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上饶广丰区六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西省上饶广丰区六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西省上饶广丰区六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西省上饶广丰区六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西省上饶广丰区六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西省上饶广丰区六校联考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装置倾斜,使管①、②中药品接触,观察到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下列药品符合该实验现象的是()

A.生石灰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大理石和稀盐酸2.要使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以下措施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恒温蒸发溶剂B.加水C.降低温度D.加入适量硝酸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4.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总会有一些残渣剩余,残渣的主要成分是A.铁 B.氯化铁 C.氯化亚铁 D.碳5.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轮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距变大A.A B.B C.C D.D6.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用铜制作导线 B.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C.用氮气作灯泡填充气 D.氧气作助燃剂7.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是一条酸河,河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亚铁。经调查发现,酸河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A.FeS B.Fe2S3 C.FeS2 D.FeO8.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 C.H2O D.2H29.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B.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C.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化石燃料D.为减少白色污染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10.“生命因我而充满活力,烟花因我而绚丽多彩。”其中的“我”是指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与生活、社会联系紧密,化学为人类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请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3)醋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装醋酸的瓶盖,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由于分子______.(4)许多家庭做饭用罐装的“液化气”作燃料,罐中所装的是液化石油气.①它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石油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②若厨房失火时,移走“液化气罐”,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原理灭火。(5)生活中常用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6)为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节约资源,2019年国家规定在城市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通常,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以下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①废纸盒②果皮③空矿泉水瓶④剩饭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请看下图回答问题:(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什么?_____(2)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3)本实验能够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什么?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校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铁屑,其成分是铁、氧化铁和水。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已略去;氮气不与铁屑中的成分反应;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实验)(气体改变对称量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①称量玻璃管的质量为m1。将样品放入玻璃管中,称量玻璃管和样品的总质量为m2。②连接好装置。缓缓通入N2,点燃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玻璃管中固体恒重,记录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3。③再次连接好装置,继续实验。通入CO,点燃丙处的酒精灯和甲处的酒精喷灯。待玻璃管中固体恒重,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却。再次记录玻璃管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m4。(交流讨论)(1)丙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2)玻璃管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用含有m1、m2、m3或m4的代数式表示)。(4)若步骤③中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1)挤压胶头滴管后,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将细铁丝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管中,并塞紧塞子,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某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的验证实验。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当产生的氧气通入到D中时,D中的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②在方框中画出F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的收集装置图。(画出集气瓶和导管)________。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密度最小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③F装置中石灰石样品质量为12.5克,经测定,进入到F瓶中的稀盐酸质量(足量)为100克。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剩余固液混合物总质量为108.1g。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6.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室内空气中甲醛(HCHO)含量不得超过1.00×10-4mg/L。甲醛的含量可根据下列反应测定:现将某装修后居室内空气样本1L通入高锰酸钾和硫酸的混合溶液。样本中的甲醛完全反应消耗KMnO4的质量为6.32×10-4mg。(1)1L该空气中甲醛的质量。(2)通过计算说明,该居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气球鼓起,过一段时间,温度恢复至室温,气球恢复原样,符合题意;B、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有气体生成,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有气体生成,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生成,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解析】硝酸钾溶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要使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方法有A.恒温蒸发溶剂,C.降低温度,D.加入适量硝酸钾。不能达到目的的是B.加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3、C【详解】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伴随着能力的变化,但不一定有放热现象,故选项错误;B.在化学反应中不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如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故选项错误;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故选项正确;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太阳能,故选项错误;故选C4、D【解析】试题分析: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和碳。故选D。考点:铁合金5、A【解析】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微粒间的间隔变大变小的原因,不是体积的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6、A【详解】A、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作气体肥料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用氮气作灯泡填充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符合题意;B、氧气能够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7、C【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中含4个氢原子、16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2个铁原子、4个氢原子、4个硫原子、16个氧原子,故反应物中还应含2个铁原子、4个硫原子,故R的化学式为:FeS2。故选C。8、D【解析】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1个氢分子可表示为:1H1.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9、D【详解】A、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因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故正确;

B、酸雨能够使农作物枯死,腐蚀建筑物等,故正确;

C、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故正确

D、将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环境的物质,该法不可取。故错误。

故选:D。10、A【详解】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也可以帮助烟花燃烧,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CH4+2O2CO2+2H2O铁元素不断运动不可再生清除可燃物煮沸的方法①③【分析】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空气);③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主要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详解】(1)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酱油中的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3)我们能闻到气味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4)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移走“液化气罐”,是利用清除可燃物原理灭火;(5)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可溶性的离子沉淀下来达到降低水硬度的目的;(6)废纸盒和空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再利用垃圾,可用扔进绿色垃圾箱;故答案填:(1)(2)铁元素(3)不断运动(4)不可再,,清除可燃物(5)煮沸的方法(6)①③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热水中的白磷接触到A装置中放出的氧气,达到燃烧的条件制得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故使用向上排空气集气法【解析】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过氧化氢滴入A中与二氧化锰混和发生反应,出现大量气泡,有氧气生成,氧气通入B中与热水中的白磷接触,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未参加反应的氧气进入C中,使C中的压强增大,液面下降,稀盐酸被压入D瓶,与石灰石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详解】(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过氧化氢滴入A中与二氧化锰混和发生反应,生成氧气,氧气通入B中与热水中的白磷接触,白磷燃烧。(2)未与白磷反应的氧气进入C中,使C中的压强增大,液面下降,稀盐酸被压入D瓶,与石灰石发生反应,发生的反应方程式。(3)F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收集气体的的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制得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点燃一氧化碳,减少尾气污染3CO+Fe2O32Fe+3CO2不变【详解】(1)由于实验过程中通入了一氧化碳,故丙处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一氧化碳,减少尾气污染;(2)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3)设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x,,解得x=;(4)步骤③中氧化铁反应与水无关,故如果氧化铁没有完全反应,样品中水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将不变。14、2H2O22H2O+O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B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Zn+H2SO4=ZnSO4+H2↑80%【详解】(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氧气,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