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县第九中学新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洞口县第九中学新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洞口县第九中学新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洞口县第九中学新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洞口县第九中学新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洞口县第九中学新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B.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C.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D.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2.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3.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该诗句体现了许多生态学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南山下”所有的豆科植物构成了一个种群B.“草盛豆苗稀”说明不同植物间有竞争关系C.“晨兴理荒秽”说明人类能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D.诗句中的信息能体现出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5.下列描述中对绿藻和蓝藻都符合的是()A.类囊体膜上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B.在细胞核中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C.能够在DNA分子水平上产生可遗传变异D.在线粒体和拟核中和NADH反应生成6.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C.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D.DNA和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而丰富度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请回答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调查相关问题。(1)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估算的方法。若要调查一块农田中农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法,此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若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法,鼠被捕获一次以后更难捕捉到,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____(偏大/相等/偏小);若要调查农田中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___法。(2)若要调查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的方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____和目测估计法,而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3)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若要测定培养液中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直接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且种群数量为时_______,种群增长速度最快。8.(10分)玉米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1)玉米子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子粒植株A,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①植株A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②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③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子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子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该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④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植株B能产生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2)已知玉米的黄粒对紫粒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植株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表现型杂交方式黄粒抗病紫粒抗病黄粒不抗病紫粒不抗病自交(后代)89830513865测交(后代)210207139131①上述玉米子粒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_定律,该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黄粒抗病、紫粒不抗病植株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②分析以上数据可知,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明显偏离正常值。9.(10分)图一为适宜情况下某植物幼苗叶绿体中某两种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光合作用中ATP的生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中[H]的生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一中,若T1时突然增加CO2浓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相对含量均增加,A、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ADP、C3或C5);若T1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物质A、B相对含量也会增加,此时A、B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ADP、C3或C5)。(3)某研究小组同学绘制的该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如图二所示,停止供水时,气孔开度下降直接导致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__反应受阻,使得光合速率迅速下降;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_____________。10.(10分)在适宜光照下,测定植物甲、乙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CO2浓度为q时,限制植物甲、乙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甲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若图中曲线是在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下测定的,现适当提高环境温度。q点将向__________移动。(2)若将植物甲、乙同时种植在同一个透明的密闭环境中,在适宜光照下,一段时间后,植物________可能无法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2浓度为r时,植物甲的总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当CO2浓度为q时,植物乙与植物甲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_____。11.(15分)人类的干扰素是由体内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等作用,并能参与人体免疫调节,因而在临床医学上用途广泛。干扰素的传统生产方法成本高、产量低,获得的干扰素在体外不易保存,用生物技术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其简要过程是:①从健康人体的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从其细胞质中提取____________,经反转录获取目的基因;②用限制酶处理载体和日的基因后,用DNA连接处理,形成重组载体,该载体的化学木质是_________。③若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是____________,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完成转化;④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经离心、分离等一系列处理措施后提取产物,对产物进行鉴定时可采用____________技术。(2)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预期蛋白质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3)利用细胞工程生产干扰素,其简要设计思路是:将能合成干扰素的免疫细胞和瘤细胞融合,筛选出____________细胞,经细胞培养可获得大量干扰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绿色的基因型为B_Y_,蓝色的基因型为B_yy,黄色的基因型为bbY_,白色的基因型为bbyy。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说明亲本绿色的基因型都是YyRr。【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B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3×1/3)=1/2,C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情况。2、A【解析】

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这说明蜂王和工蜂的差别并不是由遗传物质不同造成的,而是由食物的差异造成的,是环境对表型的影响。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这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与环境因素类似,也能改变蜜蜂的表型。对于这些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生物表型的改变的研究,称为表观遗传学。【详解】A、从图中可知,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遗传信息未发生改变,A错误;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C、DNA甲基化后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C正确;D、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D正确。故选A。3、C【解析】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生了基因重组,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两个实验中都没有诱发基因突变,B错误;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他们的作用,C正确;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4、A【解析】

本题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为背景,主要考查种群概念、群落结构和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生物学基本原理,同时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详解】A、某一区域中,豆科植物种类繁多,并不只是一个物种,A错误;B、在豆苗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C、在豆苗阶段,豆苗在和杂草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有必要除草,以利于豆苗生长,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即人类活动能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这也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之一,C正确;D、人类在某一片土地上种庄稼,则该群落向着人类需要的农田群落的方向演替,若弃耕,农田群落可能演替为草原群落或森林群落,所以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方向,D项正确。

故选A。5、C【解析】

绿藻为真核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详解】A、绿藻类囊体膜上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蓝藻无叶绿体,因其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绿藻在细胞核中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蓝藻无细胞核,B错误;C、绿藻和蓝藻都以DNA为遗传物质,能够在DNA分子水平上产生可遗传变异,C正确;D、绿藻在线粒体和NADH反应生成,而蓝藻细胞中不含线粒体,D错误。故选C。6、C【解析】

核膜由两层膜、4层磷脂分子组成,A项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项错误;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C项正确;DNA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项错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样方随机取样标志重捕偏大黑光灯诱捕(灯光诱捕);取样器取样记名计算法血细胞计数板(血球计数板)a/2【解析】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样方法的注意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3.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采用抽样检测法,即直接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详解】(1)由于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采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样方法使用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广,因此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如果鼠被捕获一次以后更难捕捉到,那么第二次捕获的鼠中标记的个体数偏低,由此推测该调查结果与真实结果相比偏大;若要调查农田中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根据昆虫的趋光性特点可用黑光灯诱捕法。(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4)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则a值为该种群的K值,那么该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且种群数量为a/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的调查方法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把握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识记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和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把握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理解酵母菌的计数方法和S型曲线的特点,这是解决该题的关键。8、缺失黄色∶白色=1∶1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4基因分离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重组不抗病【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9号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以植株A(Tt)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tt)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含有T的精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所以黄色籽粒植株B(Ttt)中有一个t来自母本,还有T和t都来自父本,由此可见,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详解】(1)①根据分析可知,植株A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②若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让植株A进行自交产生F1,由于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即Tt个体产生的雄配子中只有t能参与受精作用,雌配子的类型和比例为T:t=1:1,所以F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Tt):白色(tt)=1:1。③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植株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了Tt的花粉,与含t的卵细胞结合发育形成了Ttt的个体。④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所以可产生的配子有T、Tt、tt、t四种,比例为1:2:1:2,其中T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2)①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中黄粒:紫粒≈3:1,子一代测交得到的子二代中黄粒:紫粒≈1:1,说明玉米子粒颜色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控制黄粒与紫粒、抗病与不抗病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黄粒抗病、紫粒不抗病植株的形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②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表现型为不抗病的植株明显偏离正常值,最可能的原因是害虫的取食使不抗病个体的后代数较少。【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信息“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结合题图答题。9、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C3ADPADPC3暗叶绿素被分解(或合成速率变慢或停止),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解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详解】(1)光合作用光反应中,ADP与Pi反应形成ATP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消耗ATP,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生成[H]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生成是[H]场所为线粒体基质。(2)若T1时刻突然升高CO2浓度,CO2固定加快,C3生成增加,短时间内其去路不变,造成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同时由于C3含量增加,还原加快,ATP消耗增加,ADP生成增多,故A、B分别是C3和ADP;若T1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光反应减弱,生成[H]和ATP减少,ADP消耗下降而含量上升,故A表示ADP;光反应生成的[H]、ATP下降,C3还原下降,短时间内C3生成不变从而积累,故B为C3。(3)停止供水时,气孔开度下降,植物吸收的CO2量减少,使图中暗反应过程受阻,导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因为缺水,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变慢(或停止或叶绿素被分解),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露出来,所以叶片发黄。【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等。10、CO2浓度温度右甲随着时间的延长,环境中CO2浓度不断下降,在低CO2浓度下,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可能小于0,无法正常生长大于b+c-d【解析】

据图分析,植物乙的呼吸作用,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均低于甲植物。【详解】(1)据图可知,CO2浓度为q时,甲植物未到达饱和,所以限制植物甲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乙植物达到饱和,此时所以限制植物乙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温度;若图中曲线是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下测得,提高环境温度,植物甲的光合速率会下降,只有在更高的CO2浓度下,植物甲的光合速率才能与呼吸速率相等,q点将右移。(2)若将植物甲、乙同时种植在同一个透明的密闭环境中,随着时间的延长,环境中CO2浓度不断下降,在低CO2浓度下,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可能小于0,无法正常生长。(3)当CO2浓度为0时,纵坐标所示数值表示呼吸速率,当CO2浓度大于0时,纵坐标所示数值表示净光合速率,而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据此分析可知:当CO2浓度为r时,植物甲、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均等于b,但植物甲的呼吸速率(d)大于植物乙的呼吸速率(c),所以植物甲的总光合速率大于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当CO2浓度为q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为0,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为b,此时植物乙与植物甲固定的CO2量(总光合速率)的差值=b+c-d。【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图中曲线的含义,重点理解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掌握计算方法。11、mRNADNA用Ca2+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