的自然美景。C.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野草在春雨的滋润下的鲜嫩。D.文中引用《水浒传》中关于龙虎山的描绘内容,旨在突出龙虎山历史悠久的特点。四、名著阅读(10分)10.(3分)下列是四位同学阅读《经典常谈》后的交流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背后的今古文之争曲折动人。 B.乙:通过《战国策》可以了解古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故事,并为他们的智慧惊叹。 C.丙:“诗圣”李白以诗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 D.丁:屈原不仅是个缠绵悱恻的忠臣,也是个浮游尘外、清白不污的节士。11.(3分)保尔•柯察金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无产阶级英雄,他的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对你有哪些启示。不少于50字。12.(4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人通过虚拟空间与人们互动,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假如你在数字博物馆里与虚拟数字人朱自清先生互动,请你围绕《经典常谈》向他提一个合理化的问题,并模拟写出你获得的回答。五、写作(50分)13.(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题目写作。班级开展“成长之路”主题班会,同学们交流了以下素材。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舍生取义怒斥反动派。周亚夫坚守军纪,汉文帝被拦反而大加赞赏。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后来的才略令人刮目相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题目一:请以“的故事让人深思”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题目二:你对上面的材料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演讲稿。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D; A; 2.B; C; B; 3.D;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4.B; 三年两鬓为谁焦; 5.所以; 答应; 听说; 6.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三、现代文阅读(30分)7.D; C; “解落三秋叶”中的“风”是西风,它带来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使树叶纷纷飘落,展现了风的肃杀之力;“能开二月花”中的“风”是东风,它温暖和煦,带来生机与活力,使花儿在春风的吹拂下绽放,体现了风的温柔与美好; 8.B; A; 9.大石头般的山包,圆滚滚地散落在泸溪河沿岸; 龙虎山中的大自然鬼斧神工,如象鼻山等景观; 惊叹于龙虎山的山水之美和内涵,感叹自己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有些读懂“龙虎天下绝”这句话; “烟雨龙虎山”将“烟雨”置于“龙虎山”之前,强调了烟雨这一自然元素对龙虎山景色的独特影响,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这样的标题顺序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逻辑,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烟雨的氛围,进而联想到烟雨中的龙虎山美景。而“龙虎山烟雨”只是描写龙虎山的烟雨,不能突出龙虎山其他的景物特点; D; 四、名著阅读(10分)10.C; 11.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我们在遭遇困难的时候也要像保尔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勇气、乐观的生活态度。; 12.示例:问题:朱先生,您好!请问阅读经典有什么现实意义?回答:经典作品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培养优秀的精神品质,传承经典文化是每一位华夏子孙的一份责任。它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传授给我们成功的经验。这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五、写作(50分)13.(1)闻一多舍生取义的故事让人深思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照亮了时代的天空,让后人仰望并深思。闻一多先生,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先驱者,他舍生取义的故事,至今仍让人感慨万千,深思不已。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闻一多先生没有选择沉默或逃避,而是挺身而出,以笔为剑,以声为鼓,勇敢地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他的最后一次讲演,不仅是对反动派的怒斥,更是对正义与真理的深情呼唤。面对强权与威胁,他毫无惧色,慷慨陈词,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与担当。闻一多先生的故事,让人深思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英勇与无畏,更在于他所代表的精神——为了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坚守的底线和原则。在当今社会,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闻一多先生舍生取义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物欲横流、价值多元的今天,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权势所压,始终坚守内心的正义与良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