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A/16/wKhkGWaIwZmAZrA1AAJPNGAbL-E156.jpg)
![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A/16/wKhkGWaIwZmAZrA1AAJPNGAbL-E1562.jpg)
![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A/16/wKhkGWaIwZmAZrA1AAJPNGAbL-E1563.jpg)
![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A/16/wKhkGWaIwZmAZrA1AAJPNGAbL-E1564.jpg)
![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A/16/wKhkGWaIwZmAZrA1AAJPNGAbL-E1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历史学科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小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历史学习小组,为了更直观的学习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迄今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的古人类遗址。那么他们参观的遗址可能是()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A项正确;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排除B项;山顶洞人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和“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人面鱼纹彩陶”等关键词相关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半坡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粟”“人面鱼纹彩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是距今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人类,房屋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多为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种植粟,制作了大批彩陶(如:人面鱼纹彩陶),虽然耕作于远古时期,却显现着魅人的艺术感染力。D项正确;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排除A项;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排除B项;北京人住山洞,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3.“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答案】D【解析】【详解】据“……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它提到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发祥地,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交通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初祖,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4.周幽王当政时,为博宠妃褒姒一笑,竟在没有敌侵的情况下,命令城防举烽火。结果,诸侯以为天子遭到侵犯,纷纷率兵勤王。这反映了()A.周王实现中央集权 B.诸侯无条件拥护周王统治C.宗法等级秩序森严 D.诸侯国对周王权威的认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出西周和春秋时期分封制下各诸侯国对周王权威的认同,说明分封制使“共主观念”成为共识,权力中心意识明确,D项正确;分封制下地方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周王没有形成绝对权力,没有实现对边疆的有效控制,A项错误,排除A项;诸侯享有世袭制,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所以诸侯不是无条件拥护周王统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5.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夏、商、西周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被誉为青铜时代,C正确,D排除;打制石器、原始陶器是在原始社会时期,AB排除。故选C。6.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B.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C.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 D.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人的名字,折射历史事件,反映社会发展,春秋时期,“耕”“牛”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可以佐证春秋时期出现牛耕。春秋时期出现牛耕,C项正确;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表述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项;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没有体现“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孔子弟子注重农业,排除D项。故选C项。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A.废分封行县制 B.废土地国有兴私有 C.废旧俗兴汉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民族融合趋势增强。孝文帝下令百官改说汉话、改穿汉服、改姓汉姓、与汉族人通婚、迁都洛阳等。孝文帝废旧俗兴汉化的措施,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正确;废分封行县制、废土地国有兴私有属于商鞅变法的措施,排除A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属于西汉汉武帝的措施,排除D。故选C8.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②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③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④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儒家强调因材施教;法家强调按规章制度办事,严刑峻法。①④B项正确;知己知彼是兵家。无为而治是道家。②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了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了轨道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统一后在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灭亡后仍然得到后来朝代的继承,与题意相符,D项正确;统一货币是经济方面的措施,焚书坑儒是思想方面的措施,统一轨道不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ABC项。故选D项。10.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华佗——《伤寒杂病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C王羲之——《兰亭集序》 D.司马迁——《史记》【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首创,创造五禽戏;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体系的基础,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A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排除B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排除C项;《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2.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A.丝绸之路的开通 B.昭君出塞C.班超经营西域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领西域事务,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开通了丝绸之路,这发生在西域都护设立之前,排除A项;昭君出塞是含胸民族关系友好的表现,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班超经营西域出现在东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3.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为()A.休养生息 B.统一六国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武帝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所以答案选D。14.2014年5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中亚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代表土方赠送的一匹汗血马。如果沿汉朝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A.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B.西域——河西走廊——阳关——洛阳C.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D.河西走廊——西域——阳关——长安【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如果沿汉朝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A项符合题意;BCD不正确;故选A。15.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其主要表现特点是()A.统治者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 B.分封的诸侯王各自为政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统治者实行“推恩令”【答案】C【解析】【详解】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东汉后期时局动荡不安。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项正确;统治者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与题干中“朝政越来越腐败”无关,排除A项;分封的诸侯王各自为政不是东汉后期政治的表现,排除B项;统治者实行“推恩令”是在西汉,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图《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的人口南迁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A.专制统治加强 B.北方文化繁荣C.江南经济发展 D.国家统一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从示意图“北方民族迁往中原”和“中原汉族迁往江南”这两个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是魏晋时期北方人口的南迁。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北方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专制统治加强,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北方文化繁荣,排除B项;国家统一并未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17.某同学刷抖音时,看到主人公李子柒在水田插秧的视频。她想了解一些关于古代农业知识,请你帮她推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A.《水经注》 B.《兰亭集序》 C.《齐民要术》 D.《大明历》【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C项正确;《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排除A项;《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排除B项;《大明历》是祖冲之创制的历法,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8.“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典故与哪一战役有关()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淝水之战中,苻坚在出师前,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即投鞭断流成语的由来.前秦军队虽然有80多万,但向南进军时前后千里,战线过长,力量分散,到达前线的只有30万人。隔着淝水,苻坚远望对岸八公山上的草木,误以为都是晋兵,这一情景被后人描述为“草木皆兵”。淝水之战中,秦军在溃退后,在逃亡的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鸟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这就是“风声鹤唳”成语的由来等,因此典故都与淝水之战有关,D项正确;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展开了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与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榆次有关的成语有破釜沉舟等,排除D项。故选A项。19.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通常会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由此我们会联想到()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扁鹊的医学成就。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就是指望、闻、问、切,故选A。20.“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A.民族融合B.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魏政权的建立D.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族建立的北魏,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将都城有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二、材料题(共三道题,21题,18分;22题,14分;23题,18分,共计50分)21.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根本性的变化,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凡是努力从事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作为奖励,禁止弃农经商。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赏给爵位或官职。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颁布法律,实行连坐法。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三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后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材料四秦朝时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时统治黑暗。(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商鞅变法的影响?(2)材料二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材料三中秦兼并六国后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中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统一措施是?(4)依据材料四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答案】(1)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文化方面:统一文字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4)秦的暴政。【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材料二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下令全国一律使用以秦篆为基础的小篆,以统一文字,废除原有各国的货币,把过去商鞅制定的度量衡标准作为统一制度推行全国,得出材料三中秦兼并六国后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中经济方面的措施是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文化方面的措施是统一文字。【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秦朝时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时统治黑暗”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材料四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22.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发展经济是历朝历代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了反秦战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起西汉王朝。西汉初年,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经济残破不堪。材料二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材料三这条道路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以上三则材料据《中国历史》教材整理材料四(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面对材料一中经济残破不堪的局面,汉初统治者采用什么政策?材料二中的汉武帝所铸之币是什么?(2)材料三中的“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说说它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3)根据材料四,概括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状况。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休养生息政策;五铢钱。(2)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3)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原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耕作技术和作物品种得到推广等。【解析】【小问1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并结合材料一“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经济残破不堪”可知,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依据所学知识,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再结合材料二可知,汉武帝所铸之币是五铢钱。【小问2详解】依据材料三“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条道路”指的是丝绸之路。依据材料“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小问3详解】依据材料“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耕作技术和作物品种得到推广等。23.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许多历史人物对思想文化活动会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班固《汉书艺文志》材料二: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一次是……,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材料三:其实佛教是一个极广泛的称呼,也可以说是印度带来的文化,渗透到中国的思想,文学,美术,建筑,科技和民俗各方面的一个概称。它一方面需要与中国固有的信仰不发生根本的冲突,才能两者相折衷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条件下,它也就无孔不入。——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请回答:(1)材料一中,你认为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哪些影响?(2)材料二中,你认为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前两次厄运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你认为这两次事件在本质有什么共同之处?(3)材料三中,你知道佛教是在什么时候“渗透到中国的”?请你举一例说明在中国是怎样“它也就无孔不入的?(4)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和学习,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理解和认识?【答案】(1)历史事件:百家争鸣;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办签证服务合同范例
- 2025年度建筑用五金配件购销合同模板
- 医用气体合同范本
- 公路维修封路合同范例
- 2025年度防水材料环保认证服务合同标准
- 2025年度湖北城市排水管道维护及清疏合同
- 冰柜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务公司签合同范本
- 中兴合同范本
- 医废清运合同范例
-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
- 2025-2030年中国煤制油行业市场运行状况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新版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北邮工程数学试卷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智慧环卫项目建设方案
- 人民医院医共体财务管理部工作手册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之自谦语句型课件
- YYT 0325-2022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
- 重走长征路卡通思维导图
- 医院招聘医护人员报名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