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2700字】_第1页
【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2700字】_第2页
【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27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目录TOC\o"1-2"\h\u21736论债务不履行的民事责任 16475一、债务不履行民事责任的基本内涵 120217二、债务不履行民事责任的基本构造 227总结 3摘要:债务不履行在传统债法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有履行不能,拒绝履行,不完全履行和履行迟延等四种形式。在大陆法系,可归责债务人不履行是一种违约形态,需要从债的性质和内容来判断。在构成债务未履行的情况下,无法归责方有解除权,可以归责方有风险负担之责。我国今后民法典合同法分编应采行狭义合同未履行之理念,针对分则有名之特征增加归责事由这一要素。关键词:债务不履行;归责事由;履行不能传统债法上的“不履行”一词比“违约”含义更为宽泛。违约只是债不履行的一个焦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债不履行还有法定之债,例如侵权行为之债,无因管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以及单方允诺之债。从立法技术角度来看,从债权债务角度建构债务不履行统一体系是潘德克顿抽象型立法技术中的另一部代表作。抽象化是指法典“准用”行为会大量降低,法典体系性增强,立法成本降低。具体而言,在债的不履行规则设置上,法定之债与合同之债均统一适用债法总则关于不履行问题的一般规定张熙.区分破产标准与一般债务的不履行[J].法制博览,2021(13):58-59.张熙.区分破产标准与一般债务的不履行[J].法制博览,2021(13):58-59.长期以来,由于民法典的形式缺失,《合同法》和《侵权法》都是各自为政,而我国有关学说对于债务的一般准则却很少有人注意,在其技术的合理性缺乏批判上,存在着一种比较优劣的比较。关于法典体例,在债法总则的设立方面,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是,目前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建立债法总则的必要性上,并没有详细地对其具体规定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着重探讨债法总则的核心内容——债务不履行规则,旨在揭示该规则的结构和技巧。一、债务不履行民事责任的基本内涵在传统的大陆法系民法体系中,债务不履行制度是民法通则的核心内容,它对统一债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不履行”是指对履行障碍的种种理由的抽象,与债务人的履行要求相一致。在请求权制度中,物权要求权和债权请求权是并列的,两者具有共同的规范依据。从物债区分论的角度来看,债权法总则统摄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等债的产生,其核心是债的一般规定,即债的履行、债的不履行、损害赔偿等等。换句话说,所有债法的契合点就是所有债(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等)均有履行请求权,而当债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时,则应统一适用总则中关于不履行的一般规定。二、债务不履行民事责任的基本构造就立法模式而言,债的不履行存在着事实构成进路模式和法律效果进路模式的区分。事实构成进路,亦称救济模式,分别用履行障碍的多种具体形式予以规定,并赋予它们不同法律效果,从这些法律效果中提取了归责事由,履行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这三个常见要件。采用事实形成进路之立法例通常把不履行区分为履行不能,履行迟延和不完全履行三种情形,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形成了债务不履行这一统一概念。履行不能根据能否归责分为可归责债务人履行不能和不可归责债务人履行不能两种。在这些情形中,可以归责的履行,不能是债务的一种不履行形式。只有在履行无法可归责债务人的情况下,债权人才能享有合同解除的权利。给付不可能非因可归责债务人情况而产生,在法律上视为风险负担问题而并行适用。而履行迟延是由于履行期届至等可能发生时未能履行。履行迟延和履行不能之间的区别是履行可能但没有履行,较早学说曾经认为这两种违约形态能够覆盖债无的全部不履行形式,称之为债务不履行之二分法。不完全履行即履行行为的不彻底,主要有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两种。德国着名律师史韬伯在1902年就着文认为,除了履行无法和履行迟延外,还存在着用“积极”手段侵犯债权的行为,这在德国民法中没有作出规定,实是法律上的一个漏洞。这一说法一提出就反响强烈,被称为“法学上的发现。”后来这一说法被日本的冈松参太郎引介至日本,但是冈松却认为拒绝履行不在积极侵害债权的范围之内,于是将其改为“不完全履行”。从此,债务不履行三分法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通说的位置时明涛.论债法现代化改革的基本趋向——兼谈对我国《民法典》的几点启示[J].岭南学刊,2020(06):80-88.DOI:10.13977/ki.lnxk.2020.06.012.时明涛.论债法现代化改革的基本趋向——兼谈对我国《民法典》的几点启示[J].岭南学刊,2020(06):80-88.DOI:10.13977/ki.lnxk.2020.06.012.与事实构成进路相对应的是“法律效果进路”,它的最大特征在于,它没有区别于不同的履行障碍,而是将“履行”和“不履行”两个不同的概念统一起来。这种做法最大的优点是,它的立法简明扼要,并且易于实施。采用更为抽象的一般性词汇,也有助于防止立法上的漏洞,避免漏报。德国新债务法中引入“义务违反”一词时,就存在着这种考量。山本敬三,夏静宜.合同责任法的修改——《修改法案》的概要及宗旨[J].北航法律评论,2018(00):38-65.山本敬三,夏静宜.合同责任法的修改——《修改法案》的概要及宗旨[J].北航法律评论,2018(00):38-65.总结首先,在总体立法观念上《合同法》秉承大陆法系恪守契约的根本理念。这一思想下的不履行是可归责的。不管将来合同法分编会不会改弦易辙地改变责任体系,诚然,即便现行体系下的合同法亦不能完全恪守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此背景下,可参照德国法之制度,将“违约”或者“不履行”概念下之履行障碍区分为第二层次形态。一般情况下,违约归责原则是以“不履行”和“违约”为统一的上位概念,并将拒绝履行、履行迟延等特定形式区分开来。如果债务人未能证明其不能归咎于自身,应承担连带责任时明涛.不完全履行的困境与重构[J].学术探索,2020(01):84-94.时明涛.不完全履行的困境与重构[J].学术探索,2020(01):84-94.其次,民法典合同分编应以《合同法》为基础,对多种特定不履行形态予以体系整合。具体地说,在合同之债务不履行这一概念下,至少应包含拒绝履行,履行不能,不完全履行和履行迟延等四种形式。再次,是在无可归责事由的情况下,前述履行障碍之特定形式只构成法上事实状态。“可归责”应当成为债务人需承担不履行之责任的一个要素。基于此,可参照法国法关于结果债务和手段债务之划分。就某些结果债务而言,可以无须请求债务人承担不履行的归责性。手段之债的归责事由应是必备要件曹泽玲.侵权行为与契约债务不履行请求权竞合说[J].法制博览,2019(19):209.曹泽玲.侵权行为与契约债务不履行请求权竞合说[J].法制博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