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抗争探索(选择题主观题专练50题)_第1页
专题5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抗争探索(选择题主观题专练50题)_第2页
专题5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抗争探索(选择题主观题专练50题)_第3页
专题5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抗争探索(选择题主观题专练50题)_第4页
专题5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抗争探索(选择题主观题专练5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近代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抗争探索选择题+主观题专练50题一、单选题1.(2023·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下表所示英国对华贸易的总体状况直接导致了(

)英国对华贸易额及流入中国的白银统计表(单位:万英镑)年份英国对华贸易额英国流入中国的白银(折合为英镑)出品进口1850157.4584.96.11853175.0825.657.91855127.81066.4139.11856221.61065.2321.9A.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B.抢夺中国权益的加剧C.以夷制夷主张的提出 D.列强瓜分狂潮的出现【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年至1856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对华贸易额始终是进口远大于出口,使得英国流入中国的白银逐渐增加,不能满足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加速了列强对华的进一步侵略,直接导致了抢夺中国权益的加剧,B项正确;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性质改变,与英国对华贸易情况无关,排除A项;英国对华贸易的总体状况直接导致了抢夺中国权益的加剧,未体现以夷制夷主张,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河北·统考高考真题)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政府不与外国在京谈判和订约的惯例,且条约规定:"(清朝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抄给阅,并令刊刻,悬布通衢,咸使知悉。”而对布告条约谕令,部分地方官员持消极抵触心态。由此可知,当时(

)A.地方对中央离心力增强 B.统治集团试图挽救国家颓势C.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扩大 D.清廷对外关系在阵痛中转变【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政府不与外国在京谈判和订约的惯例”“对布告条约谕令,部分地方官员持消极抵触心态”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无论是清朝政府、皇帝还是部分地方官员,在对外关系中经历着来自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但是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晚清的对外关系又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变,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外关系,并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统治集团试图挽救国家颓势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英国,更没有提到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扩大,且《北京条约》也不只涉及到英国,排除C项。故选D项。3.(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842年,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并以船炮图说,饬江苏、福建、浙江三省督抚详勘”。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旧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

)A.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 B.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 D.清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2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廷拟照英军兵船式样造新船,但是浙江巡抚认为现有日船“虽不能争胜于外洋,尚可牵制于内港”,“与其务高大之名”,不若造“适用之船”,其他督抚亦有相似意见,道光皇帝遂决定“暂缓办理”,这反映出因循守思想阻碍革新,A项正确;材料末体现中央与地方矛盾尖税,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因循守旧思想阻碍革新,未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广泛,排除C项;材料反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 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 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后,……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清政府原有的律例内容如海禁等规定被逐渐打破,还新制定了打击拐卖人口、保护海外华侨的法律规定,可知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清朝借鉴西方法律,排除A项;《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这体现了条约对中国国内法的影响,但这不能概括题干中“清朝根据局势变化修订和新出台法律”等相关信息,排除B项;清政府并未采取对外开放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福建·统考高考真题)19世纪9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

)A.产业工人的待遇丰厚 B.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C.通商口岸的产业优势 D.晚清政府的政策支持【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90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常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广州、厦门这些通商口岸的工人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技术等接触较早、较深入、较全面,有较大的优势,故中国各地的新设民族企业为了自身企业的发展会到上海、广州、厦门以“较高工资”觅雇工人,C项正确;材料提到上海、广州、厦门的工人待遇较好,不代表所有的产业工人都待遇丰厚,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企业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与“救国”无必然关系,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企业以较高的工资觅雇工人”,与“晚清政府政策是否支持”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特点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和日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目的都是要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巩固统治,中国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日本明治维新以巩固天皇政权,殖产兴业,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B项正确;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属于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采用了一些资本主义管理方式,但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排除A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日本殖产兴业是建立官营工厂,扶植民营企业,排除C项;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指导之下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7.(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 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 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未曾处于劣势”可知轮船招商局在封建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一系列优惠条件,使其在与外资企业竞争的过程中不至处于劣势地位,A项正确;“未曾处于劣势”“年年盈利”说明封建官府的支持在当时促进了轮船招商局的良性发展,排除B项;清政府给与轮船招商局的资金支持确实主要用于企业经营,也更加有利于洋务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排除C项;轮船招商局所享有的优惠条件只有洋务企业才能享有,无法带动同行业其他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8.(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陈毅在纪念文章中肯定了列宁建立反帝“联合战线”和领导世界革命的意义。指出列宁逝世一年来中国革命运动继续蓬勃发展,尤其是工农阶级表现出“领导国民革命的力量,使一般敌人惊吓恐惧”。此时的“工农阶级”(

)A.积极声援五四爱国运动 B.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C.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中国革命运动继续蓬勃发展,尤其是工农阶级表现出领导国民革命的力量,使一般敌人惊吓恐惧”可知,列宁逝世是在1924年,此时应是1925年,国共两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开展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故此时的“工农阶级”应是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项正确;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坚持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排除C项;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9.(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下面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少年社会有两个意思:(一)少年的社会。(二)社会的少年。少年的社会,是有少年精神气象的社会——进步的社会。社会的少年,是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协助的少年。……怎样使现在少年变成社会的少年,现在社会变成少年的社会,这就是我们的宗旨A.互助协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 B.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C.青年学生是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D.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是革命的前提【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19年的中国。材料内容是《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该刊物要塑造“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和“进步的社会”,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具有救亡图存色彩,B项正确;据题干“协助的少年”可知,互助协作是培养“有社会生活情感的少年”的手段,而不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排除A项;宣传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知识分子等,排除C项;据题干中“社会的少年”和“少年的社会”等内容可知,理性觉醒和教育革新是塑造新少年和新社会的途径,而不是“前提”,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3·河北·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留存至今的一封实寄信件封面,上面贴有1930年3月“赣西南赤色邮政”的邮票。由上述材料可知(

)A.革命根据地注重基层组织建设 B.苏维埃政府初具国家政权形态C.江西和湖南革命政权走向联合 D.革命统一战线影响力不断提升【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邮政是由国家管理或直接经营寄递各类邮件(信件或物品)的事业。据材料“1930年3月‘赣西南赤色邮政’”并结合所学“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知识可知,当时苏维埃政府已经发行了邮票,邮政已经开始运行,体现出苏维埃政府初步具备国家政权形态,B项正确;据信封上的寄收信息,无法得出根据地注重基层组织建设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出信件是从江西寄至湖南的,无法得出两地革命政权走向联合的结论,排除C项;革命统一战线存在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而此时,革命统一战线已经破裂,排除D项。故选B项。11.(2023·福建·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是1990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以该邮票为实物史料,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是(

)A.赤色邮花的出现时间 B.中国人民邮政的创立时间C.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起始时间 D.闽西交通总局的成立时间【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0年的中国。据材料“1990年”“纪念邮票”“赤色邮花”“邮票发行六十周年”并结合所学“‘赤色邮花’邮票是闽西交通局于1931年初发行的,全套1枚,此邮票已成为珍贵的革命文物,其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颇高”可得出,根据材料可提取的历史信息是赤色邮花的出现时间,A项正确;材料中的“1990年”是以“纪念赤色邮花”为内容的纪念邮票的发行时间,不是中国人民邮政创立时间,也不是闽西交通总局的成立时间,另外“60周年”是指“赤色邮花”诞生60周年,不能据此得出中国人民邮政创立时间和闽西交通总局成立时间,排除BD项;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指的是中国人民从1924年起,经历了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时25年,终于在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材料不能体现这一信息,排除C项。故选A项。12.(2023·重庆·统考高考真题)1938年4月24日,上海舞女界救济难民游艺大会在新光大戏院举行,其中话剧《舞女泪》主要表达了舞女姐妹们的悲惨遭遇。她们通过游艺的方式来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捐款,将所得款项送给难胞,余下的捐给前方将士。这一事件表明(

)A.妇女解放进入新阶段 B.全民族抗战已经形成C.话剧演出趋于商业化 D.沦陷区民众生活无望【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根据“她们通过游艺的方式来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捐款,将所得款项送给难胞,余下的捐给前方将士”可知,上海的舞女也进行募捐来支持抗日前线的将士,说明社会各阶层都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反映了全民族抗战已经形成,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上海的舞女通过募捐支持抗日,不是进行妇女的解放,更不是说明话剧趋于商业化,排除AC项;上海的舞女募捐支持抗战不代表沦陷区民众生活无望,排除D项。故选B项。13.(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史称一二·九运动。由材料“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可知左翼文化运动阵营的扩大与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有关,B项正确;1931年,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但尚未有反对华北自治的口号,排除A项;卢沟桥事变即1937年的七七事变,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4.(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1939年6月,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除积极加紧生产以谋自给外”,各机关部队和所有公营企业的收支“不得于未报解中财经部以前,自行开支”,并“想各种办法节省”。此举旨在(

)A.促进军民团结 B.完善财经制度C.巩固苏区政权 D.坚持长期抗战【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9年6月(中国)。根据材料“除积极加紧生产以谋自给外”“不得于未报解中财经部以前,自行开支”“想各种办法节省”可知,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加强经济建设,坚持长期抗战,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民团结,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财经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时间可以判断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要求各地加强经济建设,这是着眼于抗战的需要,并非是巩固苏区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15.(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 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共七大(1945年4月)召开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科学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抓住了当时时局的关键,着重提出了中国人民强烈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毛泽东的主张体现了共产党人“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D项正确;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希望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并未明确要进行解放战争,排除A项;中国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抗战结束后,中共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与抗战必胜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6.19世纪40年代,中国某部著作汇集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外国史地资料,由近而远,按南洋、印度、非洲、欧洲、南北美洲次第编排。其中,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攻船水雷图说》《西洋用炮测量说》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该著作的撰写意图是(

)A.总结强国御侮的办法 B.加快近代海军建设C.适应禁烟斗争的需要 D.践行中体西用思想【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19世纪40年代”“汇集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外国史地资料,由近而远,按南洋、印度、非洲、欧洲、南北美洲次第编排”“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攻船水雷图说》《西洋用炮测量说》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可知其意图是使人们从中借鉴,且获得仿造西洋船炮的技术资料,与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相吻合,A项正确;B、D两项均出现于洋务运动期间,与材料背景、中心不相符合,排除;C项是林则徐《四洲志》的目的,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项。17.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负责同英方善后谈判的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在致璞鼎查照会中提出对行商制进行适当保留;次年,清廷颁发致通商五口钦差督抚三衔《告示》中提出:“我皇上准许予广州等五口通商,将议定和约恩准施行……从此干戈永息、业利无穷。”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B.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C.清廷仍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观念D.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天朝君臣不仅在体制上极力争取予以保留,同时“华尊夷卑”的思想仍然是多数官员的理念。材料中提及清廷企图保留行会制度,并把允许广州等五口通商作为天朝皇帝“怀柔远人之”,体现了清廷希望借此条约达到稳定外夷、“一劳永逸”的目的,这仍是天朝对待英人侵扰惯用的传统羁縻之策的继续,C项正确;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性,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天朝上国观念,排除B项;材料无关中华民族主权意识,排除D项。故选C项。18.献礼朝贡是中国朝廷的一项礼节,它象征着接纳夷狄来沐受中华文化。居于此传统,咸丰皇帝面对列强提出“公使进京”的要求,宁愿以全免关税的代价来换取列强取消此项要求。这(

)A.反映了咸丰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 B.实际上阻断了与西方的交流C.体现了“天朝上国”的外交理念 D.有效遏制了欧美大国的侵略【答案】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从材料信息可知,“公使进京”与传统的朝贡贸易不符合,这有损中国天朝大国的地位与形象,因此遭到清朝的反对,说明当时的清王朝仍然保有“天朝上国”的外交理念,C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并不是为了维护固安国家主权,全免关税已经损害了国家主权,排除A项;中西方交流并没有因此阻断,排除B项;这种做法并不能遏制欧美大国的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19.李鸿章曾说,与法国作战,“法始必负,继必胜,终必款”“为今之计,不如款以保和”,以致清朝政府的抗法一直战和不定,时战时和,埋下了中法战争仍走失败老路的伏笔。据此可知(

)A.清廷战略指导思想影响了战争的结局 B.战争全过程清军始终处于劣势地位C.中法战争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清政府传统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李鸿章等官员在中法战争中的“保和”思想影响了战争的结局,说明的是清廷战略指导思想影响了战争的结局,A项正确;战争过程中清军多处于优势地位,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说的是中法战争失败的原因而不是爆发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华夷等级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20.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及其区位表明,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之中所形成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经由“口岸”传导到“腹地”,形成“点”、“线”、“面”三个层次,逐渐改变并塑造近代中国的经济空间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

)A.西方侵略影响中国的经济格局 B.工商业文明成为近代经济的主导C.近代经济发展取决于口岸经济 D.近代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得出:该学者认为近代社会的转型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即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这种变化是从最先侵略的沿海扩展到内地的,从而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格局,A项正确;近代中国经济的主体仍然是小农经济,排除B项;材料中阐述的中国经济转型最先开始于口岸,而非其起决定作用,排除C项;近代中国的开放是被迫开放,是不平衡的,排除D项。故选A项。21.“助捐”是清政府要求洋务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无偿捐款。下表是轮船招商局的部分“助捐”情况。这些“助捐”(

)时间助捐项目金额1878年縣捐18000余两白银1879年筹防捐15000余两白银1890年江浙縣捐20000两白银A.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B.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投资热情C.反映了洋务派热心公益 D.体现了洋务企业的社会担当【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据此案例信息可知,洋务企业在多方面有无偿捐款,这些捐款用于赈灾和筹措国防,反映了洋务企业的社会担当,D项正确;洋务派的捐款不属于国家财政收入,排除A项;洋务企业的捐款体现了社会责任感,与人们的投资热情无关,排除B项;洋务企业的捐款属于“清政府要求”,并非热心公益,且洋务派的目的是自强和求富,排除C项。故选D项。22.经李鸿章批准,轮船招商局的创办章程第一条赫然写道:“(中国)轮船之有商局,犹外国之有公司也。”晚清官员盛宣怀指出轮船招商局“实系已成之公司,从前称公局者,即系公司之谓也”。材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以实现中国自强求富为直接目的C.适应了实业救国的需求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渗透【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时空是洋务运动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轮船招商局作为近代企业实行公司简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这有利于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A项正确;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运动后期的民用工业,以求富为口号而不是自强,排除B项;实业救国是在民族资本家的推动下,于19世纪末开始兴起的一种思潮,排除C项;轮船招商局并不能阻止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渗透,排除D项。故选A项。23.曾国藩为了响应清政府剿灭太平军的号召而组建湘军。湘军实行长官自行募兵,这样彼此通常是同乡关系、师生关系、姻亲关系而便于控制。募兵的主要对象是青壮年农民以及读书人。曾国藩在加强士兵的训练之外,还向士兵灌输忠勇奋发,尽忠报效,绝对服从长官命令的思想。同时,湘军士兵所使用的兵器大多是向列强购买来的火枪与山炮。这反映出(

)A.地主阶级的因循守旧 B.湘军组建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C.清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D.湘军是战斗力最强的中国军队【答案】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曾国藩以忠勇奋发,尽忠报效,绝对服从长官命令的传统思想武装士兵头脑,配以近代化武器装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项正确;以近代武器装备军队,这些然不是因循守旧的做法,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湘军的组建方式,并没有体现出湘军和中央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湘军和近代中国的其它部队进行对比,无法得出湘军是战斗力最强的中国军队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2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在中国购买3万吨煤炭和3000石大米,开战后有官员建议停止供货,但李鸿章却说,“订货在失和之先”,命令继续供货,“以示信用”,而这些煤炭,正是日本进攻中国的军舰燃料。这可用于说明(

)A.战争中清军的作战策略不当 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的战败与统治腐朽相关 D.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国)。材料反映出李鸿章为首的清朝官员不明国际形势、不懂外交原则,一味死守所谓契约精神,这是统治腐朽无能的表现,即体现了这时期清廷的战败与统治腐朽相关,C项正确;材料未反映战争中的指挥策略及战后的影响问题,排除A、D两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排除B项。故选C项。25.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猛烈批判旧史学,“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提出“历史者,叙述人类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学为“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文章一面世即获巨大影响,响应者极为广泛。梁启超的史学思想(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基础 B.成为维新派思想共识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 D.彻底否定了传统史学【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在这两篇文章中,运用西方学者的历史哲学(主要是近代进化论思想)和史学方法论,提出并阐述了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突出史学的作用。结合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可知,这适应了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基础,排除A项;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梁启超并未彻底否定传统史学,排除D项。故选C项。26.长期任职于中国海关的美国人马士说:“中国的地位历经1842、1858、1860、1885、1895年已经逐步地降低到这样的一个地步,以致到目前1901年,仅仅保存下一个主权国的寥寥几个属性”。这表明当时(

)A.中国完全陷入殖民地深渊 B.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C.西方关注中国近代化进程 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以致到目前1901年,仅仅保存下一个主权国的寥寥几个属性”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B项正确;当时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并不关注中国近代化进程,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沦为“洋人的朝廷”,未涉及列强侵华方式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27.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在甲午战后以来有了明显的改变。1806~1911年间,仅上海一地,就成立了100多家出版机构。从1900年至1911年间,我国共译书籍15999种。这些翻译书籍,译自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或其他语种,且以日文居多。这反映了(

)A.时局变化影响传媒发展 B.出版机构趋新善变C.救亡之路出现新的趋向 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在甲午战后以来有了明显的改变”“从1900年至1911年间,我国共译书籍15999种。这些翻译书籍,译自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或其他语种,且以日文居多”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掀起了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的维新运动,1901年清政府开始清末新政,之后宣布预备立宪,时局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尤其是作为亚洲君主立宪的日本书籍翻译较多,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出版机构的增加,没有涉及出版机构的善变,排除B项;救亡之路的新趋向也属于时局的变化,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C项;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是出版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但并非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28.1901—1906年间,在督抚安排下,地方新式官报的宣传方式、技术不断创新。1907年中央官报开办后,地方官报的体例、性质逐渐与其保持一致,内容上以文牍为主,减少了地方新闻等内容,由原来的“新闻纸”转变为“官文书”。上述变化表明(

)A.新式舆论方式占主导 B.传统政治理念根深蒂固C.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 D.新政改革违背政府初衷【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由材料信息可知,新政时期地方新式官报由之前呈现“不断创新的方式和技术”的特点,转变为受到中央官报的影响而趋同,这表明传统政治理念根深蒂固,受到传统中央集权体制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报受中央官报的影响,据此不能得知“主导地位”的舆论方式是什么,排除A项;材料中无法体现革命形式的发展,排除C项;晚清政府的新政中存在强化中央政府权力的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29.五四运动领导者罗家伦指出:“‘五四运动’的唯一成绩,就是能使中国‘动’,但这种‘动’不能是‘冲动’。如果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昏晕后起死回生的神针’,中国(人)经此神针救醒后,还必须‘马上吃固本培元的药’,只有固本培元,才可以养成真正永久的活动。”这表明罗家伦认为(

)A.民主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潮流 B.社会运动应与思想启蒙相结合C.五四运动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 D.民主革命目标和任务发生改变【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运动,结合材料,罗家伦认为社会运动只有“吃固本培元的药”,即与民众思想的解放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永久的活动,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近代中国发展潮流,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C项;民主革命的任务依然是反帝反封建,排除D项。故选B项。30.1927年1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国民党的政治影响主要局限在城市中上层,而乡村地区由于共产党的深入工作,其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国民党可能会在广大农村失去支持。“由此可知,当时(

)A.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 B.国民党开始注重农民运动C.国民党的政策受到城市居民欢迎 D.国共合作存在分裂的隐患【答案】D【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927年(中国)。1927年正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打击北洋军阀统治。材料中所列的言论反映了国共两党在国民大革命中的策略有别,而作为国民党领导人,这一言论的出发点是维护国民党的政治影响,试图和共产党争夺在农村地区的控制权。这一言论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国民党人的态度。由此可知,国共合作存在分裂的隐患,D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出现的,排除A项;B项错在“开始”通过材料无法判断这一时期是国民党注重农民运动的起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城市居民对于国民党政策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31.孙中山指出:“今天这个盛会是中华民国的新纪元,大会的任务第一件是改组国民党的问题,第二件是改造国家的问题。希望各位代表要把自己的能力和各地方的能力都贡献到党内来,合成一个大力量,用这个大力量去改造国家”。这说明孙中山(

)A.对建立中华民国充满信心 B.决定用苏俄革命道路改造国家C.致力于各地方的经济建设 D.认识到革命力量联合的重要性【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大会的任务第一件是改组国民党的问题”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本次会议是指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这时期孙中山认识到革命力量联合的重要性,建立了革命的统一战线,D项正确;国民党一大是1924年,中华民国早已经建立,排除A项;孙中山先生当时是向苏俄学习的,但不是学习苏俄的革命道路,苏俄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孙中山进行的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排除B项;材料中孙中山先生的意思是希望革命力量联合起来,自己的能力和各地方的能力都贡献出来革命,并不是致力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意思,排除C项。故选D项。32.有材料记载,中央苏区的二期公债120万元任务不但超额完成,而且临近偿还期群众自动发起“退还公债”运动,不要政府偿还,极大地补充了革命战争经费,也缓解了苏区的财政压力。这(

)A.体现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影响 B.反映了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C.奠定了赢得民族战争的物质基础 D.展现了大生产运动的群众风貌【答案】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作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时期。据题意可知,中央苏区的公债任务超额完成,甚至群众还自发发起“退还公债”运动,不要政府偿还,这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共产党政权的支持。而人民群众之所以能够如此支持共产党政权,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使群众得到了土地。所以材料内容可以说明土地革命成效显著,B项正确;根据“中央苏区”可知此时已经进入土地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已经失败,排除A项;此时是土地革命时期,并不能说明民族战争已经开始,所以也就无从说明奠定了物质基础,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带来的成效,并不是因为大生产运动,无法体现大生产运动的群众风貌,排除D项。故选B项。33.1937年,日伪政权在伪满洲国颁布“新学制”,该学制具有以下特点:小学教育年限保持6年制不变,并且延续小学可以男女同校,而中等教育由原来的6年制缩短为4年制,高等教育由原来的4年制缩短为3年制,“置重点于幼少年之国民教育”。上述措施(

)A.意在奴化伪满洲国民众 B.节省了政府的财政支出C.夯实了东北的教育基础 D.推动中日矛盾逐步缓解【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7年(中国)。根据材料“小学教育年限保持6年制不变,并且延续小学可以男女同校,而中等教育由原来的6年制缩短为4年制,高等教育由原来的4年制缩短为3年制”“置重点于幼少年之国民教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伪政权的这些举措意在使殖民地民众低智化,方便进行奴化控制,A项正确;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奴化伪满洲国民众,由材料看不出政府开支的变化,排除B项;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奴化伪满洲国民众,C项不符合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排除C项;此时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日矛盾逐步缓解”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34.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通过了将“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允许租佃关系的存在”,而且逐步推行“减租减息政策”。这些调整(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发展壮大了敌后根据地的力量 D.旨在应对日本侵华方针的转变【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材料表明中国在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上,调整了之前的一些政策,允许租佃关系的存在,并且推行农民减租减息的政策,这些政策都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让其抗日,进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A项正确;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排除B项;中共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是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建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日本侵华方针的转变也是在1938年10月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35.1936年6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在陕西瓦窑堡成立。“抗大”的学员以部队中的红军干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为主,学校坚持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为特色的教育内容。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

)A.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提高民众文化教育水平 D.团结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1936年的中国。材料中强调“抗大”学员以红军干部和知识青年为主,结合其教学方法和内容,可知该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抗战培养军政干部,A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时间为1937年9月,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抗大”学员主体是红军干部和知识青年,并不是为了提高民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团结知识分子投身革命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36.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改选后党外人士担任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个举措(

)A.适应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旨在解决根据地的困难 D.利于开明绅士主导敌后抗日政权【答案】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所述是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的三三制,三三制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日,因此是适应了抗日战争形式的需要,A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40年以前就已经形成,排除B项;这个举措是为了适应抗日的新形势,而不是解决根据地的困难,排除C项;开明绅士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要团结的对象,但并不是要他们主导敌后抗日政权,排除D项。故选A项。37.1941年延安边区银行发行一元、五元、十元钞票三种,布告边区流通,同时命令边区所有公私交易不准使用法币。其他地区根据延安精神纷纷发行元以上的本位币。边区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整(

)A.中断了国共两党经济合作 B.有利于缓解边区的经济困难C.阻止了日本对中国的掠夺 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边区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整有利于缓解边区的经济困难,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共两党经济合作,排除A项;阻止了日本对中国的掠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是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38.1949年2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指出:在渡江南进和解放全中国的过程中,军队不但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主要是一个工作队,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和管理城市。这一指示的发布(

)A.说明国民党的防线已全面崩溃 B.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C.推动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D.顺应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49年2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把军队变为工作队》的指示,要求“军队干部应当全体学会接收和管理城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重视城市建设工作,对城市的接管为实现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移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D项正确;1949年4月渡江战役瓦解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接管城市后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大规模经济建设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才开展的,排除C项。故选D项。39.1948年,毛泽东指出“在城市或者乡镇破坏工商业而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同年。他又提出不要将国民党人经营的工商业都叫作官僚资本而加以没收,对于一切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要严防侵犯。毛泽东的这些思想(

)A.准确指出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意在推动工作重心向城市的顺利转移C.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D.表明解放军已取得战略大决战的胜利【答案】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重视恢复和发展工商业经济,反对绝对平均主义,强调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等,这反映出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意在推动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顺利转移,为恢复国家经济而做准备,B项正确;材料并未明确当时国内主要矛盾,即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对于一切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要严防侵犯”等不符,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理论,排除C项;据所学,解放军取得战略大决战即三大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排除D项。故选B项。40.1946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批准农民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的土地”,“坚决拥护群众从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并规定解决地主土地的方式,“一般不是无偿没收,而是通过清算和购买实行有偿转移”。这一指示有助于(

)A.明确解放区的中心工作任务 B.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C.加快对农村社会结构的改造 D.推动解放战争进程的转折【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5月(中国)。由材料时间“1946年5月”表明这一指示发布于全面内战爆发前夕;材料“实现耕者有其田”“通过清算和购买实行有偿转移”则说明在国共第二次内战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期望通过进一步的土地改革,彻底改造农村社会结构,以动员和组织农民打败国民党反动派,C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没有明确解放区的中心工作任务,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的调动,B项夸大了材料中指示的影响,排除B项;当时解放战争尚未爆发,战争爆发于1946年夏,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代表耆英在与英交涉时,曾在奏折中提出:“务求上持国体,下顺夷情,通盘筹算,以为永绝祸根之计”的外交建议。而在1843年初,两广总督耆英和钦差大臣广州将军伊里布,先后上折提出“与其守旧章致我棘手,莫若因势利导,一视同仁”。他们的意见和应对之方,触动了道光帝求和自保的心态,于是宣布“自应于俯顺夷情之中,示以限制”。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国内外矛盾及压力的双重打击下,逐渐与西方靠拢,洋务派的兴起并取得外交实权,最终促成合作政策并肯定了条约体系。深层次则体现了清政府天朝中心观的动摇及近代世界观的产生。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授权李鸿章与列强商谈议和,提出“量我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求和的原则,表明大清帝国从此在事实上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附庸。——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的转型》材料二

冷战终结后,在相当一部分美国人中盛行着如下一种心态:冷战结束了,美国胜利了,现在是美国解决自己国内问题的时候了,主张美国应该保持其行动自由和战略独立性,远离外部冲突和战争的新孤立主义。然而,共存于世界环境中,当一些地区发生战争把美国及其盟国连接起来时,美国的一部分人则主张尽可能地采取国际多边行动,尤其是联合国在协调威慑和打击侵略方面应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另一些派别认为,美国要聚集起足够的力量和意志来保持国内和国际和平,保持美国作为单极世界中无可争议的领导者,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海外平衡正是一种适应正在出现的多极化世界的战略。还有一些支持者对冷战后美国的世界地位感到乐观,认为美国今天是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它“享有战略上和意识形态上的支配地位”,具有霸权影响力和权威,因此要研究如何保持美国的优势地位。——摘编自任晓《冷战后美国重塑外交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冷战后美国国内的外交战略思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的认识。【答案】(1)基本脉络:从俯顺夷情与“示以限制”到采取合作的政策,承认条约体系再到“曲意逢迎”,投降卖国。原因: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传统自然经济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思想的桎梏;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列强经济和军事的强大;西方列强联合侵华。(2)外交战略思路:新孤立主义;多边外交战略;平衡外交战略;优势外交战略。认识: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国际会议;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世界维和行动,打击恐怖主义;积极寻求大国间合作,实现共赢。【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晚晴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关于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据材料“自应于俯顺夷情之中,示以限制”、“最终促成合作政策并肯定了条约体系。”、“‘量我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求和的原则”可知,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从俯顺夷情与“示以限制”到采取合作的政策,承认条约体系再到“曲意逢迎”,投降卖国。第二小问,关于原因,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统治越来越腐朽,清政府逐步从天朝上国美梦中惊醒,对洋人的态度发生变化,由与其合作到最终成为帝国主义走狗;近代初期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对西方的商品顽强的抵制,因此外交上也不愿意主动与之交往;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西方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下,列强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因此凭借武力叩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近代中西外交发生变化;列强不仅自身军事和经济实力强大,他们相互之间还勾结在一起,因此近代中国在与西方交战时屡屡失败,最终投降卖国。(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冷战后美国、当代世界。第一小问,关于冷战后美国国内的外交战略思路,据材料“美国胜利了,现在是美国解决自己国内问题的时候了,主张美国应该保持其行动自由和战略独立性,远离外部冲突和战争的新孤立主义。”可知,:新孤立主义;据材料“美国的一部分人则主张尽可能地采取国际多边行动”可知,多边外交战略;据材料“美国要聚集起足够的力量和意志来保持国内和国际和平”可知,平衡外交战略;据材料“因此要研究如何保持美国的优势地位。”可知,优势外交战略。第二小问,关于对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的认识,据所学可知,当今世界各国之间需要和平相处,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任何影响地区和世界和平的行为应该得到抵制,因此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有重要的话语权,这些大国也应当加强合作;此外,我们还应认识到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要求同存异;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国际会议。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表企业名称概况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总投入近千万两白银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等,由美国人负责生产技术。但生产效率低下,其生产的枪炮普遍落后西方二三十年。福州船政局(1866年)共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有52人之多,其所需的木材皆购自东南亚各国,平均每生产一艘船的成本是购买同样船只费用的两倍以上。兰州制呢局(1880年)总监工为德国人,5名技工也来自德国。从德国引进机器设备,但与兰州本地出产的羊毛毛质不匹配,导致效率低下。汉阳铁厂(1890年)前后总计耗费千万两之多,从英国购买设备,但与当地煤、铁矿石不匹配。因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合格,建成之后被迫停产。——据陈佳琪《论洋务企业技术引进的特点及意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苏联帮助下建成了一批国营企业,在煤炭、电力、机械等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占据绝对优势。进入1960年代,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中央政府领导国营企业在20多个基础性和共用性技术领域发起“大会战”,来攻坚克难。以机械工业为例,中央政府在1961—1969年启动“九大装备”重大任务专项,动员了国务院的10个部委,100多个国营大型工厂,1000多名工程师和超过10000名工人,共设立了100多项重大项目。到1969年,该项目建成了9套大型成套设备,包括840类,1400多台复杂、精密的重大机器设备,基本解决了中国在工业机械上对外依赖的问题。——据王思霓、王彩萍《国有企业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历史性成就与规律性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企业引进技术的历史背景与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有企业在技术引进上的进步之处,并简要评价20世纪60年代国有企业在技术领域的“大会战”。【答案】(1)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西方加紧对外扩张;两次鸦片战争,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西方坚船利炮,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思想的影响。特点:投入巨大,对外依赖性强,具有盲目性,效果不显著等。(2)进步之处: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集中于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集中力量完成重大项目等。评价:“大会战”是我国应对外部危机的主动选择(中苏关系破裂以及美国的威助),意在保证我国经济安全与稳定;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减轻了对外国的依赖;增强了我国工业实力,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产业链韧性,保障了我国经济安全;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详解】(1)本题为背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865—1890年(中国)。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865年—1860年可知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西方加紧对外扩张;结合洋务运动的背景可知两次鸦片战争,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结合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可知西方坚船利炮,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根据鸦片战争后的开眼看世界可知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思想的影响。特点:根据材料“总投入近千万两白银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等”“共聘用外国技术人员有52人之多”“与兰州本地出产的羊毛毛质不匹配,导致效率低下”可知投入巨大,对外依赖性强,具有盲目性,效果不显著等。(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步之处:根据材料“我国在苏联帮助下建成了一批国营企业,在煤炭、电力、机械等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占据绝对优势”可知,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集中于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根据材料“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可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根据材料“领导国营企业在20多个基础性和共用性技术领域”可知,集中力量完成重大项目等。评价:结合“大会战”的背景1960年代可知,“大会战”是我国应对外部危机的主动选择(中苏关系破裂以及美国的威助),意在保证我国经济安全与稳定;根据材料“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可知,增强了我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减轻了对外国的依赖;根据材料“动员了国务院的10个部委,100多个国营大型工厂,1000多名工程师和超过10000名工人,共设立了100多项重大项目”可知,增强了我国工业实力,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产业链韧性,保障了我国经济安全;结合我国的制度优势可知,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43.民族主义通常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与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资产阶级在推翻王朝国家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以及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来,民族主义在西方逐渐成为具有侵略性的进攻武器,而中国则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近代中国在它的旗帜下,以建立民族国家为历史使命,产生了颇具特色的民族主义理论。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和丰富。梁启超等人鉴于传统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提出按照军队操法重塑国魂,强调国家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宣传者们是中西方思想碰撞中位于前沿的先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的探索者和领路人。——摘编自郭建民《民族主义的近代中国化:过程、特征与类型分析》等(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族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基本认识。【答案】(1)影响:①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②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推动西方国家近代化进程);③促进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④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⑤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2)内涵:①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②陶铸国魂,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国家实力;③坚持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认识:①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涵,起着不同的作用,服务于不同的利益。②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或具体答出: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易演变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其它言之有理亦可给分。)【详解】(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西方。影响:根据材料“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可知,推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结合所学可知,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推动西方国家近代化进程);根据材料“这种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可知,促进了欧洲民族共同体认同观念的形成;根据材料二“即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可知,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欧洲的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二“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可知,为殖民侵略和掠夺提供了借口。(2)本题第一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内涵: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可知,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根据材料“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可知,陶铸国魂,培养尚武精神,增强国家实力;根据材料三“强调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可知,坚持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本题第二小问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认识:结合所学,从民族主义的不同时期不同内涵以及民族主义容易演变为扩张的狭隘的民族主义等角度分析。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茅海建认为,致使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一,明清以来的商业资本的发展,国家赋税的货币化,全国市场的形成,劳动力的流动,尤其是近代工商业与海外贸易的急速增长,表明了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正处于技术革命与制度演变的前夜。……其二,晚清的官场已经相当腐败,人民对政府没有信心,更没有好感。其三,晚清官员各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过于激烈,政府内耗很大。第四,庚子之变后,晚清进入了“新政期”,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考试,改设新式学堂。第五,中央财政已经枯竭。第六,由于中央财政没有钱,相关的事物只能交给各省去办,其中最重要且最花钱的是军队与教育。……如果各省各县对中央政府的态度发生变化,很容易出现麻烦。……——茅海建《清朝是怎样灭亡的》材料二

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按照俄共的模式重新建党,任总理。《中国国民党总章》规定,总理在党内有最后决定权,既独裁权。与此同时,孙中山写下了《建国大纲》:建设之程序分为三期:一曰军政时期,二曰训政时期,三曰宪政时期。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以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在训政时期,政府当派曾经训练、考试合格之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之期。国民代表会得选举省长,以为本省自治之监督。至于该省内国家行政,则省长受中央之指挥。——根据搜狐新闻等整理(1)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摘抄原文不得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做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1)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官场腐败,人民失去信心;派系斗争激烈;清政府的新政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中央财政失去对地方的控制。(2)改组国民党,提出三大政策,提出新三民主义;极其强调领袖的决定作用;中国不可能一下子实现宪政,需经过军政、训政时期;宪政开启条件苛刻。【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一“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正处于技术革命与制度演变的前夜。”可知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根据材料一“晚清的官场已经相当腐败,人民对政府没有信心,更没有好感。”可知官场腐败,人民失去信心;根据材料一“晚清官员各派系之间的权力斗争过于激烈,政府内耗很大。”可知派系斗争激烈;根据材料一“庚子之变后,晚清进入了‘新政期’,1905年,清朝废除了科举考试,改设新式学堂。”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的新政加速了革命的到来;根据材料一“中央财政已经枯竭。第六,由于中央财政没有钱,相关的事物只能交给各省去办”“如果各省各县对中央政府的态度发生变化,很容易出现麻烦。”可知中央财政失去对地方的控制。(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按照俄共的模式重新建党,任总理。”并结合所学可知,改组国民党,提出三大政策,提出新三民主义;根据材料二“《中国国民党总章》规定,总理在党内有最后决定权,既独裁权。”可知极其强调领袖的决定作用;根据材料二“一曰军政时期,二曰训政时期,三曰宪政时期。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可知中国不可能一下子实现宪政,需经过军政、训政时期(提出了“革命程序论”);根据材料二“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之期。国民代表会得选举省长,以为本省自治之监督。至于该省内国家行政,则省长受中央之指挥。”可知宪政开启条件苛刻。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二)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三)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五)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引自《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等材料二

大革命失败后,全党为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严肃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第一、在国民党问题上,党中央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始终没有当“主人”的思想;第二、在农民问题上,党中央不支持农民革命;第三、在军事问题上,“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毛泽东强调“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摘编自《百年党史》材料三

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革命引向胜利,一条根本性的经验就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正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国民革命运动”的主要成果。(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在此次“紧急会议”中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简述该会议后中国共产党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的艰苦探索。(3)根据材料三,总结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的经验。结合所学,概述“人民的胜利”的伟大意义。【答案】(1)原因:打倒列强除军阀(或国民革命、解除内外压迫)的现实需要;国民党比较革命且实力强大;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成果: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或革命势力的扩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或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2)观点:争取党对革命的领导权;支持农民革命(土地革命);主张武装斗争(或秋收起义、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探索:毛泽东赴湖南组织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3)经验: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意义:推翻了三座大山,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三点即可)【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原因:据材料“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得出打倒列强除军阀(或国民革命、解除内外压迫)的现实需要;据材料“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得出国民党比较革命且实力强大;据材料“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得出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据材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中国共产党……遵行此议决”得出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成果:结合所学,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2)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71937年中国。观点:据材料“党中央在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始终没有当‘主人’的思想”得出争取党对革命的领导权;据材料“在农民问题上,党中央不支持农民革命”得出支持农民革命(土地革命);据材料“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得出主张武装斗争(或秋收起义、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探索:结合所学,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赴湖南组织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此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开展土地革命。(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