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2600字】_第1页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2600字】_第2页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2600字】_第3页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2600字】_第4页
【汉语言文学开题报告: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26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试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专业导师姓名学号1立题依据1.1目的与意义研究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目的与意义:首先,可以丰富对鲁迅悲剧思想的美学研究。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智慧的资源,人们穷尽一生都难以将其全部挖掘开发。对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进行研究,可以丰富对鲁迅悲剧思想的美学研究,挖掘存在于中国过去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领略五四革命时代的精神风貌,感受鲁迅先生作为民族先觉者和先驱者的绝望之思。其次,可以弥补以往对鲁迅小说研究的不足。中华文化的丰富思想资源也有其边界,过去构建的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也并非就包含一切知识,完满的智慧需要后来学者不断的学习践行和补充,达到近乎完满的程度。进一步深化对鲁迅文学作品的悲剧性研究,可以丰富和拓展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弥补以往对鲁迅小说研究的不足,增添新的理论知识。最后,能够对现代人的生存有所启示。现在已经和鲁迅所处的年代不同,但也有着属于自己时代的问题,孤独者、绝望者和麻木者也不只是百年前的特产。现代世界发展迅速,各种信息和思想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时期,人们正处于历史风云变幻的时刻,很容易就不能看清自己身处的位置,失去自我坚持的理想信念,所以在传统优秀文化中寻找激励和慰藉是十分必要的。对鲁迅文学作品的悲剧性研究有利于帮助人们明白自身存在的价值,走出时代发展下的精神困境,迈向更广阔、更光明的未来。1.2文献综述鲁迅文学悲剧性研究的专著,较早、较全面的或许是李彪的《鲁迅悲剧艺术论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这本著作不仅研究了鲁迅的小说,对他的杂文、散文等都有涉及,所构建的框架比较宏大,对鲁迅文学的悲剧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分别从鲁迅的悲剧观、悲剧艺术的构成、悲剧艺术的特色、悲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作品中的悲剧形象这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对鲁迅小说“悲喜交融”的艺术特色作了详略的分析,也对鲁迅怎样创造“平凡的悲剧”及其意义作了很好的论述,是一部风格朴实的鲁迅悲剧研究论著。有一些专著虽然不以鲁迅文学的悲剧性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但也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如邱紫华的《悲剧精神与人类意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一书的第九章第七节中,论述了“五四”悲剧精神和悲剧艺术的美学特征,指出鲁迅笔下的魏连役、子君、涓生等悲剧人物将传统的被动承受的抗争变为积极主动的抗争和超越,将淡化的冲突变为尖锐的否定性冲突,在失败和毁灭中表现出一种九死不悔的抗争精神,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特质。熊元义在《中国悲剧引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中第五章第一节指出,鲁迅认为的中国小说的悲剧性问题就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鲁迅的文化批判是对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维护这种腐朽制度的人的批判,但鲁迅还描写了一种具有不屈人格的悲剧人物存在,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在文学创作中发扬了这种昂扬不屈的中国悲剧精神。赵凯在《悲剧与人类意识》(学林出版社,2009)第四章第四节的最后提到,中国古典悲剧中的“团圆之趣”虽然作为传统民族心理特征的真实反映有一定的意义,但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甚至生出“瞒和骗”的文艺,鲁迅的文学创作就是在揭露这种怯弱自欺的民族心理。刘再复的《鲁迅论:兼与李泽厚、林岗共悟鲁迅》(中信出版社,2001)在第三辑第二节中就集中阐述了鲁迅的悲剧观,提出鲁迅悲喜剧的艺术命运是由真实率决定的,虽然鲁迅的小说创作不仅只是悲剧,还包括喜剧、正剧等,但悲剧是鲁迅创作的主干部分,就题材角度可分为中华民族、贫苦农民、劳动妇女、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的悲剧,分析了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鲁迅悲剧的特征就在于揭示了悲剧人物内在的“价值”之美,打破了传统大团圆结局的虚伪。在国外,关于鲁迅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以悲剧视角切入的研究则更难以看到。如日本竹内好著作的《从“绝望”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像是一本对鲁迅的评论传记,将鲁迅的人生境遇、生活环境和当时历史环境做了深入细致的评述,对于鲁迅的文学作品也作出介绍和品评,对作品中表现的鲁迅精神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在之后的三辑杂记中对鲁迅的一些相关问题作出了深刻的介绍和评论。澳洲张钊贻的《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研究了鲁迅对尼采“温和”派思想的接受,体现在驳斥奴隶道德和改造国民性等方面。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2.1主要内容文章总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的内涵与体现。第二部分探析鲁迅悲剧的三重艺术特色。第三部分阐述鲁迅悲剧的崇高价值与贡献。2.2论文框架一、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的内涵与体现(一)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产生的原因(二)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的三重内涵1.勇于反抗斗争,不向现实妥协的悲剧观念2.达观的悲剧观3.启蒙民众、感时忧国的悲剧观(三)鲁迅小说中的悲剧性思想在作品之中的体现1.以《祝福》祥林嫂为例2.以《孔乙己》中孔乙己为例二、鲁迅悲剧的三重艺术特色(一)以短篇小说形式打破大团圆结局(二)精神与肉体的双重被虐杀性(三)悲剧与生命哲学精神的相互联系1.以《伤逝》为例2.以《祝福》中的那个“我”为例三、鲁迅悲剧的崇高价值与贡献(一)鲁迅悲剧的社会价值:揭示悲剧成因的社会根源(二)鲁迅悲剧的艺术价值1.以白描手法揭示悲剧2.以写真手法揭示悲剧四、结语参考文献2.3预期目标需要对鲁迅作品中的悲剧人物进行挑选,对鲁迅悲剧的内部内涵和艺术特色以及价值,进行整理分析并整理成文。3参考文献[1]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蔡静逸.从孔乙己的悲剧看鲁迅小说的现实意义[J].对联,2022,28(02):23-24.[3]李林洁.探究鲁迅笔下人物悲剧中的人性张力[J].作家天地,2021(34):11-13.[4]孙尧天.自然童话中的动物与人——论鲁迅对爱罗先珂的翻译、接受及其精神交往[J].中国比较文学,2021(04):142-158.[5]乔保玲.无尽的同情,无情的鞭笞——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悲剧命运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9):81-82.[6]王斑.“后真实时代”的悲剧观——重读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J].小说评论,2021(05):31-36.[7]吴至北.论鲁迅《呐喊》的悲剧性[J].时代报告(奔流),2021(07):4-5.[8]史晓林,王杰.乌托邦冲动的美学形式——论鲁迅作品中的现代悲剧观念[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0,23(02):430-450+614-615.[9]陈世昀.价值的解构:试探《故事新编》的悲剧意识[J].海峡人文学刊,2021,1(02):38-45+156.[10]张营营.尼采对鲁迅前期小说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21.[11]唐克文.价值的毁灭—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研究[D].安徽大学,2020.[12]许祖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