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阜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带答案】_第1页
保定市阜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带答案】_第2页
保定市阜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带答案】_第3页
保定市阜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带答案】_第4页
保定市阜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仔细审题,工整作答,保持卷面整洁。3.考生完成试卷后,务必从头到尾认真检查一遍。一、选择题。(本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青春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奏好青春成长曲,我们要()A.在穿着上标新立异,展现青春风采B.纳悦生理和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C.把内心闭锁起来,保护青春秘密D.放任青春冲动,享受青春激情【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特点。B:青春给我们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我们应努力做到悦纳生理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B正确;ACD:要不断丰富自己,展现青春风采,而不是标新立异;不能全面封锁内心世界,保护青春秘密,容易走向自闭;不能放任青春冲动,要理性享受青春激情,故应排除ACD;故本题选B。2.小军同学在课堂回答问题时,为吸引“眼球”,常常刻意“和别人不一样”,有时甚至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但他觉得这就是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表现。对此,你想对他说()A独立思考并不等于一味追求独特B.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就是独立思考的表现C.独立思考就要坚持以自我为中心D.敢于打破常规有利于独立意识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独立思考。A:依据教材知识,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要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故A正确;B:独立思考并不就是要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故B错误;C:独立思考并不是坚持以自我为中心,故C错误;D:独立思考不一定要打破常规,D错误;故本题选A。3.“男生怎么能不会打篮球”“男生擅长理科,女生擅长文科”“女生比较敏感和感性”“男生大胆,富有冒险精神”……影响人们得出这些评论的因素是()A.兴趣爱好 B.行为习惯C.性别刻板印象 D.生理性别特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性别刻板印象。C:题干描述是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潜能的发挥,我们应正确认识男孩女孩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C符合题意;ABD:题文主要体现性别刻板印象,与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生理性别特征无关,AB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4.春季运动会时,七年级(3)班的男生主动负责将桌椅搬到观众席上,女生承担了设计入场方阵、啦啦队等任务。材料意在说明()A.在集体中,男生女生的差异会更明显 B.男生女生互助合作有助于克服青春烦恼C.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是与生俱来的 D.男生女生优势互补能更好提高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异性交往。A:男女之间的差异明显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B:男女互助克服青春烦恼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CD:依据教材知识,春运会时,七年级(3)班的男生和女生的分工不同,表明男女优势互补能更好提高效率,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中国运动员谷爱凌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赛后,央视官方连续称赞自信的中国人是最美丽的。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B.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能够展现优势和才华C.自信让我们能战胜弱点,拒绝不良诱惑D.自信让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自信。ABD:依据教材知识,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能够展现优势和才华,自信让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故ABD说法正确;C:夸大了自信的作用,故C说法错误;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6.“行己有耻”出自《论语·子路》。儒家把耻作为道德底线,视为人自身道德完善的起点。要做到“行己有耻”,要求我们()①不断提高识“耻”的能力②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③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④违背道德的事可做可不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行己有耻的要求。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到:“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这要求我们()A.特立独行,放飞青春 B.甘于平凡,放纵青春C.尽情享乐,不负青春 D.勇担责任,筑梦青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青春的认识。D:“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要求我们要勇担责任,筑梦青春,D说法正确;A:青春有格,不能特立独行,A说法错误;B:要做到青春有格,不能放纵青春,B说法错误;C:要珍惜青春,不能尽情享乐,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8.当我们快乐时会笑容满面,愤怒时会面红耳赤,悲伤时会无精打采,害怕时会目瞪口呆……这说明()A.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B.烦恼的事情会影响人的心情C.情绪的表达关乎人际交往 D.情绪总是会不自觉的产生或消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情绪的相关知识。A:根据题干内容,当我们快乐时会笑容满面,愤怒时会面红耳赤,悲伤时会无精打采,害怕时会目瞪口呆,这说明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故A说法正确;BC:题干没有强调烦恼的事情对人心情的影响,以及情绪的表达关乎人际交往,故BC不符合题意;D:情绪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或消失,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9.夏季,人们容易情绪烦躁,严重的又叫“情绪中暑”。产生这一情绪的主要因素是()A.对某件事的预期 B.自然环境的影响C.个人的生理周期 D.周围舆论氛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情绪的因素。B:由题文材料可知,在夏季,人们容易情绪烦躁,这是由于夏天天气炎热所造成,即自然环境的影响,故B说法正确;ACD:三者都是影响情绪因素,但题文材料中,强调的是夏季人们容易情绪烦躁,与自然环境相关,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0.当我们快乐的时候,可能会感到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当我们悲伤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沮丧、泄气,无心投入学习工作。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积极主动的调控情绪能使我们避免困难 B.情绪会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动C.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D.情绪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绪的作用。A:避免困难,夸大了调控情绪的作用,故A说法错误;B: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快乐时和悲伤时产生的不同影响,表明情绪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动,故B符合题意;CD: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1.一天,一位家长向心理医生描述了自己孩子进入初中后的情绪状态:“对于她喜欢的事情,如果我说一句反对的话,她要么大喊大叫,要么嚎啕大哭。有的时候,刚刚还和我有说有笑,忽然生气地拂袖而去。”这名初中生表现出的青春期情绪特点有()①情绪反应强烈②情绪的闭锁性③情绪的波动性④情绪的细腻性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期情绪特点。①③:题文中的关键信息“大喊大叫,嚎啕大哭”体现了情绪反应强烈;“刚刚还和我有说有笑,忽然生气地拂袖而去”体现了情绪波动性,故①③说法正确;②④:材料未涉及情绪的闭锁性和细腻性特点,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2.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下列生活场景对此有所体现的是()①快乐时工作感觉精力充沛②生日时收到同学的礼物感到开心③网上聊天时经常发送表情包④考试时因紧张没有发挥正常水平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绪的影响、情绪的分类。①④:“快乐时工作感觉精力充沛”、“考试时因紧张没有发挥正常水平”体现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故①④符合题意;②:“收到礼物感到开心”是喜,并未直接体现情绪的影响,故②不符合题意;③:“网上聊天时经常发送表情包”并未体现和情绪有直接关系,故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读下图,某公司设置“情绪假”的目的是()①调节员工不良情绪②保持员工积极心态③维护员工身心健康④增加员工薪金收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情绪的正确认识。①②③:依据教材内容,情绪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周围的人。题文中某公司的做法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为了让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缓解不良情绪对员工的影响,维护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①②③观点正确;④:题文主要体现调控情绪,与薪金收入无关,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14.王某因与家人发生口角,心情郁闷。他为了发泄情绪,竟驾车冲撞路边车辆,结果造成重大损失,构成寻衅滋事罪。该事例警示我们()A.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不形于色B.要在适当场合、用合理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C.情绪表达完全是个人的事,可以随意发泄D.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调节情绪。B:王某在心情低落之时,以驾车冲撞路边车辆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郁闷,受到法律的制裁,警示我们负面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要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要在适当场合、用合理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B说法正确;A: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是喜怒不形于色,A错误;C:情绪表达不完全是自己的事情,不能随意发泄,C错误;D: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5.临近考试,小明越来越紧张,精神不易集中,吃饭没胃口,甚至出现失眠。受到小明的影响,妈妈也患上了“吃不好、睡不好”的“考前综合症”。这说明()A.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B.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C.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D.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绪的表达。C:受到小明的影响,妈妈也患上了“吃不好、睡不好”的“考前综合症”,妈妈的反应说明了情绪具有感染性,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互相影响的,C符合题意;ABD: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6.“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有时候家长看孩子写作业的状态,会火冒三丈,发誓再也不管了,可第二天又会准时坐在孩子旁边“重复昨天的故事”。这反映出的观点是()A.情感与情绪互不相关,没有联系B.情感相对稳定,而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C.情感是复杂的,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关D.情感与情绪密切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感和情绪的关系。A:情绪和情感是相互联系的,故A说法错误;B:依据题文描述,家长看到孩子写作业的状态火冒三丈,体现了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可第二天又会准时坐在孩子旁边“重复昨天的故事”表明情感是相对稳定的,故B符合题意;CD: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文中家长的表现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7.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逐梦“十全十美”新征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看到祖国腾飞,我们会油然而生一种情感,下列诗句与这种情感一致的是()A.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爱国主义情怀。C:根据题干材料分析,看到祖国腾飞,我们会油然而生爱国情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是爱国情感,C符合题意;A:体现的是文明礼貌等,A不符合题意;B:体现的是勤俭与奢侈对国家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D:体现的是行己有耻,止于至善,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8.责任感引导我们自觉做好分内分外有益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正义感引导我们嫉恶如仇、公正严谨;对法律的敬畏引导我们遵纪守法、敬畏规则。这说明()A.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追求,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B.我们不能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的情感C.情感与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未知D.情感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感的作用。A: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追求,情感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BCD:依据题文描述,不同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影响,表明情感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故BC不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19.“你要看到美才能体验情感,体验到情感才会想象,于是就有了想象力,有想象力才能诞生创造力。”材料意在表明()A.情感让我们的胸怀更宽广、博大B.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C.与情绪一样,情感也是复杂的D.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情感的正确认识。B:题文描述“体验到情感才会想象,于是就有了想象力,有想象力才能诞生创造力,”体现了情感关系到想象力、创造力,B说法正确;A:题文中未体现情感与胸怀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CD:都是对情感的正确解读,但与题意无关,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0.期中考试时赵辉因作弊被老师发现,他羞愧难当感觉自己很失败。但事后平静下来,他认识到了自己思想和学习上的不足,立志要严于律己,努力学习。可见()①负面情感只会带来不舒,不愉快②体验负面情感未必是件坏事③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助力④负面情感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负面情绪的认识。①:“只会”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①;②③④: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赵辉由羞愧难当到认识到自己不足后努力学习,表明体验负面情感未必是件坏事;要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助力;负面情感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故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21题16分,22题14分,23题12分,24题18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不知不觉中,我们跨入了青春期的大门,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在班会课上,同学们结合自己进入青春期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是其中两位同学的发言。小法:我在班级里的好朋友越来越少。一方面我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得到班级同学真正的关心,但另一方面我又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同学交往,觉得学习好就行了。小德: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勇敢,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有时又很怯弱、胆小如鼠……(1)上述两位同学遇到的问题体现了青春期的哪些矛盾心理?(2)出现了上述问题,可以任其发展吗?说说你的看法。(3)请你为这两位同学解决这些问题想想办法。【答案】(1)小法:闭锁与开放,小德:勇敢与怯懦。(2)不能任其发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3)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解析】【分析】考点考查:矛盾心理、心理调节的方法。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矛盾心理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一方面我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得到班级同学真正的关心,但另一方面我又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同学交往→可链接闭锁与开放。关键词②: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勇敢,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有时又很怯弱、胆小如鼠→可链接勇敢与怯懦。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正确对待矛盾心理,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心理调节的方法,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学校园里,男女同学交往仍是一个敏感话题。某校就“男生女生之间如何正常交往”这一话题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男生女生交往很重要,但怎样交往须明了。材料二一位父亲在给初中生女儿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女儿,我鼓励你多与男生交往,从你上幼儿园开始,我一直坚持这个主张。即使现在到了初中,我仍然希望你多与男生交往交流。”(1)请为材料一班会设计一个主题。(2)就材料一中“怎样交往须明了”,请你对男女同学交往提几点倡议。(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二中父亲主张女儿多与男生交往的原因。【答案】(1)如:珍惜青春,拨好青春的心弦。(2)与异性交往,要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注意交往的时间、地点、方式,多群体交往少单独交往;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3)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与异性交往能让我们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学习对方优秀品质;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异性交往。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小问1详解】本题要求为材料一班会设计一个主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从建议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大家一致认为男生女生交往很重要,但怎样交往须明了→可链接异性交往的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3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异性交往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鼓励你多与男生交往,从你上幼儿园开始,我一直坚持这个主张。即使现在到了初中,我仍然希望你多与男生交往交流→可链接异性交往的意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心理着陆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稳定化技术,当我们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该技术,在短时间内帮助自己稳定情绪,让原本焦躁的心情“安全着陆”。以下是“心理着陆技术”的三个主要步骤和相应可采取的具体做法。步骤一:精神着陆。寻找一本喜欢的书籍,朗读里边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步骤二:身体着陆。双手握紧拳头,从一数到五,然后慢慢放松拳头。步骤三:抚慰性着陆。对自己说些善意的话,比如“我已经做得很棒了”“我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困难”。材料二读图。(1)材料一中“心理着陆技术”涉及了哪些调节情绪的方法?(2)材料二中的漫画从“抱怨”到“豁达”的转变,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答案】(1)①精神着陆运用了转移注意的情绪调节方法;②身体着陆运用了放松训练的情绪调节方法;③抚慰性着陆运用了改变认知评价的情绪调节方法。(2)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绚烂多彩;丰富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更好适应环境;保持积极心态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情绪调节的方法、调控情绪的重要性。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情绪调节的方法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寻找一本喜欢的书籍,朗读里边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可链接运用了转移注意的情绪调节方法。关键词②:双手握紧拳头,从一数到五,然后慢慢放松拳头→可链接运用了放松训练的情绪调节方法。关键词③:对自己说些善意的话,比如“我已经做得很棒了”“我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困难”→可链接运用了改变认知评价的情绪调节方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调控情绪的重要性的有关知识,从意义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下雨了怎么出去玩,下雨也不能阻挡我快乐前行的步伐→可链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绚烂多彩;丰富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成为情绪的主人;更好适应环境;保持积极心态。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2年的五四青年节,首都教育系统弘扬北京冬奥精神,思政大课堂“圆梦冬奥会一起向未来”在多家网络平台同步播出。课上,运动员、建设者、科研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代表以真切、朴素的表达,生动展现了当代青年“国有召唤、我必奔赴”的情怀和“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斗志,唱响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心声。(1)这些青年人的心声中蕴含了哪些情感?(2)综合运用所学,从“情感”和“榜样”两个角度说明举办这次“思政大课堂”活动的意义。材料二一段视频火遍全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