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佳木斯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佳木斯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佳木斯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佳木斯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综合练习(一)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灭掉陈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第二次大统一局面”的统治者是A.北魏孝文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因此灭掉陈朝的是隋文帝,故B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没有完成国家统一,排除A;唐太宗、唐玄宗是唐朝时期的皇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统一局面的帝王,排除CD。故选B。2.孟宪实教授说:“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魅力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建立者是()A.李渊 B.李世民 C.李治 D.李隆基【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因此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A项正确;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不是唐朝的建立者,排除B项;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不是唐朝的建立者,排除C项;李隆基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不是唐朝的建立者,排除D项。故选A项。3.“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隋炀帝继位……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材料认为秦隋两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连年征战 B.统治残暴,矛盾激化C.农民起义频发 D.大兴土木,不惜民力【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制定了严酷的刑法:隋炀帝继位后…但因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对外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秦隋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残暴,实行暴政,故B项正确;秦统一后,国家没有连年征战,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被农民起义推翻,排除C项;大兴土木,不惜民力只是其中一方面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4.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重用贤能,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是描写唐太宗的,故A符合题意;“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描写的是武则天,故B不合题意;“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描写的是唐玄宗,故C不合题意;“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描写的是赵匡胤,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唐太宗、贞观之治”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5.大型历史剧《穿越时空——梦回大唐》要在鹤岗上演。在这里可能见到的情景有()①吐蕃人在长安逛街②日本人在学习诗歌创作③在长安城的西市里购买越窑青瓷④在长安城外看到农民用筒车灌溉农田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民族政策比较开放,唐朝与吐蕃交流频繁,日本派遣唐使在唐朝学习,唐朝繁华的大都市是长安,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是唐朝是著名瓷器,筒车是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因此①②③④都有可能见到,D项正确;其余三项不完整,排除ABC项。故选D项。6.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A.经济的繁荣 B.文学艺术的兴盛C.政治的清明 D.社会风气的开放【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封建是男权的社会,女子一般不主张参加社会活动。材料中“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活动”“女服还曾流行的胡服”体现出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D符合题意;材料中描述的是社会风气的开放,不是经济的繁荣、文学艺术的兴盛以及政治的清明,A、B和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材料中“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传入的胡服”说明了社会风气的开放。7.唐朝文化辉煌灿烂,名家辈出。下列文化名人,分类错误的一项是()A.李白、杜甫 B.阎立本、吴道子 C.欧阳询、白居易 D.欧阳询、颜真卿【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欧阳询是唐朝书法家,白居易是唐朝诗人,C项分类错误,符合题意,选择C项;李白、杜甫都是唐朝诗人,阎立本、吴道子是唐朝画家,欧阳询、颜真卿是唐朝书法家,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8.研究唐朝时期印度、中亚的历史,最好参考的书籍是A.《史记》B.《资治通鉴》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专心翻译佛经,并写成《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因此,研究唐朝时期印度和西亚的有关历史,可以参考的是《大唐西域记》。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唐朝”、“印度”。9.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而衰的事件是()A.陈胜吴广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B项正确;A项是秦末农民起义,排除A项;黄巢起义是唐朝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但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排除C项;D项是在明朝,排除D项。故选B。10.藩镇割据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恶瘤。下列历史现象的产生与这一“恶瘤”密切相关的是()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五代十国 D.科举考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唐玄宗后期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安史之乱后出现了地方藩镇割据的局面,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907年,节度使朱温灭掉唐朝,建立后梁,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而五代十国实际上是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正确;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时期开创的盛世局面,A排除;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前期开创的盛世局面,B排除;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D排除。故选C。11.很多大型连锁超市里都有进口商品专柜,其汇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要。如果在唐朝长安设置进口商品专柜,商品来源最多的国家是()A.越南 B.日本 C.新罗 D.天竺【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半岛上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C项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2.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完成了各部的统一。这个民族是()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首领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C项正确;契丹族建立了辽政权,排除A项;党项族建立了西夏,排除B项;蒙古族建立了元朝,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列政权由元朝灭亡的是()A.西夏 B.金 C.北宋 D.南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朝灭亡南宋,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残余势力,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D项正确;1227年,西夏政权亡于蒙古政权,排除A项;1234年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金国在南宋和蒙古政权南北夹击下覆亡,排除B项;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

14.“一个极其富强的王朝,突然崩盘,徽宗和钦宗这两个皇帝,还有他们的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宗室贵戚、大臣等人,都被押送到了北方。"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西夏建立 B.宋金对峙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一个极其富强的王朝,突然崩盘……徽宗和钦宗这两个皇帝,还有他们的皇后、嫔妃、皇子、公主等宗室贵戚、大臣等人,都被押送到了北方。”上述材料描述的是金灭北宋。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第二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宝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C项正确;元昊建立西夏,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宋金议和后,宋金对峙局面形成,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忽必烈建立元朝,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5.穿越是指某人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物理学上也称为“时间旅行”或“时空旅行”。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宋朝,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吃占城稻米饭 B.去早市和夜市购物 C.去宣政院任职 D.从广州出海贸易【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C项不可能在宋朝经历,符合题意,选择C项;占城稻是宋朝时期大力推广的水稻,吃占城稻米饭可能在宋朝经历,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因此去早市和夜市购物在宋代是能经历的,B项可能经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广州、泉州、明州是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D项可能经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6.“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材料中亲临澶州城的皇帝是()A.宋钦宗 B.宋徽宗 C.宋太宗 D.宋真宗【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与辽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有利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D项正确;宋钦宗、宋徽宗、宋太宗没有参加澶州之战,排除ABC项。故选D项。17.古代一位爱国诗人写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诗句,想前往边关报效祖国,结合所学历史,说说大散关是哪个朝代的边关()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多次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年贡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D项正确;陆游诗句中的“大散关”指的是南宋与金国的边界,隋、唐和北宋时期的边关均不在大散关一线,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8.《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的一幅现实主义风俗画卷。该画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安居乐业的场景,反映了宋代繁荣的商业生活,该作品的作者是()A.岳飞 B.吴道子 C.陆游 D.张择端【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D项正确;岳飞是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与北宋不符,排除A项;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与北宋不符,排除B项;陆游是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与北宋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9.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国家建立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民族政权并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和北宋并立的有辽和西夏。后来金、西夏又和南宋并立。因此民族政权并立是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AB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答案C。20.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嬴秦氏,始兼并,这是说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迨至隋,一土宇,这是说589年,隋朝统一中国;元灭金,绝宋世,这是说,1279年,元朝灭亡南宋统一中国,B项正确。宋没有统一中国,排除A项;明继元朝之后继续保持统一局面,排除CD项。故选B项。二、组合列举题(每题1分,共7分)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人物。(1)南宋的建立者是________。(2)被誉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________。(3)907年,建立后梁政权,灭亡唐朝的是________。【答案】(1)赵构(2)杜甫(3)朱温【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宋灭亡后,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建立南宋。【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诗风沉郁顿挫,后人封以诗圣之称。【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22.依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1)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2)北宋时兴起的“瓷都”是________(3)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北宋神宗时期开展了一次著名的变法运动是________。(4)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王朝是________。【答案】(1)黄巢起义(2)景德镇(3)王安石变法(4)元朝【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代是中国瓷器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三、辨析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8分)23.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唐高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五代十国时期,长江流域出现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3)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经济控制,设节度使一职,负责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4)1206年,阿骨打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答案】(1)错误;唐高宗改正:唐玄宗(2)错误;长江流域改正:黄河流域(3)错误;节度使改正:转运使(4)错误;阿骨打改正:成吉思汗(铁木真)【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故原题错误,将唐高宗改为唐玄宗。【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五代十国时期,黄河流域出现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故原题错误,将长江流域改为黄河流域。【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经济控制,设转运使一职,负责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故原题错误,将节度使改为转运使。【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故原题错误,将阿骨打改为成吉思汗或铁木真。四、史料解析题(24题8分,25题8分,26题11分,共27分)24.读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一中运河中心点C处和南北点B、A处的名称。古人评价大运河:“天下转漕(指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大运河开通的作用。(2)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唐朝向东和向西进行友好交往的事件。(3)图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该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答案】(1)C:洛阳;B:余杭;A:涿郡;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2)向东:鉴真东渡;向西:玄奘西行(3)南宋;市舶司【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故图一中C:洛阳;B:余杭;A:涿郡;根据所学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小问2详解】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小问3详解】根据图三和所学可知,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中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故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南宋;该时期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25.历代王朝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做了大胆尝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时,进士科的创立,确立了新的选官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材料二:……是我国古代的中央官制,隋朝时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唐朝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行宰相之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均为尚书。材料三: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1)材料一中“新的选官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2)材料二所述制度的名称叫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创立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元朝时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的机构是什么?(4)元朝在琉球(今台湾)设置了哪一机构管辖?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谈谈该机构的设立说明了什么?(5)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历代统治者采取不同政策的共同目的。【答案】(1)科举制度;隋炀帝。(2)三省六部制。(3)行省制;中书省。(4)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5)巩固封建统治等。【解析】【小问1详解】制度及制度:根据材料一“进土科的创立”和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统治时期创立了进士科,从而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它是封建时代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因此新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对应的皇帝则是隋炀帝。【小问2详解】制度:根据材料二“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和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由此判断这一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小问3详解】制度及机构:根据材料三“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和所学知识可知,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同时又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元代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由此可知元朝创立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行省制,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中书省。【小问4详解】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统治,专门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地区)事宜,从而巩固了国家的大一统局面。说明: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充分证明台湾在元朝时已纳入中国版图。【小问5详解】目的: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治理方面虽然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的巩固封建统治。26.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吴称帝、定都兴庆府。材料三: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材料四在……朝以前,尽管也有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却从来没有能够统治整个中国。但蒙古人崛起以后,经过了70多年的军事征伐,终于把中国的绝大部分统一起来,形成了叠域空前辽间的帝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图一中的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写出与图二相关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件。(2)材料二中的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分别建立了什么政权?(3)材料三中北宋与辽议和的盟约称为什么?写出该盟约的影响。(4)材料四中的“帝国”指的是蒙古人建立的哪一王朝?它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统治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指的是哪个民族?(5)纵观历史,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统辖?(6)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答案】(1)开明;文成公主入藏(2)辽;西夏(3)“澶渊之盟”;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4)元朝;忽必烈;回族(5)宣政院(6)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图一“唐太宗与他们不同,对各民族一视同仁”,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根据图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可知反应的历史事件是文成公主入藏。【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称皇帝,正式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契丹国改国号辽;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历史上称为西夏。【小问3详解】北宋在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尽管打退了辽军,但是还是与辽进行议和,签订了盟约,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小问4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271面蒙古族的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时期,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等族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小问5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时在西藏设置宣政院进行管辖。【小问6详解】结合上述材料,处理民族关系要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角度着手,如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五、活动探究题(27题8分,28题10分,共18分)27.关注民生福祉,发展社会经济,传承中华文明。根据下面图文信息,探究下列问题。【关注民生】唐太宗名言录●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人民幸福是国家发展的目标。上述名言体现唐太宗的哪些治国理念?他去世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请问他是谁?【发展经济】(2)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生产工具。请写出图一工具的名称。为解决“携带很不方便”的问题,北宋的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图二的名称是什么?【传承文明】(3)中华诗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彰显。请按照相应诗词找到相关作者。(填写字母序号)A床前明月光,疑地上霜。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人物诗词李白杜甫白居易文天祥【答案】(1)虚心纳谏,以民为本等(意思对即可);魏征。(2)曲辕犁;交子。(3)A、D、B、C【解析】【小问1详解】治国理念:根据材料“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知,该内容体现了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治国理念。根据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该内容体现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些治国理念指导下唐太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说他是可以知自己得失的“镜子”。【小问2详解】图一名称:根据图一可知,这种生产工具的名称叫曲辕犁,是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的。图二名称:根据图二可知,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