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四川省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下图是《西周王朝和周边民族形势图》,图中信息反映了西周时期A.周王朝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紧张 B.分封对象主要以同姓贵族为主C.诸侯国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D.周王室实现了权利的高度集中2.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宗法制度逐步完备 D.官僚政治正式确立3.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初创设了投匦制度。所谓“匦”类似于今天的检举箱,而投匦制度也类似于今天的信访制度和举报制度。为防止投状内容琐细、伪滥及匿名诬告等现象,唐政府逐渐制定了检验副本制度。该制度A.促进了唐朝的长治久安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C.造成了中央机构的重叠 D.从根本上解决了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4.清代凡遇官员出现空缺,由吏部选拔、审核,内阁审议后奏报皇帝,候选官员还要经过层层审查、考核。雍正则重视密折荐人这一新的选荐官吏形式,如遇官缺,具奏人拟好人选撰写密折,直送京城即可。由此可知密折荐人A.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提升C.削弱了内阁法定地位 D.增强了君主决策的科学性5.某位教师教学设计时对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教学内容做了如下整合:此教学内容设计旨在A.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B.更关注对学生家国情怀培养C.进一步揭示列强侵华的根本原因 D.更突出历史事件的时空顺序6.李鸿章曾长期跻身于晚清“外交第一冲要”。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当日本出兵中国台湾,进而吞并琉球时,李鸿章看到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而逐步强盛的事实,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性,并认定日本终究为中国之患,中国只有变法图强才能图存。其认识A.助推中国从此走上富强道路 B.奠定了中国甲午战争胜利的思想基础C.彻底抛弃中国传统外交体制 D.说明李鸿章对时局有比较客观的分析7.林伯渠在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时写道:“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就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苦痛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林伯渠意在强调A.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B.辛亥革命没有完全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C.选择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源于辛亥革命的直接推动8.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的制定A.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以近代中国国情为依据C.凸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D.使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9.标语是一种有力的宣传手段。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使用过“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祖国流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标语。这些标语A.全面展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直接推动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C.可用于研究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D.反映了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10.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体现了A.人民民主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直接民主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11.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5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A.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 B.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C.使冷战紧张气氛得到缓和 D.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12.罗马法不只是罗马人的法律,而且是全人类的法律。近代以来,《民法大全》被列为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学生必读书目,包括英国、美国在内的英语国家,都从罗马法中吸取大量营养。这说明罗马法A.始终服务于资产阶级 B.是世界上最成熟且完备的法律C.适用于当今欧美各国 D.对后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3.同样是单一制国家,英国具有非常强的地方自治传统,而法国保持着中央对地方的高度控制;同样是联邦制国家,德国在国家政治决策和行政事务中形成了较稳定的国家公务员体系,而美国行政事务的人员存在大量的兼职。这说明A.英国民主化程度高于法国 B.国家治理具有差异性C.德国的行政效率高于美国 D.代议制发展的矛盾性14.19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提出的政治要求,不再追随资产阶级并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这表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A.标志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B.把国际工人运动引上了马克思主义的轨道C.宣告了无产阶级政权正式建立D.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15.有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91年。其历史分期的依据是A.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B.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C.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D.生产技术发生根本变革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和发展,使其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扭转,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局限于某种文化类型,而是关涉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国家由建设时期向发展时期转变,内外情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边疆观念在适时调整,并在海洋边疆、高山边疆、信息边疆等领域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摘编自杨力源《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进》等材料二

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指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根据治理内容与程度,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独立战争胜利到二战结束,是美国西部地区从原始状态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第二阶段从二战结束至今,是以高科技先导的深层次发展阶段。在美国西部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如何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移植到西部并成长起来的挑战,政治建设与经济开发几乎是同时起步,并始终交织在一起。在美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民族问题主要涉及到土著印第安人和移民集团(主要指非欧洲移民),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政府将边疆描述为一个“大坩埚”,所有的拓荒者在这里被美国化、被融合为一体,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是极端野蛮的。——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我国边疆治理举措,并分析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美国边疆治理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边疆治理问题的认识。三、论述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中任选两个关键词,拟定一个论题,再补充一个相应的关键词,并对该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论述过程要运用所选择和补充的关键词,表达清晰。)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解析】结合材料地图可知,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C项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周王朝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不体现,排除B项;秦朝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周朝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C项。2.C【解析】夏商周时期,王位传承上由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到强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的宗法地位更加明确,由此可知主要是体现了宗法制度的逐步完备,C项正确;夏商时期的王位传承就是依据宗法制,宗法观念早就存在,因此不能说宗法观念开始形成,排除A项;这一变化是贵族政治强化的表现,排除B项;郡县制的实行才标志着官僚政治的正式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3.B【解析】武则天时期设置的投匦制度既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同时也防备出现投状内容琐细、伪滥及匿名诬告等现象,使得投匦制度更加完备,从而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B项正确;这一制度属于监察制度,主要是为君主专制服务,并没有保证唐王朝的长治久安,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排除AD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导致中央机构的重叠,排除C项。故选B项。4.A【解析】根据“由吏部选拔、审核,内阁审议后奏报皇帝,……具奏人拟好人选撰写密折,直送京城即可。”可得出密折荐人可以直接推荐,因此可以提高效率,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官员素质,排除B项;内阁不是法定的,排除C项;材料与君主决策的科学性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D【解析】从调整后的排序可得出,从两次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是按时间排序的,因此更强调事件的时空顺序,D项正确;调整前与调整后的内容没有变化,因此ABC项都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6.D【解析】根据材料“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当日本出兵中国台湾,进而吞并琉球时,李鸿章看到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而逐步强盛的事实,清醒地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性,并认定日本终究为中国之患,中国只有变法图强才能图存”及所学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可知,李鸿章对甲午战前的中日形势认识正确,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D项正确;近代中国始终没有富强,排除A项;甲午战争以中国惨败告终,排除B项;“彻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7.C【解析】结合题干中“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苦痛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主共和,选择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实践探索的结果,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主,革命有局限性,排除A项;题干中“完全”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选项中“直接”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8.B【解析】据题意可知,中共二大上提出了打倒军阀和推翻帝国主义的主张,这一纲领看到了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更加切合中国的国情,B项正确;中共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排除A项;这一纲领的制定主要是符合中国国情,指导中国革命,没有凸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排除C项;遵义会议使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9.D【解析】依据材料“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祖国流血”、“坚持抗战,反对投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信息可知,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战,反映了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共坚持抗战的政治立场,不能体现“全面展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排除A项;B项夸大了这些标语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使用过的标语,没有涉及正面战场的抗战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0.A【解析】根据“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可得出通过普选产生的众多的人民代表,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人民民主原则,A项正确;社会主义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间接民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排除D项。故选A项。11.A【解析】“一边倒”只倒向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减弱了外交意识形态因素,同一切平等友好对待中国的国家建立正常外交关系,试图打破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対中国进行封锁和孤立,争取更大的外交空间,所以这一变化意在减弱外交意识形态因素,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没有改变了美国对华敌视态度,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没有使冷战紧张气氛得到缓和,排除C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2.D【解析】根据材料中“罗马法不只是罗马人的法律,而且是全人类的法律”、“《民法大全》被列为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学生必读书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非资产阶级,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比较,因此无法得出“是世界上最成熟且完备的法律”的结论,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是奴隶制法律,而当今欧美各国属于资本主义社会,排除C项。故选D项。13.B【解析】从材料内容可得出,单一制国家的英法发展各不相同,联邦制的美国与德国也不相同,说明国家发展存在差异,B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谁的民主化更高,谁的效率更高,排除AC项;材料没有体现代议制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14.D【解析】据题意可知,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体现了无产阶级独立性的增强,这就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D项正确;三大工人运动并没有实现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到1848年才宣告诞生,排除B项;三大工人运动没有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15.C【解析】据材料“20世纪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9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凡尔赛体系建立,1991年,两极格局结束,故其历史分期的依据是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C项正确;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未涉及两极格局的社会主义方面,排除A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排除B项;生产技术发生根本变革与工业革命相关,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16.(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和发展;加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边疆治理适时调整;意义: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进一步丰富中华文明;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2)呈现阶段性;面临多重挑战;实行“熔炉”政策解决族际关系;带有野蛮性。(3)要注重边疆的开发与建设;要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促进共同发展;边疆观念要与时俱进。【解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国家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和发展”得出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和发展;根据“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局限于某种文化类型,而是关涉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出加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根据“中国的边疆观念在适时调整,并在海洋边疆、高山边疆、信息边疆等领域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得出边疆治理适时调整;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进一步丰富中华文明;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2)根据“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独立战争胜利到二战结束……”可得出呈现阶段性;根据“在美国西部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如何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移植到西部并成长起来的挑战”得出面临多重挑战;根据“美国政府将边疆描述为一个‘大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