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鞍山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学习地理带给我们的益处很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用地理综合的视角看待分析问题C.学会阅读、使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D.去任何旅游景点可随意涂写刻画【答案】D【解析】【详解】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做大自然的朋友,A不符合题意;学会用地理综合的视角看待事物、分析问题,B不符合题意;学会阅读、使用地理图表的技能,更好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C不符合题意;去任何旅游景点可随意涂写刻画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文明出行,珍惜每一处景点,D符合题意;故选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图中数据描述了我们“家园”的()A.海陆分布 B.质量 C.大小 D.高低起伏3.关于地球赤道周长叙述正确的是()A.约6371千米 B.约5.1亿千米 C.约4万千米 D.约5万千米【答案】2.C3.C【解析】【2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地球表面积、平均半径和最大周长,描述的是地球的大小,不能反映出海陆分布、质量和高低起伏,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3题详解】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由图可知,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最大的周长是赤道,约4万千米;6371千米是地球平均半径,5.1亿平方千米是地球的表面积,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点睛】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读某同学用铁丝和乒乓球制作的地球仪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地球仪上的0°经线又叫做()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北极点 D.南极点5.作为地轴的铁丝ab与地球仪的水平底座的夹角是()A.23.5° B.30° C.66.5° D.90°6.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现实中,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约24小时【答案】4.B5.C6.D【解析】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故选B。【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仪上地轴与水平面呈66.5°夹角,故选C。【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故选D。【点睛】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7.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中国地图B.辽宁地图C.鞍山地图D.校园平面图【答案】D【解析】【详解】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小的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内容简略;比例尺大的表示的实际范围小,内容详细。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地图中,中国地图比例尺最小,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大,内容简略;校园平面图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小,内容详细,故选D。读某村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东北向西南9.图中比例尺的表达形式属于()A.文字式 B.直线式 C.数字式 D.线段式【答案】8.B9.C【解析】【8题详解】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应该根据指向标判读方向,根据图中指向标,结合图中河流的箭头指向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B正确,ACD错误。故选B。【9题详解】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1)数字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可写成:1∶500000或写成:五十万分之一。(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的表达形式属于数字式,C正确,AD错误。比例尺没有直线式的表达方式,B错误。故选C。【点睛】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判定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人类首次环球航行,1522年9月船队返回西班牙。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10.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A.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1.为了促进海洋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在图中的①、②处开凿了运河,它们依次是()A.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C.京杭大运河,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京杭大运河【答案】10.B11.A【解析】【10题详解】由图可知,麦哲伦船队是从欧洲出发,经大西洋后进入太平洋,再进入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所以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A、C、D错误,B正确。故选B。【11题详解】由图可知,①为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②为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所以①、②处的运河依次是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出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到达大西洋,穿越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在菲律宾折向南方,进入印度洋,在好望角南进入大西洋,再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回到西班牙。12.在下列现象的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A.多云转睛 B.四季如春 C.暴风骤雨 D.风和日丽【答案】B【解析】【详解】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多云转睛,暴风骤雨,风和日丽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为天气;四季如春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为气候。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读某日世界局部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13.以下情境符合北京当天天气情况的是()A.居民们外出活动 B.小朋友们正在打雪仗C.出行时要准备好雨衣 D.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14.小红发现当日曼谷的气温比北京高很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人类活动 D.纬度位置【答案】13.A14.D【解析】【13题详解】读图可知,北京当天的天气状况为多云,日照不强烈,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6℃,适合居民外出活动,A正确;北京当天最低气温在6℃以上,且天气状况为多云,不可能产生降雪,小朋友们不可能打雪仗,B错误;北京当天天气状况为多云,不会产生降雨,不需要准备雨衣,山区也不可能发生泥石流,C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曼谷纬度较低,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所以气温较高;北京纬度相对较高,接受的太阳光热较少,所以气温相对较低。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D正确;两地的地形地势、海陆位置相似,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小,ABC错误。故选D。【点睛】1、纬度对气温的影响:就纬度而言,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具体来说,纬度低,接收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纬度高,接收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2、纬度对降水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读地形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C点的海拔是()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16.A、B两点的相对高度约是()A.1000m B.2000m C.3000m D.4000m17.此时,测得B点的气温是14℃,只考虑地形因素,则C点的气温是()A.26℃ B.20℃ C.8℃ D.2℃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处降水多 B.B处降水最多 C.D坡为迎风坡 D.背风坡降水多【答案】15.C16.B17.C18.B【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左侧纵坐标是海拔高度,对应的C点的海拔是3000m,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据图可知:A点海拔为0米,B点海拔为2000米,所以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0米-0米=2000米,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就地形因素而言,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具体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据图可知,B、C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则其温差为1000米÷100米×0.6℃=6℃,已知B点的气温是14℃,则C点的气温是14℃-6℃=8℃,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错误;D位于山地的背风坡,C错误;A、B均位于山地的迎风坡,但B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B地降水量多于A地,B正确,A错误。故选B。【点睛】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阻挡,暖湿气流被迫沿山坡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背风坡气体盛行下沉运动,水汽难以凝结,降水少。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0.甲地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 B.C. D.【答案】19B20.A【解析】【19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故B正确;甲地全年高温,干旱少雨,故A错误;丙地、丁地全年温和,夏季少雨,冬季多雨,故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典型的自然景观是沙漠、骆驼,故A正确;B图是热带草原景观,C地是北极自然景观,D是高原自然景观,故BCD错误。故选A。【点睛】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有的地区终年炎热多雨;有的地区长冬无夏,终年寒冷;有的地区干旱少雨;有的地区冬季寒冷,降水稀少,夏季炎热,雨水集中。根据各地气候的差异,人们将气候分为不同类型。21.目前,全球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①就业困难②饥饿贫困③住房紧张④人口老龄化⑤劳动力短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进行分析解答。【详解】就业困难、饥饿贫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都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是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结合教材熟知记忆。读埃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2.图中①海洋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张,几千万年后,该海洋或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彼此张裂 D.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彼此张裂23.图示区域的城市起源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A.河流沿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业的发展B.河流沿岸地区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C.河流沿岸水陆交通方便,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D.河流沿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答案】22.C23.D【解析】【22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是红海,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张裂,红海面积不断扩大,几千万年后,红海或将成为新的大洋,故选C。【2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埃及,气候以热带沙漠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燥,城市起源于河流沿岸,主要原因是河流沿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故选D。【点睛】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带,例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例如,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第22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卡塔尔开幕。读卡塔尔位置示意图及多哈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24.卡塔尔位于()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25.卡塔尔是北半球首次于冬季举行世界杯的国家,主要原因是该国()A.夏季气温过高 B.夏季降水过多 C.冬季降水过少 D.冬季昼短夜长26.第22届世界杯决赛于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8日18:00举行,而中国球迷观看已是午夜时分。这种现象是由于()A.地球自转——昼夜更替 B.地球公转——四季变化C.地球自转——时间差异 D.地球公转——五带划分27.关于阿拉伯半岛上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十分稠密 B.人种多为黄色人种C.语言多用阿拉伯语 D.宗教多信奉佛教【答案】24.A25.A26.C27.C【解析】【24题详解】据图可知,卡塔尔在亚洲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上,濒临波斯湾,所以卡塔尔位于亚洲,属于亚洲的一个国家,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根据多哈的气候统计图可推知,卡塔尔夏季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上,气温较高,不利于开展体育运动;冬季气温相对较低,比较凉爽,适合开展体育运动,A正确;卡塔尔夏季降水稀少,冬季降水多于夏季,BC错误;卡塔尔选择在冬季举办世界杯与昼夜时间长短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26题详解】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产生了时间的差异,C正确。世界杯决赛当地时间与中国当地时间不同,属于地方时间的差异,与昼夜更替、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无关,ABD错误。故选C。【27题详解】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过于干旱的气候条件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疏,A说法错误;阿拉伯半岛以白色人种为主,B说法错误;阿拉伯半岛多为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卡塔尔所在的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干热,水资源匮乏,但这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依靠出口石油,许多国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阿拉伯半岛以阿拉伯人为主,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信仰伊斯兰教。2019年12月,联合国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茶叶已成为很多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下图为某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产量比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据图可知()A.主要产茶国多为发展中国家B.非洲的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C.发展中国家中印度茶产量最多D.南美洲中的阿根廷茶产量最少29.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是为了()A.积极鼓励发达国家种植茶树,增加出口创汇B.提高发展中国家收入,促进茶文化广泛传播C.扩大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改变茶树生长习性,增加世界各国茶叶产量30.作为传播茶文化的小使者,同学们可以()①参观茶博物馆②了解制茶过程③学习茶艺④掌握烹饪技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28A29.B30.A【解析】【28题详解】据图可知,产茶量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中,只有日本为发达国家,世界产茶量95%以上产在发展中国家,因此主要产茶国多为发展中国家,A正确;图中显示,产茶量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中,8个国家在亚洲,肯尼亚在非洲(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以上),阿根廷在南美洲(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86%以上),因此,世界各大洲相比,非洲的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B错误;图中显示,发展中国家中印度茶产量居世界第二,中国最多,C错误;南美洲中的阿根廷茶产量居世界第八,是南美洲茶产量唯一进前十的国家,因此南美洲中的阿根廷茶产量最多,D错误。故选A。【29题详解】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将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推动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维护茶农利益且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减贫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是为了提高发展中国家收入,促进茶文化广泛传播,B符合题意;许多发达国家的自然环境不太适合茶叶种植,且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较高,而种植茶叶需要劳动力多,发达国家大多没有种植茶叶的优势,因此,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不是为了积极鼓励发达国家种植茶树和增加出口创汇,排除A;茶树种植区一般是常绿阔叶林区,扩大世界茶树种植面积,对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大,因此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作用不明显,因此,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不是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排除C;改变茶树生长习性,有可能改变茶叶的品质,由于区位条件不同,生产分工不同,没有必要增加世界各国茶叶产量,排除D。故选B。【30题详解】作为传播茶文化的小使者,同学们可以通过参观茶博物馆,了解茶文化,传播茶文化,①符合题意;同学们了解制茶过程,理解茶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播茶文化,②符合题意;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茶艺,体验茶文化,传播茶文化,③符合题意;烹饪技术不属于茶文化范畴,因此掌握烹饪技术与传播茶文化关联度小,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国际茶日“于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时间为每年5月21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将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推动茶产业的协同发展,共同维护茶农利益。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减贫和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二、综合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共40分)31.“神舟腾飞奔天宫”。2022年11月29日,我国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飞奔天宫,与已经在天宫驻守半年的3名航天员进行“交接棒”;开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圆满成功第201次发射任务。读西昌、普列谢茨克、肯尼迪、库鲁等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形状是____;也可以看到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地表的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例是____。(2)____的纬度是0°,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3)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____组成的经线圈;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位于东半球有____个。(4)图中的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热带的是____卫星发射中心;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不同大洲,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____洲,位于北美洲的是____卫星发射中心。(5)库鲁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普列谢茨克卫星发射中心的____方向。(6)各卫星发射中心总是向东发射卫星,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可节省燃料。(7)2022年11月29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最先迎来日出的是____卫星发射中心。【答案】(1)①.球体②.7:3(2)①.赤道②.北半球(3)①.160°E②.2(4)①.普列谢茨克②.库鲁③.亚④.肯尼迪(5)西南(6)自西向东(7)西昌【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七道小题,涉及地球形状、地球的海陆分布、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自转的特征和地理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一个球体,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形状是球体;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地表的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例是7:3。【小问2详解】赤道是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读图可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都位于赤道以北,位于北半球。【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至160°E是东半球,160°E向东至20°W是西半球;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位于东半球有2个,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普列谢茨克卫星发射中心。【小问4详解】读图可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普列谢茨克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热带的是库鲁卫星发射中心;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不同大洲,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亚洲,位于北美洲的是肯尼迪卫星发射中心。【小问5详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库鲁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普列谢茨克卫星发射中心的西南方向。【小问6详解】各卫星发射中心总是向东发射卫星,这是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可节省燃料。【小问7详解】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2022年11月29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最先迎来日出的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2.神奇的北纬45度被称为“黄金草原带”,密布着全球众多优质牧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是世界著名的畜牧业区。其中A地区位于____洲的西部,其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可以从气候、人口等方面任答一点,意思对即可)(2)图中D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海峡。(3)从海陆位置看,北美洲三面临海,其中东临____洋。(4)图中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其位于____火山、地震带上。(5)图中①地人口____(稀疏或稠密),其主要原因是____。(意思对即可)【答案】(1)①.欧②.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2)白令(3)大西(4)环太平洋(5)①.稀疏②.地处高纬,气候寒冷【解析】【分析】本题以北纬45度“黄金草原带”为材料,共设5个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西欧地区畜牧业、大洲的分界线、北美洲的地理位置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图中A地区位于欧洲的西部,其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有:该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地形以平原为主,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广阔草场等。【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该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北美洲三面临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小问4详解】由图可知,图中位于北美洲的山脉为落基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小问5详解】由图可知,图中①地人口稀疏,因为①地位于北极圈以北的极地地区,地处高纬,气候寒冷。33.下图是某学校的一角及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教学楼与旗杆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实地距离约____米。(2)经过观测发现当日学校旗杆的正午影子长度是一年中最短的时候,旗杆正午影子朝____,正午旗杆影子长短变化是因为地球____引起的。(3)该学校最可能位于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地,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4)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是当地的____(节气),此日过后,当地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5)甲、乙、丙、丁四地最早看见日出的是____地,此刻处于日出的是____地。【答案】(1)150(2)①.北②.公转(3)①.甲②.北温带(4)①.23.5°N(北纬23.5°)②.夏至③.昼变短夜变长(5)①.乙②.丁【解析】【分析】本题以学校一角示意图和当日太阳光照图为材料,涉及比例尺、地球公转的现象等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为为1:6000,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米。因为教学楼与旗杆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可知实地距离约为150米。【小问2详解】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旗杆正午影子朝北。正午旗杆影子长短变化是因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的,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地球的公转引起的。【小问3详解】由第2题分析可知,旗杆正午影子朝北,表明正午太阳位于正南,说明该地位于太阳直射点以北。读当日太阳光照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因此该学校有可能位于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甲。甲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艾滋病知识宣传和预防
- 学生买车合同范本
- 防金融诈骗教学课件
- 班主任培训:小学家校沟通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提封袋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扁圆头机螺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2
- 2025至2030年中国感应卡发卡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彩陶家居饰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弯叶风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开式可倾台压力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T 277-2024》知识培训
- 2025年江苏南京事业单位招聘(787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宣贯
- GB/T 33136-2024信息技术服务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 《保护地球爱护家园》课件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4年度产学研合作与科研奖励协议3篇
- 电力工程线路交叉跨越施工主要工序及特殊工序施工方法
- 【MOOC】软件度量及应用-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周测验参考答案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