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气象灾害及其避防练习含答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气象灾害及其避防练习含答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气象灾害及其避防练习含答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气象灾害及其避防练习含答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第一节气象灾害及其避防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气象灾害及其避防一、选择题(2023年安徽巢湖模拟)长江流域拥有约占全国35%的水资源总量和40%的淡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面临着洪水灾害等一系列问题亟须解决。如图为2016—2020年长江干流(上海—宜宾段)水面月际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2016—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年份是()A.2016年B.2017年C.2018年D.2019年2.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A.春雨早B.梅雨多C.伏旱重D.寒潮早【答案】1.A2.B解析:第1题,长江干流水面越大,说明水位越高,洪水淹没区越广。读图可知,2016年7月左右长江干流水面最大,出现洪涝灾害最严重。第2题,从图中可知,2020年长江干流6月水面与往年持平,7月和8月水面大,特别是8月与往年比水面最大,加上上游水流向下游需要一个过程,说明2020年梅雨期降水多且雨季长,伏旱轻;2020年3、4月水面小,说明春雨晚;寒潮对水面影响不大。(2023年浙江台州期末)在水文学中认为,自然界中的水体时刻处于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中不断循环,整个过程称为水循环。水循环出现异常会引发洪灾或旱灾,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危害。2022年夏天,我国南方地区遭遇水循环异常,长江流域旱情迅速发展。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3.与此次南方地区持续特旱直接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4.干旱持续发展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①供水不足②湖泊干涸③植被退化④作物减产⑤风沙频发⑥能源紧张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④⑤【答案】3.D4.B解析:第3题,干旱是指因长期无降水或少降水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气候现象。因此,与干旱直接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陆地降水。①为海洋蒸发,A项错误;②为海洋降水,B项错误;③为水汽输送,C项错误;④为陆地降水,D项正确。第4题,干旱会造成供水不足,用水困难;水力发电数量减少,部分地区用电短缺,能源供应紧张;农作物缺水会减产,甚至枯死,①④⑥正确。(2023年山东日照期末)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月11日至15日,2023年首场寒潮来袭。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暴跌,共有13个省会级城市累计降温幅度可超15℃。据此完成第5~6题。5.此次寒潮给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可能带来的灾害天气有()①大风、降温②风暴潮③干旱、沙尘暴④雨雪、冰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此次天气过程中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灾情较两广地区小,主要原因是东北()A.降温幅度较小B.农事活动几乎停止C.农业规模较小D.最低气温值较高【答案】5.B6.B解析:第5题,寒潮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可能带来雨雪天气,并导致冰冻灾害,①④正确。第6题,东北平原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而两广地区是一年两熟或三熟。此时是1月份,东北农事活动几乎是停止的,受灾情况小,故B项正确。(2023年江苏泰州模拟)当地时间2022年3月11日凌晨2时30分,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贡贝”登陆莫桑比克,登陆时甲、乙两地风暴潮强度差异较大。如图示意“贡贝”的移动路径。据此完成第7~8题。7.“贡贝”登陆时()A.受偏东风影响,甲地风暴潮强度小B.受偏北风影响,甲地风暴潮强度大C.受偏南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大D.受偏西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小8.从M运动到N处,台风势力()A.先增强再减弱B.先减弱再增强C.持续增强D.持续减弱【答案】7.C8.B解析:第7题,由图中纬度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下运动方向为顺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台风“贡贝”在登陆时,北部的甲地吹偏北风,为离岸风,风将海水吹离岸边;而南部的乙地盛行偏南风,为迎岸风,风将海水向岸吹送,受到陆地的阻挡,潮位高;因此乙地比甲地的风暴潮更强、更猛烈。第8题,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贡贝”从M运动到N处,是由陆地到海洋的过程,在陆地上由于没有水汽提供,热带气旋“贡贝”的势力减弱,但到达海洋后,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水汽提供,热带气旋“贡贝”的势力会越来越强,故从M运动到N处,台风势力先减弱再增强。(2023年湖南长沙月考)随着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干旱、洪涝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不断增大,并且干旱、洪涝常连续发生,形成旱涝急转现象。我国西南地区是旱涝急转的多发区域。图甲示意我国西南地区部分气象站点分布,图乙示意我国西南地区部分站点旱涝急转发生次数年内分布。据此完成第9~10题。甲乙9.有关我国西南地区旱涝急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旱转涝集中发生在秋冬季B.涝转旱集中发生在冬春季C.旱转涝和涝转旱频次相同D.冬季的重度急转最为严重10.图示区域西部易发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A.受暖湿气流和焚风效应影响B.森林破坏,气候失调C.登陆台风数量多,影响大D.冬春季节受寒潮影响大【答案】9.D10.A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并结合图示可知,冬季重度急转的频次比其他季节高,D项正确。第10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西部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纵列分布,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沛,易发生涝灾;气流越过山坡后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易发生旱灾,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22年浙江6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甲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甲乙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1)位于西北(北)部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3)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产生湿涝,不利于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12.(2022年新课标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如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表现: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导致农田、草场干枯;河水断流,水库蓄水量减少;农作物普遍受灾;一些城市强制性节水;易发生丛林和草原大火等。作用:气温异常偏高,近地面气温高,气流易作上升运动,将地表的沙尘扬起;降水异常偏少,且持续时间长,地表干燥,且植被枯亡,地表沙尘易被扬起。(2)丙。依据:甲、乙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辐散,不易形成沙尘暴;丙处此时盛行偏西风,从沙漠地区带来沙尘;受槽前偏东气流影响,辐合上升,形成沙尘暴;丁处盛行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发生沙尘暴。(3)风向: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