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习目标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学科素养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课前精梳理自学教材梳理知识知识点一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1)创立时间: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_______________。(2)概况: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3)发展演变: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4)影响: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九品中正制2.科举制(1)形成: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____________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____________形成。(2)发展: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______和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首创武举和______。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影响:科举制使出身社会_________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分科考试科举制度进士殿试中下层知识点二三省六部制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_________,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1)创立时间: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_______________。(2)职权与运作程序: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_________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尚书省三省六部制门下省(3)演变: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____________。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4)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中书门下知识点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_________,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________,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租调制均田令2.唐朝赋税制度(1)唐初:租庸调制①内容:唐初,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②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2)安史之乱后:两税法①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____________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②目的: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_________。③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______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④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田亩[易错提醒]九品中正制下,选拔官员的权力实际掌握在世家大族而非中央政府手中,这容易造成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膨胀,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的创立,将选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有效地改变了这种情况,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学思之窗·见教材第41页·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提示:科举制度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保障,在程序上给所有考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形成了相当大的社会阶层流动;以才学为依据,保证了政府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是,科举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用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片面应试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思维点拨]

三省六部制的作用(1)集体宰相制——在秦汉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增加宰相人数,把相权一分为三,分散相权,加强皇权。(2)分工明确——总结了汉朝以来内朝与外朝相互制约的经验,重设中央机构,使政令贯彻,效率更高。(3)相互牵制——吸取了汉魏以来君权与相权长期争夺的教训,避免了权臣专权与独裁。[概念阐释]均田制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国家把无主荒地分给农民,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该制度不仅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也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它是租庸调制的基础和存在的依据。

思考点·见教材第43页·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提示:汉到唐前期,赋税制度是以人丁为征税之本,而以人丁为征税之本的前提条件是纳税人必须有相应的土地、资产。然而,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特别是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已经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扩大了税源,简化了手续,增加了财政收入,稳定了唐朝政权的统治。更重要的是,它为赋税制度确立了一个新的合理的征收标准,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课堂强研习合作学习精研重难从世卿世禄到科举取士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摘编自《礼记》[课堂笔记]材料一:以血缘为纽带的世官制,等级严格。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察举制以孝廉为主要标准。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摘编自《通典》材料三: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主要选官标准。[探究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魏晋不同的选官标准。答案: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代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设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材料四:隋朝创立科举制来满足对人才的需求。[探究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答案: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势力的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历史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趋势: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科学。解题方法:变化、趋势类(出现“有什么变化”

“有什么趋势”等问法时)(1)答“由……到(发展/变成)……”(2)答“越来越……”1.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

)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按门第出身选官,世家大族垄断了官位,因此出现材料中大族子弟刚刚成年,甚至“年未弱冠”就授予官职的现象,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2.(2022·湖南卷)据下表可知(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被废除,虽然中间恢复但最终还是被废除,这是因为作为维护士族特权工具的九品中正制随着世家大族的衰落,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科举制的弊端主要显现于明清时期,如“八股文”等使科举制成为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和巩固统治的工具,排除B项;门阀观念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第二次被废除后就被科举制取代,“仍可延续”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的影响(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向才学转变,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选拔程序渐趋严密、科学,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官员的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的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3)选官制度化并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为政府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三省六部制材料一唐朝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三省权力互相制约。不论唐太宗如何的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只不过因为儒教的纪律,促使当今天子在内部制造了些许监督方式来警惕他本身……它代表着皇帝之意志力,乃是一种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组织结构上之力量。——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课堂笔记]材料一:唐代三省分工明确,权力互相制约,但他们都共同对皇帝负责,没有改变皇帝大权独揽的本质。材料二凡军国大事,则令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太宗)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摘编自《资治通鉴》材料二:三省注重程序,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探究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运作的主要特点及历史作用。答案:特点:注重程序;三省职权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和监督;以皇权为中心。作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建立制约机制,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材料三晋代中枢机构“三省”已逐渐形成。尚书省组织比汉魏严密,有以太傅录尚书事的官职,大权独揽,成“录公”。——摘编自《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材料三:晋代“三省”中,尚书省大权独揽,位高权重。[探究2]根据材料一、三,指出晋、唐“三省”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分工并没有改变“专制体制”这一观点。答案:区别:晋代“三省”中,尚书省大权独揽,位高权重;唐代“三省”中,三省之间互相制约,尚书省权力较晋代有所下降。说明:尽管三省之间互相制约,但他们都共同对皇帝负责,没有改变皇帝大权独揽的本质;某些皇帝的优秀品德不能改变组织结构的固定性。3.(2022·浙江1月卷)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D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说明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的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都不是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排除B、C两项。故选D项。4.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虽然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并下发到门下省,但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的决策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B解析:魏征不肯署名导致唐太宗诰敕没有颁行,反映三省体制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故A项错误;皇帝的诰敕遭到门下省的驳斥,说明门下省在行使审议的权力,这有利于科学的决策,故B项正确;给事中属于门下省,门下省负责审议,故C项错误;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工合作,相互制约和监督,故D项错误。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课后提素养深刻剖析提升能力一、选择题1.与汉代皇帝重用身边近臣以削弱相权相比,唐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科学”是指三省(

)A.分散相权且保证皇权独尊B.各司其职且分工科学合理C.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D.三权分立且互相监督制约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散、削弱了相权,事实上起到了强化皇权的作用,故A项正确;三省虽然各司其职,但是在分工上也有推诿扯皮的不合理性,故B项错误;三省基本职能明确,但因为在合作系统上存在不合理性,谈不上行政体系科学,故C项错误;三省的权力制衡不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制下的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2.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C.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D.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解析:依据所学知识,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政治上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经济上,发展近代机器生产;思想上,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科举制与近代社会价值取向相似处即有利于打破特权阶层的专制统治,故选C项。其他三项与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不相符。C3.东汉初期实行三公宰相制,又将属于少府(专管皇室财政,兼管皇帝秘书、膳食事务)的尚书独立出来,时称尚书台,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终汉之世掌握国家实权。魏晋时期,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尚书台职能的变化反映出从东汉到魏晋时期(

)A.相权势力逐渐膨胀 B.三省制度正式形成C.制衡机制日渐成型 D.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尚书台隶属少府,属于内朝官,后在魏晋时期,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成为中央行政机构,说明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D项正确;材料与相权势力膨胀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三省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制衡机制,排除C项。D4.下表是780年唐朝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它的实施(

)(1)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2)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3)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4)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A.使税制更加紊乱

B.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C.增加了财政收入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解析:两税法稳定了唐朝时期的税收政策,故A项错误;两税法重资产,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B项错误;唐朝的两税法实施以后,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故C项正确;“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说法错误,D项错误。5.“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而。然则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该论断认为(

)A.两税法的推行导致天下大乱B.两税法加强国家对农户的控制C.两税法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D.两税法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C解析:根据材料“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可知,该论断认为两税法虽然不能解决长远问题,但也是挽救时弊的良方,C项正确,排除A项;该论断只是强调两税法有利于挽救时弊,没有体现其加强国家对农户的控制,排除B项;两税法是在均田制崩溃的基础上推行的,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材料二(两税法实行后)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杨炎传》材料三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两税法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请分别判断它们是一手史料还是二手史料并说明其史料价值?答案:(1)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原因: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收入减少。(2)材料二:支持态度;认为实行两税法后,天下人都从中获益,没有增加农民负担而国家收入却大幅增加,国家掌握了财政大权。属于二手史料。代表了北宋政府的立场,无法客观反映大众的看法。材料三:极力非议;认为朝廷把征税最多的一年的税收总额作为两税的应征税额,是以敛财为目的,是把不合法的法令当作国家永久不变的制度。是一手史料。但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容易导致以偏概全。课时作业(七)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择题1.(史料实证)史学家钱穆指出,“两汉人才皆从地方自治出,而地方自治则注重学校教育和乡邑清议,宜乎两汉吏治之美,冠绝后世。而汉代国力之隆,治化之蒸,亦皆本于此矣”。该论述意在(

)A.肯定世卿世禄制度的政治影响B.强调察举制对两汉兴盛的时代价值C.描述九品中正制度的历史意义D.突出科举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因此根据材料“两汉人才皆从地方自治出”“汉代国力之隆,治化之蒸”可知体现察举制对两汉时期国家兴盛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是对察举制的描述,非世卿世禄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排除A、C、D三项。2.自曹魏以后,九品中正制取代两汉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在最初荐举职官时是由政府官员与民间人士共同评定,但后期遭到门阀世族控制。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 B.不能简单定性为消极制度C.荐举职官时具有随意性 D.不利于世族的特权垄断解析:九品中正制初期在荐举职官时由政府官员与民间人士共同评定,少了一些随意性,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定性为消极制度,B项正确,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基础上,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后期遭到门阀世族控制,D项错误。B3.(历史解释)中国古代,士大夫通过其官宦仕途,包括地方官经历,致力于建立局部秩序或地方秩序。正是这些士大夫孜孜不倦的努力,打下了帝国的基层根基。礼治是社会秩序的构建机制,士大夫是礼治的载体,而科举制可谓是礼治的专业化过程。材料意在说明科举制(

)A.拓展了读书人积极入仕的渠道B.夯实了基层管理的社会根基C.促进了封建思想和文化的传播D.构建了礼制文化的制度框架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科举制可谓是礼治的专业化过程”可知,材料在讲述科举制在文化层面的作用,也就是科举制促进了封建思想和文化的传播,C项正确;材料重点是“建立秩序”而非“积极入仕”,排除A项;材料在强调文化认同,而非“社会根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制度框架”,排除D项。4.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A.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C.世官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D解析:依据材料中“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等信息可知,该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使平民知识分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这符合科举制的特征,故选D项;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并未打破门第界限,A项错误;察举制后来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压制人才选拔,B项错误;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平民优秀知识分子没有参政机会,C项错误。5.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往往向显贵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甚至三番五次投呈作品,称为“温卷”,官员也可以向主考官推荐人才,称为“公荐”。这反映了唐朝科举制(

)A.对寒门子弟有失公允B.有利于促进社会合理流动C.深受九品中正制影响D.使考试程序变得公平合理A解析:材料中的“行卷”“温卷”“公荐”等说明唐代科举考试之外还存在多种自荐和选拔方式,这些行为容易形成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说明科举制不够成熟完善,对寒门子弟有失公允,A项正确;科举制的影响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合理流动,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深受魏晋九品中正制影响,排除C项;材料中的选官形式不是考试程序的公平正义体现,排除D项。6.唐朝开始,政府逐渐重视正史的编修。贞观三年,太宗设立了秘书内省专职整理修订五代史,称其“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后又将史馆独立出来,转置到门下省由宰相监修并形成制度。史馆制度的发展反映出(

)A.官方历史编纂机制开始确立B.政府奉行宽松的文化政策C.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D.国家以史为鉴的政治智慧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唐朝政府对正史的编修十分重视,而且太宗设立了秘书内省专职整理修订五代史并称其“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由此可见唐代使馆制度的发展反映出政府以史为鉴、从历史兴衰中获取经验教训的政治智慧,D项正确;唐朝开始逐渐重视正史编修,并非开始确立官方历史编纂机制,排除A项;重视正史与宽松的文化政策没有关系,排除B项;编修正史与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没有关系,排除C项。7.(时空观念)唐玄宗统治初期,他大胆任用“善应变”的姚崇出任中书令,迅速打开了局面。三年后,唐玄宗又启用“善守法持正”的宋璟取代姚崇出任中书令,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又是三年后,宋璟被文学之士张说取代中书令的职位。据此可知,唐玄宗的举措(

)A.推动了官员选拔制度的完备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C.促使中央官制出现重大调整D.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D解析:唐玄宗初期根据统治的需要,不同时期任用不同风格的宰辅执政,体现了中书令依据皇帝需要进行辅政,适应了朝廷治理国家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员的任用,而非官员的选拔,排除A项;题干反映了唐玄宗对于中书省长官中书令的任用,没有体现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中央官制仍然属于三省六部制,没有出现重大调整,排除C项。8.史料记载,唐朝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同时由皇帝临时加以名号的其他官员也成为宰相,唐中宗时期,居然出现同时有十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这一现象(

)A.瓦解了三省制度B.强化了君主专制C.提高了行政效率D.有利于科学决策B解析:根据材料“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说明相权三分,“皇帝临时加以名号”说明宰相任用很随意,到“唐中宗时期,居然出现同时有十多个宰相共秉朝政的局面”说明相权被严重削弱,其目的是加强皇权,故选B项;材料所述并非瓦解了三省制度,排除A项;宰相人数由三人到十余人会导致人浮于事,进而降低行政效率,排除C项;“有利于科学决策”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9.(唯物史观)唐代食实封是指某些有爵者被赐予收取租税权的食封形式,食实封的贵族能从分散在各地的封户中收取租庸调。但唐代中后期,食实封逐渐演变为赐给一定实物或货币的方式,并且由国库定期支给。至唐德宗时,食实封制度名存实亡。食实封制度的衰亡(

)A.体现了皇权得到强化B.是藩镇割据造成的恶果C.反映了均田制的瓦解D.折射出商品经济的发展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贵族食封形式不再是收取封地的租庸调,变为接受国库分配的实物或货币,租庸调形式的食实封制度难以为继,从本质上反映出均田制的瓦解,影响了国家管理,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皇权专制得到了强化,排除A项;藩镇割据的恶果与国库定期支给贵族食封不符,排除B项;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赐给一定实物”不符,排除D项。10.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

)A.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解析:根据题干唐朝两税法中,“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可知,增加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中涉及的是征税标准,并未体现商人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两税法并未完成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过渡,完成过渡的是一条鞭法,计亩征银,排除B项;两税法不以丁身为本,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隋书》卷《地理志》材料二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