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3/0F/wKhkGGaK_reAJgTYAAIHm45CFG8645.jpg)
![会计学原理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3/0F/wKhkGGaK_reAJgTYAAIHm45CFG86452.jpg)
![会计学原理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3/0F/wKhkGGaK_reAJgTYAAIHm45CFG86453.jpg)
![会计学原理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3/0F/wKhkGGaK_reAJgTYAAIHm45CFG86454.jpg)
![会计学原理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1/03/0F/wKhkGGaK_reAJgTYAAIHm45CFG86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原理教案
第一讲:会计与社会环境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发展的主要阶段
会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早在公元前的古巴比伦、埃及、中国和希腊就因私有财富的
积累而有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仅仅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在市场经
济发达的国家发展起来。
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得到不
断发展的科学。
1、古代会计(1494年以前)
15世纪以前的会计,习惯上称为古代会计。
古代会计以官厅会计为主,民间会计为次,人们对于官厅会计的一般认识是指主要服务于奴隶
主的封建王室赋税征收、财政支出、财产保管的会计。
我国在公元前1066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王朝,就建立了官厅会计,并首现“会计”一词,《周
礼•天官》篇指出:“会计,以参是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同时随着生产力的不
断发展和收支的日渐频繁,西周王朝还设置了专门的管理钱粮赋税的官员一一司会和单独的会计部
门,掌握王朝全部会计账簿,定期对周王朝的收入和支出实行“日计”、“岁会”考核王朝大小官史
管理地方的情况和他经手的财务收支。
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在宋朝出现了第一个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司”,同时宋代
在会计结账方法上采用"四柱清册”。即“旧管惭收一开除饺在”是我国古代会计的一个杰出成就,
对我国会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国外,官厅会计从古埃及、古巴比伦诞生,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变革,到中世纪,古代官厅
会计基本定型。
官厅会计的服务:
(1)协调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
(2)协调资产保管责任关系
2近代会计
近代会计是以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基阿勒提出的复式簿记为标志,复式簿记系统的产
生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会计由古代会计进入近代会计。
复式簿记不仅是一个会计记录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会计学观念,并购建了
以日记账、分类账和总账三种账簿为基础的会计制度。
工现代会计
现代会计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在美国发展起来了,随着
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引发会计的深刻变化:财务会计(对内)和管理会
计(对外)。
二、会计与社会环境
会计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
影响和制约,而会计也只有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并为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服务,才能得
以生存和发展。
1、会计基本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演变和发展而生产和发展的。
2会计受不同国家社会环境的影响,体现会计国家化特征。
3.会计的中心随经济中心转移而转移。
三、会计的涵义
1、信息系统论:
认为:会计是“旨在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
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管理活动论:
认为:会计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
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A控制系统论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
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
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
本章重点:会计与社会环境
本章难点:会计的涵义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二讲:会计的基本概念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的职能
1、反映经济活动,评价经营业绩
2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管理决策
入控制经济过程,监督经济业务
反映和控制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同时在反映和控制这两个基本职能中,反映又是最基本的职能。
没有反映,会计就不可能实行控制。
二、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的内容,也是会计反映和控制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方面也即
是货币表现的经营资金的运动。
1、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
一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T
资金资金分配
投入与退出
资金循环和周期
产品制造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图
2.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活动
资金资金分配
投入与退出
资金循环和周期
商品流通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图
三、会计目标
确定会计目标应当并且必须明确四个问题:
1、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2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3.如何提供这些信息
4怎样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本章重点:会计的职能及对象
本章难点:会计目标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区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三讲: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的核算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
算的前提条件。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从空间上限定了会计核算
的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与联系。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
因为清算、倒闭、解散而不复存在,是一种时间上的界定。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成一个个首尾相接,等间距的会计期间。据
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向有关各方面提供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的会计
信息。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我国的会计期间按年划分,以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每年1
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
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2可比性原则
指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
3.一贯性原则
指企业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要求不得随意变更会计程序和会计
处理方法。
(-)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
1、相关性原则
指会计核算的信息应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部门和人员所做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有关。
2及时性原则
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
失去时效。
3.明晰性原则
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4.实质重于形式
指会计人员应根据会计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处理并提供会计信息,而不能根据其法
律形式或人为形式。
(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配比原则
A历史成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四)体现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
1、谨慎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本章重点:会计的核算前提
本章难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A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四讲:会计循环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的方法
指会计完成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
1、设置账户
2复式记账
入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r设置账户]
I复式记账,
会计事项
「成本计算[
I财产清查,
二、会计循环
1、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账簿
3,对账
4账项调整
,结账
6,编制报表
本章重点:会计的方法
本章难点:会计循环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入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五讲:会计要素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要素的概念
会计要素也称财务报告要素或会计报表要素,是指为了实现会计目标,按其经济特征,对会计
对象所做的进一步分解和具体化。
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指由于运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企业目前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预期在未来
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
(1)、特征:
①、资产是一项经济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②、资产必须能货币计量。
③、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④、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的。
(及分类:
①、按流动性分: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②、按有无实物形态: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2.负债
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1)、特征:
①、负债的本质是经济责任,其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②、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③、负债是能够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经济责任。
④、负债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还日期。
(2、分类:
按流动性分: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3.所有者权益
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所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特征:
①、所有者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偿还所有者权益。
②、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③、所有者能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利润的分配。
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1)、特征:
①、收入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③、收入能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流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三种收入来源:
一是销售商品取得现金或形成应收款项
二是提供劳务
三是让渡资产使用权对外贷款对外投资出租等
(2)、分类:
按经营业务的不同: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费用
企业为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特征:
①、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偶发的。
②、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兼而有之。
③、费用将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0、分类:
按收入与费用的关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入利润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净额等三部
分。
本章重点:会计要素的概念及特征
本章难点:会计要素的概念及特征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A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六讲:会计等式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基本等式
也称会计方程式或平衡公式,是指利用数学公式,对会计要素及其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所做出的
概括和科学表达。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等式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表(简式)
(XX年12月31日)单位:元
资产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金额
现金2000短期借款4000
银行存款40000应付账款18000
应收账款8000长期借款8000
原材料10000
库存W10000实收资本120000
固定资产100000资本公积10000
无形资产10000未分配利润20000
资产总计1800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180000
资产负债表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日企业资产与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是设
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设计与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
收入一费用=利润
A会计基本等式的转化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一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二、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经济业务及其类型
①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增的经济业务
②引起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同减的经济业务
③引起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的经济业务
④引起等式右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的经济业务
(1)资产权益变动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例1.购买材料5000元,款未付
资产增加负债增加金额相等等式未变
例2收到股东追加投资款100000元,存入银行
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3.以银行存款偿还欠款5000元
资产减少负债减少
例4.大股东抽回资本8000元
资产增加资产减少
例5.收到客户前欠货款6000元,存入银行
资产增加资产减少
例6.向银行申请短期借款5000元,偿还前欠供应单位贷款。
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7.资本公积转增资本10000元
所有者权益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例&将所欠贷款10000元,转为对本企业的投入资本
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例9.分配利润20000
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资产、权益变动的经济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增增
2增增
3增减
4减减
5增、减
6增、减
7增、减
8减增
9增减
(2)收入、费用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例L出售产品1000件,售价10元,收入10000存入银行
资产增加收入增加
例2销售货物200件,每件售价10元,共2000元用于抵债
收入增加负债减少
例3.应付未付水电费1600元
费用增加负债增加
例4出售产品实际成本8400元,转列为主营业务成本
资产减少费用增加
例5.产品销售成本840(W管理费用16007E,从主营收入中扣除
收入减少费用减少
三、会计等式的意义
1、会计等式是现代会计的基础
2.会计等式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关系
区会计等式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
本章重点:会计基本等式
本章难点: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七讲、会计科目与账户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
容加以科学分类,进行归类反映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1、会计科目的概念和意义
(1)、会计科目的概念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
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2)、会计科目的意义
①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②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③为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创造了条件
④为编制报表提供了方便
(3)、会计科目的分类
①、按会计要素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②、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总分类科目(一级科目一一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科目
③、按期末是否有余额分:永久性科目(一为资产负债表设置)、临时性科目(一为损益表设置,
期末无余额)
2.会计科目的设置
(1)、设置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
②相关性原则
③实用性原则
④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⑤相对稳定的原则
(2)、常用会计科目
二、账户
1、账户的概念
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情况及其结果。总
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
2.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分左、右两方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四个余额要素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左(借)方右(贷)方
账户的基本格式("下形账户)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年凭证编号摘要借方贷方借贷余额
月日
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
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应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
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其作用。
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本章重点:会计科目与账户
本章难点: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八讲、复式记账原理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记账方法
指经济业务发生后,运用特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在有关账户中加以记录的一种会计工作
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1、单式记账法
2复式记账法
指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
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三、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和种类
1、理论基础
①资金运动
②会计等式
2种类
①借贷记账法
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记账方法
②收付记账法
③增减记账法
本章重点:记账方法
本章难点:复式记账法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九讲、借贷记账法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
产生于12,13世纪的意大利,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基阿勒《算术、几何、比例及比
例摘要》,系统介绍了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
种复式记账方法。
1、记账符号
以“借”和“贷”表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只表明记账方向,并不表示“增”
或“减”对于账户应记入“借方”或“贷方”要看账户的性质。
①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余额一般在借方。
借方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一贷方发生额
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
期初余额XXX
本期增加额XXX本期减少额XXX
本期发生额合计XXX本期发生额合计XXX
期末余额XXX
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余额一般在贷方
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
期初余额XXX
本期减少额XXX本期增加额XXX
本期发生合计XXX本期发生合计XXX
期末余额XXX
③费用类账户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借方费用类账户贷方
本期增加额XXX本期转出额XXX
本期发生额合计XXX本期发生额合计XXX
期末余额0
④收入类账户
借方登记减少、贷方记增加,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收入类账户
本期转出额XXX本期增加额XXX
本期发生合计XXX本期发生合计XXX
期末余额0
借账户名称贷
资产、成本费用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
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收入增加
收入转出资产减少
成本、费用转出
期末余额:资产余额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余额
2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例1:接受投资200万,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200
贷:实收资本200
借银行存款贷借实收资本贷
200200
例2从银行取得了年期借款100万,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00
贷:长期借款100
借银行存洋贷借长期借款贷
100100
例3,用存款10万元买入一台设备,已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10
贷:银行存款10
借银行存款贷借固定资产贷
1(110
例4,用银行存款还前欠南海公司贷款8万元
借:应付账款8
贷:银行存款8
借应付账款贷借银行存款贷
88
例5,用现金支付销货运费1000元
借:营业费用0.1
贷:现金0.1
借营业费用蜜现金贷
0.10.1
例6销售产品取得收入25万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25
贷:主营业务收入25
借银行存款贷借主营业务收入贷
2525
例7,购入材料12万元,已付10万元,其余货款暂欠。
借:原材料12
贷:银行存款10
应付账款2
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贷借应付账款贷
12102
例&销售产品,收入20万元,收到15万元,5万尚未回收
借:银行存款15
应收账款5
贷:主营业务收入20
借银行存款贷借应收账款贷借主营业务收入贷
15520
例9,结转已售产品成本36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36
贷:库存商品36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借库存商品贷
3636
例10,结转利润,收入45万,成本36万元,营业费用1000元。
a借、主营业务收入45
贷:本年利润45
b.借:本年利润36.1
贷:主营业务成本36
营业费用0.1
借主营业务收入贷借本年利润贷
4545
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借营业费用贷借本年利润贷
3(0.1361
3.试算平衡
依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对本
期各账户的记录结果进行汇总计算,以检验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和完整的一种方法。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试算平衡表
XX年XX月单位:元
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会计科目
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借方贷方
合计
三、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1、会计分录
2.会计分录的类别
本章重点:借贷记账法
本章难点:借贷记账法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十讲: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凭证的意义
1、真实、客观及时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与完成情况,为核算提供依据。
2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日常监控。
区利于明确各环节和责任人的经济责任。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1、原始凭证
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或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
会计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
2记账凭证
是依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
会计账簿的凭证。
会计凭证
记帐凭证
本章重点:会计凭证的分类
本章难点:会计凭证的分类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十一讲:原始凭证
课型:理论教学擦验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基本要素:
1、凭证的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
入填制凭证的名称或填制人姓名。
4.经办人员签名或盖章
5>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6经济业务内容
7、经济业务数量、单价、金额。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和规范
1、填制的基本要求
(1)、真实可靠
⑵、内容完整
⑶、填制及时
⑷、书写清楚
⑸、顺序使用
⑹、改错规范
2.填制规范
⑴、一次凭证的填制规范
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经办人填制的,一般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同时反映若干项同类
性质的经济业务。
⑵、累计凭证的填制规范
⑶、汇总原始凭证的填制规范
三、原始凭证的审核
1、形式上的审核文字、数字、金额等,正确、完整
2.内容上的审核:合法性、合理性
本章重点: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和规范
本章难点:原始凭证的审核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4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5.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十二讲:记账凭证
课型:理论教学恢验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基本内容
基本要素
1、填制日期
2.凭证名称和编号
3.业务摘要
4应记会计科目、方向和金额
5«记账符号
&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7填制、稽核、记账、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和规范
1、填制基本要求:
(1)审核无误
⑵内容完整
⑶分类正确
(4)连续编号
2.填制记账凭证的具体要求:
⑴、记账凭证的日期
⑵、记账凭证的摘要
⑶、编制会计分录
⑷、记账凭证在一个月内应当连续编号,以便核查
⑸、记账凭证应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以便核查
⑹、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业务,只填付款凭证
⑺、填制完毕,如有空行,应划线注销
⑻、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不得修改。
入记账凭证的填制规范。
⑴、专用记账凭证的填制规范。
⑵、通用记账凭证的填制规范。
⑶、单用记账凭证的填制规范
⑷、记账凭证汇总表的填制规范
三、记账凭证的审核
1、内容是否真实
2项目是否齐全
3.科目是否一致
4.金额是否正确
5>书写是否正确
本章重点: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和规范
本章难点:记账凭证的审核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L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公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入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十三讲:会计凭证的保管规范与实务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原始凭证的处理
1、过宽、过长,应自下而上、自右向左折叠。
2过窄、过短,粘在白纸上。
A破损的应粘贴补齐,多余的可裁掉,但不得影响原始凭证的内容完整。
二、装订规范
三、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1、传递
2保管
(1)传递及时传递不得积压
(2)分类和编号
(3)装订
(4)复制
(5)遗证
本章重点:原始凭证的处理
本章难点: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十四讲: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及种类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而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若干账页所组成的,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序时、
分类,全面地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
意义:
1、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么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X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4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二、会计账簿的种类
1、账簿按用途分
①序时账簿"日记账”
②分类账符“分类账”
按会计要素的类别而设置的分类账户登账的: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
③备查账簿“辅助账符”“各查账”
2账簿按其外表成分。
①订本账
②活页账
③卡片账
3.账簿按其账页格式分
①两栏式账簿
②三栏式账簿
③多栏式账箱
④数量金额式账簿
本章重点:会计账簿的种类
本章难点:会计账簿的种类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十五讲:会计账簿的登记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会计账簿的主要内容及登记要求
1、主要内容
封面、扉页、账页
2.会计账簿的登记要求
①依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
②使用蓝黑黑水或碳素墨水,且使用钢笔,不得使用圆珠笔
③文字、数字书写要规范
④按账户页次逐页逐行登记,不得隔页、跳页
⑤项目填写齐全
⑥一页完毕,加计合计及余额
⑦发生错误,采用专门的更正方法更正
⑧依法设置账簿
二、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①现金日记账三栏式:设收入、支出、结余三个基本栏目
多栏式
②银行存款日记账三栏式、多栏式
③普通日记账
规模较小、经济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使用普通日记账,满足需要,如企业规模较大,就不宜设
置普通日记账。
2.总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常用三栏式:借方、贷方、余额
A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①三栏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只进行金额核算的账户
②多栏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成本费用类科目的明细核算
③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数量核算的账户
④横线登记式明细分类账适用于登记物资采购业务、应收票据和一次性备用金业务
三、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1、两者内在联系
①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是相同的
②登记的原始依据是相同的
2.两者的区别
①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②两者作用不同
3、平行登记
平行登记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
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账户的方法。
要点:
①依据相同
②期间相同
③方向相同
④金额相同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而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薪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本章重点:会计账簿的主要内容及登记要求
本章难点: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平行登记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L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十六讲:错账的查找与更正方法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
教学内容:
一、错账的查找
查找方法:
1、尾数法
2差数法
入除2法
4、除9法:
⑴、将数字写大
⑵、将数字写小
⑶、邻数颠倒
二、错账的更正方法
1、划线更正法
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本身没有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
具体做法:
①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以示注销
②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写在划线的上方,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2、红字更正法
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①、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有误,可采用红字更正
法。
具体做法:
A用红字金额填写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凭证,在摘要栏内写“更正某年某月某日第几
号记账凭证的错误”冲销原有错误记录。
R然后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写明“补记某月某日账”并据以入账。
②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中应借、应贷的科目无误,只是金额大于应填金额。
A先用红字按多填的金额填一张与原会计科目相同的记账凭证,摘要栏注明“冲销某年某月某
日第几号记账凭证多填金额”。
R然后,用红字登记入账,以冲销多记的金额。
人补充登记法
记账后,发现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可用补充登记法。
具体做法:
A用蓝字按少填(记)的金额填制一张与原应借、应贷相同的记账凭证,摘要栏内写明“补充
某年某月某日第某号记账凭证少记金额”。
B然后,据以登记入账,以补充减少金额。
本章重点:错账的查找
本章难点:错账的更正
本章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魏朱宝,会计学基础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朱小平肖镜元徐泓初级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A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十七讲: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实施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生
教学内容:
一、对账
所谓对账,指在结账前,将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往来结算等进行相互
核对。
1.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是指各种账簿(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的记录与
有关会计凭证(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的核对。
2.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是指各种账簿之间有关记录进行互相核对。
1)总分类账各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
2)各明细账户的余额合计数,应与其有关总账账户余额核对相符
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期末余额与有关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核对
4)会计部门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期末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明细分
类账的期末余额核对相符
3.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结余额与实物结存数额相核对。
二、期末账项调整
1.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乂称应计制,它是以权利的形成与责任的发生作为确认会计要素,尤其是收入和费
用要素的标志。
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会计要素的标志。
2权责发生制进行账项调整内容
1)应计项目
(1)应计费用
(④应计收入
2)递延项目
(1)递延费用
(与递延收入
3)其他项目
4)税金及附加费用
三、结账
1.结账的含义
结账是一项将账簿记录定期结算清楚的账务工作。具体地说,就是把每一个会计期间经济业务
全部登记入账后,计算结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结转下期或新账的过程。
2.账项结转
本讲重点:对账的内容
本讲难点:权责发生制的含义与运用
本讲主要课后参考书目:
1.娄尔行,基础会计。上海三联书店,1993
2.李海波,新编会计学原理一一基础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第十八讲:存货盘存制度和财产清查
课型:理论教学
教学实施手段:课堂讲授
教学对象:本科生
教学内容:
一、存货盘存制度
确定财产物资帐面结存数的方法有两种,即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一般称为财产物资的盘
存制度。
1.永续盘存制又叫帐面盘存制,就是对财产物资的增加和减少,平时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
续地记入有关帐薄,并随时结出帐面余额的一种核算方法。
2.实地盘存制又称帐面盘存制,是平时只根据会计凭证在帐簿中登记财产的增加数,不登
记减少数,月末,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根据实地盘点所确定的实存数。倒挤得出本月
各项财产物资的减少数,据以登记帐簿的一种核算方法。
3.两种方法比较
二、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其账存数是
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4741:2024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Biometrics - Overview and application
- 【正版授权】 ISO 24322:2024 EN Timber structures - Methods of test for evaluation of long-term performance - Part 1: Wood-based products in bending
- 【正版授权】 ISO 5284:2025 EN Conveyor belts - List of equivalent terms
- 【正版授权】 ISO 22915-1:2024 EN Industrial trucks - Verification of stability - Part 1: General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运营承包经营合同
- 生物技术课程导入计划
- 各行各业主管的共性与差异计划
- 校外美术实践基地建设计划
- 老年医学科医生工作计划
- 2025年灌装机系列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二)
- 2025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范文(通用6篇)
- 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 入职申请表完整版
- 基于Java的药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 《约哈里之窗》ppt课件
- 三年级抓关键句概括段意-课件PPT
- 室外雨水量及管径计算表
- 《CTCS-2、3级列控车载设备维护管理办法》(2015)5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