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提炼观点的策略_第1页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提炼观点的策略_第2页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提炼观点的策略_第3页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提炼观点的策略_第4页
云南省昭通市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提炼观点的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全国通用中考历史材料论述题提炼观点的策略【小论文基本结构】一、常规小论文:二、关联性小论文【方法指导】第一步:定观点:确定观点(从题目和相关联的事件中归纳“结论或影响或启示类”的作为观点,观点一句话)。第二步:列史实,说影响:用你选取的事件证明观点(材料中的事例和所学知识事件名称和作用、影响、评价)第三步:写总结:归纳总结(综上所述+观点+升华(升华一般是这类事情的启示(道理+行动)二、主题性小论文【方法指导】第一步:定观点:确定观点:阅读材料,提炼观点:围绕主题,提炼观点第二步:列史实,说影响:论证观点:(材料中的事例和所学知识事件名称和作用、影响、评价)(注意:主题性小论文一定要体现完整性,主题的开始事件和结束事件必须写)第三步:写总结:归纳总结(综上所述+观点+升华(升华一般是事件的启示(道理+行动)(重抄一遍不得分)四、辩证性小论文:定观点(从多方面看待的影响/辩证的看待的影响)理由:一分为二(利用材料中的事例和所学知识(事件名称和作用、影响、评价))结论:(综上所述+观点+升华(升华一般是这类事情的启示(道理+行动)(重抄一遍不得分)五、历史时间轴题第一步:定事件(注意:事件必须是规定时间范围内)第二步:说理由(理由为事件概括和事件影响、作用、意义等,理由必须写三点以上)步骤一:观点【:阅读材料,提炼观点——材料论述题的观点归类】1.改革、革命类观点:(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改革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3)改革旧制才能顺应时代潮流;(4)只有变革旧制才能长治久安;2.政治制度类观点:(1)制度创新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2)先进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3)腐朽的社会制度必然走向衰亡;(4)制度建设重于器物变革。3.民族振兴:(1)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前提);(2)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4.思想解放:(1)思想解放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2)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5.科技:(1)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3)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6.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7.对外交流:(1)对外交流促进文明发展;(2)对外开放促进文化的繁荣昌盛。8.祖国统一:(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3)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9.抗战类:(1)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2)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步骤二:理由/论述【透选史实,论证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搜寻和选择可以论证观点的史实。要记住:“孤证不立”——需围绕观点,筛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作为论据论证。所筛选的史实,其中一个可以来源于材料,另一个来源于所学知识。不论是观点提炼还是论据选取,都应与“材料主题”有关,切忌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课本知识乱发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步骤三:综上所述【总结结论】要对全文进行总结,结论需要进一步进行升华说启示,总结归纳。【列题和范文】:一、常规小论文(主题词: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工业革命、神舟十三号)材料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大量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应不足。为了提高产量,人们设法改进生产技术。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名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可以一次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位航天员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期间将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位及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主题思想,并围绕该主题思想,列举除材料以外的世界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历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思想明确,至少结合三个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主题思想: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在汽车工业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大大提高了国家实力,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强国。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丰富了人们的知识,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便利了人们的信息交流。综上所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二、关联性小论文(2022·四川乐山·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近现代中外大事记(部分)时间历史事件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从材料中选择有关联的历史事件(明确写出所选择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分)范文:历史事件: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分)论述:近代以来,英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综上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2分)三.主体性小论文:阅读材料,围绕图片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体现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题目:新中国的建立及其巩固政权的措施。论述: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百废待兴,面临重重困难。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局面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新中国的威望。在农村完成了士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亿万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翻身得解放,土地改革为中国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也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辩证性小论文:材料605610年间隋炀帝先后征发了200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期间,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了工地上。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运输到都城长安及洛阳,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杭州、镇江、扬州、开封等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不仅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为物资和人文荟萃之所。——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岳麓版)(1)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第二种,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观点: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运河的影响。理由:大运河的修建沟通了五大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便利了南北交通。从这方面来说,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征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是导致隋朝衰亡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要多方面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运河的影响,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要以民为本,趋利避害。五、历史时间轴题列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间轴中共七大九一八事变中共七大九一八事变(1)你认为在时间轴上还可以增加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简单说明理由。(要求:选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期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在答题卡的时间轴上分别标注出这两个历史事件;时间轴上事件顺序要正确)事件名称:九一八事变理由;中共七大理由: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增加该事件可以体现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年始最早,历时最长的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小论文专项训练】1.(主题词:边疆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材料清初边疆管理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17世纪后期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叛乱势力1713年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思想明确,至少结合三个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达清楚,符合逻辑。)2.(主题词;民族英雄、邓世昌、李宗仁、章西女王)材料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以"民族英雄"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文字通畅,200字左右。)3.九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图片材料】【文献摘录】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红军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100字)4.材料一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态,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这种机器很快就在全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之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造。有了蒸汽机做动力,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材料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包括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1)关于“科技发展改变人类社会”,同学们持有以下观点:第一种,科技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第二种,科技发展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5.(2022·福建省·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一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9年古田会议1935年遵义会议1937年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1940年百团大战1949年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覆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题目: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18981956年中国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1898—1956年中国历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2022·浙江宁波·24)百年风雨路,擘画新征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乙组同学绘制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时间轴”,选择事件标注在“时间轴”上的社会发展各个阶段。请在“时间轴”中任选一个阶段,标注历史事件并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此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4分,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7.(2022·广西北部湾·18)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的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结束)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计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部分)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东欧先后建立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7个社会主义国家。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19201922年,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根据材料中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结合所学知识,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材料中的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总结提升。4分)8.材料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社会重新恢复活力,电力供应充足,多数电影院恢复放映。19211923年,单莫斯科一地,电影院的数量就从10家增加到50家。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看电影是市民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废除余粮征集制以后,农民有了剩余的黑麦、大麦、玉米、马铃薯,而且还能弄到食糖,从而具备了手工酿酒的原料,俄罗斯人民又能喝到自己酿的伏特加、克瓦斯、子羹等传统美味饮品了。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制度完善发展"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畅。)9.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摘自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材料二历史常把战争的痛苦与灾难尽量往战败者身上堆,同时又把痛定思痛、改弦更张的机遇留给战败者。战局(甲午战争)初开,赫德就说:"这场纠纷对中国来说,也许会产生某些好的后果。如果这次能够吃一亏,学一回乖,因而造成认真的改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伏荣玺《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心态的影响》概括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结合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思想明确,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10:材料一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为此,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也大大促进了以民主启蒙为基础的社会进步。材料二1415世纪上半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1)概括材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结合中外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思想明确,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11.(2022·湖南益阳·2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40年以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变祖国的境遇和命运,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可是,“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也好,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主张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也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字数120字以上。)12.(主题词:法律文献、《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法律促进社会发展"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畅,200字左右)13.材料18世纪60年代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获得成功,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18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