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撒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_第1页
小学儿童撒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_第2页
小学儿童撒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_第3页
小学儿童撒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_第4页
小学儿童撒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儿童撒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撒谎是儿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行为问题,尤其在小学阶段,撒谎行为较为普遍。撒谎不仅影响个体的道德发展,还可能对人际关系、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小学生撒谎行为的形成原因,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缘由儿童生来就会撒谎吗?而儿童的撒谎行为又是从何处习得的呢?“人之初,性本善”在儿童刚出生至学前这五六年的时间内,父母对于孩子及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们最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你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不要撒谎。”而在我实习期间,做过任课老师,同时也担任着学生的副班主任。这使得我能够以一个班级活动参与者的身份近距离观察现代小学生们的一言一行,并能够了解到班级管理者在班级风气塑造中对于小学生的品德发展进行着怎样的影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小学生由于年龄相对较小,心理发育不成熟,难免在学习生活中犯下各式各样的错误。而根据我的观察,在这些错误中,最为普遍的就是诚信问题:撒谎。那么学生们真的不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吗?在面向小学生所开展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你觉得小学生拥有诚实守信的品质重要吗?几乎所有参与调查的小学生均选择了“很重要”或“重要”的选项,这证明诚实守信这一品德的重要性在学生们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几乎所有的孩子在自己小的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而几乎所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必然不会使自己的儿女成为一个满口谎言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商业合作还是企业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流,真诚与诚信永远是“必杀技”但在实际生活中,谎言也无处不在: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存在谎言;公司与公司之间存在谎言;友情,爱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谎言无处不在。我们很难去评价谎言的绝对性对错,或许有的谎言是出于善意,但在谎言笼罩的社会氛围下,作为祖国的未来的小学生,又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因此,我们不仅要探究小学生撒谎行为的成因,更应该关注“是否应该纠正小学生所有撒谎行为”、“如何正确应对小学生撒谎”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无论是对于撒谎行为的置之不理还是过分纠正,矫枉过正,都是不合适的。希望本次研究能够不仅指导着我将来的教学工作,也对于学生家长,学校老师在帮助学生品德树立的方面尽到绵薄之力。研究背景在知识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但是,近几年来,诚信缺失的问题已经在我国的经济和教育领域里蔓延开来,就连小学生的诚信状况也令人担忧,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父母、老师的撒谎,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的普遍认可。在写作业时抄写答案,在考试中作弊,偷看别人的试卷,同学之间撒谎,为了逃避责任而互相隐瞒。小学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它对学生的身体、心理、道德品质的形成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撒谎这种不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到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身心健康以及人际交往产生危害。而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二胎的政策放开,使得学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在二胎家庭中,家长往往很难做到真正的一碗水端平,往往过分溺爱或关注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孩子,因此会引发孩子由于争宠而产生的撒谎行为。研究意义学生偶尔说谎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其改正即可,但若放任不管,任由其发展,则会造成严重后果,具体表现如下:1.养成不良习惯,导致人格缺陷若学生养成说谎的习惯,并且通过说谎多次达到自己的目的,“尝到甜头”,那么他会将说谎看作一种达到自己目的的捷径,撒谎将可能被他们视作中生存的必要手段。一开始学生因为撒谎还会产生愧疚之感,但久而久之,愧疚之感荡然无存。在调查中,仍有近四成的同学表示即使说谎被抓住,下次还可能会撒谎。而有而成的同学表示自己在说谎时没有任何愧疚之感。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则很有可能依靠撒谎或者欺骗带给自己的满足感与安全感来为自己谋取不当利益,甚至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学习成绩下滑,厌学情绪累计当学生在首次谎报自己学习成绩时,一旦得到了父母家长的肯定,学生则会认为“即使没有考好也能获得肯定”,自然而然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不好好学习也无可厚非,反正只要一个谎言就可瞒天过海。”久而久之,学生的厌学情绪大大积累,学生将不再通过自身努力完成学业任务,而是一味撒谎蒙骗老师及家长,学业成绩自然会大大下滑。3.班级风气败坏,不利于教师管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愉悦氛围,关系和谐的环境时,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而一旦生活在一个充满欺骗与谎言的氛围中,即使不爱撒谎的学生也会由于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开始撒谎,班级的风气难以扭转,学生们则常常抱有“法不责众”的心理与教师进行对抗。教师的班级管理则会更加困难。核心概念界定谎言,就是指假话,即在知道事实的前提下以欺骗为目的说出不同于事实的话,在《美国英语文学大辞典》虞建华主编.美国文学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09:书名页,内容说明页,编写组页,前言页,目录页.虞建华主编.美国文学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09:书名页,内容说明页,编写组页,前言页,目录页.在心理学的广阔领域中,儿童说谎问题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主题。众多心理学家深入探究了这个现象,试图揭示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和发展阶段。在这些研究中,尤以皮亚杰的工作最为著名,他不仅在理论上构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模型,而且通过一系列实验验证了他的假设。在考察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时,皮亚杰特别关注于他们对说谎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进行道德判断。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皮亚杰发现了两个关键结论:首先,儿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出有意说谎与无意犯错之间的区别。这表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去辨别什么行为是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而采取的策略,而什么则是由于不知情或误解导致的错误。其次,皮亚杰还指出,尽管儿童能在行为层面区分有意和无意,但这种区分并未在道德反省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能够辨别什么是有意识的欺骗,但在内心深处是否认同这种欺骗、是否感到道德上的内疚或羞愧等更深层次的道德体验,他们却难以做出明确的判断。在这个孩子们的世界里,即使是无心之过也会被贴上谎言的标签。他们对语言的理解非常直接而客观,认为任何不真实或不符合现实的话都属于谎言。这种认知方式对于正处于6岁及6-10岁的儿童而言尤其明显,他们还未能将“有意性”融入到说谎的定义之中。这些儿童仍在学习如何识别和区分真诚与虚假的陈述,因此错误或是无心的错误往往被忽略,而非被视为谎言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当儿童步入10至11岁的阶段时,他们开始能够更细致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谎言。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可能开始意识到某些谎言背后隐藏着真实的意图,他们开始学会去探究那些看似合理却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说法。此时,“有意性”在儿童心中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他们开始学会了如何根据上下文、情绪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判断一句话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谎言。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意识到,有些谎言不仅仅是为了欺骗别人,它们实际上反映了说话者的内心想法或情感状态。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标志着他们在理解复杂社会互动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而才有皮亚杰眼中正确的谎言定义,即“任何有意图的错误陈述都是谎话”。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傅统先,陆有铨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理论”一直是近几十年来对于儿童认知的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对于皮亚杰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度的进一步的研究,但不同学者对于说谎行为的界定也各不相同。维吉指出谎言是“一种成功或者是不成功的有意尝试,没有预先警告,使另一个人产生一种沟通者自己知道是错误的信念”。阿德顿·维吉.说谎心理学[M].郑红丽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西班牙学者Masip对于说谎提出了新的界定,即说谎是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有目的地隐瞒、伪造或和假造有关事实或情绪的信息,以诱导他人形成或维持一种沟通者本人认为是假的信念,无论成功与否,均可被视作说谎。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傅统先,陆有铨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阿德顿·维吉.说谎心理学[M].郑红丽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Masip,J.,Garrido,E.,Herrero,G.Definingdeception[J].AnalesdePsicolog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归纳总结法对于本文研究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法在对小学生撒谎问题成因及对策的研究中,我首先在各大互联网文献资料库以及资料分享平台(如国家电子图书馆、中国知网等)通过查找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关键字词,进行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收集。其次,我还在线下的各类图书馆、书城等场所,搜集和查找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最后,我将线上线下所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了解各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问卷调查法为了更好地获取有效可靠的研究数据,本文在研究小学生撒谎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中主要采用采取线上调查的方法,通过对调查对象展开与本研究课题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收集了调查对象对与本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的回答的相关数据资料。通过既得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增强了论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3.逻辑分析法:在搜集了有关小学生说谎问题的原因和应对方法的相关研究数据后,将其与特定的环境相联系,从不同的逻辑视角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和方法,以确保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4.归纳总结法: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前期对于数据系统分析得出的成果,并结合我对与小学生撒谎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的理解和自身的思考,总结出科学合理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研究提供逻辑分析方向。调查结果表1周围人说谎情况统计人数比例很多2337.7%不多3557.38%几乎没有34.92%由表1可知,有超过半数(57.38%)受访者认为身边说谎的现象比较少见,近四成(37.7%)受访者表示周围说谎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少(4.92%)有受访者认为身边几乎没有说谎现象。可见,受访者普遍认为身边或多或少都有人说谎,在周围人都普遍撒谎的情况下,受访者也较为容易学习周围人的不良习惯。表2对诚实守信重要性的认识情况统计人数比例很重要4065.57%重要2032.79%不重要11.64%由表2可知,近七成(65.57%)受访者认为小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的品质很重要,三成(32.79%)的受访者认为小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的品质是重要的,只有极个别(1.64%)受访者认为不重要,而在普遍受访者都赞同一个人应当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撒谎的情况,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究。表3撒谎时心理感受情况统计人数比例脸红1524.59%心跳加速2337.7%愧疚4268.85%没有感觉1321.31%由表3可知,近七成(68.85%)受访者在撒谎时内心会感到愧疚,近四成(37.7%)的受访者在撒谎时会心跳加速,二成多(24.59%)受访者会出现脸红的情况,少数(21.31%)受访者表示没有感觉。由此可见,大多数受访者都会表现的不自然,甚至出现对自己的不认同心理,可见,撒谎对于人的身心状况以及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表4撒谎后父母处理方式情况统计人数比例责骂1829.51%体罚46.56%讲道理3862.3%无视11.64%由表4可知,多数(62.3%)受访者家中会采用讲道理的方式正确引导,近三成(29.51%)的受访者家中会对于撒谎的受访者进行责骂,极少数受访者家中采用较为极端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体罚(6.56%)、无视(1.64%)。可见多数家长对于说谎这一不良习惯的应对方式都是较为科学与温和的,在这种悉心教导下为何还会出现屡教不改的撒谎行为,这背后又有什么原因呢?三、小学生撒谎行为的原因卢乐珍发现,儿童撒谎的原因有六个:天真幼稚、好胜心强、虚荣心强、逃避惩罚、恐惧焦虑、利欲熏心等。她还指出,撒谎主要是孩子们学习到的一种“本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儿童撒谎行为的发生与其所处的情境紧密相关。其次是由于儿童的说谎行为得到的不断强化与正向作用:首先,儿童在最初的谎言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种成功使得儿童的谎言行为得以加强;第二,一些成年人认为儿童的撒谎行为是他们聪明的一种迹象,并对此未能起到很好的纠正与应对,一笑而过或者还肆意夸奖,也能够强化儿童的说谎行为。更有甚者,甚至主动教授未成年人撒谎。卢乐珍.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395-401卢乐珍.幼儿道德启蒙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395-401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8家庭因素家庭对于孩子的品德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社交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氛围都会对孩子的品德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恰当的教养方式以及融洽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品行要更为端正,心理要更加健康,往往更不容易撒谎。1、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撒谎行为的影响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说”指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板一样,“没有一切标记,没有一切观念。”只是通过不断习得各种经验,心灵中才会有观念的产生。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于孩子品德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父母的教育不当会导致孩子说谎。例如,在游乐园游玩或者是乘车买票时,父母为了少付一个人的车票钱,告诉孩子谎称自己低于1.3米或是自己的年纪小于6岁,以此来获取一点蝇头小利。孩子在尝到撒谎的甜头后,便会由此一发不可收拾,一个又一个谎言从他们的嘴中不断说出。有调查表明,撒谎的孩子往往更多出自父母也撒谎的家庭。而在郑晓龙导演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后宫甄嬛传》中,敬贵妃时常教授自己的养女胧月要保护自己的亲生母亲甄嬛,以致在甄嬛假意摔倒陷害皇后之时,年仅6岁的胧月就能够说出谎言帮助自己的生母。这又何尝不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孩子说谎的事例。家庭氛围对儿童撒谎行为的影响表5家庭氛围情况统计人数比例非常融洽2134.43%融洽3236.07%一般1727.87%比较差11.64%表6人际关系情况统计人数比例融洽4573.77%有一点矛盾1524.59%讨厌11.64%在所进行的调查中,有百分之三十的受访者(见表5)表示自己的家庭氛围一般或比较差,而我们对这些受访者中的部分同学进行采访,发现他们撒谎的原因都是因为父母对自己的管束太过于严厉或者家庭氛围太过于压抑,受访者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或是为了调节家庭氛围,只能通过谎言来调节父母的心情或是来缓和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同学老师交往”这一选项中,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同学(见表6)表示自己与同学相处不那么愉快,而这百分之二十五与家庭氛围不和睦的同学重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事实证明,在委婉、包容、相互信任、与人为善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人,可以在学校和社会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在不融洽的家庭氛围中生活的人,在处理人际交往方面也略有欠缺。父母的学历影响学生的品德教育表7母亲受教育水平情况统计人数比例小学及以下00%初中1524.59%高中(中专)2134.43%大学(大专)2439.34%研究生11.64%表8父亲受教育水平情况统计人数比例小学及以下00%初中1422.95%高中(中专)2642.62%大学(大专)2032.79%研究生11.64%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父母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受教育水平低的父母,通常会妨碍家庭的正常教育,进而比较容易忽略儿童的早期教育、智力投资和品德培养,他们往往会采取放任自流、顺其自然的教育模式,所以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都存在不足,对家庭教育的成效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也只是一些比较盲目、没有根据的说教,不能促进儿童的品德发展。在所开展的调查中表明,有六成的受访者(见表7、8)父母的文化程度在高中及高中以下,而这些受访者中容易说谎的受访者占了大多数。这证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对于孩子良好的品德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同伴影响表9说谎原因情况统计人数比例害怕父母老师批评4065.57%逃避责任2236.07%达到自己目的2337.7%善意的谎言4065.57%为了得到表扬1727.87%好奇心强,怕丢脸24 39.34%模仿他人 8 13.11%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家家户户都能享受到丰盛的饮食、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生活。但是,在这一系列物质改善的背后,小学生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却似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观察力与模仿能力极强,常常会无意识地学习成人的行为模式。加之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仍处于混沌阶段,思想较为复杂多变,因此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通过交友来表达自我、宣泄情感,以及探索周围的世界。然而,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尚不成熟,孩子们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包括旷课、逃避作业、甚至说谎等行为,这些看似无害的习惯,实际上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一种侵蚀。当一个孩子开始撒谎,成功欺骗了别人或自己时,这种成就感会被无限放大,并可能激励其他孩子效仿,从而导致群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谎言和不诚信行为。这样的情况不仅会损害个体的道德成长,也会破坏社会的信任基础,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在接受采访的受访者中,有部分受访者(见表9)表示他们的撒谎行为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朋友或是模仿自己的兄弟姐妹。其他人的成功让自己觉得撒谎不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通过撒谎甚至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在我的实习历程中,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我所教授的学科设立了这样的奖励机制:只要学生的课业成绩达到某种标准以上,就能领取教师所派发的小奖品。而有些学生为了领取奖励滥竽充数,修改考试成绩蒙骗老师从而获取奖品。其他学生看到之后纷纷模仿,乱象由此产生。研究表明,撒谎的孩子周围大多都会有爱撒谎的伙伴,有近九五成的受访者(见表1)表示自己周围有撒谎的同学存在。可见撒谎行为若未能得到及时控制,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三)学校教育学校作为一座大熔炉,能够让学生接触到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的同龄人,这是道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学校不仅能够提供学生与同龄人学习、相处、交流的机会,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在这种熏陶下渐渐成长,直至发育成熟。1.学校忽视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一个学校的整体氛围对于学生的品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校也是一个最佳的“小社会”,在学校中,学生需要遵循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进行各种集体活动,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等等。这些经历,都使学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同时,建立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然而,若是学校过分的注重对于学生知识方面的教授,忽视了对于学生品德的培养。一旦学生沾染上不良风气,则会在学生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当一名学生的撒谎行为未能被及时纠正,则会有更多的学生群起而仿之。久而久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可见,良好的生活、学习的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不可谓不重要。教师不正确的处理方式影响学生行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思想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有些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乐于报喜不报忧,对于隐瞒事实真相的学生加以表扬,而敢说实话的学生反而遭到了责备,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在无意中养成一种思维定势,他们的言语可能表面上看似诚实,但内心却对自己所说的话持有不同的看法。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可能对他们的个人发展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也颇受争议。他们有时候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有的甚至对学生进行辱骂,让学生感到羞耻和恐惧;有的教师则是以愤怒和批评的口吻对待学生,这些行为无疑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侵犯。教育应该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和耐心去引导学生,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使用惩罚或辱骂来解决问题。过分的批评和惩罚,以及奖励与惩罚之间失衡的关系,都会扭曲学生的价值观,使得他们为了避免被责备而选择说谎,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就难以打破。在所下发的调查问卷中,有六成多的受访者(见表9)都表示他们说谎的原因是惧怕教师的批评。教师一味指责,导致学生们不敢讲真话,讲实话,而撒谎的方式既能逃避教师的指责,安知不是一种对自己的心理安慰?(四)个人因素小学生作为逐步过渡到成人的个体‚其自身有着特殊的心理特点。在分析小学生撒谎行为的成因时要着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其心理具有复杂性,在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小学生极易养成撒谎的坏习惯。趋利避害,自我保护,逃避惩罚哲学家罗素说过。“儿童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儿童己有了趋利避害和自我防御意识,当意识到因为做错事情会遭受惩罚时,他们自然而然会产生恐惧与逃避心理,进而有意撒谎。有些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对孩子学习产生过于不切实际高期望,往往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上压力与折磨,使得孩子逐渐惧怕与父母交流,不敢对家长说真话,往往会违心地用假话来欺骗家长来讨好家长,博取他们的欢心,也可使自己逃过“一劫”。例如,一些学生怕自己考砸了被父母知道后怒斥一顿,所以总是想方设法撒谎来欺骗家长。再者,一般家长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孩子做了错事害怕挨家长批评,便用撒谎这种方式来欺骗家长。例如:孩子打游戏花了30元钱,向家长说钱被人偷走了;替家长买东西剩下钱买零食或是玩具,说成是买完东西后弄丢了;作业没做完害怕老师责骂,骗老师说是落在家里等。这些不良行为都是由于孩子惧怕家长或老师批评而在情急之下产生。有时父母询问孩子在校内的情况,得到的反馈是“今天老师表扬了我好几次呢”实际上,孩子可能在学校接受了好几次批评,但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孩子刻意隐瞒了事实,为的就是逃避批评,满足父母期望。在调查问卷中,所有的学生都表示父母期望自己能够拿到大学甚至大学以上的学位。为了使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家长往往对于孩子严加管教。在这种严加管教下是孩子因背负家长过高期望而产生恐惧与焦虑的心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逃避惩罚,有近七成的学生(见表9)表示如果能逃避家长与老师的惩罚他们会撒谎。有三成多(见表9)的学生认为他们撒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逃避责任。过分逞强,夸大炫耀,渴望关注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人是由为了满足某种欲望而区是自己行动的需求类动物,人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在满足了一个需求后,另一种需求应运而生,然后再寻求一个被满足的需要。人所追求的需要具有普遍性,每个人的需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这些需求又被划分为几个曾粗。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经济势力日益增强的21世纪的中国,人们的基本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生理需要已不再是人们最紧迫的需求;我国的军事实力雄厚,相关法律体系已经完善,人民安全得到保障;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在学校中往往都能够交到自己的知心好友。在前三种需要都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小学生开始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有些孩子为了表现自己能力,让别孩子羡慕他是“英雄”是“好汉”,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崇拜的目光,把希望发生事说成是已经发生。在我教师实习的这半年内,曾经就发现过这样的情况:如有孩子无中生有,宣称自己曾经救过落水小孩;有说自己有一次在路上捡到200元钱还给失主;有把抄来作文说成是自己写等等,以便博取取别人赞扬。在调查中,“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和‘为了得到他人表扬“而撒谎的参与者(见表9)就已经超过了半数之多。可见期望得到他人关注,是小学生撒谎的重要原因。在受访者中,我还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期望得到关注而撒谎的受访者中大部分是非独生子女,而家中有弟妹的学生占大多数。由此可以进行猜测,弟妹的到来使得家庭的中心逐渐偏向更为年幼的孩子,稍大一点的孩子由于父母长辈的关注度减弱,为了赢回父母长辈的关注度而进行撒谎行为。好奇心强,蓄意模仿,捉弄他人小时候曾经听到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小孩帮自己的父亲打饭,路上遇到父亲的同事,同时对他说;“你碗底有东西,你赶快把碗底翻过来看看。”小孩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倒置碗底,饭也因此洒了一地。同事觉得很有意思,就哈哈大笑离开了。有些孩子觉得撒谎很好玩,因此消防,经常捉弄人。有的骗自己的同学,说“老师叫你回答问题”、“你家里人让你帮忙买菜”等,有的孩子甚至欺骗大人,谣传他人的言语。看着被欺骗的人蒙在鼓里焦急万分的样子,他们甚至觉得好玩,并以此为乐。在我所调查到的数据中,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见表9)表示他们说谎的原因是模仿他人或是好奇心强,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心理状态。攀比虚荣,强撑自尊,渴望赞许说谎满足虚荣心也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特征。儿童的情感需求主要体现在期望获得他人的赞扬与他人的肯定。有的儿童凭借自己的能力,很难得到同学、教师和父母的关注,表扬。因此,他们往往通过说谎,夸大事实,过度攀比的方式以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也有一些平日里表现比较好的孩子,在平时被别人注意和称赞得更多,但是在某个时期内没有被夸奖,而这时这些孩子就会用说谎的方法,编造出自己的优秀表现,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都有尊重或自我实现的需要,小学生年纪较小,自尊心强,渴望得到他人认同的需求较为强烈,他们担心说了实话被别人瞧不起、受嘲笑,因此就说谎话,来维持他们在他人心目中的“人设”。比如,有的同学上课时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了,就欺骗同学说是被老师接走了;有的同学考试不及格,却向他人谎称自己获得了优异成绩;还有的同学家长身有恶习,可当其他同学问起他的家庭情况时,他却向他人夸耀自己的家庭情况以及自己的家长;还有一位同学跟别人打架弄得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却骗同学说是自己摔伤等等。通过我的调查研究,我发现在受访者中有近四成的受访者(见表9)在选择说谎原因时都选择了“自尊心强,怕丢脸”这一选项,可见在小学生心目中,撒谎同时也是一个自我保护的方式。小学生撒谎行为的矫正策略有些家长老师发现自己的孩子撒谎后,对于孩子大声斥责,甚至动用体罚的手段,孩子被这种情况也吓得胆战心惊,更不敢讲真话了。正确处理孩子撒谎有助于真正帮助孩子矫正撒谎行为,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应如何用正确的手段来帮助孩子矫正撒谎行为呢?家长层面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的境地,都会遇到不得已的时候,但绝对不能以撒谎的方式来摆脱困境,若大人出尔反尔,未能起到很好的以身作则的作用,或轻易向孩子许下承诺,但最终结果让孩子失望,都会不利于孩子诚实守信品德的养成。当教育孩子之时,孩子也会认为家长曾经说过谎话因此话语没有任何可信度。因此,家长要以身示范,首先要做到诚实守信,勿以恶小而为之。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最好的典范,家长向孩子许下承诺,若做不到,则孩子们也会如法炮制,轻易许诺。久而久之,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眼中也会成为一个失信者的代名词。“家长的职业就是教育孩子。”因此家长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理解宽容,细心引导表10期望受到对待方式情况统计人数比例不要惩罚或打骂自己1829.51%先了解自己苦衷3659.02%能够心平气和沟通5386.89%不追究自己69.84%在调查研究中,近九成的孩子(见表10)都希望家长在发现自己的说谎行为后能够心平气和的沟通,提醒自己以后注意,近六成的孩子(见表10)则是希望家长能够了解自己的苦衷。对于孩子撒谎这一普遍性行为,一味的防止并非良策,要让孩子内心中真正了解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孩子才能够真正改正自己的行为。面对孩子撒谎,家长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认真倾听孩子撒谎的原因与苦衷,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意识到撒谎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作为家长要建立好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充分取得孩子对于自身的信任,才能让孩子不因为惧怕家长而说出谎言。学校层面教师规范自身行为,发挥榜样模范作用要想纠正学生的撒谎行为,教师的榜样模范作用相当重要。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模仿意识较强,且在校时间较长,受到教师的影响也较大。教师如果无法很好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无法起到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不仅难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品质,长此以往,也会失去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而小学生正处于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绝非难事。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身边的榜样作用,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诚实守信的例子,或在开展班会时号召学生们收集身边诚实守信的案例,并对于诚实守信的学生予以鼓励与表扬,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诚实守信的魅力,进而明白道理。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加强自身品德素质的修炼,做好表率模范作用。处处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做到真正的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代表着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与重点所在。在班级内,教师要注意培养诚实守信的舆论风气,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陈顺章;.浅谈小学生诚信教育[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06).陈顺章;.浅谈小学生诚信教育[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06).3.教师要做好家校,共同纠正学生行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往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较大,而学生品德习惯的树立除了需要学校老师的悉心教导,还需要家庭教育的正向作用。因此,若想真正纠正学生的撒谎行为,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家校有效沟通的桥梁,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力而为,双管齐下。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从上文中了解到,学生的撒谎行为受不同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或多或少都会与自己的家庭情况息息相关。例如,学生出于虚荣心理撒谎,可能父母自身的性格方面也存在缺陷,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并未尽到英有责任;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