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三二诊模拟考试新高考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B.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D.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2.图1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2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图3表是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1所示的所有过程B.图3中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C.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d时一致D.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中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3.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会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B.胰岛素主要通过抑制①、②、③过程来使血糖降低C.一般情况下,X主要为肝糖原,Y主要为肌糖原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主要通过促进④、⑤、⑥过程来增加产热4.真核细胞有边界,有分工合作的若干组分,有对细胞的遗传和代谢进行调控的信息中心。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B.细胞的信息中心就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C.植物细胞内的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D.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不会形成纺锤体5.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达到较理想实验效果的是()A.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用质量分数为15%盐酸处理细胞B.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用体积分数70%的酒精洗去浮色C.检测蔗糖分子是否被蔗糖酶水解,用碘液D.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先后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6.某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A、a、B基因,再检测减数分裂各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已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检测到分裂进行到①②③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结果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①时期的细胞中可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B.若①时期发生过片段交换,则②时期的某个细胞中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C.③时期的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有1、2、3三种可能D.③时期的细胞中Y染色体的个数有0、1、2三种可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肌肉受到牵拉时,肌梭兴奋引起牵张反射(肌肉收缩);肌肉主动收缩达到一定程度后,肌腱内感受器产生兴奋,引起反牵张反射(肌肉舒张)。图l是用脊蛙进行实验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图2是图1中N的放大。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牵张反射的反射弧是____(填“f-g-c-d-e”或“a-b-c-d-e”),兴奋传导至M点时,该处细胞膜内侧的电位变化是____,此变化主要是由____引起的。(2)当肌肉持续收缩后,图2中___(填标号)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___(兴奋或抑制),引起反牵张反射。这种调节方式是____调节,防止肌肉受到损伤,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8.(10分)下表表示土壤水分含量对处于初蕾期的某品种棉花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组别土壤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mg·L-1)光合速率(μmolCO9·m-9·s-1)叶绿素a叶绿素b甲70(正常)1.59.98.58乙554.49.05.54丙456.87.88.58丁857.97.99.55(1)土壤水分沿着根毛、皮层渗透进入根导管,最后运输到叶片等,但只有少数用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等代谢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_过程中的水是在生物膜上被利用的;且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皮层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9)一段时间后发现丁组植株叶片明显变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上表分析,土壤缺水导致光合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进一步研究表明,恢复土壤水分后,丁组变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难以恢复正常,可能是严重缺水使_____________(填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9.(10分)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帮助别人提起重物时,看似举手之劳,实际会发生复杂的神经调节,下图是表示该反射通路的简图,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α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回答下列问题:(1)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____。(2)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是______,A神经元属于____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_____(填“增强”或“减弱”)。(3)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____个突触。10.(10分)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百分之四十到六十能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土壤中的细菌有的能分解纤维素,有的细菌则不能,其原因是前者能分泌____________。纤维素最终被水解为____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同样也可以为人类所利用。(2)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下列流程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土壤取样→挑选菌落→样品稀释→平板划线B.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C.土壤取样一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平板划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3)土壤取样要选择____________的环境。在实验室筛选时,与从热泉中筛选Tap细菌的原理相同,即人为提供____________,同时抑制或阻止____________。(4)下图若为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配方,此培养基配方中的“某成分”应为____________。此培养基为____________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划分)。11.(15分)为研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小组将某种植物幼苗放入密闭容器内,测定容器内CO2的变化量(mg/h),各组起始CO2浓度相同,结果如下表:温度(℃)条件15202530354045适宜光照-16-22-28-30-28-23-18黑暗+12+19+26+30+35+38+32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黑暗条件下,该植物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2)45℃时,呼吸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3)CO2参与卡尔文循环(暗反应)首先形成的物质是______。(4)30℃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5℃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在表中所示光照条件下,最有利于该植物生长的温度是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巯基乙醇和尿素可以使牛胰核糖核酸酶失去活性,当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时,该核糖核酸酶又复性,说明巯基乙醇和尿素没有改变氨基酸的序列,只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暂时发生变化。【详解】AC、由题意知,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后“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即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才使酶失去了活性,该实验可证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功能,A、C错误;

B、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B正确;

D、该实验能说明外界环境能影响蛋白质的结构,但不能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蛋白质是在DNA的指导下经转录和翻译构成形成的,其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DNA分子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决定的),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蛋白质变性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明确高温、过酸、过碱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导致其活性丧失,并能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各项。2、D【解析】图1中,植物细胞中不能同时发生③④过程,A错误;图3中不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呼吸速率的影响,可以表示酒精途径的无氧呼吸的植物的相关生理过程,B错误;图3中C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2中氧浓度为c时的一致,C错误;图2中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只有有氧呼吸,能通过图1所示①②过程产生CO2和H2O表示,D正确.【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3、A【解析】

1、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三个去路: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2、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血糖来源和去向图示,其中①为消化吸收,②为肝糖原分解,③为非糖物质转化形成葡萄糖,④为氧化分解,⑤为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⑥为转化形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X为肝糖原,Y为肝糖原和肌糖原,据此答题。【详解】A、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是使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会使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下降,A正确;B、胰岛素可通过促进④⑤⑥过程、抑制②③过程使血糖降低,不能抑制①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B错误;C、一般情况下,X为肝糖原,Y为肝糖原和肌糖原,C错误;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主要通过促进④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来增加产热,D错误。故选A。4、D【解析】

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A、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植物和真菌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但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都是细胞膜,A错误;

B、细胞的信息中心是细胞核或拟核,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

C、植物细胞内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液中的色素不在原生质层内,C错误;

D、动物体内只有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才会出现纺锤体,而动物体内大部分细胞高度分化,不具有增殖能力,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突出考查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5、D【解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甲基绿知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盐酸(8%)的作用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②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2.脂肪的鉴定: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染液,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吸去酒精。3.还原糖的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4.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CuSO4溶液不能多加。【详解】A、观察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用质量分数为8%盐酸处理细胞,A错误;B、苏丹Ⅲ染液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用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B错误;C、检测蔗糖分子是否被蔗糖酶水解,用斐林试剂,C错误;D、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察高中生物实验的具体操作,应注意区分相同试剂在不同实验中的用量。6、C【解析】

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图中黑色柱子为染色单体,只有它的数量会变为0。白色柱子为染色体,横条纹柱子为DNA。①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初级精母细胞)。②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的细胞(次级精母细胞)。③表示精细胞。A、a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常染色体)。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详解】A、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A、a、B基因,①时期的细胞经过了DNA的复制,因此可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A正确;B、②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染色体减半,若①时期发生过片段交换(如同源染色体的A和a之间交换),结果为A、a在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若该条染色体和B所在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进入同一细胞,则②时期的某个细胞中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B正确;C、正常情况下(不考虑交叉互换),③时期的细胞基因型为AXB、aY或AY、aXB,假设减I中期A与XB位于同一极,若减I后期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Y或AXBY、a,若减II后期一对染色体未分开,则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XBXB、A、aY或AAXB、XB、aY或AXB、aYY、a或AXB、aaY、Y,荧光素的种类有0、1、2三种可能,若减I中期A与Y位于同一极,也只有0、1、2三种可能,因此C错误;D、正常的精细胞中应该有1条Y染色体或1条X染色体(0条Y染色体),据题干可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一次异常,可能两条Y染色体进入一个细胞,因此③时期的细胞中Y染色体的个数有0、1、2三种可能,D正确。故选C。【点睛】熟悉减数分裂及DNA的复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f→g→c→d→e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Na+内流②抑制反馈【解析】

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导致的,其电位是一种外负内正的电位变化。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当经历突触时,会发生信号的转换,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传递相应的信息。【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牵张反射是由肌梭兴奋引起,而反牵张反射是由肌腱内感受器产生兴奋,根据感受器的位置可以推测牵张反射为f→g→c→d→e;兴奋传递到M点时,此处为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因此膜内为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Na+内流引起的;(2)观察牵张反射的反射弧可知,N结构中①属于牵张反射的反射弧,②属于反牵张反射的反射弧,因此当肌肉持续收缩后会引起反牵张反射,由②处释放神经递质;此时会造成肌肉舒张,可推测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这种调节过程是由牵张反射的结果引起的,属于反馈调节。【点睛】该题的突破点是结合题干的信息,分析肌肉的结构从而推测反射弧的属性,这也是本题的难点所在,考察学生观察肌肉的肌梭和肌腱位置推测牵张反射和反牵张反射的能力。8、光合作用小于缺水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因而叶片变黄缺水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吸收光能减少,光反应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进而导致光合速率减小叶绿体类囊体【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均下降,其中叶绿素a下降的更明显,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详解】(1)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是指水分子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被分解产生还原氢及氧气的过程;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细胞吸水时必须保证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而水分需通过根毛细胞吸收,然后进入皮层细胞,最后由导管运输,故根毛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皮层细胞细胞液的渗透压。(9)叶片颜色与叶片中叶绿素及其他色素的含量有关,叶绿素含量减少,则叶片变黄;所以缺水条件下由于叶绿素减少,而使丁组叶片变黄。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缺水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吸收光能减少,光反应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进而导致光合速率减小。(8)叶绿素存在于类囊体膜上,在严重缺水的环境下,丁组变黄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难以恢复正常,可能是严重缺水使叶绿体类囊体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9、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感受器和效应器传入(感觉)增强7【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α神经元兴奋时,兴奋可以传递给梭外肌纤维,但不能传递给A神经元。其原因是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α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兴奋能传递给效应器,但不能逆向传递给A神经元。(2)γ神经元兴奋,肌梭能感受梭内肌纤维收缩,产生兴奋并传导给A神经元。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角度分析,肌梭既能感受兴奋也能传递兴奋,肌梭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据图可知,A神经元上有神经节,因此,A神经元属于传入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由于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因此,γ神经元兴奋,最终会使骨骼肌收缩的力量增强。(3)据图分析可知,若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细胞相接触的部位,都可称为突触,上图中所示部分共有7个突触。【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相关信息“首先大脑皮层发出冲动,可以引起α神经元、γ神经元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中的梭外肌纤维(肌纤维即肌细胞)收缩,从而提起重物。已知图中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再根据题意作答。10、纤维素酶葡萄糖C纤维素丰富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其他微生物生长纤维素粉液体【解析】

微生物分离的基本步骤为配制培养基、接种、培养、筛选等。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常用到培养基。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细胞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培养基种类很多,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通常需要加入琼脂凝固;根据培养功能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培养基配成后一般需测试并调节pH,还需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