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肥东中学新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肥东中学新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肥东中学新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肥东中学新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肥东中学新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肥东中学新高考考前提分生物仿真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选项信息类型来源作用对象举例A植物激素特定的器官靶细胞生长素B淋巴因子T细胞B细胞溶菌酶C物理信息某生物同种生物蜜蜂圆圈舞D神经递质神经元神经元、肌细胞等肾上腺素A.A B.B C.C D.D2.材料的选取与处理以及检测试剂的选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黑藻叶片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时,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中,可选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实验中,均要使用CuSO4溶液且作用相同D.在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情况3.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4.下列有关细胞和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线粒体的细胞肯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同一种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可能不同C.细胞中的色素不是分布在叶绿体中,就是分布在液泡中D.细胞质基质的pH比溶酶体的高,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为协助扩散5.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在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端粒酶中的RNA能够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B.促进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C.细胞凋亡与染色体DNA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D.人体生殖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也含端粒酶基因6.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多余液体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绿色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三位科学家分享,他们揭示了黑腹果蝇羽化(由蛹发育为成虫)时间的分子机制。黑腹果蝇的羽化时间受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有控制羽化时间为29h、24h、19h和无节律四种等位基因,其中24h的为野生型,其余三者由基因突变产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控制羽化时间的一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首先探究了控制羽化时间为29h、24h、19h这三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用一只羽化时间29h的雌果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果蝇杂交,产生的在19h时观察到有果蝇个体羽化出来。若所有基因型的个体均能正常存活,该研究小组假设:该性状受一组复等位基因、T、t控制,其中对T、t为完全显性,T对t为完全显性,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该研究小组统计了所有的羽化时间及比例,若____________则该假设正确,其中,羽化时间为19h和24h的果蝇分别为____________(雌、雄)性。(2)研究小组需要再确定无节律基因与、T、t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假设它们之间都是完全显性关系),若(1)的假设正确,现有一只羽化时间无节律的雄果蝇和以上三种羽化时间均为纯合子的雌果蝇各若干只,可能只需一次杂交实验就能确定无节律基因与其他三种等位基因之间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是:用该无节律的雄果蝇与羽化时间为____________的雌果蝇杂交,观察果蝇的表现型。如果表现型______________,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显性;如果表现型______________,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隐性。8.(10分)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某同学从野生型灰体果蝇中分离出黑体突变种(记为M),并进行以下两组实验:亲本F1的表现型F2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组甲黑体雄蝇×灰体雌蝇灰体灰体∶黑体=3∶1实验组乙黑体雌蝇×灰体雄蝇灰体灰体∶黑体=3∶1回答下列问题:(1)黑体和灰体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关基因不位于________及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因此,该同学提出了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假设(假设1)。你认为果蝇体色的遗传还可以提出哪一种假设(假设2)________。通过对F2进一步分析,支持假设1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3)经研究确定黑体突变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这与之前在某果蝇研究中心发现的黑体隐性突变种N(突变基因在Ⅱ号染色体上,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的相同)是不同基因突变还是同一基因突变?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9.(10分)科研工作者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提取到赤霉素(GA)后,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在夏季对油桐净光合作用的影响,相关实验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赤霉菌和油桐两者代谢类型的差异在于____________,从细胞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分析,赤霉素对净光合作用的促进效果最明显的时间是__________。14:00时,净光合速率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进一步探究相应浓度赤霉素对油桐真正光合速率的影响,试补充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因为N、P元素等无机污染引起了藻类的大量繁殖,研究人员拟采用生物控制技术进行防治,对该生态系统的有机碳生产率及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__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随着水深的变化,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2)如图所示:5、7月份在水深1.2m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水深1.6m以下有机碳生产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及实验应用结果表明,在不投放饵料或少投放饵料的情况下,大量养殖能够吞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鱼类,对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淡水湖的污染有明显效果,放养这些鱼类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的复杂性,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____________的协调。11.(15分)科研人员利用a,b,c三个不同的纯种小麦抗病品系(由三个不同基因的突变导致)和纯种感病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编号杂交组合F1F2①a×感病抗病抗病∶感病=3∶1②b×感病抗病抗病∶感病=3∶1③c×感病抗病抗病∶感病=3∶1④a×b抗病抗病⑤b×c抗病抗病∶感病=15∶1(1)由①②③可知,三种抗性性状相对于感病性状为________,其遗传均符合________定律。(2)由④可知,a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1中a品系和b品系的抗性基因分布在________上且这两个基因所在染色体不发生________,结果F2全抗病。(3)若用①组和②组得到的F1杂交,后代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4)由⑤可知,b品系和c品系的抗性基因位于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没有特定的器官,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A错误;B、溶菌酶不是淋巴因子,B错误;C、蜜蜂的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D、肾上腺素也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由神经元细胞产生,可作用于神经元和肌细胞等,D正确。故选D。2、D【解析】

本题考查高中生物课本上的基础实验,包括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实验、探究酵母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回忆这些实验的选材、处理、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与结论等,据此答题。【详解】A、在运用黑藻叶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现绿色,可以通过绿色部分(即原生质层)的变化观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叶绿体的存在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A错误;B、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中,蔗糖不管是否发生水解都不能使碘液变蓝,因此不可选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而应该选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B错误;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实验中,均要使用CuSO4溶液,但作用不相同,前者CuSO4与NaOH反应生成Cu(OH)2,Cu(OH)2可与还原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后者Cu2+在碱性条件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紫红色络合物,C错误;D、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有氧条件下酵母菌产生CO2的速率较快,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需时间短,无氧条件下产生CO2的速率较慢,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需时间长,因此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来检测CO2的产生情况,D正确。故选D。3、C【解析】

图示体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联系,能量①④为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同时伴随中二氧化碳的释放,能量②③为食物链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能量.通过图示分析可知: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循环往返。【详解】A.能量以物质为载体沿着食物链(网)流动,A正确;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B正确;C.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指生产者总的同化量,③的能量属于②,无法比较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错误;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D正确.【点睛】该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联系,通过图示分析找出"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循环往返"的信息是解题关键。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包括三部分:生产者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4、B【解析】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无相关的酶,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酶主要在线粒体中,但是原核生物的酶分布在细胞质中,其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的pH比溶酶体的高,说明溶酶体中的H+浓度高。【详解】A.原核生物中的好氧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没有线粒体,A错误;B.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分泌有关,而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正确;C.蓝藻细胞中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但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和液泡,C错误;D.细胞质基质的pH比溶酶体的高,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B。【点睛】知识易错点:1.pH大小与H+浓度有关,H+浓度高则溶液的pH低;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和各种复杂的细胞器。5、D【解析】

根据题干分析,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从而导致细胞衰老和凋亡,而端粒酶中RNA能逆转录形成DNA,进而能延长缩短的端粒。【详解】A、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即能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A错误;B、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使得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则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使得癌细胞衰老,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B错误;

C、端粒学说认为人体细胞衰老的原因是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C错误;

D、根据题干分析,人体生殖系细胞和其他细胞含端粒酶基因,但因为基因选择性表达,在生殖系细胞中表达,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端粒及端粒酶的概念及意义,意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和识图的能力,难度不大。6、B【解析】

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引流法);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蛋白质)与细菌分离。【详解】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A错误。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灭菌处理,以保证单一变量原则,B正确。C.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蛋白质)与细菌分离,D错误。故选B。【点睛】噬菌体的物质组成只有DNA和蛋白质,其侵染细菌时,蛋白质会吸附在细菌表面,DNA注入到细菌内。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羽化时间29h:24h:19h=2:1:1雄和雌29h或19h有两种(或出现无节律或雌性都为无节律,雄性都表现为该节律或雌雄表现不同)只有一种(或全表现为该节律或雌雄表现相同)【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亲本羽化时间29h的雌果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在19h时有果蝇个体羽化出来,从而确定29h的性状由T+基因控制,19h性状由t基因控制,再利用相关杂交关系推测子代基因型及表现型;在证明无节律与有节律基因的显隐关系时,利用假说——演绎法,对要证明的问题提出相关假设,进行演绎推理,找出两种假设的区别进而加以证明。【详解】(1)按照该研究小组假设,野生型受T基因控制,根据题中信息,“用一只羽化时间29h的雌果蝇和一只羽化时间24h的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在19h时观察到有果蝇个体羽化出来。”可以推定29h的性状由T+基因控制,19h性状由t基因控制。如果该观点正确,则羽化时间24h的黑身雄蝇基因型是XTY,而羽化时间29h的灰身雌蝇基因型是XT+X—,由于子代出现了羽化时间为19h的个体,所以亲代的基因型为XTY和XT+Xt,子代XT+Y∶XtY∶XT+XT∶XTXt=1∶1∶1∶1,表现型为F1的羽化时间29h∶24h∶19h=2∶1∶1,羽化时间为19h和24h的基因型为XtY和XTXt,分别为雄性和雌性。(2)若(1)的假设正确,控制该性状的复等位基因对T、t为完全显性,T对t为完全显性。所以,若要确定无节律的性状与这三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需用该无节律的雄果蝇与羽化时间为29h或19h的雌果蝇杂交,根据伴X染色体遗传的特点——交叉遗传的特性,若F1的雌性均表现为无节律,雄性均表现为有节律,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显性(或有两种表现型);若F1无论雌雄均表现为该节律性状(或只有一种表现型),则无节律基因相对于该节律基因为隐性。【点睛】解答本题需着重掌握伴X遗传的特点,不同性状的遗传不亲子代之间的遗传规律,并应用此规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能够根据相关假设,利用交叉遗传的特性进行设计相关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8、黑体细胞质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实验组甲所得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雄性,实验组乙所得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雌性实验思路:让突变种M与突变种N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果蝇全为黑体,则两个突变基因是同一基因突变;若子代果蝇全为正常的野生型灰体果蝇,则突变基因为不同基因突变【解析】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分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细胞质遗传显著特点为母系遗传,即后代的表现型由母本细胞质基因决定。细胞核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由于两者遗传特点的区别,一般选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辨别。【详解】(1)由实验甲和实验乙的杂交后代可知,灰体为显性基因,黑体为隐性性状。(2)实验组甲黑体雄蝇×灰体雌蝇与实验组乙黑体雌蝇×灰体雄蝇的杂交后代都是灰体,说明控制体色基因不位于细胞质及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因此控制体色的基因可能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或常染色体上。实验组甲黑体雄蝇×灰体雌蝇→F1均为灰体→F2灰体∶黑体=3∶1,如果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雄性,实验组乙所得F2中黑体果蝇全为雌性,说明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3)研究两种突变体的产生是不同基因还是同一基因突变,可让突变种M与突变种N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若子代果蝇全为黑体,则两个突变基因是同一基因突变;若子代果蝇全为正常的野生型灰体果蝇,则突变基因为不同基因突变。【点睛】答题关键在于判断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明确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特点。在实验设计时如果突变均为隐性突变时,“互补实验”可以检测突变是否为同一基因还是在不同基因上,即让两个隐性突变纯合体杂交,如果两个突变体在同一个基因上,子代将会表现出突变的性状;反之,如果突变位于不同基因上,子代会表现出正常的野生型性状。9、赤霉菌为异养型,油桐为自养型赤霉菌细胞无叶绿体,油桐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11:00叶片气孔大量关闭,CO2吸收减少设置三组(GA200mg/L、GA100mg/L、对照组),遮光处理,在不同时刻测量呼吸速率。【解析】

根据材料及柱形图可知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是自变量,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同。【详解】(1)赤霉菌是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油桐属于高等植物,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2)据图可知,11:00时赤霉素对净光合作用的促进效果最明显。推测14:00时,植物由于“午休”导致净光合速率很低,即叶片气孔大量关闭,CO2吸收减少。(3)要进一步探究相应浓度赤霉素对油桐真正光合速率的影响,应测各时刻每种浓度赤霉素处理组及对照组的呼吸速率,再利用“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得出相应浓度赤霉素下油桐的真正光合速率。【点睛】注意植物的光和午休现象引起的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的直接因素是二氧化碳不足。10、物种丰富度(群落的物种形成)垂直藻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和功能【解析】

1、群落是指一定的自然区域中分布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总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这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有明显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结构特征包括:(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2、分析图示:图示显示:5、7月份1.2m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1.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藻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详解】(1)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调查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在湖泊中,从浅水区到深水区,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图甲显示:5、7月份1.2m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1.6m以下水深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藻类大量生长,堆积在表层,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3)研究及实验应用结果表明,在不投放饵料或少投放饵料的情况下,大量养殖能够吞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鱼类,对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及淡水湖的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