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末期,郑国大夫在都城安放刑鼎、公布成文法,这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人写信给郑国大夫,指出刑罚只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由此可知,这位写信者的思想应倾向于()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法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指出刑罚只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可知,该写信者认为刑罚“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说明他不赞同法治,强调道德礼义,而道德礼义是儒家的思想,说明该写信者倾向于儒家,A项正确;兵家是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法家主张法治,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D项。故选A项。2.定州今属河北保定,是古代华北地区战略要地。据元代编纂的某部正史记载:“(921年)庚申,皇太子率王郁略地定州……己亥,存勖(五代时后唐国君)至定州,王都迎谒马前。存勖引兵趋望都……”该记载中的“皇太子”代表的政权应是A.契丹 B.北汉 C.后蜀 D.后金〖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辽对中原王朝一直虎视眈眈,曾与李存勖的后唐政权在古代华北地区的战略要地定州进行战争,所以材料中“皇太子”代表的政权应是契丹,A项正确;北汉政权定都晋阳(金山西太原),这与材料中的地点不符,排除B项;后蜀政权定都成都,这与材料中的地点不符,排除C项;后金政权建立于1616年,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宋朝对海外贸易推行市舶制度,市舶司的废立常常会对港口城市的地位产生显著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出,宋朝()A.市舶司的废立较为随意 B.政府注重对港口的控制C.海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D.市舶制度有损中央权威〖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舶司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据此依据材料“市舶司的废立常常会对港口城市的地位产生显著的影响”信息可知宋朝海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市舶司的废立较为随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注重对港口的控制,排除B项;市舶制度与海外贸易有关,不能说市舶制度有损中央权威,排除D项。故选C项。4.明代,为驱民(从事)农桑,政府规定税收折丝征收,称“折色”。到弘治年间,陕西所负担的农桑折丝居全国第六位;到清代中叶,陕西纺织业已颇具规模,“城固洋县(今属汉中市)养蚕利甚广……喂养桑蚕,织成茧绸”,乾隆时,有奏章道“民间渐知仿效养蚕,织成秦锻、秦绫……年年进贡之用。近已通行远近”。由此可知,明清时期陕西纺织业发展的因素有()①政策诱导②技术改良③海外市场扩大④商业利润驱使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为驱民(从事)农桑,政府规定税收折丝征收”可得出,明清时期陕西纺织业发展的因素有政府诱导,①正确;根据材料“城固洋县(今属汉中市)养蚕利甚广”可得出,商业利润驱使也是明清时期陕西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因素,④正确;①④正确,B项正确;技术改良和海外市场扩大在材料中未体现,无法得出相关结论,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5.下图所示为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公费留美幼童在出洋前的合影。这一举措被视为洋务新政的一部分。据此可知,洋务新政()摄于轮船招商总局门前A.为国家近代化培养和储备了人才 B.以学习西方教育为中心C.先后打出了“求富”“自强”的旗帜 D.成为清朝灭亡的导火索〖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向欧美等国派遣留学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洋务运动特别是洋务军事工业服务,这为国家近代化培养和储备了人才,A项正确;洋务新政主要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器物,并非以学习西方教育为中心,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洋务运动中的教育近代化,与“自强”“求富”的目标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措施有利于为国家近代化培养人才,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盆,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甚至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服等。义和团极端仇视洋货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危机 B.列强瓜分中国极大地激化了社会矛盾C.洋货的倾销造成了小生产者大量破产 D.西方传教士与国内民众存在文化分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盆,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甚至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服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仇视一切外来文明,排斥一切西方事物。结合所学,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A项正确;列强瓜分中国主要是激化了民族矛盾,选项中激化了社会矛盾,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与洋货在中国的倾销没有关系,排除C项;西方传士在中国传教造成的文化歧视只是材料所述的促进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7.武昌起义发生12天后,湖南、陕西两省随即响应。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三个省份宣告“独立”的时间集中在9天之内。这表明当时()A.湖北军政府积极扩张 B.革命洪流势不可挡C.南北对峙局面被打破 D.清政府已土崩瓦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武昌起义发生12天后,湖南、陕西两省随即响应。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三个省份宣告‘独立’的时间集中在9天之内”并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发生后,相继又有省份宣布独立,可见武昌起义起到了示范效应,革命洪流此时势不可挡,B项正确;湖北军政府管理湖北地区,并没有扩展到湖南、陕西等地,排除A项;南北对峙即南方军阀和北方军阀的对峙,1912年2月13日,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邀请袁世凯到南京就任大总统。然而,袁世凯并未立即启程南下,而是故意拖延时间,南北对峙局面逐渐形成,材料所述时间还未出现南北对峙局面,排除C项;1912年2月,清政府的统治被推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1917年,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并邀请各中立国一同行动。北京政府内阁总理段祺瑞力主参战,大总统黎元洪以事不关己为由,担心皖系势力膨胀,反对参战。随后,国会通过对德断交案,但反对宣战,并罢免段祺瑞职务。这反映出当时()①责任内阁制度遭到破坏②北洋政府内部局势混乱③中国外交政策相对保守④南北对峙局面初步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中国)。根据材料“随后,国会通过对德断交案,但反对宣战,并罢免段祺瑞职务”并结合所学可知,原本责任内阁制下,总统签署的命令需要总理的附署才能够生效,但此时内阁不能对总统构成制约,故责任内阁制度遭到破坏,①正确;北洋政府内部局势混乱从材料中总统和总理的斗争可以看出来,②正确;①②正确,A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这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保守,③错误;这时期南北对峙局面结束,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9.1935年冬,国民政府开始大规模构筑国防工事。1936年,军政部重新拟定兵役法规,设立师团管区掌管征兵事宜。1936年7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前后,南京国民政府以整编军队为核加快推进备战建设,与此同时,许多重要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在这几年内完工。这些举措A.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B.体现了国民党誓死抗战的决心C.直接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D.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35年冬,国民政府构筑国防工事”、“1936年,设立师团管区掌管征兵事宜”、“南京国民政府以整编军队为核加快推进备战建设,与此同时,许多重要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在这几年内完工”,可知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正积极的去进行备战建设,这些举措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有利条件,A项正确;国民党誓死抗战的决心,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这些举措与国共第二次合作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0.毛泽东曾在1938年5月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哪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毛泽东发表这一言论意在A.肯定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价值 B.阐述相持阶段对日作战的方针C.宣扬中共东北抗战的历史功绩 D.批评正面战场的消极抗战态度〖答案〗A〖解析〗由材料“东三省的游击战,哪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可知,东三省的抗战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所以毛泽东的这一言论充分肯定了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价值,A项正确;1938年10月,抗战才进入相持阶段,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内容充分肯定了东三省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价值,但不是为了宣扬中共在东北抗战的历史功绩,排除C项;由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5月抗战尚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图所示为1953年杨先让创作的一幅年画。它反映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 B.政治协商会议顺利召开C.民众政治权利得到尊重 D.基层自治组织权力扩大〖答案〗C〖解析〗材料是1953年的一幅年画,年画上的句子“我们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这一时期民众开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力了,民众政治权利得到尊重,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是在1954年,排除A项;政治协商会议顺利召开的召开是1949年9月,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民众政治权利得到尊重,没有体现基层自治组织权力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12.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毛泽东在这一进程的开端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识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基本国情理论的贡献,应查阅的相关文献是A.《论联合政府》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D项正确;《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与社会主义建设无关,排除A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提出“我国农村应走农林牧副滴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背的道路,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营商业体制,放手发展合作商业”,但“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一文件的出台A.提高了农业公有化程度 B.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C.实现了工商业反哺农业 D.肯定了农民的改革探索〖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我国农村应走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营商业体制,放手发展合作商业”,但“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可知,中共中央肯定了农民的改革探索,将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D项正确;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实现了农业的公有化,排除A项;城市改革开始于1984年,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农业,并非工商业对农业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14.1997年,自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不再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出A.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 B.立法领域取得阶段性胜利C.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已建成 D.党的报告法律效力的提升〖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不再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说法”可知由“法制”到“法治”,表明“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治国理念,并不是强调立法领域的情况,排除B项;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已建成”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无法得出法律效力是否提升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5.某次重要会议的主题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六大C.中国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项正确;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议题,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中共十八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大会还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6.2008年,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了保证航天员“太空行走”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增加了测控船和境外地面测控站,首次进行了中继飞行的数据传输实验。据统计,飞船测控和航天员的搜救共动用了9艘船舶,30多架飞机。材料说明我国A.借助神舟七号任务完善了通信设施B.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C.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航天探索护航D.掌握了启动探月工程的技术基础〖答案〗C〖解析〗材料中展现了我国为保证航天员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其中不乏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的运用,这体现了我国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航天探索护航,C项正确;A项只能反映材料局部信息,排除A项;人类首次“太空行走”是在冷战时期,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探月工程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垦辟,较易开垦的荒地已经开垦耕种,乾隆时期鼓励农民进一步开垦边省和内地的山头地角及河滨溪畔。高产作物,特别是甘薯和玉米的普遍种植和推广,以致成为我国南北方广大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康熙帝时任命新辅主持河务,历时六年,使黄河、淮河尽复故道,水患顿消。由于兴修了农田水利,并且采取了精耕细作,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清代前期棉花、烟草、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这不仅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十八世纪是内地农村定期集市发展的起点,也是南北海运(重新)繁荣的起点。城市的商人行会的增多和信贷组织(最初的钱庄和山西的票号)的出现,表明贸易的性质和范围都有了改变。这种私营贸易的增长也表明了商人在政府控制的盐务税之外正在积累和投放资本,要知道盐业是那时商人集中投资的目标。欧洲市场对中国的茶、丝和瓷器的需求又进一步刺激了国内贸易的商业化。——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朝前中期农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中期商业繁荣发展表现,并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答案〗(1)原因: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高产作物的引进,兴修水利设施,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2)表现: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农村集市发展,长途贸易繁荣,商会组织增多,信贷机构出现,私营贸易范围扩大。评价:仍以农业为主,商业比较发达,但是由于政府的控制没有促成社会转型,已经落后于世界的潮流。〖解析〗(1)根据材料“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垦辟,较易开垦的荒地已经开垦耕种”得出原因: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根据材料“高产作物,特别是甘薯和玉米的普遍种植和推广,以致成为我国南北方广大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得出原因:高产作物的引进,根据材料“康熙帝时任命新辅主持河务,历时六年,使黄河、淮河尽复故道,水患顿消。由于兴修了农田水利,并且采取了精耕细作,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得出原因:兴修水利设施,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十八世纪是内地农村定期集市发展的起点,也是南北海运(重新)繁荣的起点”得出表现: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农村集市发展,长途贸易繁荣,根据材料“城市的商人行会的增多和信贷组织(最初的钱庄和山西的票号)的出现,表明贸易的性质和范围都有了改变”得出表现:商会组织增多,信贷机构出现,私营贸易范围扩大。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清朝经济发展史实得出仍以农业为主,商业比较发达,但是由于政府的控制没有促成社会转型,已经落后于世界的潮流。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启蒙的根本含义是人性的觉醒、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中国从19世纪末开始的戊戌启蒙运动并没有抓住这个话题。那时,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兴起来的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是很关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形势就不同了,当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巩固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这就需要提高国民觉悟,而提高国民觉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摘编自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进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就连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了他们无情的批判。——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材料三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摘编自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主旨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戊戌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作用。(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不同:戊戌启蒙运动: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新文化运动: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维护共和制度,实现人性的独立。作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政治化进程;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观点:新文化运动领袖存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看法: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并非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在儒学问题上,所要打倒的并不是儒学,而是对儒学教条的狂热迷信。他们在艺术、文学问题上,主张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更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解析〗〖祥解〗【小问1】关于不同:根据材料一“兴起来的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是很关注。”得出戊戌启蒙运动是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一“当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巩固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这就需要提高国民觉悟,而提高国民觉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得出新文化运动是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维护共和制度,实现人性的独立。关于作用:结合戊戌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可从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政治化进程、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当面思考作答。【小问2】关于观点:根据材料二“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就连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了他们无情的批判。”得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存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关于看法:根据材料三“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并非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反对儒学教条;主张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更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等方面思考作答。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国共双方整体实力的较量…由于连续作战,苏维埃政府的日常开支加上战争费用,早已入不敷出。中央苏区连续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经费空缺此时中央苏区人口已下降到两百万人,人力资源也到了无兵可征的地步。这一切预示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更严峻的困难,这促使临时中央匆忙做出战略转移的决策。——摘编自刘统《长征: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材料二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人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本世纪(20世纪)再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摘编自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材料三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不仅表现在它实现了中国革命大本营从南方到北方的战略大转移,而且表现在它为实现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摘编自田克勤《红军长征与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红军长征的意义。〖答案〗(1)原因:“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2)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途中,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解析〗【小问1】原因:根据材料“这一切预示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更严峻的困难”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结合所学可知,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王明、博古、李德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根据材料“中央苏区连续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经费空缺此时中央苏区人口已下降到两百万人,人力资源也到了无兵可征的地步”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小问2】意义:根据材料“长征却使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人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本世纪(20世纪)再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它为实现中国革命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途中,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些年来,中国学术界出现了对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反思。例如,有学者说:“经过日本的超党派外交和情报战活动,中日达成了回避‘日华和约’和日美安保体制之‘政治解决’的‘联合声明’,并未革除日美同盟对华敌视和美国庇护下日本对华蔑视的冷战政治属性。”日本学者中岛岭雄则称,鉴于中苏对立,日本未能迫使中国让步,田中政府的邦交正常化是落入中国圈套的“拙速外交”。客观地讲,上述国际政治学式的结论并非是客观、准确的历史性定位。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解决邦交正常化问题是中日两国领导人的高度政治智慧和果断行动,虽然也有遗留问题影响至今,但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后来主客观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所致。——摘编自王新生《日本对华关系正常化决策过程再探讨》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日邦交正常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论题: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符合中日两国国家利益。阐述:国家利益是各国开展外交活动的立足点。新中国成立后,尽管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与孤立,国际发展环境严重恶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力的增强,并于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改善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有助于缓和中日两国的紧张关系,借鉴和吸纳日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为中国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可以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从日本方面来看,战后经济恢复与国力增强之后,开始推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以提升其国际地位。日本国内资源匮乏并且市场较小,在当时的情况下与中国改善关系,有助于开拓中国市场,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总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是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这缓和了亚太局势,推动了国际局势的和平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日本)。根据设问“围绕‘中日邦交正常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并结合材料信息“经过日本的超党派外交和情报战活动,中日达成了回避‘日华和约’和日美安保体制之‘政治解决’的‘联合声明’,并未革除日美同盟对华敌视和美国庇护下日本对华蔑视的冷战政治属性。”“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解决邦交正常化问题是中日两国领导人的高度政治智慧和果断行动”可知,中日邦交的正常化符合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满足了两国外交的共同需要。故可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符合中日两国国家利益。”作为论题展开阐述。首先提出,国家利益是各国开展外交活动的立足点。接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环境,即新中国成立后,尽管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与孤立,国际发展环境严重恶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力的增强,并于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后分析中日两国外交关系的改善的影响,即中国改善与日本的外交关系,有助于缓和中日两国的紧张关系,借鉴和吸纳日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为中国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可以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从日本方面来看,战后经济恢复与国力增强之后,开始推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以提升其国际地位。日本国内资源匮乏并且市场较小,在当时的情况下与中国改善关系,有助于开拓中国市场,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最后进行总结,点明主题,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是由两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缓和了亚太局势,推动了国际局势的和平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在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末期,郑国大夫在都城安放刑鼎、公布成文法,这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人写信给郑国大夫,指出刑罚只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由此可知,这位写信者的思想应倾向于()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法家〖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指出刑罚只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可知,该写信者认为刑罚“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说明他不赞同法治,强调道德礼义,而道德礼义是儒家的思想,说明该写信者倾向于儒家,A项正确;兵家是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法家主张法治,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D项。故选A项。2.定州今属河北保定,是古代华北地区战略要地。据元代编纂的某部正史记载:“(921年)庚申,皇太子率王郁略地定州……己亥,存勖(五代时后唐国君)至定州,王都迎谒马前。存勖引兵趋望都……”该记载中的“皇太子”代表的政权应是A.契丹 B.北汉 C.后蜀 D.后金〖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辽对中原王朝一直虎视眈眈,曾与李存勖的后唐政权在古代华北地区的战略要地定州进行战争,所以材料中“皇太子”代表的政权应是契丹,A项正确;北汉政权定都晋阳(金山西太原),这与材料中的地点不符,排除B项;后蜀政权定都成都,这与材料中的地点不符,排除C项;后金政权建立于1616年,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宋朝对海外贸易推行市舶制度,市舶司的废立常常会对港口城市的地位产生显著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出,宋朝()A.市舶司的废立较为随意 B.政府注重对港口的控制C.海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D.市舶制度有损中央权威〖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舶司的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据此依据材料“市舶司的废立常常会对港口城市的地位产生显著的影响”信息可知宋朝海外贸易占有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市舶司的废立较为随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注重对港口的控制,排除B项;市舶制度与海外贸易有关,不能说市舶制度有损中央权威,排除D项。故选C项。4.明代,为驱民(从事)农桑,政府规定税收折丝征收,称“折色”。到弘治年间,陕西所负担的农桑折丝居全国第六位;到清代中叶,陕西纺织业已颇具规模,“城固洋县(今属汉中市)养蚕利甚广……喂养桑蚕,织成茧绸”,乾隆时,有奏章道“民间渐知仿效养蚕,织成秦锻、秦绫……年年进贡之用。近已通行远近”。由此可知,明清时期陕西纺织业发展的因素有()①政策诱导②技术改良③海外市场扩大④商业利润驱使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为驱民(从事)农桑,政府规定税收折丝征收”可得出,明清时期陕西纺织业发展的因素有政府诱导,①正确;根据材料“城固洋县(今属汉中市)养蚕利甚广”可得出,商业利润驱使也是明清时期陕西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因素,④正确;①④正确,B项正确;技术改良和海外市场扩大在材料中未体现,无法得出相关结论,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5.下图所示为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公费留美幼童在出洋前的合影。这一举措被视为洋务新政的一部分。据此可知,洋务新政()摄于轮船招商总局门前A.为国家近代化培养和储备了人才 B.以学习西方教育为中心C.先后打出了“求富”“自强”的旗帜 D.成为清朝灭亡的导火索〖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时期,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向欧美等国派遣留学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洋务运动特别是洋务军事工业服务,这为国家近代化培养和储备了人才,A项正确;洋务新政主要学习的是西方先进的器物,并非以学习西方教育为中心,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洋务运动中的教育近代化,与“自强”“求富”的目标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措施有利于为国家近代化培养人才,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义和团“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盆,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甚至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服等。义和团极端仇视洋货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危机 B.列强瓜分中国极大地激化了社会矛盾C.洋货的倾销造成了小生产者大量破产 D.西方传教士与国内民众存在文化分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最恶洋货,如洋灯,洋瓷盆,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甚至波及轮船,铁路电线、机器、洋学堂、洋装书、洋服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仇视一切外来文明,排斥一切西方事物。结合所学,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A项正确;列强瓜分中国主要是激化了民族矛盾,选项中激化了社会矛盾,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与洋货在中国的倾销没有关系,排除C项;西方传士在中国传教造成的文化歧视只是材料所述的促进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7.武昌起义发生12天后,湖南、陕西两省随即响应。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三个省份宣告“独立”的时间集中在9天之内。这表明当时()A.湖北军政府积极扩张 B.革命洪流势不可挡C.南北对峙局面被打破 D.清政府已土崩瓦解〖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武昌起义发生12天后,湖南、陕西两省随即响应。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三个省份宣告‘独立’的时间集中在9天之内”并结合所学可知,武昌起义发生后,相继又有省份宣布独立,可见武昌起义起到了示范效应,革命洪流此时势不可挡,B项正确;湖北军政府管理湖北地区,并没有扩展到湖南、陕西等地,排除A项;南北对峙即南方军阀和北方军阀的对峙,1912年2月13日,清帝退位的第二天,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邀请袁世凯到南京就任大总统。然而,袁世凯并未立即启程南下,而是故意拖延时间,南北对峙局面逐渐形成,材料所述时间还未出现南北对峙局面,排除C项;1912年2月,清政府的统治被推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8.1917年,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并邀请各中立国一同行动。北京政府内阁总理段祺瑞力主参战,大总统黎元洪以事不关己为由,担心皖系势力膨胀,反对参战。随后,国会通过对德断交案,但反对宣战,并罢免段祺瑞职务。这反映出当时()①责任内阁制度遭到破坏②北洋政府内部局势混乱③中国外交政策相对保守④南北对峙局面初步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中国)。根据材料“随后,国会通过对德断交案,但反对宣战,并罢免段祺瑞职务”并结合所学可知,原本责任内阁制下,总统签署的命令需要总理的附署才能够生效,但此时内阁不能对总统构成制约,故责任内阁制度遭到破坏,①正确;北洋政府内部局势混乱从材料中总统和总理的斗争可以看出来,②正确;①②正确,A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体现这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保守,③错误;这时期南北对峙局面结束,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9.1935年冬,国民政府开始大规模构筑国防工事。1936年,军政部重新拟定兵役法规,设立师团管区掌管征兵事宜。1936年7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前后,南京国民政府以整编军队为核加快推进备战建设,与此同时,许多重要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在这几年内完工。这些举措A.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B.体现了国民党誓死抗战的决心C.直接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D.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35年冬,国民政府构筑国防工事”、“1936年,设立师团管区掌管征兵事宜”、“南京国民政府以整编军队为核加快推进备战建设,与此同时,许多重要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在这几年内完工”,可知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正积极的去进行备战建设,这些举措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有利条件,A项正确;国民党誓死抗战的决心,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这些举措与国共第二次合作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0.毛泽东曾在1938年5月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哪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毛泽东发表这一言论意在A.肯定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价值 B.阐述相持阶段对日作战的方针C.宣扬中共东北抗战的历史功绩 D.批评正面战场的消极抗战态度〖答案〗A〖解析〗由材料“东三省的游击战,哪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可知,东三省的抗战有力支援了全国抗战,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所以毛泽东的这一言论充分肯定了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价值,A项正确;1938年10月,抗战才进入相持阶段,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内容充分肯定了东三省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价值,但不是为了宣扬中共在东北抗战的历史功绩,排除C项;由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5月抗战尚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图所示为1953年杨先让创作的一幅年画。它反映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 B.政治协商会议顺利召开C.民众政治权利得到尊重 D.基层自治组织权力扩大〖答案〗C〖解析〗材料是1953年的一幅年画,年画上的句子“我们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这一时期民众开始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力了,民众政治权利得到尊重,C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是在1954年,排除A项;政治协商会议顺利召开的召开是1949年9月,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民众政治权利得到尊重,没有体现基层自治组织权力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12.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毛泽东在这一进程的开端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识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基本国情理论的贡献,应查阅的相关文献是A.《论联合政府》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D项正确;《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在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与社会主义建设无关,排除A项;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3.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提出“我国农村应走农林牧副滴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背的道路,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营商业体制,放手发展合作商业”,但“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一文件的出台A.提高了农业公有化程度 B.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C.实现了工商业反哺农业 D.肯定了农民的改革探索〖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我国农村应走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调整购销政策,改革国营商业体制,放手发展合作商业”,但“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可知,中共中央肯定了农民的改革探索,将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仍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D项正确;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实现了农业的公有化,排除A项;城市改革开始于1984年,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农业,并非工商业对农业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14.1997年,自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不再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说法。这一变化反映出A.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 B.立法领域取得阶段性胜利C.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已建成 D.党的报告法律效力的提升〖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不再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说法”可知由“法制”到“法治”,表明“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治国理念,并不是强调立法领域的情况,排除B项;社会主义法制社会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已建成”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无法得出法律效力是否提升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15.某次重要会议的主题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次会议最有可能是()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六大C.中国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B项正确;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议题,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中共十八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党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大会还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6.2008年,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了保证航天员“太空行走”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增加了测控船和境外地面测控站,首次进行了中继飞行的数据传输实验。据统计,飞船测控和航天员的搜救共动用了9艘船舶,30多架飞机。材料说明我国A.借助神舟七号任务完善了通信设施B.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C.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航天探索护航D.掌握了启动探月工程的技术基础〖答案〗C〖解析〗材料中展现了我国为保证航天员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其中不乏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的运用,这体现了我国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航天探索护航,C项正确;A项只能反映材料局部信息,排除A项;人类首次“太空行走”是在冷战时期,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探月工程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垦辟,较易开垦的荒地已经开垦耕种,乾隆时期鼓励农民进一步开垦边省和内地的山头地角及河滨溪畔。高产作物,特别是甘薯和玉米的普遍种植和推广,以致成为我国南北方广大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康熙帝时任命新辅主持河务,历时六年,使黄河、淮河尽复故道,水患顿消。由于兴修了农田水利,并且采取了精耕细作,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清代前期棉花、烟草、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这不仅丰富了人民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十八世纪是内地农村定期集市发展的起点,也是南北海运(重新)繁荣的起点。城市的商人行会的增多和信贷组织(最初的钱庄和山西的票号)的出现,表明贸易的性质和范围都有了改变。这种私营贸易的增长也表明了商人在政府控制的盐务税之外正在积累和投放资本,要知道盐业是那时商人集中投资的目标。欧洲市场对中国的茶、丝和瓷器的需求又进一步刺激了国内贸易的商业化。——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朝前中期农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中期商业繁荣发展表现,并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答案〗(1)原因: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高产作物的引进,兴修水利设施,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2)表现: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农村集市发展,长途贸易繁荣,商会组织增多,信贷机构出现,私营贸易范围扩大。评价:仍以农业为主,商业比较发达,但是由于政府的控制没有促成社会转型,已经落后于世界的潮流。〖解析〗(1)根据材料“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垦辟,较易开垦的荒地已经开垦耕种”得出原因:大量荒地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根据材料“高产作物,特别是甘薯和玉米的普遍种植和推广,以致成为我国南北方广大劳动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得出原因:高产作物的引进,根据材料“康熙帝时任命新辅主持河务,历时六年,使黄河、淮河尽复故道,水患顿消。由于兴修了农田水利,并且采取了精耕细作,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得出原因:兴修水利设施,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十八世纪是内地农村定期集市发展的起点,也是南北海运(重新)繁荣的起点”得出表现:商品经济深入农村,农村集市发展,长途贸易繁荣,根据材料“城市的商人行会的增多和信贷组织(最初的钱庄和山西的票号)的出现,表明贸易的性质和范围都有了改变”得出表现:商会组织增多,信贷机构出现,私营贸易范围扩大。第二小问评价:结合所学清朝经济发展史实得出仍以农业为主,商业比较发达,但是由于政府的控制没有促成社会转型,已经落后于世界的潮流。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启蒙的根本含义是人性的觉醒、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中国从19世纪末开始的戊戌启蒙运动并没有抓住这个话题。那时,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兴起来的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是很关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形势就不同了,当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巩固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这就需要提高国民觉悟,而提高国民觉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摘编自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进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就连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了他们无情的批判。——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材料三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摘编自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主旨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戊戌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作用。(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并结合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不同:戊戌启蒙运动: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新文化运动: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维护共和制度,实现人性的独立。作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政治化进程;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观点:新文化运动领袖存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看法: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并非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在儒学问题上,所要打倒的并不是儒学,而是对儒学教条的狂热迷信。他们在艺术、文学问题上,主张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更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解析〗〖祥解〗【小问1】关于不同:根据材料一“兴起来的是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是很关注。”得出戊戌启蒙运动是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一“当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巩固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这就需要提高国民觉悟,而提高国民觉悟的主要方法是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得出新文化运动是培养国民的科学与民主意识,维护共和制度,实现人性的独立。关于作用:结合戊戌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可从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政治化进程、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当面思考作答。【小问2】关于观点:根据材料二“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就连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了他们无情的批判。”得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存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关于看法:根据材料三“鲁迅写了《中国小说史略》,胡适写了《白话文学史》……这就证明他们是要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也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并非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反对儒学教条;主张革新传统文化,而不是要抛弃传统文化,更不是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等方面思考作答。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国共双方整体实力的较量…由于连续作战,苏维埃政府的日常开支加上战争费用,早已入不敷出。中央苏区连续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经费空缺此时中央苏区人口已下降到两百万人,人力资源也到了无兵可征的地步。这一切预示着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更严峻的困难,这促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中学体育学科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中实验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工学院《生理与药理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图论与网络优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5116T22-2024广安青花椒生产技术规程
- DB3607-T 012-2024《三角梅园林种植与管护技术规程》
- 污水处理的玻璃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煤炭行业投资与融资机制研究考核试卷
- 电气安装电磁阀与电控制阀的选用与安装考核试卷
-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光明小学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第4章 跨境电商选品与定价
- 《介绍教室》(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4年检察院招录书记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及答案
- 《犯罪心理学(马皑第3版)》章后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 青骄第二课堂2021年禁毒知识答题期末考试答案(初中组)
- 2024-2030年中国射频芯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华电线上测评
- 中国吡唑醚菌酯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日常考核评分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知识测试题库
-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