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季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琴棋书画千百年来带着独特的魅力,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一)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奏弦鸣乐器,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关于古琴最早的文学记载见于《诗经》:“yǎo()窕淑女,琴瑟友之。”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琴之道,讲究诚,静,平和,中正,不温不火。抚琴时,人们往往焚香一坛,以使心态平静。这琴中滋味,正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又和老子的修身养性观点殊途同归。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崇()高(2)yǎo()窕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分)(二)棋围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纵横十九道,迷煞多少人”之说。一张方圆不盈二尺的棋盘上一十九纹棋路纵横交错。其上黑白棋子错落有致,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变幻无常,包罗万象。人生百态尽现于棋局之中,刀光剑影、攻守胜负皆隐于斟酌对弈之内,因而人们如痴如醉。围棋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蕴藏着的智慧与灵性。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1)家喻户晓:(2)斟酌:4.从以下句子中选出两句,组成一副关于棋的对联,并把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2分)①局布新招意若云②高山流水琴音雅③棋逢对手智如泉④明月清风曲调幽⑤墨飞彩凤绘山川⑥笔走龙蛇描锦绣上联:下联:(三)书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石鼓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为草书、楷书、行书,书法一直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独特艺术魅力,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作家林语堂说:“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四)画中国画又称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蘸水、墨、国画颜料在帛或宣纸上进行创作的绘画形式。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它力求生动、传神,给人一种“中国式”的灵性美。工笔细描,产生无尽的意趣;浓墨重彩,展现无穷的诗意;诗画的完美结合更赋予画面内容以精神和情韵。5.下列从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琴中滋味,正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又和老子的修身养性观点殊途同归。B.其上黑白棋子错落有致,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变幻无常,包罗万象。C.书法一直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独特艺术魅力。D.它力求生动、传神,给人一种“中国式”的灵性美。6.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名句。(10分)诗文名句批注出处(1),(2)。从天地落笔,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4)。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富于变化的自然风光,又蕴含哲理。陆游《游山西村》(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含哲理,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王安石《登飞来峰》(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杜甫《望岳》(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借古讽今,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李商隐《贾生》商女不知亡国恨,(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古讽今,抨击了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表达了诗人的忧愤。杜牧《泊秦淮》二、阅读(3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含3小题,共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7~9题。【材料一】古籍修复,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做好古籍修复,对赓续历史文脉、传承民族记忆至关重要。岁月流转,书阙有间。不少古籍由于年代久远,出现了酸化、絮化、老化、霉变等问题,影响保存及传世。目前,我国有1000多万册古籍亟待保护,抢救保护珍贵古籍刻不容缓。古籍修复不仅是一门技艺,而且是一门科学。修复一本古籍,除了古典文献学知识,可能还需要材料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及美术、历史、考古、语言等学科知识。【材料二】2023年9月20日下午,以“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我国“古籍数字化创新论坛”在敦煌举办。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古籍文献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既有精神属性,又有物质属性。如今,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之下,古籍数字化整理及古籍内容的活化利用,已成为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重要任务与研究使命。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的中华典籍,是前人思想的宝藏、先贤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曾几何时,因年代久远、晦涩难懂而深藏高阁的古籍,正在被数字技术与新媒体平台所改变。古籍数字化的持续推进,不仅让古籍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藏”与“用”的问题,不断激发着古籍的生命力。【材料三】古籍不能束之高阁,保护的目的在于合理利用,要在“好用”与“用好”上下功夫。一方面,应进一步推进古籍数字化工作,将更多原始书影转化为便于借阅的微缩胶卷、便于检索的电子数据库、便于理解的知识图谱,让古籍以新的形式延续生命,焕发光彩。另一方面,应推动活化利用,不断从古籍典藏中汲取文化财富、精神给养。以“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为例,它不仅聚焦文献整理工作,也包括全球汉学研究的深入互动。海外学者对中国文献的研究成果、方法创新,为我们理解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中国的成果与各国分享,又能推动中国故事不断走向世界。下图为《古籍数字化流程图》:7.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古籍保护面临着年代久远、数量多等问题,修复速度赶不上古籍老化速度。B.古籍修复是一门科学,除了古典文献学,它还涉及美术、历史等学科知识。C.古籍文献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有精神属性,又有物质属性。D.我们应持续推进古籍数字化,发扬古籍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功能,激发其生命力。8.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开头用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古籍修复工作的重要性,引出下文内容。B.材料一与材料二都提到了古籍修复工作的现状,但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C.材料二使用“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等成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华典籍的实用性。D.画线句运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保护古籍不仅要埋头整理,还要推动其活化利用。9.为推进古籍数字化进程,学校正在开展“走近古籍,传承文化”主题活动,并将材料中的《古籍数字化流程图》粘贴在活动展板上。请你向同学们介绍这一流程。(3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含4小题,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0~13题。太空一日(节选)杨利伟①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数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②火箭起飞了。③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④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要平稳。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紧绷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⑤“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⑥火箭逐渐加速,我感到压力在不断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在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身体的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⑦但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⑧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引起人的内脏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而且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一个大约6G的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⑨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⑩当时,我的头脑还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共振并非正常现象。⑪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⑫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⑬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钟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⑭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⑮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⑯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⑰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10.从火箭起飞到整流罩打开,飞船出现了哪些状况?杨利伟的身体和心理经历了哪些变化?请根据上文内容填写下表。(3分)升空过程飞船的状况身体反应心理感受火箭起飞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1)________________心里稍觉释然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逐渐加速压力不断增强,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产生共振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无法承受(2)__________整流罩打开(3)__________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阳光很刺眼11.分析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4分)(1)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2)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12.杨利伟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3分)13.结合文中情境,分析下面的语句蕴含着怎样的情感。(3分)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含2小题,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4~15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4.有书收录了《己亥杂诗》(其五),这本书是()(2分)A.《乡愁古体诗》B.《清代绝句诗选》C.《临川长短句》D.《龚自珍辞赋集》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现代人又赋予它怎样的新意?(3分)(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含5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20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①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②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③,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注释】①临:到,临近,靠近。②偕:陪同。③少时:一会儿。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予谓菊权谓吕蒙曰D.天然去雕饰睨之久而不去1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B.甲、乙两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C.“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甲文的主旨。D.甲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一日,借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19.甲文中,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20.赏荷观莲,可品其神美。甲文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文赞之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种说法?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三、综合(10分)21.班级组织全班同学围绕科普作品《海底两万里》开展“科幻探险”主题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1)阅读《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后,班长绘制出了一张思维导图。请你根据这张思维导图梳理小说情节:①→勇斗鲨鱼,救采珠人→险斗章鱼,哀悼船员→海底漫步,埋葬船员→②→撞沉战舰,静静忏悔。(2分)(2)鲁迅先生曾以“经以科学,纬以人情”评价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核心人物尼靡船长身上体现了怎样的“人情”?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4分)(3)歌德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若失去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去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请结合名著《海底两万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四、作文(50分)22.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历经时间的沉淀,成为生命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的鹅卵石,在记忆中闪着温润的光,指引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请以“难忘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600字。22024年春季期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2分)(1)chóng(2)窈2.(3分)窈窕淑女、源远流长、不温不火、中庸之道、不谋而合、修身养性、殊途同归。(写出其中三个即可)3.(2分)(1)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2)斟酌:考虑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4.(2分)③①5.(2分)C(“与众不同”和“独特”语义重复)6.(10分)(1)念天地之悠悠(2)独怆然而涕下(3)山重水复疑无路(4)柳暗花明又一村(5)不畏浮云遮望眼(6)自缘身在最高层(7)会当凌绝顶(8)一览众山小(9)可怜夜半虚前席(10)隔江犹唱《后庭花》7.(2分)A(材料并未提到“修复速度赶不上古籍老化速度”)8.(2分)C(材料二使用“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等成语,是为了说明中华典籍的数量之多,进而体现中华典籍丰富的文化价值,并未体现其实用性)9.(3分)同学们,古籍登记出库后,需要拿到古籍扫描工作站扫描,随后在客户端进行图像质检,在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之后进行格式转换,转换格式后登记核对,然后入库;同时,存储电子数据,用光盘备份或制作便于阅读的微缩胶片。10.(3分)(1)紧绷的肌肉渐渐放松下来(2)觉得自己快不行了(3)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照射进船舱11.(4分)(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肌肉紧张的身体比作铁(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紧张的反应(1分)。(2)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共振带来的痛苦之强烈(1分)。12.(3分)英勇无畏,敢于探索,不怕牺牲,求实严谨,无私奉献,沉着稳重,坚毅拼搏,一丝不苟,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答出三种即可)13.(3分)杨利伟熬过艰难的26秒共振阶段,指挥大厅里的人们情不自禁地爆发出喊声与掌声(1分),由衷地表达了对杨利伟置生命安危于度外的牺牲精神的敬佩(1分),对杨利伟勇敢摆脱了死亡威胁表示祝贺(1分)。14.(2分))B[A.《己亥杂诗》(其五)不是古体诗;C.《临川长短句》是王安石的作品;D.体裁不符]15.(3分)借(景)物抒情(或间接抒情)(1分),表现了脱离官场的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或对理想和信念执着追求)(1分)。现代人以为诗句蕴含哲理,格调积极向上,表现了崇高的奉献精神(1分)。16.(2分)B(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B.均为连词,表转折;C.认为/告诉;D.去除,去掉/离开)17.(2分)D(借物喻理,而非借事喻理)18.(4分)(1)我只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关键词:染、妖)(2)一天,(我)与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关键词:偕、观)19.(3分)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1分),表达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1分),以及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1分)。20.(3分)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示例三:我喜欢称莲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莲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乙文参考译文: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无产权转让合同协议书
- (标准)摊位转让合同协议书甲乙丙
- 收银资金管理办法
- 情报大队管理办法
- 异物处置管理办法
- 托管经费管理办法
- 报款收缴管理办法
- (标准)诊所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强电施工管理办法
- 打非治违管理办法
- 4.2 诱导公式及恒等变化(精练)(题组版)(解析版)-2026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一隅三反》系列(新高考新题型)
- 2025年社区工作者备考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交投集团薪酬管理办法
- 临床检验 pcr 试题答案2025版
- 融媒体中心媒资管理办法
- 达成书面协议未签订合同
- 2025届辽宁省中考数学试卷有答案
- 2025年中国搬运机器人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四川阿坝州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
- 消化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