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教案讲义_第1页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教案讲义_第2页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教案讲义_第3页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教案讲义_第4页
北师大九年级上数学教案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教学目标:.1、菱形的性质定理的运用.2.菱形的判定定理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菱形的性质推导及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运用综合法解决菱形的相关题型。

三、概念:

菱形性质:

1.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2.四条边都相等;

3.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菱形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菱形的判定定理: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定义)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对角线)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根据四条边)

4、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和角的关系)

四、讲课过程:

1、例题、

例1.(2006•大连)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E是BD延长线上一点,F是DB延长线上一点,且DE=BF.请

你以F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明字母的某•点连成一条新的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

须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1)连接AF;

(2)猜想:AF=AE;

(3)证明:(说明:写出证明过程的重要依据)

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几何综合题。

分析:观察图形应该是连接AF,可通过证4AFB和4ADE全等来实现AF=AE.

解答:解:(1)如图,连接AF;

(2)AF=AE;

(3)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

.\ZABD=ZADB,

ZABF=ZADE,

在4ABF和4ADE中

rAB=AD

<ZABF=ZADE

,BF=DE

.,.△ABF^AADE,

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线段相等,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

例2、(2009•贵阳)如图,在菱形ABCD中,P是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连接DP交对角线AC于

E连接BE.

(1)证明:ZAPD=ZCBE;

(2)若NDAB=60。,试问P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ZXADP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工,为什么?

4

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动点型。

分析:(1)可.先证4BCE丝4DCE得到/EBC=NEDC,再根据AB〃DC即可得到结论.

(2)当P点运动到AB边的中点时,SAADP=^S箜心ABCD,证明SAADP=—X-AB.DP=AS邮ABCD即可.

4224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CD,AC平分/BCD(2分)

,/CE=CE

.".△BCE^ADCE(4分)

.\ZEBC=ZEDC

XVAB/7DC

AZAPD=ZCDP(5分)

AZEBC=ZAPD(6分)

(2)解:当P点运动到AB边的中点时,SAADP=^S菱形ABCD-(8分)

4

理由:连接DB

VZDAB=60°,AD=AB

...△ABD等边三角形(9分)

是AB边的中点

ADPIAB(10分)

•■•SAADP=-^AP,DP,S箜%ABCD=AB・DP(1】分)

2

VAP=iAB

2

SAADP=—X-^AB«DP=AS箜般ABCD

224

即4ADP的面积等于菱形ABCD面积的(12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判断当P点运动到AB边的中点时,SAADP=^S雌ABCD是难

4

点.

例3、(2010•宁洱县)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BE1AD,BF1C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BE=BF;

(2)当菱形ABCD的对角线AC=8,BD=6时,求BE的长.

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根据菱形的邻边相等,对角相等,证明4ABE与4CBF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证明;

(2)先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求出菱形的边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枳的一半和底边乘以高

两种求法即可求出.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CB,ZA=ZC,

VBE1AD,BF±CD,

.\ZAEB=ZCFB=90°,

在Z\ABE和4CBF中,

rZA=ZC

<AB=CB

,ZAEB=ZCFB=90°

.,.△ABE^ACBF(AAS),

;.BE=BF.

(2)解:如图,

:对角线AC=8,BD=6,

对角线的一半分别为4、3,

菱形的边长为底行=5,

菱形的面积=5BE=1<8x6,

2

解得BE=21

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同时还考查了菱形面积的两种求法.

例3、(2011•广安)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中,ZABC=60°,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求证:DE=1BE.

2

考点:菱形的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ZABC=60°,易得BD_LAC,ZDBC=30°,又由DE〃AC,即可证得DE_LBD,由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得DE=』BE.

2

解答:证明:

法一:如右图,连接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ZABC=60°,

ABD1AC,ZDBC=30°,

VDE/7AC,

DE1BD,

即/BDE=90。,

DE=1BE.

2

法二:•..四边形ABCD是菱形,ZABC=60°,

;.AD〃BC,AC=AD,

;AC〃DE,

四边形ACED是菱形,

;.DE=CE=AC=AD,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AD=AB=BC=CD,

;.BC=EC=DE,即C为BE中点,

DE=BC=ABE.

2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例4.(2010•益阳)如图,在菱形ABCD中,ZA=60°,AB=4,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O点作OE_LAB,垂足为

E.

(1)求NABD的度数;

(2)求线段BE的长.

DC

考点:菱形的性质。

分析:(1)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又NA=60。,得到4ABD是等边三角形,/ABD是60。;

(2)先求出OB的长和/BOE的度数,再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

解答:解:(1)在菱形ABCD中,AB=AD,ZA=60°,

.二△ABD为等边三角形,

ZABD=60°;(4分)

(2)由(1)可知BD=AB=4,

又丁。为BD的中点,

.\OB=2(6分),

又:OE_LAB,及NABD=60。,

二ZBOE=30°,

.*.BE=1.(8分)

点评:本题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需要熟练掌握.

2、巩固练习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8cm和10cm,则菱形的面积是.

3.菱形的两邻角之比为1:2,边长为2,则菱形的面积为.

4.菱形的面积等于()(20分)

A.对角线乘积B.一边的平方C.对角线乘积的一半D.边长平方的一半

5.下列条件中,可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是()(20分)

A.两条对角线相等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垂直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6.菱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菱形分成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20分)

A1个B2个C3个D4个

7.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ZABC=120°,AB=6cm,贝l]NABD=_ZDAC的e度数为______:一l,为线BD=_______,

AC=__;菱形ABCD的面积为.(20分)

B

5、在矩形4腼中,。是对角线4。的中点,)1是线段力。的中垂线,交AD、理于E、F.求证:四边形力以才是菱形(20

分)AED

w\

2

C

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BD=5,

求:(1)NBAC的度数;(2)求AC的长。

7、四边形48口是矩形,四边形力反万是菱形,若4?=2cm,aMem,求四边形力比F的面积。

8、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CE=CF,过点C做CG〃EA交FA于H,交AD于G,

若NBAE=25°,ZBCD=130°,求NAHC的度数。

3、作业:

一、选择题。

1、已知菱形两个邻角的比是1:5,高是8cm,则菱形的周长是()。

A.16cmB.32cmC.64cmI).128cm

2、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两对角线长的比是3:4,则两对角线的长分别是()。

A.6cm、8cmB.3cm^4cmC.12cm>16cmD.24cm、32cm

3、如图:在菱形力及力中,AE工BC,AFLCD,且区F分别为BC、⑺的中点,那么N£4分等于()。

A.75°B.60°C.45°D.30°

4、棱形的周长为8.4cm,相邻两角之比为5:1,那么菱形一组对边之间的距离为()

A、1.05cmB、0.525cmC、4.2cmD^2.1cm

5、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相等B.四边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角相等

6、04腼的对角线4G龙相交于点。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口必力是菱形的是()。

A.AB^ADB.ACVBDC.Z/f=ZZ?D.。平分N6(力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有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菱形。

D.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8、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9、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10cm和24cm,那么这个菱形的周长为,面积为.

10、将两张长10cm宽3cm的长方形纸条叠放在一起,使之成60度角,

那么重叠部分的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__.4-------------------nB

DC

11、一个菱形面积为80,周长为40,那么两条对角线长度之和为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已知菱形ABCD中,E:、F分别在BC和CD上,且NB=NEAF=60°,ZBAE=15°,求N

CEF的度数。

AD

13、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CE=CF。过点C作CG〃EA交AF于H,

交AD于G,若NBAE=25°,ZBCD=130°,求NAHC的度数。

c

14、如图所示,已知菱形ABCD中E在BC上,且AB=AE,ZBAE=-ZEAD,AE

2

交BD于M,试说明BE=AM。

B工EC

15、如图,在AABC中,AB=BC,D、E、F分别是BC、AC、AB上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BDEF是菱

形。(2)若AB=12cm,求菱形BDEF的周长?

16、已知:如图,^ABC中,N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是AB上一点,且AE=AC,EF〃BC交AD于

点F,求证:四边形CDEF是菱形。

1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与AD、BC、AC分别交于点E、F、0,求证:四

边形AFCE是菱形。

18、已知:如图,C是线段BD上一点,z^ABC和4ECD都是等边三角形,R、F、G、H分别是四边形ABDE

各边的中点,求证:四边形RFGH是菱形。

BFCD

19、如图,已知在aABC中,AB=AC,ZB,NC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M,DF〃CE,EG〃BD,DF与

EG交于N,求证:四边形MDNE是菱形。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综合法来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相关结论.

2、能运用矩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与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矩形的性质的证明以及它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三、概念: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矩形的性质: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1)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3.矩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4.矩形的对称性: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2条,是经过对角线的交点且垂直于矩形一边的直线。

5.矩形的周长和面枳:

矩形的周长=2(〃+匕)矩形的面积=长丫宽=4人(见〃为矩形的长与宽)

★注意:(1)矩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且面积相等。

(2)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两组对边的中垂线是它的对称轴。

四、讲课过程:

【经典例题:】

例1:已知:0是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E、F、G、H分别是OA、0B、OC、OD上的点,AE=BF=CG=DH,求证:

四边形EFGH为矩形.

分析: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可以证明

证明::ABCD为矩形

/.AC=BD

...AC、BD互相平分于0

/.AO=BO=CO=DO

;AE=BF=CG=DH

.\EO=FO=GO=HO

又HF=EG

.'.EFGH为矩形

例2:判断

(1)两条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矩形()

(2)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在矩形内部没有和四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

分析及解答:

(1)如图

四边形ABCD中,AC=BD,但ABCD不为矩形,义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即平行四边形,二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V

(3)如图,

四边形ABCD中,ZB=90",但ABCD不为矩形X

(4)矩形对角线的交点O到四个顶点距离相等AX,

如图,

【课堂练习题:】

1.判断一个四边形是矩形,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2.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cm和15cm,其中一个内角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为()

A.6cm和9cmB.5cm和10cmC.4cm和11cmD.7cm和8cm

3.在下列图形性质中,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B.四个角相等

C.是轴对称图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4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交于0点,AB=0.6,BC=0.8,那么aAOB的面积为;周长为.

5一个矩形周长是12cm,对角线长是5cm,那么它的面积为.

6.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12,则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7.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是60°,一条对角线与矩形短边的和为15,那么矩形对角线的长为,短边长

为.

8.矩形的两邻边分别为4cm和3cm,则其对角线为cm,矩形面积为cm2.

9.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是40°,则两条对角线相交所成的锐角是.

10.矩形的对角线相交所成的钝角为120°,矩形的短边长为5cm,则对角线之长为—cm。

11.矩形ABCD的两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0点,ZA0B=2ZB0C,若对角线AC的长为18cm,则AD=cm。

12、已知: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E是BC上的一点,且AE=BC,

求证:AD=2AB.

【课后练习题:】

1.矩形具有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是()。

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0,AB=5,AC=13,则矩形ABCD的面积

3.己知,矩形的一条边上的中点与对边的两个端点的连线互相垂直,且该矩形的周长为24cm,

则矩形的面积为—cm2»

4.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2BC,在CD上取一点E,使AE=AB,则NEBC=

5.如图,已知a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DEJ_AB,DF1AC,BM为高,

求证:DE+DF=BM。

6.如图,ABCD是矩形纸片,翻折/氏/〃,使比、4?恰好落在然上。设尺〃分别是8、〃落在然上的两点,E、G

分别是折痕龙、AG与AB、⑺的交点。

(1)求证:四边形/以力是平行四边形:

(2)若AB=4cm,BC=3cm,求线段斯的长。

7、已知:如图,在aABC中,AB=AC,AD1BC,垂足为点D,AN是△ABC的外角NCAM的平分线,CE1AN,垂足为点

E,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

8、如图,在矩形ABCD中,AP=DC,PH=PC,求证:PB平分NCBH.

DPC

9、如图,矩形ABCD中,E为AD上一点,EFLCE交AB于F,若DE=2,矩形ABCD的周长为16,且CE=EF,求AE的

长.

10、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1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山两个全等的正三角形ABD和BCD组成的,M、N分别为BC、AD的中点.求证:四

边形BMDN是矩形.

12、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4(7_1。8交于。,E、F、G、H分别是四边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教学目标:了解正方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探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方法

三、概念:

正方形的性质:

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3、两组对边平行的菱形是正方形。

4、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6、两组对边平行的矩形是正方形

7、四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8、一组邻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9、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0、每个角都是90度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11、一组邻边相等,对角线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12、四个均为直角,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还有哪些?

四、讲课过程

1、例题

例1:如图:AABC中,NACB=90o,CD平分/ACB,DEJ_BC,DF_L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

分析:要证明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可以先证四边形CFDE是矩形,然后再证明有一组邻边

相等;也可以先证四边形CFDE是菱形,然后再证有一个角是直角.

解;CD平分NACB,DE_LBC,DF_LAC

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NDEC=ZECF=ZCFD=90°,

...四边形CFDE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又•:DE=DF(已证)

•••四边形CFDE是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例2:已知:如图点A'、B'、C'、D'分别是正方形ABCD四条边上的点,并且AA'=BB'=CC'=DD'

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分析:法一:①先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②再证明四边形AB,CD,有一个角是直角

法二:①先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②再证明四边形AB,CD,有一组邻边相等。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DA

XVA'A=BB=C'C=DD

.".D'A=A'B=B'C=C'D

ZA=ZB=ZC=ZD=90°

AAA'D'^ABB'A'^ACC'B'^ADD'C"

AD'=AB'=BC'=C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又•.,/AD'A'=/BA'B',ZAA'D'+ZAD'A'=90°

ZAA'D'+ZBA'B'=90°

•;/D'A'B'=180°—(ZAA'D'+ZBA'B')=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伊!J3:如图:EG、FH过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EGJ_FH,求证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

解答:,/正方形ABCDEGXFH

.•./OAH=NOBE=45。,DB=ACOA=OB,ZAOH=90s-ZAOE=ZBOE,

』AOHg/BOE(ASA).:.OH=OE.

同理OE=OF=OG=OH,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FH=EG

VEG±FH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

2、巩固练习

1、如图,分别延长等腰直角AOAB的两条直角边AO和BO,使AO=OC,BO=OD

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2、矩形ABCD中,四个内角的平分线组成四边形EMFN,判断四边形EMFN的形状,并说明原因:

3、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至、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⑤、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⑥、四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⑦、正方形一定是矩形。()

⑧、正方形一定是菱形。()

⑨、菱形一定是正方形。()

⑩、矩形一定是正方形。()

4、已知:如图,正方形四W中,CM-CD,MNYAC,连结况则/比3=4B,N/快=________ZB.

5、在正方形/四中,49=12cm,对角线劭相交于〃,则△力8〃的周长是()

A.12+1272B.12+672C.12+V2D.24+6百

3、作业

1、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使CE=CA,连接AE交CD于F,求NAFO的度数。

变式:1、已知如下图,正方形{及力中,£是刃边上的一点,尸为比1延长线上一点,C4CF.

(1)求证:(2)若/庞白60°,求/田叨的度数.

2:如图,£为正方形力及力的阅边上的一点,CG平分N&T,连结力£,并在CG上取一点G,使£白/£求证:AELEG.

3、户为正方形四内一点,PA=\,PB=2,抬3,求/力阳的度数.

4、(海南省)如图,户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四切对角线/C上动点(一与4、。不重合),点£在射线6C上,且

PE=PB.

(1)求证:①PE=PD;②PE1PD;

(2)设44x,△小的面积为y.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AD

P

5、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以AB为边向正方形外作等边三角形ABE,CE与DB相交于点F,则ZAFD=

6、(哈尔滨)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边上一点,BE=3,M为线段AE上一点,射线BM交正方形的

一边于点F,且BF=AE,则BM的长为。

7、.正方形的面枳是则其对角线长是—.

&£为正方形465内一点,且△傲7是等边三角形,求N必〃的度数.

9、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OMNP的边长均为10,点O是正方形ABCD的中心,正方形OMNP绕O点旋转,

证明:无论正方形OMNP旋转到何种位置,这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总是一个定值,并求这个定值.

10、E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后尸,CO,EG,A。,垂足分别为F、G,求证:BE=FG。

IE已知及□ABC中,ZC=90°,CD平分NACB,交AB于D,DF//BC,DE//AC,求证:四边形DECF为正方形。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方程解的探索过程,增进对方程解的认识,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2、渗透“夹逼”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用“夹逼”方法估算方程的解;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三.概念:(一)、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笈+。=0伍彳0),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a?

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

四.讲课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什么?一般形式:ax2+bx+c-0(a^0)

2、指出下列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2x2—x+l=0(2)—x2+l=0(3)x2—x=0(4)一mx'=0

二、新授:

1、估算地毯花边的宽。

地毯花边的宽x(m),满足方程(8-2x)(5-2x)=18

也就是:2X2-13X+11=0

你能求出x吗?

(1)x可能小于0吗?说说你的理由;x不可能小于0,因为x表示地毯的宽度。

(2)x可能大于4吗?可能大于2.5吗?为什么?

x不可能大于4,也不可能大于2.5,x>4时,5—2x<0,x>2.5时,5—2x<0.

(3)完成下表

X00.511.522.5

2X2-13X+11

从左至右分别11,4.75,0,—4,—7,—9

(4)你知道地毯花边的宽x(m)是多少吗?还有其他求解方法吗?与同伴交流。

地毯花边1米,另,因8-2x比5-2x多3,将18分解为6X3,8-2x=6,x=l

2、例题讲析:

例: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x+6)2+72=10?

也就是X2+12X-15=0

(1)你能猜出滑动距离x(m)的大致范围吗?

(2)x的整数部分是几?十分位是几?

X00.511.52

x2+12x—15-15-8.75-25.2513

所以1<X<1.5

进一步计算

X1.11.21.31.4

X2+12X-15-0.590.842.293.76

所以1.

因此x的整数部分是1,十分位是1

注意:(1)估算的精度不适过高。(2)计算时提倡使用计算器。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说明二次项及二次项系数、一次项及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2X2+3X+5(2)(x+5)(x+2)=x2+3x+l

(3)(2x-l)(3x+5)=-5(4)(3x+l)(x-2)=-5x

2、把方程(3x+2)2=4(x-3)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3、关于x的方程(k-3)X2+2X-1=0,当k时,是一元二次方程。

4、试找出五个连续整数,使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

如果设五个连续整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后面四个数依次可表示为、、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4xJ—5x—l=x(2)9x'—5=0(3)—+x—5=3

x

Y

(4)ax'+(b—l)x+c=O(aWO)(5)5(x—l)2=5x2(6)—)=----1-1=0

V2-1

6、判断关于x的方程x?—nx(x—n—l)=5x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指出其二次

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7、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a+l)x+a2=0有两个整数根,a为整数,且12Va<60,求这个方程的两个根。

四、小结:估计方程的近似解可用列表法求,估算的精度不要求很高。

五、作业:

1、五个连续整数,前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后两个数的平方和,你能求出这五个连续整数吗?

2、一个面积为120平方米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米,求苗圃的周长?

3、一名跳水运动员进行10m跳台跳水训练,在正常情况下,运动员必须在距水面5m以前完成规定的动作,并且调

整好入水姿势,否则就容易出现失误。假设运动员起跳后的运动时间t(s)和运动员距水面的高度h(m)满足关系:

h=10+2.5t-5t2,那么他最多有多长时间完成规定的动作?

4、已知两个数的和为10,积为9,求这两个数。

5、把方程2x(x-3)=(x+l)(x-2)+3化成ax2+bx+c=0的形式后,a,b,c的值分别是()

A.3、7、1B.2、-5、-1C.1、-5、-1D.3、-7、-1

1r2

6、方程①x?-l=x;②2x"y-l=0;③3x?-2+1=0;④上=1中.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x5

A.①④B.①③④C.①D.©(2)

7、方程x?=x的解是()

A.lB.1或-1C.0D.1或0

8、在一幅长80cm,宽50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图。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

5400cm2,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那么满足的方程是()

A.x2+130x-1400=0B.X2+65X-350=0

C.X2-130X-1400=0D.X2-65X-350=0

9、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二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

10、方程3(x2/尸x的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是,常数项是。

1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有一面积为54平方米的长方形,将它的一边剪短5米,另一边剪短2米,恰好变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

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三个连续的整数两两相乘,再求和,结果为242,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12、把卜一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方程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3x=5x-l

(x+2)(x-l)=6

4-7x2=0

13、关于x的方程(k2-l)x+2(k-1)x+2k+2=0

当k时是一元二次方程;当k时是一元一次方程。

14、关于x的方程(k-3)x2+(m-3)x-l=0,是•元二次方程。则k和m的取值范围分别为什么?

2

15、把下列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

(1)9X2-4X=5(2)(X—7)(4X+3)=(X—1)2

§2、2用配方法求解方程

-.教学目标:

1、会用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N0)的方程;

2、理解配方法,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配方法,能够灵活运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如何利用等式的性

质进行配方?

三.概念:

1.配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这种解一元二闪方程的方法称为配方法

2.配方法一般步骤:

(1)方程奴2+bx+c=O(a#O)两边同时除以a,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

(2)将所得方程的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所得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配方,化成(x+a)2=b

(5)开方。当bNO忖,x=-a±4b;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

1、解下列方程:

(1)X2=9(2)(X+2)2=16

2、什么是完全平方式?

利用公式计算:

(1)依+6尸(2)(x-1)2

注意:它们的常数项等于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解方程:(梯子滑动问题)

X2+12X-15=0

二、新授:

1、引入:像上面第3题,我们解方程会有困难,是否将方程转化为第1题的方程的形式呢?

2、解方程的基本思路(配方法)

如:x?+12x-15=0转化为

(X+6)2=51

两边开平方,得

x+6=±V51

.,.X|=V51-6x2=-,石-6(不合实际)

因此,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方程转化为(x+m)2=n的形式,它的一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另一边

是一个常数,当n20时,两边开平方便可求出它的根。

3、讲解例题:

例1:解方程:X2+8X-9=0

分析:先把它变成(x+m^n(n^O)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解:移项,得:X2+8X=9

配方,得:X?+8X+42=9+42(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即:(X+4)2=25

开平方,得:x+4=±5

即:x+4=5,或x+4=-5

所以:Xi=l,X2=-9

三、巩固练习:

1、解下列方程:

(1)(2-x)J3(2)(x-V2)2=64(3)2(x+1)--

(4)X2-8X+9=0

2、配方: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

)x2+12x+.=(x+6)'

(2)X2-12X+=(X-)2

(3)x?+8x+=x+)2

3、若x:4,贝(Ix=.若(x+l)2=4,则X=.若x?+2x+l=4,贝ijx=.若x,+2x=3,则x=

4、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等式成立:

X2+12X+=(X+6)2;

X2~4X+=(x-)";

X2+8X+=(x+)2.

5、利用配方法快速解下列两个方程:

X2+2X-35=05X-15X-10=0

6、方程y2-4=2y配方,得()

A.(y+2)2=6B.(y-l)2=5C.(y-l)2=3D.(y+l)2=-3.

四、小结:

(1)什么叫配方法?

(2)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怎样配方?

五、作业:

1、如图,在一-块长35m、宽26m的矩形地面上,修建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剩

余部分种花草,要使剩余部分面积为850mz,道路的宽应为多少?

(第1题)

2、解下列方程:

(1)X2+12X+25=0(2)x、4x=10(3)X2-6X=11

(4)x-2x-4=0(5)x-4x-12=0(6)x-10x+25=7

(7)X2+6X=1(8)X2-6X-40=0(9)X2-6X+7=0

(10)X2+4X+3=0

4、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10-6X+X?有最小值,是几?

5、配方法证明,-12y+42的值恒大于0o

6、(1)x"~4x+=(x-)"';(2)x2--x+=(x-)

3

7、方程--12x=9964经配方后得(x-)'

8、方程(x+m)%1的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x=T满足方程x-2(a+1)2X-9=0忖,a=

10、已知:方程(m+1)x~a'+(m_3)xT=0,试问:

(1)m取何值时,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此时方程的解;

(2)m取何值时,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1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3x+a2-3a-4=0的一个根为0,则a的值为()

A、-1B、4C、T或4D、1

12、不论x、y为什么实数,代数式x2+y、2x-4y+7的值()

A、总不小于2B、总不小于7C、可为任何实数D、可能为负数

§2、2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灵活的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进--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观察能力运用所学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能够熟练的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两种方法的选用。用求根公式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

元二次方程。对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的理解

三.概念:

1.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b+JA~一

2.一元二次方程ax2+次+c=O(«H0)的求根公式:x=——.......(b2-4ac>0)

2a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过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其关键是什么?

二、新授:

1、例题讲析:

例1利用公式法解方程X2-7XT8=0

分析:此方程中哪些数字相当于ax'bx+c=0(aWO)中的a、b、c?试写出解方程的完整过程。

例2对于问题:k取何值时,k/+3x+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下面的解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给出

正确解法。

解:VA=32-4•k•4=9-16k

9

令9T6k>0,则k〈一

16

o

即当k〈二时,方程kxZ+3x+4=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6

2、用公式法解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