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北路升级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1页
金沙北路升级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2页
金沙北路升级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3页
金沙北路升级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4页
金沙北路升级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沙北路升级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S-LJ-01第第页路基路面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版)》(CJJ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GB50688-20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指令性规划文本及其它相关资料等。路基设计路基设计原则(1)根据所经地区用地情况、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及当地的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结合路基填挖情况以及施工、养护运营等因素进行路基设计。充分考虑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重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因地制宜,注意生态和耕地保护。(2)根据本地区夏季温度高、等温时间长、年降雨量大且夏季暴雨集中的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型式及边坡坡率,并采取经济有效的防护工程及病害防治措施,防治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造成的危害,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3)路基应密实坚固,路床应达到干燥或中湿状态。(4)路基应稳定均匀,一般路段和与构造物连接段的工后沉降应满足规范要求。(5)路基填筑材料要因地制宜,同时也应符合规范制定的填料要求。(6)本项目为旧路改造项目,旧路范围不涉及路基设计,新建或拓宽路基范围需要进行路基设计。路基强度道路机动车道路床顶面设计回弹模量E0≥30MPa,人行道路床顶面设计回弹模量E0≥20MPa。路基填料与压实(1)对于新建及拓宽路基段,路基填筑前,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对菜地、旱地、荒地等应清除草皮、平整压实,清表厚度取0.3m。对于土路肩范围,先对表层杂填土进行清表30cm,表土弃运,不得作为填料,并按绿化专业要求回填种植土后进行地被种植,恢复土路肩排水横坡。(2)含草皮、淤泥、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3)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性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4)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5)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6)最终形成的路基断面填料强度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7)道路红线范围内新近填筑的建筑垃圾土必须挖除,回填的土方需满足填料的要求。(8)沿线道路红线范围的池塘、河沟、耕植地必须把淤泥清除干净,回填透水性材料再根据地基处理一览表进行特殊地基处理,进行路基填筑。根据《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本项目路基填料情况如下表所示。路基填筑材料标准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村道干路0~0.3865100.3~0.8543100.8~1.543315>1.532215路基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采用次干路标准,路床填料及压实标准应严格按要求执行,以确保土路基顶面回弹模量满足设计要求,路基压实标准如下表所示。路基压实度标准项目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村道干路填方路基0~0.89594920.8~1.5939291>1.5929190零填及挖方路基0~0.39594920.3~0.893--人行道路基压实度不小于92%。一般路基设计(1)新建或拓宽路基路段1)本项目需对道路两侧土路肩进行清表,清表厚度按30cm,清理完地表后,回填种植土,整平压实,恢复土路肩横坡,再满铺草皮,美化环境。2)应做好原地面的临时排水措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走的雨水,不得流进农田、耕地。3)路堤填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压实。4)路堤基地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规定压实。在深耕地段,必要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视耗植土厚度确定,且应不少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5)路堤应水平分层填筑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压实满足规范要求后,再填上一层。(2)桥头路基处理为保证桥台后路基的压实度和减少台后路基内滞水所产生的空隙水压力,桥台后一定范围内用石屑填筑,并以密封层封顶,墙后填料的压实宜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压实,不允许采用大型机械振动压实,且应满足最小强度要求及96%的压实度要求。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宜与路堤路床同步填筑。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特殊路基设计(1)特殊路基处理技术要求工后沉降要求见下表。工后沉降要求表道路等级桥台与路堤相邻处涵洞处一般路段城市主干路≤10cm≤20cm≤30cm城市次干路、支路≤20cm≤30cm≤50cm(2)特殊路基设计根据《Y147金沙北路升级改造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金沙北路改线路段及环镇路交叉口内的场地覆盖层主要由人工填土、砂土、粉质粘土,无淤泥及淤泥质土等不良地基,为提高车行道拓宽范围的承载力及减少新旧路基的沉降差,对车行道拓宽范围路基采用浅层换填进行处理,挖除表层素填土后,换填50cm级配碎石,具体范围详见特殊路基处理平面设计图。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1)金沙北路(JSK0+720.93-JSK0+771.397)路段北侧拓宽人行道,采用挡土墙收坡,减少征地拆迁。挡土墙采用M10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土墙,挡墙长度为50m,平均高度2.5m。重力式挡土墙墙身采用重力式浆砌片石结构,选用的片石必须合格,要求无风化,无裂纹,中部最小厚度不小于200mm,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尽可能选用较大和表面较平的片石砌筑;用M10水泥砂浆砌筑,按挤浆法施工,保证砂浆饱满。墙后填料为透水性材料,必须分层压实,要求圬工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才能进行碾压。墙后1.5m范围内采用小型机具压实。墙背填料:采用回填透水性良好的砂性土或碎石类土,内摩擦角要求不小于35°,采用轻型机具压实。挡土墙基础埋深不小于1m,挡墙墙趾处挡墙基础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回填,并采用小型机械夯实。挡土墙纵向每10~15m设置沉降缝与伸缩缝一道,缝宽2cm,用沥青麻絮填塞。泄水管采用φ10cmPVC管,间距2米,泄水孔出口应比现状地面高30cm。排水沟与挡土墙分缝砌筑,并在排水沟内侧用水泥砂浆抹面。挡土墙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20Kpa。挡土墙墙顶设人行道护栏,注意做好挡墙内的钢板及钢筋预埋。(2)其余拓宽路段,均在土路肩范围进行拓宽,不改动现状路基边坡。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田心路及金沙北路南段路面排水采用散排,需对道路两侧土路肩进行清杂,恢复土路肩横坡后铺种草皮,美化环境,路面水排向两侧低洼地或河涌。金沙北路北段及环镇路交叉口路面采用市政管道排水,路面雨水通过路面横坡经雨水口收集后排向雨水系统内。路面设计设计原则路面设计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和道路等级、使用功能、当地材料、气候、水文、岩土质等自然条件,结合项目周边路网的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和维修的原则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自然区划本项目所在地区为华南沿海台风区(IV7),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雨量充沛。因此,要求有高质量的路面,以充分发挥道路的使用功能。路面结构应根据交通量和道路等级对路面强度的要求,结合沿线气象、水文、地质及材料等的实际情况拟定的,同时充分考虑路面的防滑、防水、防裂、防高温等性能,本着因地制宜、经济、实用、方便施工、利于养护、利于环境保护等多项综合性指标进行设计。路面设计指标(1)自然区划:IV7区(2)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5年(次干路);10年(支路)。(3)标准轴载:BZZ-100路面病害分析与评价根据广东盛翔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所做的旧路检测报告,Y147金沙北路升级改造工程路面检测有以下结论:路面损坏状况(1)田心路上行、下行和全线路面状况指数PCI分别为92.56、93.34和92.95,评价等级皆为A;金沙北路一段上行行车道、上行超车道、下行行车道、下行超车道和全线路面状况指数PCI分别为94.18、94.26、96.25、86.73和92.85,评价等级为A;金沙北路二段K1+100~K2+154为沥青路面,K2+154~K4+264为水泥路面,其中沥青段路面无病害,沥青路面各车道PCI均为100,水泥路面上行、下行和全线路面状况指数PCI分别为95.21、76.97和86.09,评价等级为A和B,其中下行车道K2+154~K2+654PCI为58.72,评价等级为D,下行车道K2+654~k3+154PCI为79.03,评价等级为B。(2)田心路路面损坏面积总数为60.32m2;主要损坏形式为线裂,占比为41.81%;其次为破碎板,占比29.69%。板角断裂、边角裂缝和边角剥落损坏占比较小;金沙北路一段路面损坏面积总数为137.80m2;主要损坏形式为线裂和层状剥落,占比为33.14%和39.76%;其次为板角断裂,占比20.96%。边角裂缝和边角剥落等病害损坏占比较小;金沙北路二段沥青路面无病害,水泥路面损坏面积总数为590.20m2;主要损坏形式为破碎板,占比为72.90%;其次为线裂,占比24.36%。板角断裂、边角剥落和层状剥落等病害损坏占比较小。面层板传荷系数和脱空情况(1)田心路和金沙北路水泥混凝土面板接缝传荷系数皆在80%以上,最小值为83.54%,最大值为86.22%,评价皆为优良。(2)田心路和金沙北路一段水泥路面不存在脱空;金沙北路二段水泥路面上行K3+000~K4+000存在一处脱空板,脱空率为2.00%,下行K2+160~K3+000存在4块脱空板,脱空率为9.30%。路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1)田心路上行车道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为463.15MPa、下行车道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为451.16MPa;(2)金沙北路一段上行车道1和上行车道2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为420.89MPa和428.04、下行车道1和下行车道2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为445.15MPa和414.66MPa;(3)金沙北路二段上行车道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为390.01MPa、下行车道路面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平均值为328.63MPa。水泥混凝土面层劈裂强度(1)田心路水泥混凝土面层芯样5个,劈裂强度平均值为4.05MPa,换算弯拉强度标准值为6.31MPa。 (2)金沙北路水泥混凝土面层芯样15个,劈裂强度平均值为3.33MPa,换算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32MPa。(3)环镇东路水泥混凝土面层芯样1个,劈裂强度为3.44MPa,换算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48MPa。基层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金沙北路K0+250左幅车道2基层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5MPa;金沙北路K2+550右幅行车道基层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为6.8MPa。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现状路面情况(1)田心路现状路面宽度6~9m不等,现状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路面状况较好,仅局部水泥混凝土板块存在裂缝、板角破裂、交叉裂缝等病害。(2)金沙北路金沙北路(JSK0+000~JSK1+100)路段现状路面宽度15m,现状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路面状况较好,仅局部水泥混凝土板块存在裂缝、板角破裂、交叉裂缝等病害。金沙北路(JSK1+100~JSK4+251.107)路段现状路面宽度9m,现状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路面状况较差,路面存在长线裂、交叉裂缝、板块破碎、局部沉陷等病害。其中JSK4+040~JSK4+251.107路段沉降严重,本次设计其进行路面重建。结合结构层病害状况和工程规模,本路段改造应采用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标准执行,对原路面结构层进行全面维修、加固,以恢复道路的使用性能。病害处治如前所述,现状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严重的旧路病害,且与相交道路或商铺地坪等衔接不畅,拟对原路面病害处理后进行沥青罩面,并通过重新修整路面过渡,优化路面衔接。现状病害主要有裂缝、断板、错台、坑洞、碎裂等。其处理方式如下:(1)轻微裂缝维修:1)对裂缝小于3mm的裂缝,将缝内杂质清理干净。2)采用热沥青进行灌缝。(2)中等裂缝维修:对裂缝大于3mm、小于15mm的中等裂缝,采取条带罩面进行补缝。1)在裂缝两侧切缝,切缝时应平行缩缝,且距裂缝不小于15cm。2)然后凿除两横缝之间的混凝土深约7cm。3)每隔50cm打一对耙钉,耙钉宜采用B16螺纹钢筋,使用前应予以除锈。耙钉长度不小于20cm,弯钩长度为7cm。4)切割的缝内壁应凿毛,并清除松动的混凝土碎块及表面尘土、裸石。5)浇筑混凝土应及时振捣密实、抹平、并喷洒养护剂。6)修补块面板两侧应加深缩缝,并填筑填缝料。(3)严重裂缝维修:对宽度大于15mm的严重裂缝,采用全深度补块,并设置传力杆。1)平行于缩缝划线,沿划线位置进行全深度切割。在保留板块的边部,沿内侧4cm的位置锯5cm深的缝。2)破碎、清除旧混凝土过程中不得伤及基层、相邻面板和路肩。若破除的旧混凝土面积当天完不成混凝土浇筑时,其补块位置应作临时补块。3)全深锯口和半深锯口之间的4cm宽条混凝土垂直面应凿成毛面。4)处理基层时,基层强度符合规范要求,整平基层,基层强度低于规范要求,应予以补强,并严格整平,若重新作基层,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5)新建混凝土板块应符合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规定。6)原混凝土面板没有传力杆或拉杆这段时,应用与原规格相同的钢筋焊接或重新安设。安装时应在板厚1/2处钻出比传力杆直径大约2~4mm的孔,孔中心间距30cm,其误差不应超过3mm。7)横向施工缝传力杆直径为∅35mm,长度为45cm,嵌入相邻保留板内深22.5cm。8)拉杆孔直径宜比拉杆直径大2~4mm,并应沿相邻板块间的纵向接缝板厚1/2处钻孔,中心距80cm,拉杆采用∅16螺纹钢筋,长80cm,80cm嵌入相邻车道板块内。9)传力杆和拉杆宜用环氧砂浆牢牢地固定在规定位置,摊铺混凝土前,光圆传力杆的伸出端应涂少量润滑油。(4)板边修补:1)当对水泥混凝土面板边轻度剥落进行修补时,应将剥落的表面清理干净,用沥青混合料或接缝材料修补平整。2)当板边严重剥落时,其修补方法参照上述“中等裂缝维修”一条进行。3)当板边全深度破碎,其修补方法参照上述“严重裂缝维修”一条进行。(5)板角修补:1)板角断裂应按破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2)切缝后,凿除破损部分时,应凿成规则的垂直面。对原有钢筋不应切断,如果钢筋难以全部保留,至少也要保留20~30cm长的钢筋头,且应长短交错。3)原有滑动传力杆,如果有缺陷应予以更换并在新老混凝土之间加设传力杆,传力杆间距控制在30cm。4)基层不良时,可采用C15号混凝土浇筑基层。5)与原有路面板的接缝面,应涂刷沥青。如为胀缝,应设置接缝板。6)现浇混凝土,与老混凝土面板之间的接缝应切出宽3mm、深4mm的接缝槽,并灌入填缝材料。(6)错台处理:1)当高差小于10cm时,可采用磨平机磨平或人工凿平,然后清出接缝杂质,并吹干净灰尘,及时将嵌缝料填入。2)当高差大于10cm时,可采用沥青砂或水泥混凝土处治,凿除下沉板2~3cm,需补长度按(按修补面纵坡变化不大于1%)计。(7)坑洞修补:1)对坑洞进行切割,切割图形边线,应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2)沿所划轮廓线开凿至坑底稳定部分,其深度h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并将切割面光滑面凿成毛面。3)应清除槽内的混凝土碎屑。4)混凝土拌和物填入槽内,振捣密实,并保持与原混凝土面板齐平,宜喷洒养护剂养生。5)待混凝土达到通车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8)接缝碎裂维修:1)在破碎不为外缘。应切割成规则图形,其周围切割面应垂直于面板,底面宜为平面。2)应清除混凝土碎块,吹净灰尘杂物,并保持干燥状态。3)宜用高模量补强材料,进行填充维修,其材料技术性能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中附录A.1.2中规定。4)修补材料达到通车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田心路(村道干路)(1)现状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结构5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均厚1cm调平层AC-13C(等厚加铺)现状25cm水泥混凝土(机械拉毛清洗、病害板经处治)——加铺总厚6cm(2)基层补强后加铺沥青结构5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新建25cmC35水泥混凝土新建20cmC20素混凝土基层——新建总厚50cm土基回弹模量E0不小于30Mpa(3)高速桥下段加铺沥青结构面层:2cm厚高粘高弹磨耗层基层:现状混凝土路面(铣刨2cm、机械拉毛清洗、病害板经处治)总厚度:2cm金沙北路(支路)(1)现状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结构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hcm调平层(AC-20C或C20素砼)现状25cm水泥混凝土(机械拉毛清洗、病害板经处治)——加铺总厚10cm注:其中JSK1+110~JSK2+140路段现状主车道范围已加铺一层均厚6cm的AC-13C,该范围现状沥青路面清洗后,采用加铺一层4cmAC-13C+粘层处理,该路段调平层采用AC-13C。(2)基层补强后、局部加宽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新建25cmC35水泥混凝土新建20cmC20素混凝土基层——新建总厚55cm土基回弹模量E0不小于30Mpa(3)原水泥路面大面积破损且伴随沉陷路段重建(挖铺路段)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新建25cmC35水泥混凝土(增设钢筋网)新建20cmC20素混凝土基层新建30cm级配碎石垫层——新建总厚85cm土基回弹模量E0不小于30Mpa注:对该路段处理,应先对土基进行增强补压,压实度支路不少于92%,方可进行路面结构层的施工。(4)JSK4+040~JSK4+180改线路段车行道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新建25cmC35水泥混凝土(增设钢筋网)新建20cmC20素混凝土基层新建50cm级配碎石垫层(软基处理)土基回弹模量E0不小于30Mpa注:对该路段处理,应先对土基进行增强补压,压实度支路不少于92%,方可进行路面结构层的施工。(5)高速桥下段和现状桥段加铺沥青结构面层:2cm厚高粘高弹磨耗层基层:现状桥梁混凝土铺装结构(铣刨2cm)总厚度:2cm环镇路交叉口(城市次干路)(1)现状沥青路面加铺沥青结构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hcm调平层(AC-13C)现状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现状25cm水泥混凝土——加铺总厚4cm注:加铺前统一铣刨现状4cmAC-13C后,再加铺4cmAC-13C。(2)基层补强后、局部加宽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新建25cmC35水泥混凝土(增设钢筋网)新建20cmC20素混凝土基层新建50cm级配碎石垫层(软基处理)土基回弹模量E0不小于30Mpa人行道改造后路面结构面层:6cmC40高强灰色混凝土透水砖找平层:2cm1:2干硬性透水水泥砂浆调平层基层:15cmC20透水水泥混凝土垫层:10cm级配碎石——总厚33cm土基回弹模量E0不小于20Mpa道路附属工程路缘石路缘石采用全部拆除并新建花岗岩的侧石、平石及压条。A型花岗岩侧石尺寸为100×15×30cm,B型花岗岩侧石尺寸为100×15×45cm,花岗岩压条尺寸为100×10×20cm,花岗岩流水平石尺寸为100x25x8cm。小半径路口处理:小半径的路口、转弯位,半径小于25应进行定制安装,同样,无障碍通道下沉渐变段的侧石,也应该切出斜角,不得出现大块三角形、扇形的填缝料,较大半径的弯位,可允许不用弧形侧平石,但应使用50cm长度的侧平石进行安装,以令弯位圆顺。无障碍设计及过街设施本工程均按照相关规范、规程全线设置人行斜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旧路拆除工程金沙北路北段JSK0+087.5~ JSK1+145.0挖除砖砌人行道4968平方米,挖除绿化带159平方米,拆除路缘石2024m,拆除现状水泥坪56平方米。金沙北路南段JSK1+145~JSK4+180拆除现状河堤0.4m×1m×0.5m水泥墩293座,挖除砖砌人行道2754平方米,拆除路缘石1395m,拆除现状水泥坪1716平方米,拆除1.1m高护栏157m,拆除现状水泥分隔墩63m。环镇路交叉口挖除沥青机动车道路面667.5平方米,挖除机动车道水泥路面6317.5平方米,挖除砖砌人行道5253.7m,挖除绿化带1015.6平方米,拆除路缘石809.2m,拆除现状水泥坪802.8平方米,拆除2m高单层彩钢围蔽板269.8m,拆除现状悬臂式挡土墙36.6m。旧路拆除工程量以实际工程发生量为准。主要材料及参数说明本工程施工采用的各种材料需满足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特别应注意的问题如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要求1)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压碎值<26%。3)碎石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碎石的颗粒组成筛孔尺寸(mm)31.519.09.54.752.36通过百分率(%)90~10067~9045~6829~5018~38筛孔尺寸(mm)0.60.075液限(%)塑性指数通过百分率(%)8~220~7<28<6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为95%,七天(25℃下湿养六天、浸水一天)龄期的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回弹模量E≥1500Mpa。水泥含量通过试验确定。级配碎石垫层材料要求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级配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压碎值<35%。级配碎石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级配碎石的颗粒组成筛孔尺寸(mm)5337.531.519.09.54.75通过百分率(%)10085~10069~8840~6519~4310~30筛孔尺寸(mm)2.360.60.075液限(%)塑性指数通过百分率(%)8~256~180~10<28<6水泥混凝土面层材料要求1)水泥路面所使用水泥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路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序号水泥性能特重交通路面1铝酸三钙不宜>7.0%2铁铝酸四钙不宜<15.0%3游离氧化钙不得>1.0%4氧化镁不得>5.0%5三氧化硫不得>3.5%6碱含量Na2O+0.658K2O≤0.6%7混合材种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有抗盐冻要求时不得掺石灰、石粉8出磨时安定性雷氏夹法或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9标准稠度需水量不宜>30%10烧失量不得>5.0%11比表面积宜在300~450m²/kg12细度(80µm)筛余量不得>10%13初凝时间不早于1.5h14终凝时间不迟于10h1528d干缩率不得>0.09%16耐磨性不得>3.6kg/m²选用水泥时,除满足上表的各项规定外,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制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选适宜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2)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3)细集料细集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砂的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5,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2.5~3.5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4)水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流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mg/mm³。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mg/mm³。PH值不得小于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5)钢筋路面所用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同时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传力杆钢筋加工应锯断,不得挤压切断;断口应垂直、光圆,用砂轮打磨掉毛刺,并加工成2~3mm圆倒角。6)板块及接缝设计新建行车道的混凝土板,应对其进行切缝,板长4~6m,板的长宽比不超过1.35,保证单块板的面积不大于25平方米,缝的设置要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相关要求。拓宽路段新建C35混凝土板横缝应与现状混凝土面板的横缝对齐。7)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要求一般路段的表面构造深度深度要求为0.5~0.9mm。透水水泥混凝土材料要求1)主要材料要求①水泥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17)。②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规定。③碎石透水混凝土采用的碎石料,必须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料,粒径在2.4mm~13.2mm,碎石的性能指标见下表规定。碎石的性能指标项目指标123尺寸mm2.4~4.754.75~9.59.5~13.2压碎值,%<15.0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15.0含泥量(按质量计),%<1.0表观密度,Kg/m3>2500紧装堆积密度,Kg/m3>1350空隙率,%<47.0④水透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的规定。2)透水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米透水混凝土中材料的推荐用量为:胶凝材料:300kg~450kg;(增强料与水泥)碎石料:1300kg~1500kg;水胶比:0.28~0.32。透水混凝土颜料掺入量根据工程要求,经现场试验后确定。3)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透水混凝土的性能项目要求耐磨性,mm(磨坑长度)≤35透水系数,mm/s0.5抗冻性,%25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2025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5空隙率,%11~17强度等级C20C30抗压强度(28d),Mpa≥20.0≥30.0弯拉强度(28d),MPa≥2.5≥3.0透水砖材料要求人行道透水砖要求选色美观自然,耐候性高、不褪色、通体着色,不分层、上下层密度一致,无蜂窝、底部平整;且易于泄水、不积水;防滑、耐磨。C40高强混凝土透水砖:抗压强度≥Cc40,抗折强度≥Cf5.0,防滑等级为R3级,渗水系数≥0.01cm/s,磨坑长度≤35mm。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技术要求路用材料沥青、碎石、水泥、细集料及矿粉等,其质量要求应符合交通部有关行业规范的技术要求。1)沥青本工程使用的沥青分为三大类: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及液体石油沥青。下面分别对三大类沥青分别提出有关的技术要求。=1\*GB3①道路石油沥青:本工程处于1-4气候分区,选用A级沥青,具体技术指标要求详见下表。A级道路石油沥青(70号)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针入度(25℃,5s,100g)0.1mm60~80针入度指数PI-1.5~+1.0软化点(R&B)不小于℃4560℃动力粘度Pa·s≥18010℃延度cm≥1515℃延度cm≥100含蜡量(蒸馏法)%≤2.2闪点℃≥260溶解度%≥99.5TFOT(或RTFOT)以后质量变化%≤±0.8残留针入度比%≥61残留延度(10℃)cm≥4=2\*GB3②改性沥青本工程路面结构面层采用改性沥青SBS(I-D),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详见下表。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基质沥青应符合上表的技术要求。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I-D)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针入度(25℃,5s,100g)0.1mm40~60针入度指数PI≥0延度5℃,5cm/mincm≥20软化点TR&B℃≥60运动粘度135℃Pa·s≤3闪点℃≥230溶解度%≥99弹性恢复25℃%≥75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2.5TFOT(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1.0针入度比25℃%≥65延度5℃cm≥15=3\*GB3③粘层为保证各沥青结构层间的粘结性能,各沥青结构层之间应设置粘层油,粘层油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其用量为0.4~0.6kg/m2;SBS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见下表。粘层用SBS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筛上残留物(1.18mm筛)%≤0.1粒子电荷-阳离子(+)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粘度(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S8~25蒸发残留物残留分含量%≥50针入度(25℃)0.1mm40~120软化点℃≥50延度(5℃)cm≥20溶解度%≥97.5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2/3贮存稳定性1d%≤15d%≤5④防水粘结层为保证铺装层与混凝土层的粘结,应设置防水粘结层,采用70#热沥青+撒布瓜米石,热沥青用量为1.2~1.4kg/m2;瓜米石规格为4.75mm~9.5mm碎石,碎石覆盖率按60~70%控制。2)粗集料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须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的碎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当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表中要求,而按照集料配比的质量指标符合要求时,工程上不允许使用。掺加外加剂的剂量由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检验确定。上面层的粗集料须采用辉绿岩,下面层采用花岗岩,集料应满足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224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628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吸水率不大于(%)2.03.0坚固性不大于(%)12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512181815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0.81软石含量不大于(%)35磨光值PSV不小于42—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不小于(级)543)细集料为保证与沥青良好的粘结能力、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上面层细集料须采用辉绿岩等优质石材破碎的机制砂。下面层可采用符合技术要求的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表观相对密度≥2.50坚固性(>0.3mm部分)%≥12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3砂当量%≥60亚甲蓝值g/Kg≤25棱角性(流动时间)%≥30沥青面层用机制砂规格规格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60~3—10080~10050~8025~608~450~250~154)填料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矿粉质量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表观密度t/m3≥2.50含水量%≤1粒度范围<0.6mm<0.15mm<0.075mm%%%10090~10075~100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塑性指数<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5)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1\*GB3①沥青混合料级配沥青混合料各面层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详见下表,施工前通过现场配合比试验及试拌试铺验证后确定。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AC-25CAC-20CAC-13C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10026.590~1001001975~9090~1001665~8378~9210013.257~7662~8090~1009.545~6550~7268~854.7524~3926~4438~682.3616~4216~4424~391.1812~3312~3315~380.68~248~2410~280.35~175~177~200.154~134~135~150.0753~73~74~8=2\*GB3②马歇尔击实试验指标本工程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表技术指标单位技术要求击实次数(双面)次75稳定度MSkN≥8流值FLmm1.5~4沥青饱和度VFA%65~75空隙率%3~5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以马歇尔密实度作为标准密度,沥青混凝土各面层的压实度不小于96%。下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3%,上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4%,保证面层的密水性。=3\*GB3③高温稳定性指标本工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指标采用动稳定度和相对变形双层指标控制。动稳定度按现行规范的试验方法测定和计算,相对变形为车辙试验荷载连续作用10000次以后测定混合料的变形深度与混合料试件高度的比值。车辙试验宜按混合料现场压实度的标准成型试件。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技术指标表层位动稳定度相对变形上面层≥3000≤10%下面层≥3000≤10%=4\*GB3④水稳定性指标本工程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指标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控制,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技术指标表层位残留稳定度残留强度比上面层≥85%≥80%下面层≥80%≥75%=5\*GB3⑤沥青混合料渗水性能要求为减小面层的水损坏,根据现行规范要求,对沥青混合料提出了渗水性能的要求。渗水试验宜利用轮碾机成型的车辙试验试件,脱模架起进行,渗水系数不应大于120ml/min。=6\*GB3⑥沥青混凝土表面特性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安全、舒适、高速及经济等使用功能与路面表面特性-抗滑性和平整度两个基本指标密切相关。沥青混凝土表面层抗滑性能各项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指标年平均降雨量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mm)>1000mm≥54≥0.55沥青混凝土的平整度要求:平整度仪测定标准偏差σ<1.0mm;国际平整度指数IRI<2.0(m/km)。=7\*GB3⑦沥青混合料压实度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以马歇尔密实度作为标准密度,沥青混凝土各层的压实度为不小于96%。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3.3-1。=8\*GB3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沥青混合料上面层采用4cmAC-13C型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5cmAC-20C型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通过关键性筛孔2.36m的通过率<40%,AC-20C通过关键性筛孔4.75mm的通过率<4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还须满足车辙试验动稳定度和水稳定性的要求。详细的技术要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3.4-1和表5.3.4-2。高粘高弹磨耗层技术标准高粘高弹磨耗层,采用纤维增强、间断密实级配混合料、抗滑耐磨粗集料和高黏高弹改性沥青配制而成。Ⅰ型厚度在1.5~2.5cm,Ⅱ型厚度为0.8~1.5mm。其主要原材料参照沥青面层材料技术要求。本项目采用Ⅰ型,厚度为2cm。(1)矿料级配高粘高弹磨耗层沥青混合料,其级配应符合下表规定范围。矿料级配范围筛孔(mm)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Ⅰ型10090-10028-6020-3214-2612-2210-189-168-13Ⅱ型10090-10028-6522-3618-2815-2214-2012-15(2)材料性能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应进行高温、水稳定性等综合路用性能验证,技术要求见下表。材料性能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单位超黏磨耗层混合料动稳定度(60℃,0.7MPa)次/mm≥4000残留稳定度%≥80冻融劈裂强度比%≥80渗水系数mL/min≤80肯塔堡浸水飞散损失%≤15(3)检查项目及评定标准检查频率和评定标准应参照下表执行。检查项目及评定标准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压实度代表值≥98%/94%(表层)每200m,每车道1处极值≥96%/92%(表层)现场空隙率平均值3~5%极值4~8%厚度代表值设计值-10%极值设计值-20%平整度标准差表面层σ≤0.7mm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σ和IRI。σ=0.6×IRI抗滑摩擦系数≥45BPN摆式仪:每200m1处构造深度≥0.55mm铺砂法:每200m1处自黏式玻璃纤维格栅玻纤格栅采用自粘式,铺设应平整,并用铁钉固定在基层表面,玻璃纤维格栅采用网格尺寸12×12mm,纵横向抗拉强度≥60kN/m,延伸率<4%,耐温性-100~280℃,单位面积重量大于450g/m2。施工注意事项路基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路基施工、排水工程、防护工程等所有工程施工要求,除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必须按交通部现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等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执行。(1)注意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场地的清理,对原地面进行表面清理,并平整压实至规范要求。(2)由于沿线所经地区多雨多水,路基施工过程中,加强临时排水措施,以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必要时开挖纵横边沟、盲沟等,临时排水措施,使路床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3)路基的填筑应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压实度和均匀性,对每一处路基均须分层摊铺、分层均匀碾压,一般分层厚度为不大于20cm。(4)填方路堤,应严格按设计边坡填筑,填土侧坡余宽(不小于30cm)及边坡率要留有余地,使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并及时进行边坡防护,以防雨水冲刷。(5)路基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桥涵、管道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7)新旧路基衔接的处理,挖成台阶状,铺设土工格栅,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执行。路面施工要求路面基层施工要求(1)路槽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基层的施工必须遵循《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的相关规定。(2)水泥稳定混合料拌和方法可采用机械拌和、人工拌和,但为了严格控制拌和均匀性,宜采用机械拌和法。(3)碾压前必须检查控制混和料的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匀性,应在混和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压实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每次压实厚度最小为10cm,最大为20cm。超过20cm应分层压实,下层压实后,表面洒水润湿,即可施工上层。(4)松铺厚度为压实厚度乘以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应按试铺确定。为了防止碾压推移,在碾压时应自两侧压向路中。最后应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5)压过程中要注意找平,填补处要翻松加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6)分段施工的衔接处要注意留出一定长度不压,预留衔接处要适当加水泥和水重新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衔接处也可先压实,待下段施工时再挖松,并适当加水泥和水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7)水泥稳定混合料从加水泥拌和到完成压实的延迟时间(包括干拌时间在内),不应超过3小时。(8)压成型后,必须及时洒水养护,禁止用水管冲洒,一般养护期不得小于七天,养护结束后应立即施工面层。每天洒水数次,以保持表面润湿为宜。(9)雨季施工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根据天气情况,采取分段施工,保证雨前压实。如未经压实,被雨水冲刷,雨后凉至最佳含水量后,再加水泥拌和压实。路面面层施工要求5.2.2.1水泥混凝土面层路面施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路面。(1)摊铺小型机具性能应稳定可靠,操作简易,维修方便,机具配套应与工程规模、施工进度相适应。选配的成套机械、机具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相关要求。1)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位置及支撑稳固情况,传力杆、拉杆的安设等进行全面检查。修复破损基层,并洒水润湿。用厚度标尺板全面检测板厚与设计值相符,方可开始摊铺。2)专人指挥自卸车,尽量准确卸料。3)人工布料应用铁锹反扣,严禁抛掷和耧耙。人工摊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控制在5~20mm之间,拌合物松铺系数宜控制在K=1.10~1.25之间,料偏干,取较高值;反之,取较低值。4)因故造成1h以上停工或达到2/3初凝时间,致使拌合物无法振实时,应在已铺筑好的面板端头设置施工缝,废弃不能被振实的拌合物。(2)插入式振捣棒振实1)在待振横断面上,每车道路面应使用2根振捣棒,组成横向振捣棒组,沿横断面连续振捣密实,并应注意路面板底、内部和边角处不得欠振或漏振。2)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0mm;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3)振捣棒插入深度宜离基层30~50mm,振捣棒应轻插慢提,不得猛插快拔,严禁在拌合物中推行和拖拉振捣棒振捣。4)振捣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应随时检查振实效果、模板、拉杆、传力杆和钢筋网的移位、变形、松动、漏浆等情况,并及时纠正。(3)振动板振实1)在振捣棒已完成振实的部位,可开始振动板纵横交错两遍全面提浆振实,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块振动板。2)振动板移位时,应重叠100~200mm,振动板在一个位置的持续振捣时间不应少于15S。振动板须由两人提拉振捣和移位,不得自由放置或长时间持续振动。移位控制以振动板底部和边缘泛浆厚度3±1mm为限。3)缺料的部位,应辅以人工补料找平。(4)振动梁振实1)每车道路面宜使用1根振动梁。振动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质量,底部应焊接或安装深度4mm左右的粗集料压实齿,保证(4±1)mm的表面砂浆厚度。2)振动梁应垂直路面中线沿纵向拖行,往返2~3遍,使表面泛浆均匀平整。在振动梁拖振整平过程中,缺料处应使用混凝土拌合物填补,不得用纯砂浆填补;料多的部位应铲除。(5)整平饰面1)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根滚杠。振动梁振实后,应拖动滚动滚杆往返2~3遍提浆整平。第一遍应短距离缓慢推滚或拖滚,以后应较长距离匀速拖滚,并将水泥浆始终赶在滚杠前方。多余水泥浆应铲除。2)拖滚后的表面宜采用3m刮尺,纵横各1遍整平饰面,或采用叶片式或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压实整平饰面。抹面机配备每车道路面不宜少于1台。3)在抹面机完成作业后,应进行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缺边、掉角。应使用抹刀浆抹面机机留下的痕迹抹平,当烈日曝晒或风大时,应加快表面的修整速度,或在防雨篷遮阴下进行。精平饰面后的面板表面应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应达到规定要求。(6)抗滑构造施工抗滑构造采用机械刻槽处理,抗滑构造深度为0.5~0.9mm。(7)接缝施工1)纵缝纵缝的构造采用平缝加拉杆型。平缝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预先在模板上制作接杆置放孔,并在缝壁一侧涂刷隔离剂,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顶面的缝槽以切缝机切成,深度为4cm,并用填料填满。2)横向缩缝混凝土结硬后,应适时切缝。切得过早,因混凝土的强度不足,会引起集料从砂浆中脱落,而不能切出整齐的缝。切得过迟,混凝土板会在非预定位置出现其强度裂缝。研究表明,适宜的切缝时间是施工温度与施工后时间的乘积为200~300个温度小时或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8.0~10.0MPa时比较适合。切缝的方法以调深调速的切缝机锯效果较好。为减少早期裂缝,切缝可采用“跳仓法”,即每隔几块板切一缝,然后再逐块锯,切缝深度为6cm。3)胀缝胀缝施工应预先设置好胀缝板和传力杆支架,并预留好滑动空间,为保证胀缝施工的平整度以及机械化施工的连续性,胀缝板以上的混凝土硬化后用切缝机按胀缝板的宽度切二条线,待填缝时,将胀缝板以上的混凝土凿去,这种施工方法,对保证胀缝施工质量特别有效。胀缝中的拉杆放置一定要置于同一水平面,以保证拉杆的可伸缩性。4)施工缝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施工方法同上。5)接缝填封混凝土板养生期满后应及时填封接缝。填缝前缝内必须扫干净并保持干燥。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结紧密,不渗水。采用灌缝枪把改性沥青灌入缝内。灌缝枪使用方便,控制自如,能大大提高作业效率。(8)养生宜使用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保湿养生并及时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并由此确定每天的洒水遍数。养生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生。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d,高温天不宜少于14d,低温天不宜少于21d。混凝土板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5.2.2.2沥青混凝土面层(1)当气温低于10℃时,不得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其他沥青混合料铺筑时气温不宜低于10℃;如在0~10℃气温施工,必须采取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在低于0℃及遇到大风的冬季不应施工,雨天不得铺筑沥青砼。(2)改性沥青混合料通常宜在下表规定的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基础上提高10℃~20℃,特殊情况由试验另行确定。热拌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及压实时施工温度要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