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锦化高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锦化高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锦化高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锦化高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锦化高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葫芦岛市锦化高中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新高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图是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育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成功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至少需要三年B.①过程可以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不一定是纯合子C.A西瓜中果肉细胞及种皮细胞均为四倍体,种子中的胚细胞为三倍体D.若B西瓜中含有极少数能正常发育的种子,则可能是二倍体种子或三倍体种子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3.某雌雄同花植物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小组随机取红花和白花植株各60株均分为三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相关推断不正确的是组别杂交方案杂交结果甲组红花×红花红花:白花=9:1乙组红花×白花红花:白花=7:1丙组白花×白花全为白花A.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B.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突变C.乙组亲本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1D.乙组的杂交结果中红花植株都为杂合子4.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防止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减产B.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D.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温室效应5.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的昆虫。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长率(rm)的影响,如右图所示。据此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B.在300C、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危害较重C.在25℃、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D.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6.某种细菌(Z)能依赖其细胞膜上的H+载体将胞内的H+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TP。研究者得到该细菌H+载体结构改变的一种突变体(T),并比较了Z、T分别纯培养时细菌数量和培养液pH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T菌群呈S型增长,培养约20小时后达到K值B.T细菌可能是H+载体功能降低的一种突变体C.Z细菌将胞内H+排到胞外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D.Z细菌生长的培养液最适pH一定小于4.07.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发酵酿制时菌种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菌B.装置中留有约1/3的空间,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C.甲装置需要防止杂菌污染,而乙装置不需要D.甲装置中气压可以保持相对稳定,而乙装置不能8.(10分)如图为果酒与果醋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瓶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70%酒精消毒B.果酒发酵时,应将果汁装满瓶并从e取样鉴定C.d处设计能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D.果醋发酵时,适时打开气阀a向发酵液中充气二、非选择题9.(10分)调定点理论认为人的体温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机制,正常人的体温调定点为37℃。病理情况下(某些因素如细菌、病毒感染等),致热源能使调定点上调(如达到39℃),体温升高达到新的超正常水平(39℃)。若致热因素不能消除,产热和散热就在新的体温水平上保持平衡,导致长时间高烧不退。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2)当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内需要借助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若机体不能及时清除病毒,则体温调定点会上调,大脑皮层产生________________(填冷觉或热觉),人体皮肤内可能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导致长时间高烧不退。(3)有人认为导致机体中暑时体温升高的原因类似于病理情况下高烧不退的原因。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_____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阆中保宁醋是全国四大名醋之一。具有色泽红棕、醇香回甜、酸味柔和、久陈不腐等独特风格,保宁醋传统发酵生产工艺流程如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保宁醋的发酵过程中,密闭发酵阶段可以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此时主要是_________等微生物发挥作用。(2)根据其工艺流程,破头主要有____________等作用。(3)保宁醋“久陈不腐”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4)在实验室要筛选出高产醋酸菌作为菌种,应采用____________培养基,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____________。(5)在微生物的接种技术中,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核心都是要__________,保证培养物的纯度。11.(14分)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径,因此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图为简化的卡尔文循环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回答问题:(1)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在①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③___________,其中的①为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提供了____________和能量,②在__________(场所)重新形成①,所以卡尔文循环只有在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一轮一轮循环不已。(2)对培养小球藻的试管,先进行一定强度的光照后,再黑暗处理,暗处理后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会______________。如果加入18O标记CO2,则会形成__________,进而产生18O2.(3)提取并分离小球藻中的光合色素,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第二个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__。12.我国长江中下游某大型淡水湖泊中存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鱼虾→大型鱼类”的捕食关系。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大型鱼类和大量生活生产污水入湖,造成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局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回答下列问题。(1)浮游动物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其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2)大量生活生产污水入湖,造成蓝藻大量繁殖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污水中的有机物被蓝藻直接利用②污水中的无机物被蓝藻直接利用③分解者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蓝藻利用④蓝藻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被自身利用(3)过度捕捞和大量污水入湖造成局部湖区生态系统崩溃,原因是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修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演替,该过程中大型鱼类的种群数量将以___________型增长方式恢复。大型鱼类数量的恢复有助于降低浮游植物的数量,从种间关系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首先①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或低温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用该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进行杂交得到的A是四倍体有籽西瓜,其种子再种植即可获得三倍体无籽西瓜B。【详解】A、成功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至少需要两年,A错误;B、①过程可以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形成的四倍体不一定是纯合子,B正确;C、A西瓜是有籽西瓜,其果肉细胞及种皮细胞均为四倍体,种子中的胚细胞为三倍体,胚乳是五倍体,C正确;D、B西瓜应该是四倍体无籽西瓜,若B西瓜中含有极少数能正常发育的种子,则可能是二倍体种子或三倍体种子,D正确。故选A。2、C【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详解】A、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A正确;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生物或无机环境,B正确;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不一定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C错误;D、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可以根据气味或颜色等信息进行捕食或躲避猎捕,D正确。故选C。3、B【解析】

分析表格:甲组实验中,红花和红花杂交,后代出现白花,说明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设控制红花的基因为A,则甲组亲本基因型有AA×AA、AA×Aa、Aa×AA、Aa×Aa;乙组亲本基因型为AA×aa、Aa×aa;丙组亲本基因型为aa×aa。【详解】由分析可知,根据甲组结果,可以判断红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由分析可知,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红花亲本中并非都是杂合子,因此甲组结果没有出现3:1性状分离比,B错误;乙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7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产生的配子比例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7:1,即红花植株中AA:Aa=3:1,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乙组亲本基因型为AA×aa、Aa×aa,故乙组杂交的后代中红花均为杂合子,D正确。

故选B。4、C【解析】

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动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氮气浓度等)、水分等,在保持食品时,要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所以水果蔬菜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一定湿度的环境,而粮食保存需要低温、低氧和干燥的环境【详解】A、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防止竞争加剧导致减产,A错误;B、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不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C、由于不同的农作物对矿质元素的需求不同,故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C正确;D、松土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从而丰富农作物的矿质营养的供应,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C。5、C【解析】

A、调查米象的种群密度需随机取样,使结果更接近实际值,A正确;B、曲线表示,在30℃、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种群增长率最大,危害较重,B正确;C、在25℃、小麦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增长率下降,但数值大于零,种群数量还是增加的,C错误;D、热带米象,适宜增殖的温度高,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D正确。故选C。6、D【解析】

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数量;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②操作a、设置重复组,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b、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③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详解】A、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T菌群呈S型增长,培养约20小时后达到K值,A正确;B、T和Z培养液pH比较,T组培养液中pH下降较慢,说明从胞内排出的H+较少,T细菌可能是H+载体功能降低的一种突变体,B正确;C、细菌(Z)能依赖其细胞膜上的H+载体将胞内的H+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ATP,说明Z细菌将胞内H+排到胞外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正确;D、Z细菌生长的培养液最适pH不一定小于4.0,在4.5左右Z细菌增长速率较快,D错误。故选D。7、C【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甲装置中,A为葡萄汁,能为酵母菌提供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NaHCO3溶液能够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乙装置需要定期拧松瓶盖排气。【详解】A、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A正确;B、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发酵瓶要留有的1/3空间,这样既可以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B正确;C、甲乙装置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D、甲装置中的NaHCO3溶液能够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乙装置需要定期拧松瓶盖排气,D正确。故选C。8、B【解析】

分析实验装置图: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图,其中出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制作时通入氧气的;排气口的作用是排气,其弯弯曲曲的好处是防止杂菌和浮尘的污染。【详解】A、发酵瓶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是为了避免杂菌污染,A正确;B、果酒发酵时果汁的量不能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而且不能将排气口淹没,B错误;C、装置中d处设计成弯曲形状的目的是防止排气时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C正确;D、果酒发酵时,适时打开气阀a向发酵液中充气,因为醋酸杆菌为好氧微生物,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下丘脑神经调节浆细胞(效应B细胞)冷觉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汗腺分泌活动减弱不赞同中暑时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起的,而高烧不退是由机体的调定点上调导致的,其本身体温调节功能正常【解析】

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1)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调节,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经调节;(2)当病毒作为抗原侵入机体时,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效应B细胞),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体温调节的调定点上调过程中即形成高烧过程,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低于调定点,冷觉感受器兴奋,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引起汗腺分泌活动减弱,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立毛肌收缩;(3)不赞同;中暑时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起的,而病理性发烧是由机体的调定点上调导致的,其本身体温调节正常。【点睛】本题以体温调节“调定点”为情境,考查神经调节、体温调节和免疫调节等知识。需要学生不拘泥于原有的调节机制,思考在调定点的环境下,高烧过程中人体的状态变化,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类比物理中参照物的变化来思考。10、18—25℃酵母菌提供氧气醋酸积累形成适合醋酸菌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或含有大量醋酸,溶液pH低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选择培养基灭菌处理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防止杂菌的污染【解析】

酿酒和制醋是最古老的生物技术,至今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与酒与醋的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真菌)和醋酸杆菌(细菌),它们各有不同的菌种,菌种的不同,所产生的酒和醋的风味也不同。酿酒所用的原料是葡萄或其它果汁,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当培养液中乙醇的浓度超过16%时,酵母菌就会死亡。果醋的制作是以果酒为原料,利用醋酸杆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过程。【详解】(1)密闭发酵阶段使用的是酵母菌,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为醋酸菌的好氧发酵提供底物,酵母菌的适宜温度为18—25℃。(2)醋酸菌是好氧菌,破头主要有提供氧气等作用。(3)“腐”是因为杂菌生长,保宁醋“久陈不腐”的主要原因有醋酸积累形成适合醋酸菌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或含有大量醋酸,溶液pH低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4)选择性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类)微生物特殊的营养要求或对某些特殊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能选择性区分这种(类)微生物的培养基。筛选出高产醋酸菌作为菌种,应采用选择培养基;为了防止污染环境,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5)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两种常用的微生物的分离方;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点睛】熟悉微生物的发酵、培养与分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三碳糖氢类囊体(基粒)有光增加H218O黄色【解析】

(1)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在①NADP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三碳糖,NADPH为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提供了氢和能量,②在光反应阶段产生,场所在类囊体上进行,所以卡尔文循环离不开光。(2)暗处理后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会增加,18O标记CO2,暗反应会产生水,水中含有18O,再参与光反应,则会产生18O2。(3)提取叶片的色素需要用无水乙醇,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第二条色素带的颜色是黄色的叶黄素。12、二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利用、流入下一营养级②③自我调节能力次生S大型鱼类增多会使小型鱼虾数量减少,导致浮游动物增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