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国庆假期期间,贵州省某学校组织了“云研学·走进云南”活动,同学们参观了元谋人遗址。考古学者在该遗址地面发现了一堆灰烬,还有被焚烧过的动物遗骸。这说明元谋人()A.会制作打制石器 B.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C.已经懂得使用火 D.会捕捉和饲养动物【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考古学者在该遗址的地面发现了一堆灰烬,还有被焚烧过的动物遗骸”并结合所学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C项正确;会制作打制石器的是北京人,排除A项;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的是半坡局面,排除B项;会捕捉和饲养动物不符合元谋人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2.10月4日,壬寅(2022)年重阳恭祭轩猿黄帝典礼在黄帝陵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中华儿女齐聚桥山。人们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这主要反映出()A.黄帝的地位得到各族认同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C.民族认同成为共同意识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题干中人们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这主要反映出民族认同成为共同意识,C项正确;题干没不能反映出黄帝的地位得到各族认同,排除A项;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祭奠黄帝体现是民族认同,与宗族观念、世袭制度无关,排除BD项。故选C项。3.《荀子·儒效篇》说:“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淮南子·兵略训》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这两则史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灭亡()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并结合所学可知,商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B项正确;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是夏桀与纣王无关,排除A项;西周的亡国之君是周幽王与纣王无关,排除C项;东周与商纣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4.自从楚庄王率军进军中原,并于中原“问鼎之小大轻重”以后,人们便将中原之外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觊觎中原的疆土财物这类事件,称为“问鼎中原”。“问鼎中原”主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是()A.“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 D.列国争战,诸侯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大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其中楚国是南方一大国,经济、军事力量都很强。楚庄王在周王所在地的近郊进行阅兵炫耀武力,有问鼎中原的意思;周王面对挑衅,无奈只能派人慰劳。因此题干材料中,“问鼎中原”主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是春秋时期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情况,C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周天子权威受到冲击,与尊王攘夷无关,排除A项;“问鼎中原”与迁都频繁无关,排除B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兼并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5.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也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会遭到阻碍的真正原因。商鞅变法遇到阻碍主要是因为哪一规定()A.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B.奖励军功,确立县制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鼓励耕织,改革户籍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会遭到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旧贵族的反对,是商鞅变法遇到阻碍的原因,C项正确;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的目的是削弱奴隶主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确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深远,排除B项;鼓励耕织,有利于经济富国。改革户籍制,有利于高效行政,排除D项。故选C项。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图中①所对应的朝代的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C.发生了“国人暴动” D.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答案】D【解析】【详解】观察图中①所对应的是公元前771——公元前221年,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段时间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D项正确;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发生在夏朝,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于秦朝,排除B项;“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7.小明同学在网上学习第8课“百家争鸣”时,看到以下弹幕言论,其中正确的是()A.老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B.孟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C.墨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D.庄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以法治国【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A项正确;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阶级不要过分盘剥人民,主张实行礼治的是荀子,排除B项;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以法治国,排除D项。故选A项。8.下面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图片。据此可知,秦朝统一后的文字是()

统一文字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B项正确;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排除A项;隶书是秦朝民间流行的文字,排除C项;楷书出现于汉代,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延袤万余里。……暴师于外十余年……是时蒙恬威振匈奴”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长城是秦朝时开始修建的 B.修筑长城前后进行了十余年C.秦长城东西横跨一万余里 D.长城抵御了北方匈奴的进攻【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筑长城……延袤万余里。……暴师于外十余年……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并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抵御了北方匈奴的进攻,D项正确;长城是秦朝时开始修建的,史实叙述错误,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修筑长城用的时间,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秦长城的里程,排除C项。故选D项。10.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刘邦“厉害”的是()A推翻秦朝 B.巨鹿之战 C.楚汉之争 D.建立西汉【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可知,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其中,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1.流行语是一个时代的标签。下列各项中,属于东汉时期的“流行语”为()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光武中兴C.“文景之治”、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开凿灵渠、儒学居于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想亲自行使君权,就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由于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社会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黑暗统治了,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黄巾起义爆发,A项正确;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是在秦朝,排除B项;文景之治是在西汉时期,排除C项;开凿灵渠是在秦朝,儒学居于主导地位在西汉,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商品交流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黄瓜、石榴等传入内地;西域特产的葡萄酒融入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中国的铁器、丝绸等输入欧洲文化交流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井渠技术和穿井法由中国传向西方宗教交流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A.汉朝领土的扩张 B.民族融合的加强C.大一统局面形成 D.中外文明的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中的商品交流、文化交流、宗教交流的内容可得出,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政治方面的领土扩张,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外交流,不是对内的民族融合,排除B项;大一统局面在之前已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3.“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售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北方游牧民族内迁、西晋灭亡,八王之乱是其重要原因。”材料强调八王之乱的()A.背景 B.过程 C.措施 D.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售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北方游牧民族内迁、西晋灭亡,八王之乱是其重要原因。”并结合所学可知,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材料强调的是八王之乱的影响,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八王之乱的影响不是背景,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八王之乱的过程,排除B项;措施和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4.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一户官宦人家:老大因经常上朝学会了汉语,老二娶了汉族贵族的女儿,老三给自己改了个汉姓。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是下列什么民族()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族 D.羌族【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老大因经常上朝学会了汉语,老二娶了汉族贵族的女儿,老三给自己改了个汉姓。”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A项正确;氐族、匈奴族、羌族都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5.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围绕历史人物祖冲之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A.致力于农学研究的太守 B.数学史上的创举——“祖率”C.当之无愧“史学之父” D.丹青圣手,洛水寻仙【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B项正确;致力于农学研究的太守是贾思勰与祖冲之无关,排除A项;史学之父指的是司马迁,排除C项;“丹青圣手,洛水寻仙”与祖冲之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6.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答案】干栏式房屋【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可知,由于当地的气候湿热,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房屋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17.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答案】西域都护【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东汉名医_______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答案】张仲景【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的知识,东汉名医张仲景著作有《伤寒杂病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19.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答案】赤壁之战【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转而经营关中,完成北方的统一;孙权和刘备的实力都得到了发展,但三方都不具备的实力,因此各自建立政权,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因此,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20.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答案】兰亭集序【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三、综合问答题(2小题,共18分)21.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新制度,新工艺】根据下表中的材料,指出周朝实行哪一制度。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物,请就图中文物进行简单的介绍。《周礼》中有关列鼎制度的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春秋末年,天子权威已经衰落,诸侯常常僭越礼制,使用天子的礼制下葬。司母戊鼎(2)【小钱币,大历史】货币凝聚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分别写出下列货币的名称及其相关的朝代。【答案】(1)制度:分封制;介绍: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2)朝代及名称:秦朝、圆形方孔半两钱;西汉、五铢钱。

【解析】【小问1详解】制度:由材料“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朝实行的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介绍:结合所学可知,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小问2详解】名称及朝代: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幅图片为秦朝发行的圆形方孔半两钱;第二幅图片为西汉发行的五铢钱。22.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下面我们一起重温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思想之源】(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你知道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吗?根据所学知识正确评价孔子。【工程之惠】(2)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什么?【艺术之美】(3)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极力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什么石窟?【答案】(1)核心思想:仁;评价: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

(2)工程:都江堰。(3)石窟:云冈石窟。

【解析】【小问1详解】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评价: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大教育家。【小问2详解】工程:结合所学可知,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建成之后,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小问3详解】石窟: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极力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四、解析与探究题(2小题,共27分)23.人口与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环境等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如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西汉初年,人口骤减,城市、乡村都十分萧条。有专家推算,汉初人口大约仅1800万。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奖励生育的政策。从公元前206至前134年的72年间,西汉总人口增加了1倍多,从汉初的1800万人增至汉武帝时期的3700万人。人口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经济的大发展,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盛世局面。——摘编自《历史上中国五次人口大爆炸》材料三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吸收,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北人南迁后,南方物产丰饶,经济发展更加迅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指出秦始皇统治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统治者是如何促进人口增长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的历史影响。北人南迁为什么会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答案】(1)后果:爆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特点:实行暴政。

(2)如何做: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提倡以农为本;降低赋税。(3)影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解析】【小问1详解】后果:由材料“农民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并结合所学可知,朝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特点:由材料“秦始皇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暴政。【小问2详解】如何做:由材料“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奖励生育的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等政策,使西汉人口快速增长。【小问3详解】影响: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24.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探究问题。【开拓与交流】张骞带着汉武帝的圣旨,开始了他第一次的西域之旅。他和饱受匈奴欺压的西域各国达成协议,共同击退匈奴,也让西域各国和大汉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而第二次的出塞,凭借着上一次的交往,张骞很容易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