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_第1页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_第2页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_第3页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_第4页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中西结合妇产科学使用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讲授内容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概说与外阴炎第九章(页码199-200)

教学时数1学时上课时间20学年4月25日

授课人王小云授课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班种年级2003级中西医结合七年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中医“带下病”的定义及中医

病机;对女性生殖器官正常防御生理及异常致病的病理能有所了解。

二、教学分级要求:

掌握:掌握带下病的定义及概说。

了解:了解女性生殖器官的正常防御功能。

了解:了解正常阴道菌群。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中医带下病的发病机理和西医生殖器官炎症的致病机理。

教学难点:女性生殖器官的正常防御功能和导致炎症机理。

2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教案续页

一、教案内容及讲授时间安排(共45分钟)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概说

一、女性生殖系统在解剖、生理上有比较完善的自然防御功能,对感

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一)女性生殖器官的自然防御功能:(讲授、多媒体、图片10分钟)

(二)正常的阴道菌群:(讲授、多媒体5分钟)

(三)导致炎症发生的原因:(讲授、多媒体5分钟)

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与带下病

(一)根据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疾病特点,多属于中医学“带下病”

的范畴(讲授、多媒体10分钟)

(二)带下及带下病的定义(讲授、多媒体5分钟)

广义带下与狭义带下

生理性带下与病理性带下

(三)带下病与西医的某些疾病相关。(讲授、多媒体5分钟)

小结与提问(讲授、提问5分钟)

3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二、具体教案内容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概说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是妇产科常见病。主要有外阴炎、前庭大腺炎、

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及生殖器结核等。

一、女性生殖系统在解剖、生理上有比较完善的自然防御功能,对感

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一)女性生殖器官的自然防御功能:

•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口、尿道口;

•阴道口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

•阴道上皮增生变厚,增加抵抗力。

•阴道酸性环境(PH<4.5),有自净作用。

•宫颈粘液栓堵塞宫颈管。

•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

•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摆动和输卵管蠕动。

(二)正常的阴道菌群:

•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乳杆菌、加德纳尔菌和大肠杆菌

•厌氧菌

•支原体及念珠菌

•乳酸杆菌占优势维持阴道正常菌群中起关键作用。

(三)导致炎症发生的原因:

•外阴与尿道毗邻,与肛门邻近,易受污染;

4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外阴阴道是性交、分娩、各种宫腔操作必经之道,易受损及各种病

原体的感染。

•大量应用抗生素可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正常菌群间的生态平衡被

打破形成致病菌。

二、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与带下病

(一)根据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疾病特点,多属于中医学“带下病”

的范畴。

(二)带下及带下病的定义

广义带下:泛指妇产科疾病。

狭义带下:分生理带下与病理带下。

生理带下:阴道内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粘性液体。

病理带下: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临床上白带、黄带、

赤白带多见。

中医带下病历史源流

《素问・真空论》首见“带下”之名。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即称妇科医生为“带下医”

《金匮要略心典》:“带下者,带脉之下,古人列为经脉为病,凡三十

六种,皆谓之带下病,非今人所谓赤白带下也。”

《诸病源候论》专列“带下候”,明确提出带下病之名,并论述其病因

病机。

(三)带下病与西医的某些疾病相关。

带下病是妇产科常见病,主要与外阴炎、前庭大腺炎、阴道炎、宫颈

5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炎、盆腔炎及生殖器结核等相关。

小结与提问

带下病的定义、病因病机。

6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使用教材《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讲授内容外阴及前庭大腺炎症第九章(页码200-207)

教学时数1学时上课时间2007年4月25口

授课人王小云授课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班种年级2003级中西医结合七年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熟悉外阴炎及前庭大腺炎症的定义

及诊断,熟知其中医的辨证论治,学会如何进行鉴别和西医的处理方

法。

二、教学分级要求:

掌握: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熟悉: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熟悉: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的治疗工

了解: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的中医病因病机

及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和鉴别诊断。

三、教学重点:非特异性外阴炎、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囊肿定义与

诊断,及其中医辨证论治。

教学难点:中医的辨证论治及各种疾病的西医处理方法。

7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教案续页

一、教案内容及讲授时间安排(共45分钟)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定义(讲授、多媒体3分钟)

(二)中医病因病机(讲授、多媒体、图表6分钟)

1、湿热下注2、湿毒蕴结经行3、阴虚血燥

(三)西医发病机制(讲授、多媒体3分钟)

(四)临床表现(讲授、多媒体5分钟)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讲授、多媒体、图表3分钟)

(六)治疗(讲授、多媒体6分钟)

1、中医治疗

⑴辨证论治:

⑵中医外治:

2、西医治疗

二、前庭大腺炎

定义:(讲授、多媒体1分钟)

(一)中医病因病机(讲授、多媒体3分钟)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讲授、多媒体2分钟)

(三)临床表现(讲授、多媒体3分钟)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讲授、多媒体2分钟)

(五)治疗(讲授、多媒体5分钟)

8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1、中医治疗

2、西医治疗

三、前庭大腺囊肿

(一)中医定义: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中医治疗

小结与课后思考题(讲授、多媒体、病案举例3分钟)

9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二、具体教学内容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定义(讲授、多媒体3分钟)

非特异性外阴炎——属中医阴痒范畴

(二)中医病因病机(讲授、多媒体、图表6分钟)

1、湿热下注:脾虚湿盛,积久化热,湿热蕴结。

2、湿毒蕴结经行:产后感染邪毒,湿热毒邪蕴结。

3、阴虚血燥:素体阴亏,病久耗精,阴户失养,化燥生风,风盛则痒。

(三)西医发病机制(讲授、多媒体3分钟)

1、阴道流液的刺激

2、糖尿病、尿瘦、粪屡、烧虫病等,为发生外阴炎的诱因。

3、不注意外阴部清洁,或经常穿着化纤内裤,炎热夏日仍穿裤袜,

易受细菌感染而发症。

(四)临床表现(讲授、多媒体5分钟)

1、症状:

2、检查见局部充血、肿胀、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形成溃疡或湿

疹,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皴裂,甚至苔癣样变。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讲授、多媒体、图表3分钟)

1、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2、应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中无滴虫或念珠菌,排除特异性外阴炎。

3、检查血糖、尿糖、大便查烧虫卵,以便查出致病的有关因素。

10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4、慢性期皮肤增厚或苔癣样变,应作病理活检,以排除外阴上皮内

瘤样病变及外阴癌。

(六)治疗(讲授、多媒体6分钟)

1、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⑴中医辨证主要应辨其属实、属虚。

外阴红肿热痛为主者,或病程短者,多属实证;

外阴皮肤变厚,粗糙,痒痛不适为主,或病程长者,多属虚证。

⑵本病宜中药内服、外治并用,以外治法为主。

1)湿热下注

证候特点:外阴瘙痒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烦

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胀痛,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

腻,脉弦数。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湿毒蕴结

证候特点:外阴部肿胀,疼痛,甚则渗流脓水,行走困难,发热

恶寒,口干口苦,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3)阴虚血燥

证候特点:阴部皮肤粗糙、增厚,痒痛不适,伴见手足心热,头

II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晕耳鸣,双目干涩,口咽干燥,舌红少苦,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阴养血润燥。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减。

中医外治:

1)中药熏洗

(1)五味消毒饮金银花30g,野菊花30g,蒲公英30g,紫花地

T20g,天葵子20go

(2)塌痒汤鹤虱15g,苦参30g,威灵仙15g,当归尾15g,蛇

床子30g,狼毒10g。临洗时加猪胆汁1—2枚。

(3)蛇床子散蛇床子、花椒、明矶、苦参、百部各10—15g。

2)中药外敷

四黄膏:药用大黄、黄苔、黄连、黄柏制成药膏外敷肿处,每天1—2

次。

四黄水蜜:用四黄散(大黄、黄苓、黄连、黄柏)适量,用温开水搅

拌成饼状,表面涂以蜜糖,外敷肿处。

3)中药外涂

用于外阴皮肤破损者。

黄连素软膏

珍珠散:珍珠、青黛、雄黄各3g,黄柏9g,儿荼6g,冰片0.03g。共

研细末外涂用。

冰硼散:熟硼砂、冰片、玄明粉、珠砂。

2、西医治疗

12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1)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局部刺激,急性其应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

2)每日用1/5000PP液坐浴1-2次,拭干后涂以抗生素软膏。

3)针对已经查出的病因进行治疗,如糖尿病等。

4)慢性期皮肤增厚或已有苔癣样变时,除上述治疗外,应加抗过敏

软膏。

5)如外阴脓肿形成,有全身症状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

6)手术治疗如外阴脓肿形成,应予切开排脓术。

二、前庭大腺炎

定义:(讲授、多媒体1分钟)

(一)中医病因病机(讲授、多媒体3分钟)

1、肝经湿热毒盛

2、经行产后,感染湿热毒邪,或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

3、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湿热毒邪直犯肝经、阴部,发为本病。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讲授、多媒体2分钟)

1、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肠球菌,随着性传播疾

病发病率增加,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已成为常见的病原体。

2、急性炎症发作时-,病原体首先侵犯腺管,腺管呈急性化脓性炎症,

腺管开口往往因肿胀或渗出物凝聚而阻塞,脓液不能外流,积存而

形成脓肿,称前庭大腺脓肿。

(三)临床表现(讲授、多媒体3分钟)

1、症状:炎症多发生于一侧。初起时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行

13

2007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走不便,有时会致大小便困难。

2、体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

挤压局部可流出稀薄、淡黄色脓汁。当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

脓肿直径可达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