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平顶山许昌济源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研究对象是群落B.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2.研究发现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叙述,不合理的是()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3.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的细胞核中既含有DNA,也含有RNAB.酵母菌的细胞核中只含有DNA,细胞质中只含有RNAC.水绵和蓝细菌都具有以胆固醇等脂质为基本骨架的细胞膜D.在小鼠肝细胞和大肠杆菌中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4.如图是某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该物质跨膜运输的顺序为丙→乙→丁→甲B.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与该物质的运输方式相同C.该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ATPD.用药物抑制载体蛋白的活性会影响该物质的运输速率5.将黄化的豌豆茎用刀劈成对称的两半后,内侧为髓,外侧为木质部、形成层和韧皮部。浸没在蒸馏水中,劈茎的两臂向外弯曲,如图甲所示。已知豌豆茎的横切结构如图乙所示。髓由薄壁细胞构成;形成层细胞是未成熟的细胞,无中央大液泡,在适宜条件下会分裂、分化,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细胞分裂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从髓中获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薄壁细胞在清水中能够发生渗透作用吸收水分B.木质部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比薄壁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小C.形成层细胞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细胞分裂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从髓中获得,导致髓细胞丢失营养物质渗透压下降6.关于体液免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B淋巴细胞不能合成特定的抗体分子B.体液免疫不需要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参与C.并非所有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D.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7.果蝇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存在隐性致死基因l,l与控制棒状眼(突变型)的显性基因B紧密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带有l的杂合体棒状眼果蝇(如图所示)有重要的遗传学研究价值,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类型果蝇在杂交实验中可作为父本或母本B.该果蝇与正常眼果蝇杂交后代中棒眼占1/3C.该果蝇的l基因一定来源于亲代中的父本D.可通过杂交实验,获得棒眼基因纯合的雌蝇8.(10分)下图表示同一种群经地理隔离后的两个种群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初始时刻该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全为AaB.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可能不同C.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D.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二、非选择题9.(10分)某农场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甲~戊5个生物种群(不含分解者),每个种群的生物都只占有一个营养级,且这5个种群共有4个营养级,其能量值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3kJ·m-2)4050023512(1)根据以上信息,绘出该农场生态系统中由这5个种群生物构成的食物链(食物网)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若人类大量捕杀丙,则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能量部分来自生产者固定的__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________形式进入生物群落。该农场生态系统容易遭遇病虫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0.(14分)请回答下列与农业生产有关的问题:(1)农田中种植的某农作物植株呈均匀分布,这体现了种群的________特征。人们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在农田上种植农作物时会将高度不同的作物进行套种,从群落的空间结构分析,此措施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2)农家肥(主要为动物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需通过土壤中的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成分)进行转化后,才能被农作物的根系吸收利用。对于以施用农家肥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来说,流入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调整农田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农业生产上进行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你是一块农田的经营者,请你写出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一个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果蝇(2N=8)卷翅基因A是2号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因为果蝇有_________优点因此常用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至少答2点)。(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3)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d,DD和Dd不影响翅型,dd决定新性状翅型。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12.芦花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W染色体存在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芦花鸡羽毛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是一对相对性状,无斑纹由仅位于Ⅰ区段的隐性基因a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芦花鸡的某性状是由位于Ⅱ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该种群中雌鸡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只考虑该性状)种,该性状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与性别相关联的特点。(2)芦花鸡的冠型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玫瑰冠对单冠为显性。某农户家有一只有斑纹玫瑰冠的公鸡,其后代中既有无斑纹性状个体,也有单冠性状个体。①依据上述信息,无法判定等位基因A、a与B、b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②请运用简单的方法,设计实验判断该公鸡的上述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写出实验方案和预期结果及结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涉及进化的单位、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等,以考查系统掌握现代生物进化论的情况,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详解】A、生物进化的研究对象是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A错误;B、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错误;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这种现象称作共同进化,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C正确;D、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不能定向改变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定向改变基因频率,D错误;故选C。【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点: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改变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A【解析】

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简单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2、大分子的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不需要载体,但需要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详解】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有自由扩散和胞吞、胞吐,A错误;B、Na+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通道蛋白只能进行顺浓度梯度运输,B正确;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C正确;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故选A。3、D【解析】

1、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内都含有DNA和RNA,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详解】A、乳酸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A错误;B、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RNA主要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所以酵母菌的细胞核中也含有RNA,B错误;C、水绵是真核生物,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它们都有细胞膜,而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D、小鼠肝细胞为真核细胞,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细胞内都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D正确。故选D。4、B【解析】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A、初始状态为丙,图示物质运输过程表示被运输的物质先与载体蛋白特异性结合,在有能量供应的条件下载体蛋白发生变形,物质释放出去,故顺序为丙→乙→丁→甲,A正确;B、图示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两者方式不同,B错误;C、由图可知该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ATP提供,C正确;D、该物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用药物抑制载体蛋白的活性会导致运输速率下降,D正确。故选B。5、C【解析】

由题干可知,将劈开的豆茎放入清水中,薄壁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大量吸水膨胀,而木质部与韧皮部细胞由于细胞壁厚,伸缩性较小,渗透吸水较少。内部膨胀多,外部膨胀少导致劈开的茎向外弯。【详解】A、细胞壁具有很薄的初生壁和大液泡,在清水中发生渗透作用吸水膨胀,A正确;B、因木质部的细胞壁比薄壁细胞细胞壁厚,因此木质部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比薄壁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小,B正确;C、形成层细胞是未成熟的细胞,无中央大液泡,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C错误;D、因细胞分裂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从髓中获得,髓细胞丢失营养物质渗透压下降,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吸水和失水相关知识,答题关键是从题干情境中获取信息,与植物细胞渗透作用联系进行答题。明确活细胞并且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6、D【解析】

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特异性免疫包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并消灭之。体液免疫为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体液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这些病原体和毒素在组织和体液中自由的循环流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详解】A、成熟B淋巴细胞合成能与特定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A错误;B、体液免疫需要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参与,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的增殖,B错误;C、所有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免疫球蛋白),C错误;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特异性结合,D正确。故选D。7、B【解析】

通过“果蝇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存在隐性致死基因l,l与控制棒状眼(突变型)的显性基因B紧密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带有l的杂合体棒状眼果蝇(如图所示)有重要的遗传学研究价值”,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XBlXb。【详解】A、该类型果蝇在杂交实验中可作为母本,该有l基因的雄性果蝇不能存活,A错误;B、该果蝇(XBlXb)与正常眼果蝇(XbY)杂交后代中,有1/4致死、1/4为雄性野生型、1/4为雌性棒眼、1/4为雌性野生型,所以棒眼占1/3,B正确;C、该果蝇的l基因只能来自于亲代的母本,C错误;D、l与控制棒状眼(突变型)的显性基因B紧密连锁,所以棒眼基因纯合的雌蝇致死,D错误。故选B。8、B【解析】

分析曲线图: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甲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乙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1、初始时刻,A的基因频率是0.5,a的基因频率也是0.5。2、T时刻甲种群中A的频率为0.8,a的频率为0.2,乙种群中A的频率为0.2,a的频率为0.8。【详解】A、分析两幅图可知,初始时刻,A的基因频率是0.5,a的基因频率也是0.5,但不能推断出群体中个体的基因型全部是Aa,A错误;B、由图可知,T时刻甲种群中A的频率为0.8,a的频率为0.2,乙种群中A的频率为0.2,a的频率为0.8,由于存在着选择,所以不能准确计算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所以二者杂合子基因型频率可能不同,B正确;C、由于甲和乙这两个种群的大小不知,因此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无法计算,C错误;

D、T时刻甲、乙种群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基因频率的变化,要求考生识记基因频率的概念,掌握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9、16%先减少后维持稳定太阳能CO2农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低导致抵抗力稳定性低【解析】

分析题表可知,根据五个种群的能量大小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随食物链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可推断,乙为第一营养级,甲和丁为第二营养级,戊为第三营养级,丙为第四营养级。【详解】(1)由题表可知,乙为第一营养级,甲和丁为第二营养级,戊为第三营养级,丙为第四营养级,故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为;(2)能量在第二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2/(40+35)×100%=16%;人类大量捕杀种群丙,会使种群戊的天敌减少导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戊以种群甲、丁为食,则种群甲、丁的数量减少,但种群戊的数量受环境容纳量影响不会无限增加,之后种群甲、丁的数量会趋于稳定,所以甲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为先减少后维持稳定;(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能量部分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该农场生态系统由于种群数量少,生物多样性低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易遭遇病虫害侵袭。【点睛】本题考查种群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结合能量传递的特点和题表信息首先判断各个种群所处的营养级并判断各个种群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题意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需要注意生态系统中种群即使不存在天敌,其数量仍受环境容纳量的影响而不会无限制的增加。10、空间群落的垂直结构能显著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分解者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农家肥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去除杂草、防治害虫、杀灭田鼠利用动物信息素吸引一些传粉动物,提高农作物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吸引鸟类,使其捕食害虫;利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某种害虫的雌雄交配,使该害虫的繁殖力下降【解析】

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2.群落的空间结构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彼此相互融洽,从而能够更好的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空间和资源。3.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的稳定。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详解】(1)农田中种植的某农作物植株呈均匀分布,这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在农田上种植农作物时会将高度不同的作物进行套种,从群落的空间结构分析,实现了不同农作物对光照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进而实现了增产。(2)农家肥(主要为动物的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需通过土壤中的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把有机物进行转化成无机物,这些无机物能被农作物的根系吸收利用。据此可知在施用农家肥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来说,流入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农家肥中所含有机物中的能量。(3)农业生产上进行通常采用去除杂草、防治害虫、杀灭田鼠等措施,调整农田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从而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信息传递的作用,农业生产上经常利用动物信息素吸引一些传粉动物,提高农作物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信号吸引鸟类,使其捕食害虫;利用特殊化学物质扰乱某种害虫的雌雄交配,使该害虫的繁殖力下降。【点睛】能够将信息传递合理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知种群和群落的空间特征及其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1、假说-演绎法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生长周期短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100%不变卷翅:野生型:新生性状=8:3:1卷翅:野生型=2:1【解析】

根据图示中基因型为AaBb的果蝇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由于A和b连锁,a和B连锁,再加之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所以亲本AaBb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b:aB=1:1,互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AAbb、AaBb和aaBB,比例为1:2:1(不考虑致死情况)。同理分析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三对基因产生配子的情况以及产生后代的情况。【详解】(1)摩尔根用果蝇做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其硏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果蝇有常用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是因为其具有易饲养、繁殖快、后代数量多、生长周期短、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优点。(2)A纯合致死,因为Ab、aB连锁,故只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因为A与B纯合致死,后代全为杂合子,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不变。(3)如果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1:1,F1中卷翅果蝇产生的配子AbD:abD:abd=2:1:1,A纯合致死,故随机交配产生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新性状=8∶3:1。如果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即待检野生型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两者杂交所得F1中卷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DD,F1中卷翅果蝇随机交配,F2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DD(致死):AabbDD:aabbDD=1:2:1,所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卷翅:野生=2:1。【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获取结论的能力。12、4有未统计后代性状组合的表现型及比例让该只公鸡与多只无斑纹单冠母鸡杂交,观察F1的性状及比例Ⅰ.若有斑纹玫瑰冠公鸡∶有斑纹玫瑰冠母鸡∶无斑纹单冠公鸡∶无斑纹单冠母鸡=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